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导航】2015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 第2章 第2课 地球的自转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821472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海导航】2015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 第2章 第2课  地球的自转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学海导航】2015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 第2章 第2课  地球的自转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学海导航】2015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 第2章 第2课  地球的自转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学海导航】2015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 第2章 第2课  地球的自转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学海导航】2015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 第2章 第2课  地球的自转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海导航】2015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 第2章 第2课 地球的自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海导航】2015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 第2章 第2课 地球的自转(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自转转 第2课必修考点1地球自转的一般规律1地球自转的一般规律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称为地球的 自转。从侧视图 看:自西向东,地轴北端始终指 向北极星。从俯视图看: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 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一般可以从地轴的空间位置、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来说明地球自转的规 律。如下表所示: 项目地球的自转 定义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轨道面 赤道平面 地轴的空 间位置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方 向侧视 图自西向东俯视 图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 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方 向旋转项目地球的自转 周期 恒星日真正的周期,自转36

2、0 ,时间23时56分 太阳日昼夜交替周期,自转 36059,时间24小时 速度角速度 两极点为0,其他任何地 点均为15/时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 最大,两极为0 (续表)以恒星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称为恒星日 ,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以太阳为参照物,地 球自转一周称为太阳日,周期为24小时。如图甲所示。2如何理解恒星日与太阳日分别从示意图中将恒星日的图示和太阳日的 图示分离出来(如图乙丁),分两步理解恒星日 和太阳日的形成过程。 第一步:将恒星日的图示从总图中分离(1)假设地球只自转不公转(图乙):从恒星位于P点正上方,到恒星再次位于P点的正上方 ,P点相对于地球自转了360。

3、(2)考虑实际 情况,地球既自转又公转(图 丙):理论上,地球表面上的P点相对恒星转动 360的同时,地球已经在公转轨道上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对于极其遥远的恒星来说,这段距 离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相对于恒星来说,地球 可以看作只自转了360。 第二步:将太阳日的图示从总图中分离(1)假设地球只自转不公转(图乙):该种情况与恒星日相同,P点相对于太阳自转了360。(2)考虑实际 情况,地球既自转又公转(图丁):地球在E1位置时,太阳位于P点的正上方, 公转到E2位置时,恒星再次位于P点的正上方,这时已经是一个恒星日了,而地球必须继续自转 PE2P59,到达P位置时,太阳才能再次位 于P点正上方。这样

4、以太阳参照物,P点自转一周比以恒星为参照物多转了约59,如果按1太阳 日为24小时来计算,时间就比恒星日长了3分56秒。 太阳日是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主要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主要应用于科学研究计时中。【真题1】(2013天津)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 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 A低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 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5、AB【思维过程】本题组实际考查的是地球的基本特征和地球自转的规律。根据图中恒星视运动轨迹是以北极星为中心的同心圆,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所 以地面仰视北极星的高度就等于当地的纬度。图中北 极星略高于地平线上,所以仰视角度较小,可以确定 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北半球低纬地区。夜晚的恒星视运动和白天的太阳视运动一样,都是地球自转的结 果。所以其视运动的角速度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致 相同。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根据地 球自转的速度15/时,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3个多小时。变式训练1: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与海拔高度 关联图,据图完成(1)(2)题。变式训练1:下图是地球表面自

6、转线速度与海拔高度 关联图,据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a、b、c、d各点判断,正确的是( ) Aa点纬度比c点低 Bb点纬度比c点高 Cc点纬度比d点低 Db点纬度比d点低 (2)若某地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上自转线速度的一半 ,地方时比格林尼治时间晚2小时,则该地地理坐标 可能为( ) A(30E,30N) B(30E,60S) C(30W,30S) D(30W,60N)BD【解析】此题组是对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和地理意 义的综合考查。第(1)题,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 自转线速度越大;相同的海拔,纬度越低,自转线 速度越大。第(2)题,南北纬60纬线上的自转线速度 等于赤道上自转线

