中医基础理论教学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845556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 页数:130 大小:4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教学(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基础理论绪 论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1、中医学: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的研究人体生理、病理 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预防等的一门学科,它有 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2、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明中医学的基本概 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 医学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中 医学的入门课程。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四大著作 1、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成书于战国到秦 汉时期,作者不详,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 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等问题,内容包括脏象、经 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针灸和汤液 等。它是我国历史上现存的第一部医

2、书,奠定了中 医学的理论基础,被称为“医书之宗”。后世被分为 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2、难经:又称黄帝八十一难经,成 书年代与内经大体相仿,作者秦越人。全 书共有81个问题,以问答方式阐述了人体的结 构、生理、病因、病机、诊断、治则和治法等 内容,尤其在脉诊和 针灸治疗等方面优于 内经。是当时与内经相媲美的一部著作 。 3、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成书于 东汉末年,作者不详。全书共记载药物365种 ,根据药物的性能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 。并且总结了药物的基本理论和汤、酒等剂型 。它是我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 。 4、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末年, 作者张仲景。系统地论述了疾病的诊断 和治疗,集理、法

3、、方、药于一体,我 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 。具有很大的实 用价值,被后世称为“方书之祖”。后被 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1、魏晋隋唐时期 王叔和的脉经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2、宋金元时期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提出“火热论”,主张“六气皆 从火化,五志过极皆化火”,为“寒凉派” 。 张从正提出“攻邪论”,主张“邪去则 正安”,为“攻下派”。 李杲提出“脾胃论”,主张“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为“补土派”。 朱丹溪提出“相火论”,主张“阳常有 余,阴常不足”,为“补阴派”。3、明清时期 温病四大家 叶天士温热论,提出卫气营血辨证

4、 法。 吴鞠通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证法 。 薛已湿热病篇 王孟英温热经纬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 1、概念: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人与自然 、社会环境也是一个统一整体。这种机体自 身整体性,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 观念。 2、内容: 1)人体内部的统一性。 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人体五脏六腑四肢五体九窍五脏心肝脾肺肾这样,人体就以心为中心,分别由一脏一腑一 体一窍构成了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 统、肾系统五大系统。五大系统相互协作,相 互影响,组成人体这个统一的整体。(二)辨证论治 1、病、证和症的概念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 展规律和转

5、归的一种完整过程。如感冒、痢疾 、疟疾、麻疹、哮喘、中风等。 症是指疾病的具体单个临床表现,即症状 。 如发热、咳嗽、头痛、眩晕、等。 证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 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等内 容,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 本质特征。 2、辨证、论治的概念及关系 (1)概念: 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 、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 、性质、部位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 (2)关系: 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 论治是辨证的目的,通过论治效果可以检验辨证 是否正确; 辨证

6、和论治,是诊疗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 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的体现,是指导中医 临床理法方药具体运用的基本原则。 3、病治异同 中医治疗病人的依据是“证”而非病,因此,便 存在“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二种情况。 (1)同病异治: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在疾病发 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 治法也就不同。 (2)异病同治 异病同治指不同疾病,如出现相同的病理 变化,即出现相同的证,即可采用相同的治法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 气一元论 一、气和气一元论的含义 (一)气的含义: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它 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

7、命活动 的最基本物质。 人体都是由气所构成的。气是无形 的,但是可以构成有形的体。元气、正气等。 (二)气一元论的含义: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气这一种元素所构成的。 气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二、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 (一)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源。 气一元论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始物质。庄 子知北游指出:“通天下一气耳”。 存在于世界上的气,有两种状态:一种以弥散 而剧烈运动的状态存在,由于细小、分散,加 之不停的运动,用肉眼难以看到,称之为“无 形”;另一种以凝聚的状态存在,细小分散的 气,集中凝聚在一起,就形成了看得见摸的着 的实体,称之为“形质”。习惯上把弥散状态的 气称为气,而把有形质的实

8、体称为形。故有“ 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之说。 (二)运动是气的存在形式及固有属性。 气一元论认为存在于世界上的气是不断运动的 ,不会停止的。世界上的一切运动和变化(包 括人的生长壮老已等)都是气运动的结果。 (三)气是天地万物相互感应的中介。 气一元论认为世界上的万物不是孤立的,而是 有无形之气充斥其间,正是这些充斥于它们之 间的无形之气,保持了万物的相互联系,相互 影响。使宇宙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三、气一元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确立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医学 观。气一元论认为气是世界的本源,是构成 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人为万物之灵,是自 然的产物,也源于气。并且以“气”为中介将 人

