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9839252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0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包头四中包头四中 201720172018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年度第一学期 1010 月月考月月考高一年级语文试题高一年级语文试题满分 150 分 时间 150 分钟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第第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一)(一)(9 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阅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完成 13 小题。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

2、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 -1.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从明天起”表明作者不关心今天的生活状况,只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希望。B“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的“闪电”一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幸福来去迅疾,感受强烈的特点。C“从明天起,作一个幸福的人”与“愿你在尘世中获得幸福”中的“幸福”的含义完全相同。D“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出诗人追求尘世生活而不可能的无奈和郁闷。2.下面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的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喂马”“劈柴”“粮食”

3、“蔬菜”等意象寄托了诗人对尘世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B比喻、象征、对偶、反复等手法的综合运用,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关爱尘世的博大胸襟和追求完美的执着情怀。C全诗三节,首尾照应,结构圆合严谨。D本诗的语言具有意味隽永、质朴晓畅的特点。本诗的抒情基调是热情达观、激昂高亢的。3.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的第一小节中写到“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你认为诗人真有这样一所房子吗?请说明你的理由。(3 分)_二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二)(1313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3 分)规矩侯发山兄弟两个每逢遇到争打不停的事情时,就比赛跑步,以输赢来定夺。久而久之,这

4、似乎成了规矩。在弟弟的印象当中,每次赛跑,哥哥总是跑不过他。- 3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临近年关,爹去镇上赶集置办年货,顺便买回一顶新帽子。哥儿俩高兴得不行,争抢着要戴。哥哥说,我是老大,帽子应该让我戴。弟弟说,我是小的,帽子应该归我。爹把帽子举起来,看看这个,瞧瞧那个,不知道该把帽子给谁。娘埋怨爹,说你要买买两个,买一个咋整呢?爹不自然地“嘿嘿”一笑,说割了肉,买了鞭炮,剩下的钱就只能买一顶帽子了。弟弟说让我和哥赛跑,谁跑得抉,帽子就归谁戴。爹看了看哥哥,哥哥点头同意了。比赛路程就是村头到村尾,不足一千米的路。比赛开始后,哥儿俩都攒足了劲,像两匹脱缰的野马撒腿就跑。两个人的体力差不多,几乎是

5、一前一后,当然是哥哥在前,弟弟在后。弟弟急了,索性甩掉身上的棉袄,赤着上身跑起来在别人的惊呼声中哥哥一愣神的当口儿,弟弟超过了他。弟弟赢了,戴上了新帽子。哥儿俩长大以后,日子依然好不到哪儿去。哥哥到了三十多岁还没找到媳妇儿,爹急,娘也急,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最后托人从四川领回来一个女人。按照爹和娘的意思,这个四川女人应该给哥哥当媳妇儿,弟弟还小,以后有的是机会。可是,弟弟不干,非要娶这个女人,甚至和爹闹,和娘吵。弟弟说,我今年已经二十九岁了,再不结婚,过了三十岁更不好找了。一时间,搞得家里乌烟瘴气,鸡飞狗跳。爹愁眉不展,不住地叹气。娘呢,想起来就掉眼泪,责怪自己没本事,让孩子跟着自己受委屈。

6、哥哥就提议,跟弟弟赛跑,谁跑得快谁娶这个四川女人。哥哥比自己大六岁,不一定能跑过自己。弟弟想了想就答应了。既然是哥哥提议的,爹和娘也没啥好说的;再说,不管谁娶,都是他们的儿媳妇,索性任由两个孩子去折腾。比赛地点还是村头到村尾。比赛一开始,弟弟就跑到了哥哥的前面。弟弟累得脸色苍白,上气不接下气等到他跑到终点,累得泥一般瘫倒地上,把哥哥落下了好大一截。规矩是哥哥立下的,那就按规矩办吧。在一阵百鸟朝凤的唢呐声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弟弟当上了新郎官。哥哥跑前跑后地招呼客人,丝毫看不出他的不高兴。爹和娘这才都松了一口气,心里的愧疚减少了几分。尽管后来富裕了,因为年龄的问题,哥哥也一直没找下媳妇儿。大概是

7、前年吧,娘得了肾衰竭,需要换肾。哥儿俩都很孝顺,争抢着给娘捐肾。医生说,你们兄弟两个先别争,需要配型,只有配型合适才能换。二十天后,配型结果出来了,哥哥和弟弟都可以给娘换肾。这下,两个人又争开了,都说自己是最合适的人选。弟弟建议,跟哥哥赛跑,说谁跑得快谁给娘捐肾。他想,哥哥每一次赛跑都输了,这次肯定也赢不了。- 4 -哥哥沉默了半天,叹口气,点了点头。比赛场地还是村头到村尾。然而,出乎弟弟的预料,这一次他输了,而且输得很惨。尽管他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差点吐血,还是没撵上哥哥。哥哥刚开始落在后面,当跑到三分之一的路程时超过了弟弟,之后一直跑到终点弟弟也没撵上他。弟弟不甘心,还想跟哥哥争。哥哥说咱哥

