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与地震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81134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山与地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火山与地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火山与地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火山与地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火山与地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山与地震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集体备课教案备课组 科学组 主备教师 孟小玲课 题 火山和地震 课 时 两课时认知目标 能够模拟火山的喷发和模拟地震的形成。能力目标 了解火山与地震的形成原因及地震的预防措施。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认识自然界的力量是强大的,人为了生存可以战胜自然。教学重难点1火山和地震的具体成因。2.地球内部是运动的。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教学准备 地震模拟器、水槽、火山喷发模拟器、气球、积木、录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复习: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对地球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能向大家介绍吗?(地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过渡揭题:今天这两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地球两大自然现象火山喷发和地震的一些知识。(板书课

2、题)3、学生交流:关于火山和地震你知道些什么?4、视频欣赏:通过片段你又知道了些什么?学生交流。二、组织学生探究火山形成及喷发的原因1、过渡:大家去过科学宫,看过火山喷发,结合刚才的录象,请大家再看书说说火山形成及喷发的原因。2、学生交流:学生阅读提问,对答。3、过渡:为了更好得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进行模拟火山喷发实验。学生气球喷水实验(几名) 教师模拟实验。 (土豆泥实验)4、师生小结。 火山喷发的原因?为什么地球上有的地方经常有火山爆放,有的地方却没有?从火山爆发的现象中,人们能获得哪些信息。5、拓展:学生介绍火山知识。三、组织学生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1、过渡:我们知道地震也是一种非常可

3、怕的自然灾害,通过录象我们已经略知一二。2、研究地震形成的原因教师介绍地震的主要类型:火山、塌陷、构造地震构造地震的原因: 地球内部运动产生的力。 (毛巾实验)3、研究地震的危害程度:学生活动一:水槽落子实验。P23 学生活动二:纸箱地震模拟器实验,判断地震的中心与强弱。学生活动三:画图(地震的中心与强弱)(交流)1、小结。第二课时四、读故事说体会,谈谈安全教育:1、过渡:在人类不断认识、改造自然的历程中,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为之奉献一生,为人类的提供大量的科学数据和宝贵经验,还有伟大的发明。2、听故事,谈体会:(科学家夫妇献身故事,张衡的研究。 )从这两个故事中,你能告诉大家什么呢?3、思考:人

4、类为什么要研究这两种自然现象,或者其它现象?4、安全教育:地震来临时我们怎么办?印度洋海啸对你的启示?你在其它灾难面前我们怎么办?五、布置作业:练习册六、总结,拓展:板书设计: 火山和地震形成原因预防措施 火山和地震的 教学反思 因为本课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即使有的同学已经通过影片或其它的途径感受了火山和地震,但是我觉得这种感受还是比较感性的,比较肤浅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很难像教材中有些课那样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效结合起来,并引起学生的认知共鸣。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课内容又是学生们所感兴趣的,所以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又应该是我们教师所利用的很好的教学资源,但是一节课的

5、时间我们很难做到面面俱到。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我觉得我们的教师可以大胆的去重组教材,当然这种重组教材表现的手段和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本课的重组我觉得应该是放在教学的侧重点的筛选上。火山喷发和我们的生活确实离的很远,同时学生通过观察喷发画面就能了解火山的喷发,真正应用的价值不大。在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方面,是有层次性的。针对小学生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要求不能太高。但是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讲,通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应该在能力培养上有了系统的训练与提高。学生不仅会观察,懂实验,还应学会了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更有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懂得如何思考,知道如何表达与交流的初步能力。另外关于地球内部的构造,在四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过。正是介于以上的分析,才有了我本课的设计。我想做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迷信权威,根据教学实际设计教学,在教学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通过实验,通过探究来认识火山的成因,通过火山的成因来探究火山的危害,了解火山的奉献。通过学习火山来自主学习地震的成因与危害。不管是环节的设计,时间的安排,都有这样的设计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