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书写中医护理记录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839746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书写中医护理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如何书写中医护理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如何书写中医护理记录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如何书写中医护理记录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如何书写中医护理记录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书写中医护理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书写中医护理记录(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如何书写中医护理记录仪征市中医院 2015年12月11日YIZHENGSHIZHONGYIYUAN原则 1.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护理对象及相关因素 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 2.对收集到的临床资料、症状、体征应进行最 基本的辨证分析,确立其病因、病性、病位的 前提下才能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3.在制定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计划时,应充分 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开展辨证施护,应用中 医传统技术。才能使护理对象获得真正具有中 医特色的优质护理。 主要涉及的护理文件 入院评估单 护理记录单存在的问题 1.部分护土收集病史不认真,不深入病房询问病史 ,有的护士照抄医生病历或凭想象书写,主观臆 断,所以

2、内容记录不够真实。 2.护理记录不全面(PIO记录),记录不连贯,有 的像记流水帐,没有详细记录病情变化和治疗、用 药后的效果。 3.中医术语欠准确,不能熟练运用中医术语书写护 理记录单。 4.中医调护措施应用少。健康宣教内容无中医特色 。 5.出院指导不具体,内容简单,千篇一律。没有交 待复查的具体时间,锻炼方法,以及饮食宜忌等。 6.护理病历完成不及时,不少护理病历存在着回顾 性记录,缺乏指导性和时效性。对策 1.加强对护士责任心的教育,教育护士多与病人进行交 流、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使病人在住院期 间心情舒畅,对护士信赖,配合治疗护理,顺利完成护 理记录。 2.解决护理记录质量

3、问题的关键是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 素质。一份高质量的护理记录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 医学、护理学、健康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等相关科学的知 识才能完成。必须加强对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请 中医方面的护理专家和有经验的高年资护士讲课,在实 践中不断总结、摸索经验,从而提高整体护理及中医护 理记录书写水平。常用中医术语-面容表情 形容消瘦:体貌肌肉消减瘦弱。 阴虚面红:指阴虚火旺,面部升火而见面红。 唇焦口燥:唇干燥星焦色,口中干燥。 目睛斜视:指眼珠偏斜,视一为二的眼病。 面赤潮热:面红发热如潮水般有定时,有虚实之别。 身重蜷卧:指肢体沉重,活动不便,蜷缩而卧。 倦怠乏力:精神疲倦,浑身无力,少气懒言

4、。 表情呆滞:表情呆板呆滞。 表情淡漠:表情迟钝,少言懒语,星无欲貌。 面色苍白:面色淡而带青,失去红活荣润之感。 面色晦黯:面色晦黯而失去光泽,表现为容貌憔悴。 常用中医术语-意识状态 角弓反张:患者头项强直,腰背反折,向后弯曲如角 弓状。 循衣摸床:形容神志昏迷的患者用手摸弄衣服或抚摸 床缘的症状。 手足躁动(扰):指手足扰动不宁。 心中懊侬:胸膈间自觉有一种烧灼嘈杂的感觉。 烦躁不安:胸中热而不安叫“烦”,手足扰动不宁叫“躁 ”。 神昏谵语:患者在神志不清对妄言乱语。 撮空理线:指患者意识不清,二手伸向空间,像要拿 东西样的症状,称“撮空”。如二手向上,拇指和食指 不断地捻动,称“撮空理

5、线”。常用中医术语-意识状态 目睛上视:指患者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二眼向上凝视 ,目睛无神之状。 意识模糊:指神志不清程度较浅,唤之能醒。 目合口张:指两目闭合,口唇张开的现象,常见于昏迷 脱证。 牙关紧闭:指牙齿咬紧不张开的现象。 嗜睡:指患者昏沉多睡,难以自制。 精神恍惚:指神志似清非清,恍恍惚惚。 狂躁怒骂:指患者狂言妄语,手足躁扰,动而易怒,善 骂,终夜不休之神志逆乱状态。 昏迷不醒:指患者在昏厥状态下意识不清,呼之不应。 闭目呻吟:患者在高热或剧痛情况下,闭着双眼痛苦地 低声哼叫。常用中医术语-意识状态 精神萎靡:精神萎软,疲乏无力,懒于言行。 喜笑不休:指癫狂患者精神失常的一种表现