8、儿俩不能坏了规矩,弟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哥哥进了病房。他不明白,以往每次赛跑,都是他赢,这次怎么就输了呢?病房外,四川女人,也就是弟弟的媳妇儿,忍不住告诉丈夫,说在这段时间里,哥哥每天半夜都起来跑步!弟弟瞪大眼睛瞅着自己的女人,恶狠狠地说,你为啥不早告诉我?你说啊?说罢挥拳要打她。一旁的爹拦住了他,说你知道吗?为了让你娶上媳妇儿,那一次赛跑,你哥哥是故意输给你的。弟弟愣了一下,心里一热,隔着病房的玻璃对着哥哥忘情地叫了一声:哥!(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A小说中的兄弟二人总是采用赛跑的方法来处理矛盾问题,对他们而言,这是最公平

9、合理的解决之道,同时亦属无奈之举。B小说以时间为序具体讲述了兄弟俩以赛跑定夺输赢的三件事,从中不只可以感受到哥哥对弟弟的谦让与关爱,也可以看出弟弟的任性与不懂事。C小说开头写“哥哥总是跑不过他”这句话,情节上设置悬念,为下文写哥哥赢得为母亲换肾的机会作铺垫,前后形成对比,彰显出了作为哥哥的精神气度。D从“在别人的惊呼声中哥哥一愣神的当口儿”“弟弟累得脸色苍白”“他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句中,可看出,弟弟不是哥哥的对手,弟弟的赢都是哥哥让的。E小说取材于农村,从爹买帽子、给儿子找媳妇,到哥哥因年纪大没找到媳妇,再到兄弟争着为母捐肾等事上,可感受到农村家庭关系的面貌。5小说中的哥哥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

10、请简要分析。(4 分)_- 5 -_6小说以“规矩”为题,有什么内涵和作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5 分)_三三、现代文阅读(三)(、现代文阅读(三)(1717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7 分)百年前的李鸿章王树增1852 年,29 岁的李鸿章在翰林院的大考中名列第二。太平军起义后,李鸿章毫不犹豫地离开了京城,回安徽组织地方武装与太平军作战。当太平军直逼上海时,无人愿意置身事中,因为此举等于要孤军深入到拥有百万之众的太平军后方。但李鸿章愿意去。这一去便让上海人目瞪口呆,这一去便让他组建的淮军名声鹊起,李鸿章也因此被封为一等肃毅伯爵,戴双眼花翎。淮军需要武器,1863 年

11、李鸿章买下洋人的机器设备,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李鸿章算过一笔帐:一发英国的普通炮弹在市场上卖到 30 两银子,一万发铜帽子弹要卖到 19 两银子。他说,大清国凭什么要把白花花的银子给了洋人?大清中叶以后,朝廷南北货物的调运部分改为海路运输,李鸿章抓住时机督办创立了“招商局轮船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民营轮船公司,它一直运营到 1949 年。而当洋人要在中国开设电报业务的时候,李鸿章不允许洋人从香港铺设来的海底电缆上岸。时隔不久,由他支持铺设的中国第一条电报电缆线在大沽口到天津城之间开通。作为大清国唯一出访过工业革命后的欧洲的重臣,李鸿章深知电报业蕴藏着极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

12、由于他的支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座矿务局、第一所电报局、第一所外国语学校、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李鸿章曾对美国人说,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财富。清政府必须邀请欧美资本进入大清国,以建立现代的工业企业,帮助大清国开发利用本国丰富- 6 -的自然资源。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政府手中。大清国欢迎欧美来华投资,提供资金和技工。但是,对于铁路、电讯等事务,要由大清国自己控制。他说:“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在中国还处在男人梳长辫、女人裹小脚的时代,李鸿章的这番话可谓石破天惊。李鸿章为大清国国计民生的近

13、代化所奠基的所有事业,令他身后的国人一直在受益。1894 年爆发的中日甲午之战是李鸿章一生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他的命运也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海军费绌,设备多不完,惟鸿章知之深。朝野皆不习外事,谓日本国小不足平,故全国主战,独鸿章深知其强盛,逆料中国海陆军皆不可恃,故宁忍之诟言和。朝臣争劾鸿章误国,枢臣日责鸿章,乃不得已而备战。”1895 年,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廷令李鸿章前去日本议和。李鸿章知道如果采取强硬的立场,只能导致中日战争继续扩大。以大清国实际的军力状况而言,结果只能是中国的东北被全面占领。可如果答应日本人的条件大清国主权和财产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李鸿章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当带着马关

14、条约回国时,李鸿章却成了举国的“公敌”。1901 年 1 月 15 日,李鸿章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与逼迫下在丧权辱国的议和大纲辛丑条约上签字。国人即刻指责道:“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一个巨大的帝国屡战屡败,却每一次都要讨伐李鸿章不能维护国家权益。李鸿章吐血了。一辈子与蛮横的洋人周旋得身心俱憔的李鸿章死前留有遗折一封。他说,大清国如果打开国门参与世界商品经济的往来,不但可以富强自己,而且因为贸易是双边的,等于也就制约了别人,这样的制约甚至强过武力。持有这样的认识,在百年前的中国可谓凤毛麟角。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正如梁启超所言,国人在对其咒骂痛斥之时,万“不可不深自反也”,万“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梁启超还说,他“敬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