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毒肝炎病毒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831488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病毒肝炎病毒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常见病毒肝炎病毒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常见病毒肝炎病毒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常见病毒肝炎病毒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常见病毒肝炎病毒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病毒肝炎病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病毒肝炎病毒(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甲型肝炎病毒12乙型肝炎病毒其它肝炎病毒3石河子卫生学校 潘晓军2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第3节 肝炎病毒 肝炎病毒是指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目前公认的人类肝炎病毒有5种类型,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这些病毒分属于不同的病毒科,均引起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传播较广,对健康危害较大。其中乙型、丙型肝炎病毒除引起急性肝炎外,常引起慢性 肝炎和肝硬化,并与肝癌相关,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考点:肝 炎病毒的 分型 3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一、甲型肝炎病毒(HAV)v (一)

2、生物学特性病毒呈球形,无包膜,为单股RNA型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对温度的抵抗力较强,在干燥条件下25可保持传染性1个月。加热1005min或常用消毒剂(乙醇、石炭酸、 漂白粉、甲醛等)处理,可将其灭活。图7-7 甲型肝炎病毒结构模式图 返回到 本节目录4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v(二)致病性与免疫性考点:甲肝 病毒的传播 途径甲型肝炎病毒是甲型肝炎的病原体,传染源主 要是患者,传播途径主要 是粪-口途径。病毒通常由病人粪便排出体外,通过 被污染的手、水、食物、 食具等传染,严重时会引 起甲型肝炎流行。5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 病毒

3、经消化道侵入,引起肝炎。临床表现以无黄疸型多见,患者出现发热、疲乏、食欲下降、肝脏肿大、肝区压痛及肝功能异常。部分患者可出现黃疸,无慢性病例或慢性病 毒携带者。显性或隐性感染后机体均可产生抗体,血中抗 HAV的IgM、IgG及局部的SIgA均可阻止HAV的再感染,免疫力持久,特异性细胞免疫在消灭病毒、控制 HAV感染中亦有重要作用。考点:甲肝 免疫性的具 体内容 6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v(三)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HAV,是诊断HAV近期感染的重要指标。为防止甲型肝炎的发生和流行,应加强饮食卫生管理,饭前、便后洗手。病人排泄物、食具等应认真

4、消毒 。特异性预防使用的疫苗有甲肝减毒活疫苗、纯化 灭活疫苗两种 。对甲肝病毒易感者,年龄在1周岁以上的儿童、成人均应接种。考点:甲 肝防治的 具体内容7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V都是毛蚶惹的祸?!1988年初,上海市暴发了甲肝大流行,患者出现发热、呕吐、厌食、乏力,脸色发黄等症状,病人不停地涌向医院,最后工厂和学校都摆满了病床这场传染病持续了三个月,感染者30余万,死亡31人。卫生防疫部门通过临床调查发现,85%的甲肝病人在发病前都曾食用过毛蚶(见图7-8)。为了证实毛蚶的致病性,卫生科研人员赶赴毛蚶的原产地江苏启东。很快,他们在毛蚶体内找到了甲肝病毒,证实了毛

5、蚶就是甲肝流行的罪魁祸首。知 识链 接8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那一年,启东海区环境受到了大量人畜粪便的污染,吸附力强的毛蚶将甲肝病毒聚集在体内,而上海人生食毛蚶的习惯更是让病毒轻而易举地进入消化道。再加之当时上海城区的居住环境较为拥挤,使病毒的传播更为快速。图7-8 贝类毛蚶 9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二、乙型肝炎病毒(HBV)v (一)生物学特性u 1. 形态与结构 (1)大球形颗粒: 由双层衣壳和核心组成,外衣壳相 当于一般病毒的包膜,含HBsAg。核心内含核心蛋白( 即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具有感染性,是完整 的HB

6、V颗粒。(见图79、图7-10)考点:乙肝 病毒具体的 形态结构 返回到 本节目录10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图7-9 乙型肝炎病毒三种颗粒电镜图 图7-10 乙型肝炎病毒(Dane颗粒 )结构模式图(2)小球形颗粒: 成分是HBsAg,是由HBV在肝细胞内复制时过 剩的HBsAg装配而成,无感染性。 (3)管状颗粒: 是由小球形颗粒串联而成,成分与小球形颗粒相同。11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u 2. 抗原组成及产生的相应抗体 (1)表面抗原(HBsAg)和抗体(抗-HBs): HBsAg常在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中检出,能刺激机体产生

7、抗- HBs,为保护性抗体。(2)核心抗原(HBcAg)和抗体(抗-HBc):HBcAg主要存在于受染的肝细胞核内,血液中无游离的 HBcAg,临床上不易检出。抗-HBc为非保护性抗体。(3)e抗原(HBeAg)和抗体(抗-HBe):HBeAg游离于血中,其消长与病毒体及DNA聚合酶的消长基 本一致,故该抗原的检出可作为HBV复制及血清传染性强的一个指 标。抗-HBe对HBV感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2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u 3. 抵抗力HBV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对干燥、紫外线、 70%乙醇等均有耐受性,602h不被破坏。但煮沸 10010min、高压蒸