6、。 手撒尿遗:指中风脱证患者四肢撒开,小便自遗。 口吐涎沫:口中吐出白色黏涎与泡沫。 辗转不安:患者卧床翻来覆去,烦躁不安的一种状 态。 谵妄:意识模糊、胡言乱语、有错觉幻觉、情绪失 常,或有兴奋激动等症状。 神不守舍:指思想分散、注意力不能集中或神志失 常及精神错乱。表现为无神、失眠、惊悸、不安, 甚至谵妄。常用中医术语-寒热 发热恶寒:发热怕冷。 寒热往来:发热与发冷交替。 形寒肢冷:畏寒,手脚发冷。 四肢厥冷:四肢冰冷。 手足心热:指手心、足心热,多为阴虚生内热。 手足不温:手足扪之较凉。 恶寒潮热:发热、怕冷,如潮水般有定时。常用中医术语-寒热 寒战鼓栗:冷得发抖。 烦热:发热的同时又

7、有心烦,或烦躁而有闷热的 感觉。 壮热:指实证出现的高热,一般属温病在气分的 热型。 身热不扬:体表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则 觉灼手。 但热不寒:只发热不怕冷。 热重寒轻:发热较发冷重。常用中医术语-皮肤粘膜 盗汗:人体睡眠时出汗,醒时即止,多为阴虚 。 自汗:人体不因劳动、厚衣或发热而白昼时时 出汗,动则更甚,常因气虚所致。 汗出如油:疾病垂危时,汗出不止,且汗的性 状如油样黏腻。 冷汗淋漓:汗出身冷,淋漓而下,多为亡阳。 动则汗出:稍活动后汗出较多。 黄疸: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症的病证。常用中医术语-皮肤粘膜 斑疹:点大成片,不高于皮肤,扪之不碍手称斑,形 如粟米,高出皮肤为疹。

8、丘疹:色红,如米粒大小,高出皮肤,扪之碍手。 疱疹:高出皮肤,水泡状,里有水液。 紫癜:皮色紫,成片或点状,不高出皮肤。 痈疽:痈分内痈和外痈,内痈相当于西医各脏器的脓 肿,如肺痈;外痈相当于体表的急性化脓性疾患。疽 分为有头疽和无头疽,有头疽即发于肌肉间的急性化 脓性炎症,易向深部及四周扩散;无头疽相当于急性 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 疔疖:突起根浅,色红而痛,出脓即愈者为疖。形小 根深坚硬如钉者为疔。 臌胀:腹大腹胀如鼓,腰腹青紫暴露。 一身尽肿:全身水肿。常用中医术语-疼痛 目赤肿痛:眼睛发红,眼睑肿胀疼痛。 头项强痛:头部和颈项部疼痛、板滞而不灵活。 头重如裹:头部自觉重坠,并觉头

9、如被布带捆裹的感觉。 头痛绵绵:痛势不剧,但持续疼痛。 头昏目眩:头晕眼花。 项背强硬:颈项连及背部强直不适。 胸闷胸痛:胸部闷胀疼痛。 胸胁胀痛:胸胁部胀满疼痛。 胸脘痞闷:中上腹部胀满发闷 。常用中医术语-疼痛 心痛彻背:胸部疼痛向背部放射。 腹痛喜按:腹部疼痛,用力按之,感觉舒服。 腹痛拒按:腹部疼痛因按、摸而疼痛加重或不舒而拒绝按 之。 痛无定处:疼痛无固定的位置。 乍痛乍止:疼痛突然发作,突然停止。 腹部板硬:腹部坚硬如板状。 绕脐而痛:环绕脐周疼痛。 嗳腐泛恶:消化不良,嗳出酸臭味或有恶心。 腹痛肠鸣:腹部疼痛,肠道蠕动作。 常用中医术语-疼痛 少腹急痛:下腹部疼痛较剧。 腰酸背痛

10、:腰及背脊部酸楚作痛。 腰膝酸软:腰部酸楚,膝软无力。 屈伸不利:关节屈伸受限、活动不便。常用中医术语-咳嗽与痰 痰多喘息:痰多同时出现张口抬肩,呼吸短促。 咳嗽气促:咳嗽伴有呼吸急促。 咳嗽痰多:咳嗽伴痰多。 咳痰不利:痰不易咳出。 久咳不愈:咳嗽时间很长,仍未痊愈。 痰气壅塞:因痰多,咳出不爽而造成呼吸困难。 痰黄黏稠:咳出的痰色黄、质黏、稠厚。 喉中痰鸣:喉中有痰声鸣响。 痰涎壅盛:痰液唾液甚多,向外涌出。 咽燥声嘶:咽喉干燥,声音嘶哑。 常用中医术语-呼吸 动则喘甚:活动后气喘加剧。 少气:即气虚不足。表现为气息低微,说话时感觉气不够 用、懒言、倦怠、脉弱。 短气:呼吸短促而不相接续之

