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经济的认知看资本市场的发展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49819653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对经济的认知看资本市场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对经济的认知看资本市场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对经济的认知看资本市场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对经济的认知看资本市场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对经济的认知看资本市场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对经济的认知看资本市场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对经济的认知看资本市场的发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从对经济的认知看资本市场的发展【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 各位读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 可点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 光大证券研究所 潘向东 对经济认知度的增强,完全是资 本市场发展的结果。对一个逐步走向成 熟的资本市场而言,企业微观效益的变 化以及由于受宏观政策影响出现的市场 资金面的变化,这两者对资本市场起到 了决定性的作用,直接衍生出资本市场 的走势。 从“政策市”到“晴雨表” 1999 年 “519”行情爆发前,股 市的走势与宏观经济走势之间似乎并不 密切相关,暴涨与暴跌似乎成为 A 股的-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

2、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常态,并且与这一常态最为相关的因素 是政府对股市政策的变化政府对股 市转为积极态度,股市随之而来的是暴 涨;管理层对股市的上涨开始忧虑,那 么股市随之而来的暴跌。因此,从影响 市场运行的因素来看,我们更多地把这 一常态归为市场是政策市。 其实这一划归还忽视了一个重要 的因素,即市场参与的主体。由于市场 当时还属于社会新生事物,参与市场投 资的主要群体是大户和券商,股市的容 量也非常有限,法规也不健全,因此操 纵股价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股价 可以操作的情况下,很少有人会去关注 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和持续发展能力, 很少有投资者会去提高对经济的认知, 而且在当时的

3、条件下,关注它并不一定 会使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实现利润最大 化。 “519”行情爆发之后,证券投资-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基金、保险资金、社保基金、QFII 以及 各类阳光私募获得空前地发展壮大。发 展至今日,这些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为主 导市场投资的主要力量。中登公司数据 显示,截至 2008 年末,各类机构投资 者持有的已上市 A 股流通市值占比为 54.62,成为流通股的“控股股东”。这 些机构投资者推崇理性投资与价值投资, 投资理念更趋成熟,因此也就更加看中 基本面的分析。投资者对经济的认知逐 步加深。从西方成熟市场的运行来看, 资本市场的表现更多的受宏

4、观经济的走 势所左右,并且极为敏感,国家乃至全 球经济发展的好坏都能迅速在资本市场 得到反应,俗称“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 而我国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壮大 和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的推崇,也使股 市的“晴雨表”作用开始显现。 投资主体的转变使中国资本市场 的运行逐步摆脱“政策市”的阴影,其运 行的走势更多地受宏观经济运行的制约。-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宏观经济能够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的逻辑在于:当宏观经济面趋好时,企 业开工足、新建企业多,劳动力就业充 分。居民收入增加带动消费市场购销兴 旺,使得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企业盈 利能力大幅提高;而上市公司通过

5、红利 派发使投资者获得丰厚回报,并改善投 资者对资本市场未来盈利能力的预期, 从而促使资本市场投资和交易活跃,资 产价格上扬。反之,宏观经济面趋于恶 化时,企业开工普遍不足,甚至不少企 业倒闭,众多企业降薪裁员以降低成本; 而居民收入减少、购买力下降,使得消 费市场萧条,波及到生产领域和流通领 域,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大量库存积压, 这又引发企业竞争加剧,价格继续下跌。 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盈利大幅减少,上 市公司红利派发减少或无红利,甚至净 资产减少,投资者投资亏损,对未来投 资前景失去信心,选择套现。这使得资 本市场资金大量流出,资产价格不断下 滑,股指不断走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

6、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5 年牛熊转换与经济起伏完全吻 合 由于机构投资者的不断壮大需要 一个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之中资本市 场的制度设计并不完善,因此,尽管 “519”行情爆发之后机构投资的参与程 度在不断增加,但在 2002 年至 2005 年 期间,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仍然处 于脱节。2002 年至 2005 年期间我国各 季度经济增长率不断提高,但股票市场 走势却持续震荡态势,并且不断创出新 低,出现了与宏观经济走势完全背离。 这时候的股市并没有完成从投机炒作转 向理性投资。此时的投资者构成仍以的 大户和券商为主体。2002 年机构投资者 持股市值占市场的比重为 14.6,2

7、003 年占市场的比重为 19.8,尽管增长较 为迅速,但由于以前的基数较低,在市 场的话语权仍然有一个渐渐演变的过程。-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2005 年之后,随着股权分制改革 的推进以及资本市场发展的规范以及机 构投资者的快速成长,经济形势的变化 与股市的变化逐步趋同。2005 年至 2007 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本市场 也迎来难得一见的大牛市。2007 年 4 季 度开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开始掉头 向下,世界遭遇了“二战”以来最大的危 机,中国的股市从那时开始也出现了掉 头向下,下跌的走势与经济增长下降的 走势可以说是协调一致。2008 年 11

8、 月 份随着国家对经济刺激政策的实施,中 国的经济增长开始出现企稳回升,此时 的股市也开始出现了企稳回升。随着 2009 年 1 月份以来信贷的不断投放,宏 观经济出现了环比不断攀升的局面,与 之相对应的是资本市场也出现了不断的 好转。从中不难看出,股市与经济增长 之间在 2005 年股权分制改革之后,出 现了完全的正相关。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随着资本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市 场对经济走势的敏感性和认知度将进一 步增强,甚至达到完全依赖因为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市场的投资价值 是整个国民经济增长质量与速度的反映; 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 济,或挤出泡沫,或促进经济增长,这 些政策将会影响到经济增长速度。经济 增长的状况反映到微观层面就体现在企 业的经济效益。对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的 资本市场而言,企业微观效益的变化以 及由于受宏观政策影响出现的市场资金 面的变化,这两者将对资本市场起到了 决定性的作用,直接衍生出资本市场的 走势。 【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 各位读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 可点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