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 怎样阅读写景文章(1)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9843587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 怎样阅读写景文章(1)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公开课 怎样阅读写景文章(1)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公开课 怎样阅读写景文章(1)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公开课 怎样阅读写景文章(1)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公开课 怎样阅读写景文章(1)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开课 怎样阅读写景文章(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 怎样阅读写景文章(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阅读写景文章?写景,也就是描写景物,通过作者有条理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幅优美的风景画。那么,在阅读此类文章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来阅读?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一、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v写景文章一般有以下三类:v1.游记。也就是把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记录下来。例:六年级上册课文骑马上天山。v2.写所见到的自然景象。例:三年级下册课文四季的雨。v3.写人们生活周围的景物。例:五年级上册课文桂林山水。二、明确写景文章的顺序v 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因此明确作者的描写顺序对理解全文内容有很大的帮助。 v1.按时间顺序写。春夏秋冬,是一年四季的顺序;早晨、中午、晚上,是一天的先后顺序;过去、

2、现在、将来,是历史长河中的顺序。v例:课文四季的雨中,分成四季来写雨。绵绵春雨最可爱夏天的雨倾盆直泻秋天的雨稀疏而短暂南方阴冷的雨,北方漫天飞扬的雪花v我们在做阅读题的时候,要注意这些有标志性的词语。v2.按空间顺序写。从远到近,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四周到中间,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等,这些都是空间顺序的具体表现。v例:课文三味书屋的一个片段:“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前面是先生的座位,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学生的书桌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分列在四面,鲁迅的那一张在东北角上。 ”v思考:请找出相关的提示顺序的词语?v空间顺序:墙上画前面四面东北角v3.游览的先后顺序。指的是作者的“行踪”、

3、“游踪”(作者行走的路线、作者游览的路线),在游记中经常会用这种顺序,参观的景点很多,要一个一个地看,参观的顺序,往往就是写作的顺序。在答题的时候要仔细寻找作者的“游踪”,从而理解文章的层次。例:课文骑马上天山中有这样的标志性提示语:进入天山再往里走再往里走,根据这样的顺序分成了三个自然段。v4.按景物的不同类型。例:四年级下册课文桂林山水中将山和水分成两个不同的部分来写。v读下面几个片段,思考它们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例1: 我们能看到植物生长的奇迹极小的一粒种子种到地里,生根、发芽,不久就开出了漂亮的花。夏日,我们在大树下乘凉,会感叹,树叶带给我们这么多绿荫。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悄然降临。

4、我们看到秋风劲吹,树枝颤动,树叶飘落。.冬天,我们看到冰雪,它们有时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雪融化时,房檐上落下的每一滴水,都像一个闪光的水晶球。按照时间顺序:春、夏、秋、冬。例2: 和煦的春风把我们送到美丽的南翔古漪园。 一进古漪园大门,迎面是一堵巨大的浮雕墙。你看,假 山流水,柳荫竹林,亭台楼阁,一对栩栩如生的白鹤正在南 飞。转过照壁,沿着石铺小径向前走,我们来到了横跨戏鹅 池的九曲石桥。那栏杆,那柱子,都十分别致。站在九曲桥 上,我们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走过九曲桥,登上竹枝山,我们看到一个很有特色的亭 子。亭前屋檐下,有一块黑色匾额,上面是三个苍劲有力的 烫金大字:“缺角

5、亭”。从缺角亭后下山,我们就来到了半浮在戏鹅池上的浮筠 阁。绕了一个大圈子,我们竟又回到了照壁前。啊,古漪 园不愧为江南园林的明珠。 按照游览先后顺序:一进大门-九曲石桥-缺角亭-浮筠阁三、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v写景文章在结结构上多分有两种:总总分结结构、移位换换景结结构。 v1.总分结构,简洁明了、容易掌握,开头和结尾时总写,中间部分分成描写不同的景物。此外,总分结构经常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相互照应,这叫首尾呼应,或前后照应。v例:课文桂林山水中,先总写桂林山水天下第一,然后写桂林山、水的特点,最后总结桂林山水的美。总分总的结构。桂林山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

6、来观赏桂林的山水。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到

7、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v2.移位换景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多用在游记中。这时文中有明显的提示语,告诉我们作者位置的变化。v例:课文骑马山天山中,从文章的写作顺序就可以作出推断,因为文章的层次结构往往与写作顺序密切相关。进入天山(首先看到的是雪山)再往里走(雪线以下的森林)再往里走(溪流和鲜花)v随着作者的位置发生了移动,所看到的景物也发生了变化。三处的景物各不相同,分成三个自然段来写,文章结构就一目了然。四、品味鉴赏文章的语言v写景的文章读起来大都有优美之感,除了描写的对象本身很

8、优美之外,语言优美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对比、反复等。v比喻:天山融化的雪水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思考:实在的景物、想象的景物分别有哪些?v排比: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丝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v夸张:朵儿赛过八寸的玛瑙盘,瓣儿赛过巴掌大。v反问:虽然天山这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v思考:1.请将上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并比较两个句子哪一个更好?为什么?v 2.那么

9、这些修辞手法放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五、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v写景的文章,作者并非仅仅写景,而是想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喜、好、厌、恶的思想感情。通过作者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v思考:骑马上天山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v 答:通过记叙作者骑马进入天山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天山美丽景色的无比喜爱、热爱之情。六、写作方法1.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多数写景文章都是借助优美的风景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于景物中。2.动静结合。例1: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的生机。例2:骑马空行林中,只听见马

10、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增添了密林的幽静。在这林海深处,连鸟雀也很少飞来,只偶然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但是这里有时也会遇上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虽然天山寂静,但却充满了生机。)小结:v1.了解文章的类别v2.明确写景文章的顺序v3.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v4.品味鉴赏文章语言v5.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v6.写作方法练一练: 我爱乡村的傍晚六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山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干净清爽。傍晚,我独自沿着湿润松软的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姐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冈,美美地呼吸着乡村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眺望远处,啊!乡村的傍晚多

11、么像一幅美丽的油画:柔和的夕阳,绚烂的晚霞,静默的群山,倚山而建的一座座村落的家家户户房顶上升起袅袅炊烟外婆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遐想:大山背后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喧闹嘈杂,但却充满神秘。近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一阵晚风吹来,掀起了一重重稻浪,我仿佛置身于一个金色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歌唱,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被绿色覆盖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躺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辉轻轻抚摩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12、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牛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夜景,“呜呜”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厚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乡村的傍晚多美呀!我若有架照相机,定要把起伏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引颈高歌的大水牛一一照下来。我多么喜爱乡村这迷人的傍晚!阅读短文,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细读短文中的第2、3、4自然段,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观察乡村傍晚景色的,选择正确答案画上“”然后再摘录最能体现这种顺序的三个词语为例证,写在下面的括号里。A.按从外到内的顺序观察( )B.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 )C.按

13、不同方向转移顺序观察( )D.按先整体后局部顺序观察( )摘录相关的词语:( )( )( )2.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一组前后对应的句子。3.读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按要求把语句序号填在横线上。一阵晚风吹来,掀起了一重重稻浪,我仿佛置身于一个金色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歌唱,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被绿色覆盖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写实在事物的有( )写联想事物的有( ) 4.这篇文章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拓展延伸:v请同学们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将课文校园门口的那片树 林改写为一篇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