8、汽灭菌法、0.5%过氧乙酸、3%漂 白粉溶液、5%次氯酸钠和环氧乙烷等均可使HBV灭活。13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v(二)致病性与免疫性u 1. 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和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乙型肝炎潜 伏期较长(60160天),在潜伏期、急性期或慢性活动期患者及无症状携带者的血清都有传染性。考点:乙 肝的主要 传播途径14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u2. 传播途径主要有(1) 血源传播:血液传播是乙肝传播途径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因输入污染的血液、血液制品;污染的医疗器械通过注射、牙科手术、内窥镜检查、纹身等途径传播。(2) 性接触传播:精液

9、、阴道分泌物、月经血及唾液中均可含有病毒,HBV可通过破损粘膜进入密切接触者体内。(3) 母婴传播:又称垂直传播。人群中约有1/31/2携带者来自母婴传播。 母体若为HBV携带者,孕期可经血流致胎儿宫内感染、分娩时可经产道感染新生儿、哺乳也可感染婴儿。故乙型肝炎可表现为以母体为核心的家庭聚集倾向。15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u 3. 致病机制与免疫HBV进入人体后主要侵犯肝脏,在肝细胞内复制增殖,引起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以及HBsAg无症状携带者。少数可演变为肝硬化和肝癌。HBV的致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不是因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直接损害靶细胞,很可能是因机

10、体对病毒的体液和细胞免疫过程中引起了病理性的免疫损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机体后,部分受染者体内可产生 抗-HBs,为中和抗体,对机体有重要保护作用,主要清除细胞外的病毒,可 使机体免受HBV的再感染。16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v(三)微生物学检查u 1. HBV抗原抗体系统的检测 主要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五项,简称“乙肝五项”或“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需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各项指标,方能做出明确诊断(见表7-4)17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v 表7-4 HBV抗原抗体检测结果的

11、临床分析HBsAgHBeAg抗-HBs 抗-HBe 抗-HBc 结果分析 HBV感染者或无症状携带者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或无 症状携带者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传染性 强(“大三阳”) 急性感染趋向恢复或慢性肝 炎(“小三阳”) /感染恢复期 既往感染或接种过乙肝疫苗 ,有免疫力 考点:“HBV 两对半“检测 分析结果18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u2. 血清HBV-DNA检测常用PCR(聚合酶链反应,DNA片段扩增技术)或核酸杂交技术进行检测。HBV-DNA阳性表明血清中存在完整HBV颗粒, HBV正在复制,传染性强。19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3节 肝炎

12、病毒 第7章小李来自偏远农村,城里一家公司录用了他。小李按公司要求在医院进行体检,乙肝抗原抗体(两对半)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工作之后小李很快与公司的女青年小王恋爱结婚。婚后不久,小李 参加义务献血,被告知血液检验不合格,体内有乙肝病毒。小李后 来得知妻子小王及其父母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血站对小李的检验结果: 1HBsAg:2HBsAb:3HBeAg:4HBeAb:5HBcAb:案例20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 1. 根据检验结果,小李目前处于乙肝感染的何种状态? (提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 2. 小李体内的乙肝病毒可能是从何种途径感染的? 3. 能根据

13、血站的检验结果认定小李是乙肝患者吗?还应进一步做哪项检查? 4. 小王对乙肝病毒易感的原因是什么?思考题21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v (四)防治原则u 1. 控制传播(1)切断血源传播途径 (2)倡导婚前健康检查(3)切断母婴传播 u 2. 人工自动免疫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方法 u 3. 人工被动免疫注射含高效价抗-HBs的人血清免疫球蛋白(HBIg),用于 紧急预防和阻断母婴传播。 u 4. 治疗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抗病毒药物和调节免疫药物的联合治 疗。抗病毒药物中比较肯定有一定疗效的有干扰素、拉米夫定、 单磷酸阿糖腺苷等。考点:乙 肝常用防 治

14、方法22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三、其它肝炎病毒 其它几种肝炎病毒相对甲肝、乙肝病毒比较少见,将此类肝炎病毒归于 表7-5返回到 本节目录23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比较项目 HAVHBV HCV HDV HEV 发现/命名年代 1973 1963 1989 1977 1989 核酸类型 RNA DNA RNA RNARNA 传播途径 粪-口 血源、垂直 血源 血源、垂直 粪-口 无症状携带者 罕见 多见 多见 多见 罕见 慢性肝炎 肝癌 疫苗 有 有无 无无v 表7-5 各种肝炎病毒的重要特性 24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3节 肝炎病毒 第7章小结 肝炎病毒是一组嗜肝性病毒,引起以肝脏损害为主的病毒性肝炎。现已发现的肝炎病毒有五种。u HAV与HEV为RNA病毒,均由消化道传播,引起的肝炎多为急性肝炎。u HB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