7、速度的一半,其纬度为60;地方 时比格林尼治时间晚2小时,其经度为30W。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规律规律技巧总结纬度因素:纬度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慢,南北纬60约为赤道的一半。海拔因素:同一纬度,海拔越高,地球自 转线速度越快。1昼夜交替 考点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成因 周期 意义 昼 夜 交 替 昼夜现象是基础:地球不发光、 不透明,同一时间 里,太阳只能照亮地 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就是 昼半球,背着太阳的 就是夜半球,昼夜半 球的分界线就是晨昏 线;地球自转是根 源1个太 阳日 (24小 时) 昼夜交替的周期

8、不长,气温 的日变化不剧烈 ,保证了生命有 机体的生存和发 展;各地温度发 生昼夜变化;生 物形成昼夜节律 (即“生物钟”现象 ) (2)昼夜的界线:晨昏线(圈)。 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是一个大圆,并且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因为地球自转,所以相对于地球运动而言 ,晨昏线的更替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即自 东向西更替。 (3)晨昏线、昼夜半球与太阳高度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纬线圈切点B的纬 度之和等于90;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 (2326N)时,切点B的纬度为6634N或6634S 。当太阳直射在20S时,切点B的纬度为 70N

9、或70S。 2地方时的产生地球自转导致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正 午12时,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24个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各地的地方时与它们的地理位置有关: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在时间计算中,人为规定180经线为全球地方时最早的地方。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由于地球自转,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移,特别是洋流、河流、大气运动,在北 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在赤道上无偏 转。地转偏向力的特点概括如下表:项目 要点 作用范围 水平运动的物体 性 质大小

10、(1)当物体水平运动速度一致时,越到 高纬地区,地转偏向力越大(2)当纬度相同时,物体水平运动速度 越大,地转偏向力越大。随着纬度的增高 而增大 方向 始终垂直于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 规 律北半球 指向运动方向的右侧 南半球 指向运动方向的左侧 赤道 无偏向【真题2】 (2013浙江)晨昏圈上有5个等分点, 若其中一点地方时正好为12时,则不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可能( ) A同时出现日落B经过太阳直射点 C是纬度固定的一段纬线 D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A【思维过程】该题考查晨昏线的判读,涉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查考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考查难度较大。根据题目叙述:其中一点地方时 正

11、好为12时,则其中一个点位于晨昏线纬度的最高点,晨昏线与经线不重合;不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 短连线与晨昏线重合,晨昏圈上有5个等分点,不相邻两点可能同时位于晨线或昏线上,所以有可能同时 出现日落。【思维过程】 晨昏线太阳高度为0,不可能经过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不可能与纬线重合;已得出晨昏线与经线不重合, 则不可能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变式训练2: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 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线速度:PQMON B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 CMO为晨线 DNO为晨线(2)此时关于日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12、 ) AQ点的地方时为17:00 BN地地方时为6:00 C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4日 D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DD【解析】该题组是对地球自转的各种地理意义的一个 综合考查。第(1)题,结合线速度分布规律可知,线速 度PQMNO;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该半 球为南半球,所在半球左岸侵蚀严重;根据日期的特 点可以判断,过极点与 P点的经线为0时所在经线, 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NO为晨线。第(2)题,结 合图示可知,过 Q点的经线为 180经线,过P点的经 线即60W,地方时为0时,那么北京时间为12时,再 过8小时180经线地方时为0时,则全球为同一日期。 Q 点即180地方

13、时为16:00;图示中纬线圈上昼夜不 平分,N地不在赤道,地方时不可能为6:00;若阴影 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6日。 1如何判断晨线、昏线晨昏线分为晨线、昏线,其判读方法有三: 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方法依据晨线昏线自转法顺地球自转方 向, 由夜进入昼的那条 线顺地球自转方向 , 由昼进入夜的那条线时间 法经过赤道上地 方 时6时的那条昼夜分 界线经过赤道上地方 时18时的那条昼夜分 界线方法依据 晨线昏线方位法夜半球东侧或 半 球西侧的界线夜半球西侧或昼 半 球东侧的界线规律技巧总结图示2用左、右手法则判断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用右手:伸开右手,掌心朝上,四指并拢,大拇指自然展开,四指指向物体运动 方向,大拇指的指向即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后偏 转的方向。规律技巧总结南半球用左手:伸开左手,掌心朝上,四指并拢,大拇指自然展开,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的指向即物体受地转偏向 力后偏转的方向。规律技巧总结具体如图示:规律技巧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