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导论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9844716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6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基础》导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经济学基础》导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经济学基础》导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经济学基础》导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经济学基础》导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基础》导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基础》导论(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经济学基础主讲人:马经义第一章:导论 一、经济学基础在课程设置中的地位 。 经济学基础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 业基础课” 。 每一个专业,其课程设置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公共课。 第二类是专业基础课。 第三类是专业核心课。第一章:导论 二、关于“经济学家”的三个小故事。 三则故事的启示: 第一,思考问题的角度。 第二,极其理性的思维。 第三,追求利润最大化。第一章:导论 三、学习经济学的好处: 第一,经济学是“经济实惠之学”。 第二,经济学是“成功幸福之学”。 第三,经济学是一门“理性智慧之学”。第一章:导论 四、经济的含义 1、“经济”一词在中国源于“经世济民” 使社会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意

2、思。这是 中国古代读书人的理想与立世准则。 2、“经济”一词在西方源于希腊语 “economy” 意思是管理好一个家庭的收支、消费与储 蓄。 所谓经济,就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 力获取较大的成果或收益。第一章:导论 五、经济学的发展简史 认识历史最好的办法就是看名人的生命轨 迹。 1、亚当斯密 2、李嘉图 3、威廉配第 4、马歇尔 5、萨缪尔森 6、格林斯藩 7、威廉阿瑟刘易斯第一章:导论 六、什么是经济学 1、定义: 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 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 给不同的个人。(课本p7) 2、关键词:稀缺、有价值、分配第一章:导论 七、经济学的分类 1、微观

3、经济学 是以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作为研究对象, 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等经济行为。(中心 理论是价格理论) 2、宏观经济学 是研究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行及政府运用 经济政策来影响整体经济等宏观经济问题。(中 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一章:导论 八、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P4) 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就是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 人力资源、资本品、企业家才能等等。 为什么资源会稀缺? 第一:任何资源都是由一定的数量的。 第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马斯洛理论”P5第一章:导论 九、在经济学中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 和劳务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自由物品 是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使用的物品 ,

4、如阳光、空气等。其数量是无限的。 第二类是经济物品 是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才能使用的物品,其 数量是有限的。 物品中大多数是经济物品第一章:导论 十、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P5) 合乎理性的了“经济人”或“者理性人” 理性人的特征: 1、利己。 2、用最小的代价去赢得最大的收益。 3、完全理性。第一章:导论 十一、经济学中的“选择” 1、选择的定义:人类社会必须决定如何利用现有 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更有效地方式来满足 人类的欲望,这就是经济学所谓的“选择”(P5) 2、选择需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 第一: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第二:如何生产 第三:为谁生产 解决好了这三个问题,就做好了资源配置

5、。 资源配置:就是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人们为了 追求经济效率而作出的选择。第一章:导论 十二、资源利用(属于宏观经济学范畴) 1、是指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生 产出更多的经济物品。 2、资源利用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充分就业 第二,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第三,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第一章:导论 十三、生产可能性曲线 1、定义: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资源既定和 技术既定的条件下所能生产出物品和劳务 的最大数量的组合或轨迹。第一章:导论 十四、机会成本(P8) 1、定义:是指资源具有多用途,理性的经 济主体将会选择一种利益最大的用途,而 放弃的其他用途所获得的最大利益。 “选择”与“放弃” 2、讨

6、论 课本P8也的案例讨论第一章:导论 十五、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微观经济学 定义:以单个经济主体(居民户、厂商) 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经济行为及相应 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说明如何利 用市场价格机制解决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问题。第一章:导论 十五、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微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是: 单个经济主体 解决的问题是: 资源配置 中心理论是: 价格理论 研究方法是: 个量分析法 (微观经济学,参见课本P9)第一章:导论 十五、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2、宏观经济学 定义: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 过研究国民经济中的各有关经济总量的决 定及其变化,来明说社会资源如何才能在 政府宏观调

7、控和市场机制相互调节下得到 充分利用。第一章:导论 十五、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2、宏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 解决的为题:如何充分利用资源 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法 (参见课本P10)第一章:导论 十六、经济经济 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1、边际边际 分析法 2、实证实证 分析法 3、规规范分析法 4、均衡分析法局部均衡分析 一般均衡分析 (四种研究方法会在后面的章节节中陆续陆续 运 用,此处处作一个概念上的了解,P12、13 )第一章:导论 十六、经济经济 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1、边际边际 分析法 定义义:把研究某一经济变经济变 量的数量变动变动 会 对对另一经济

8、变经济变 量的变动产变动产 生多大影响的方 法,称为边际为边际 分析。 注意:边际边际 量的概念。 例如:爱华爱华 学院多增加1位老师师,就可以多 上10节课节课 ,多给给学院增加100元的收入。 边际边际 投入量是1,边际产边际产 量是100元第一章:导论 十六、经济经济 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1、边际边际 分析法 例子:某车车站规规定的票价是50元,剩余一 个空位子,最后一名乘客只给给30元,请问请问 要不要他上车车。用边际边际 分析法分析! 边际边际 成本:汽油费费、车辆损车辆损 耗、食品10元 边际边际 收益:30元减去边际边际 成本。 结论结论 :当边际边际 成本小于边际边际 收益就可以载载 当边际边际 成本大于边际边际 收益就不能载载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作业业 1、抄写课课本P14页页“本章小结结”,写在作业业 本上。 2、将课课本“同步训练训练 ”完成,直接回答在 书书本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