9、与天地联系起来。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一)阴阳的含义 阴阳是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 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 1、阴阳既包括相互关联的两个事物和现象的 对立属性,又包括同一个事物和现象内部相互 对立的两个方面的对立属性。 2、阴阳有名而无形,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代表着对立的本质属性。 (二)阴阳属性的区分 阳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 形的、明亮的、兴奋的。 阴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凉的、有 形的、晦暗的、抑制的。 阴阳的属性引入医学领域一般是指:

10、 阳具有推动、温煦、兴奋 等作用的物质和 功能(例如:气) 阴具有凝聚、滋润、抑制 等作用的物质和功 能(例如:血) (三)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1、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例如: 高热病人,持续高热不退,消耗精气,常可转为:面色苍白 ,四肢厥冷的阴寒证。 2、阴阳之中可再分阴阳;如: 上午阳中之阳 下午阳中之阴 上半夜阴中之阴 下半夜阴中之阳 3、这种相对性表现在阴阳双方通过比较而分阴阳的。 例如:60度的水与20度的水比较则为阳,而与90度的水比较则 为阴。 理解阴阳概念时要注意:阴阳标示的对象之间一定要有关联性 ,没有关联性的双方是不能分阴阳的

11、。 阴阳学说,是研究自然界事物的运动规律,并用以解释宇宙间 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阴阳的哲学概念一般认为起源于易经中的阴爻和阳爻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对立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 一体中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其含义有 三: 阴阳对立,是指阴阳代表了属性相反的两种事 物或现象,或一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它们是矛盾 的,相对立的,因而是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的。 阴阳对立可导致阴阳的相互制约,即阴阳双方 的相互抑制,从而维持阴阳相对平衡。 阴阳对立可引起阴阳的相互排斥,这种排斥往 往在阴阳双方的盛衰相差很大时才明显地表现出来 。 阴阳对立制约使阴阳双方维持相对的平

12、衡协调状 态,从而促进事物的正常发展变化,如自然界四时 寒暑的正常交替,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等。 (二)阴阳互根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依存 、相互为用的关系。其含义有二: 阴阳互根,即相互依存,是指阴阳双方中 每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 条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 例如: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寒就没有热。 阴阳互用,即相互为用,是指阴阳双方在 相互依存的基础上,还存在着不断相互资生、 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例如:气与血、物质与功能、之间,都存在这 种相互为用的关系。 (三)阴阳消长 1、阴阳消长是指对立统一的阴阳双方的 量和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消 长变化

13、之中。 例如:四季变化、四时寒暑的正常更替。 2.阴阳消长平衡阴阳消长变化稳定在一 定范围内的动态平衡。正常范围阴阳消长平衡正常范围阴阳消长不平衡 (四)阴阳转化是指事物总体阴阳属性的改变 ,即属阳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属阴,属阴者在一 定条件下可变为属阳。 转化的条件量增长到极限 “寒极生热,热极生 寒。” 阴阳转化一般有两种形式: (1)渐变如昼夜的阴阳转化 (2)突变如气候的骤冷骤热,病情的突变等 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阴阳转化是一个质变 的过程,量变引起质变。 综上所述,以上五个规律从不同角度说明了阴阳双 方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说明了阴阳之间不是 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 上图就很好

14、的说明了阴阳之间的这四种关系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例如: 人体部位: 上部、体表、背、四肢 阳 下部、体内、腹、躯干 阴 生理特点: 五脏 “藏精气而不泻” 阴 六腑 “传化物而不藏” 阳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保持协调平衡的结 果。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正气,邪气分阴阳; 2、解释病机: 中医学把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 热” 称为病理总纲。(亦称阴阳失调的基本病理) )阴阳偏胜(盛) 阴阳偏胜指阴邪或阳邪偏盛,导致机体阴或阳高 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阴阳偏衰(虚) 阴阳偏衰指机体阴或阳低于正常水

15、平的病理状 态,即阴偏衰不能制约阳,则阳相对偏亢而见虚热 证;阳偏衰不能制约阴,则阴相对偏盛而见虚寒证 。 3 )阴阳转化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任何病证均可分为阴阳二大类:例如: 阳证高热,面色鲜明,声音洪亮,疼痛拒 按,尿黄便秘,脉数 阴证畏寒,面色晦暗,语声低微,疼痛喜 按,尿清便溏,脉数 再例如: 八纲辨证:表证,实证,热证属阳 里证,虚证,寒证属阴 总之,无论望闻问切四诊,都应以分清阴阳为 首务,只有掌握阴阳在辨证中的规律,才能正 确分析和判断疾病的阴阳属性。 (五)确立治疗原则 调理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 阴平阳秘,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指导养生 顺四时而养生,使人体中的阴阳与四时的阴 阳变化相适应,保持人与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