11、意。 气急发喘:呼吸急促而张口抬肩。 呼吸衰微:呼吸无力而微弱。 点头呼吸:呼吸困难,吸气时头稍抬,呼气时头稍低,如 点头样。 张口抬肩:呼吸时口张开,两肩抬起,是气喘的表现。 心悸: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常用中医术语-二便 便溏腐臭:大便溏薄有腐臭味。 里急后重:未大便前腹痛,欲大便时迫不及待,叫“里 急”。大便时窘迫,但排出不畅,肛门有重坠的感觉, 叫“后重”。 虚坐努责:便意频繁,但却排不出大便。 大便难行:有便意感但解不出。 泻下清稀:大便泄泻如稀水。 完谷不化:大便中夹有不消化食物,便冷不臭。 下利清谷:泻下的粪便如清水,伴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 ,无粪臭味。 大便脓血:

12、大便中夹有脓血,多见于痢疾。常用中医术语-二便 五更泄:每于清晨天未亮之前肠鸣腹泻。多由 肾阳虚、脾阳不振所致。 小便清长:小便色清而量多。 小便短赤:小便短少,色偏深,或色红。 尿频尿急:小便次数多,而且一有尿意,即急 迫想解。 癃闭:指排尿困难,甚至小便不通。 遗溺:指小便不能随意控制而排出。常用中医术语-饮食 食已即吐:进食后片刻即呕吐。 胃纳呆滞:胃口不好,常有饱滞之感。 呃逆: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的症状。 朝食暮吐:指早晨吃的东西,黄昏时吐出。 食后昏困:又称饭醉。进食后困倦,神昏欲睡。因脾气虚 弱不胜食气所致。 消谷善饥:食欲过于旺盛,食后不久即感饥饿,进食量多 。

13、饥不欲食:患者虽有饥饿感,但不欲食或进食不多。 渴不欲饮:口渴却不想饮水 。常用中医术语-饮食 烦渴不止:心中烦热,口渴不止。 食欲不振:胃口不好,吃食物没有味道。 泛恶吞酸:恶心吐酸水。 漾漾作恶:胃中常常泛泛恶心样。 纳后痞闷:进食后胃中感到胀闷。 嘈杂干呕:胃脘部感到嘈杂不适并有干呕 。常用中医术语-夜寐 卧不入寐:睡在床上而不能人睡。 彻夜不寐:整夜睡不着。 时寐时醒:一会儿睡着,一会儿醒着,形容睡得 不熟。 少寐梦多:睡着的时间少,而睡着时做梦较多。 梦多易醒:睡觉时多梦而且容易醒。 少睡即醒:睡着时间少,一会儿就醒来。 躁扰不卧:烦躁不安,不能入睡 。常用中医术语-舌脉 淡白舌:舌

14、色较正常人的淡红色浅淡甚至全无血色者 ,称为淡白舌。主虚证、寒证或气血两亏。 红舌:舌质较淡红色为深,甚至呈鲜红色者,称为红 舌。主热证 绛舌:舌质较红舌更深的红色,称为绛舌。主病有外 感与内伤之分。在外感病若舌绛或有红点、芒刺,为 温病热入营血;在内伤杂病,若舌绛少苔或无苔,或 有裂纹,则是阴虚火旺。 紫舌:舌质色紫,即为紫舌。主病有寒热之分。绛紫 而干枯少津,属热盛伤津、气血壅滞;淡紫或青紫湿 润者,多为寒凝血瘀。 木舌:由心脾积热上冲所致,多见于小儿。症见舌肿 胀,木硬满口,不能转动,无 疼痛。 常用中医术语-舌脉 黄苔:舌苔由于热邪熏灼,所以苔现黄色。一般主里证、 热证。淡黄热轻,深黄

15、热重,焦黄为热结。 灰苔:灰苔即浅黑色,常由白苔转化而来,也可与黄苔同 时并见。主里证,常见于里热证,也见于寒湿证。 黑苔:黑苔较灰苔色深,多由灰苔或焦黄苔发展而来,常 见于疫病严重阶段。主里证,或为热极,或为寒盛。 。 腐苔:苔质颗粒疏松,粗大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 揩之可去,腐苔多因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邪气上升而 成,多见于食积痰浊为患,也见于内痈和湿热口糜。常用中医术语-舌脉 腻苔:苔质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 脱,上面罩一层油腻状黏液,称为“腻苔”。其 主病为湿浊、痰饮、食积、湿热、顽痰等。 光剥舌:舌苔全部退去,以致舌面光洁如镜, 称为“光剥舌”。其主病为胃阴枯竭,胃气大伤 。 花剥苔:若舌苔剥落不全,剥脱处光滑无苔, 余处斑斑驳驳地残存舌苔,界限明显,称为“ 花剥苔”。此苔是胃之气阴两伤所致。 地图舌:舌苔不规则地大片脱落,边缘厚苔界 限清楚,形似地图,又称“游走性舌炎”。常用中医术语-舌脉 平脉:指正常人的脉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