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少年犯案例分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9806716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65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与少年犯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网络与少年犯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网络与少年犯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网络与少年犯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网络与少年犯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与少年犯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与少年犯案例分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与少年犯案例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有利于学习, 上瘾了就会对学习缠身巨大危害甚至因此 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家庭、社会、学校,老师、父母、社会上 所有的人对孩子的成长都有义务。 正确使用网络。网络引发的青少年犯罪的调查分析因特网是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先进工具,为我 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娱乐提供了巨大的便 利,成为吸纳、交换、传递、品味信息和分享 文明进步的大平台。目前,因特网已成为青少 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 、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然而,网络又一把双 刃剑,它既有助于青少年开阔视野,接受前卫 观念,关注世界前沿问题,又会传播一些颓废 、黄色下流甚至反动的垃圾信息,对青少

2、年的 健康成长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由此引发的青 少年犯罪日益增多。 不仅严重危害社会冶安和社会秩序,也给 青少年自身和家庭带来不幸和灾难,已成 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为了有 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从网络引发的犯罪, 笔者试就从网络引发的青少年犯罪的现状 特点,原因,预防及对策谈些粗浅意见, 但愿对青少年引起一些思考和启发。非健康触网给青少年带来的犯罪隐患现状 网络以惊人的速度飞速发展,据2009年 CNNIC第24次调查数据,我国共有青少年网 民1.67亿人,占网民总体的55.9%,其中未成 年网民占55.6%。青少年在网吧上网的比例为 57.5%,其中,有48.4%的中学生在网吧上网 。

3、在青少年网民中,有9.72%的人有网瘾,也 就是1600多万青少年有网瘾。大约87%的网瘾 青少年是对网络游戏成瘾。农村青少年网民在 网吧上网比例达65.4%,农村未成年网民在网 吧上网比例高达61.6%。这一系列的数据,既 包含了互联网普及程度提高的喜悦,也有对青 少年不能健康上网所带来犯罪情况的担忧。 青少年的不健康上网数量的庞大,不仅这些问题 在读上面数据时会跃然心头,甚至上面的数据会 让我们触目惊心。特别是网络游戏成瘾给孩子带 来的伤害所急需的解决措施已是刻不容缓。 当前,网吧已由信息服务场所发展成为公众娱乐 场所,上网人员逐渐呈现出多层次、流动快的特 点。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已成为引

4、发青少年犯 罪的一个重要因素。青少年犯罪,一般是指14到 25周岁的青少年实施的犯罪违法行为。网吧让他们的人生变得灰暗 (案例一):17岁的韩某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出生于白银 市白银区某乡。今年8月12日,韩某因盗窃自行车被酒 泉市公安局肃州分局行政拘留10天(因属未成年人初次 违法未执行拘留)。但韩某不思悔改,继续为所欲为, 最终品尝了自己种出的恶果。 8月15日18时许,韩某窜至酒泉城区仓后街3号楼 下,将住户许某放在窗户下的两根钢管盗走,并以每公 斤3元的价格卖给了收购废品的人,获得赃款25.5元。 吃饭、吸烟花去部分后,又在某网吧玩了近7小时便花 去了所有。次日凌晨4时许,韩某再次来到相

5、同地点, 又盗取1根6米长的钢管,结果在卖货途中被巡逻民警抓 获。据韩某供述,7月在某建筑工地干活时,他还盗窃 同事的小灵通1部,以50元的价格卖了;还有一次在某 网吧前盗窃自行车2辆,每辆不到20元卖掉后,所得的 赃款都用来吃饭、上网。 (案例二):16岁的小军(化名)皮肤白皙。今 年春天,辍学在家的他被两个“哥们”约到城 区上网。在约定地点见面后,两个“哥们”面 带难色地问小军:“今天上网的钱不多,咋 办?”小军也不知所措。两个“哥们”就让他去 拦了一辆女司机驾驶的出租车。当车开到一 个没有人的地方时,“哥们”抢劫了女司机身 上的170元钱和一部手机。按照“哥们”的要 求,在家开过四轮拖拉

6、机的小军驾驶着出租 车到肃州区某乡后弃车逃跑,此案也很快就 告破了。西安8名“90后”将14岁男孩群虐致死 案例三:2010年10月3日晚上10时许,贾利、小高(化名,男, 15岁)、小斌(化名,男,19岁)三人 在高陵县姬家乡新天地 网吧上网时看到了同样在上网的小强,贾利立即电话通知了林欣 ,并让小高和小斌两人看着,自己到网吧楼下的路口处等林欣, 在等的同时,他叫来在附近另一网吧上网的工友小白(化名,男 ,19岁)帮忙。 接到电话后,林欣也立即通知了自己的朋友小孙(化名,男,16 岁)、小魏(化名,男,15岁)、小唐(化名,男,17岁)一起 乘三轮车赶到了高陵县姬家乡新天地网吧。找到小强后,

7、林欣等 人让小强到外面,小强不同意,林欣便用胳膊夹住小强的头部, 强行将小强拉到网吧二楼楼梯口处。在这里,林欣用自己从家顺 手带来的一把螺丝刀的手柄对着小强的头部就敲了起来,其他人 见林欣动手了就跟着对小强拳打脚踢,贾利则从网吧门口的路边 捡了一块砖拍向小强的背部。 之后林欣又用胳膊强行夹住小强头部,与贾利、小白、小孙、小 魏、小唐等人人将小强挟持离开新天地网吧,他们将小强强行挟 持到西金路东段的陕汽兄弟实业门口后,继续对小强实施围攻殴 打。 最后,几个人预谋制造车祸、扔下水井、活埋等手段 施暴,制造车祸没有车来、扔下水井没有人敢,就计划 活埋,半路上,他们拦下一辆三轮车将已经昏迷的小强 带到

8、渭阳路北段合容电器公司北围墙一处野地草丛处扔 下,最后致死。 事情的发生是因为小强有一个爱好就是上网,但由于缺 钱,他就将林欣家的自行车以200元的价格给卖掉了。 这事很快让林欣知道了,林欣多次向小强讨要自行车都 没有结果,最后林欣就提出还他钱,而小强则总是说暂 时没钱,等有钱了一定还,或找其他理由一再推脱。几 次下来,林欣已经受不了了,便对他的一个好朋友贾利 (化名,男,17岁)说了这事,并扬言要好好教训下小 强。 8嫌疑人有6个未成年,其中的7人关押在高陵县看守所 17岁的贾利(化名)说他自己没什么法律意识,打人时没考虑什么后果 。7名嫌疑人低头走进高陵县看守所的大门(还有一名嫌疑人因故关

9、押在未央看守所),涉案的8名嫌疑人中有6个未成年。 网络不良消费成青少年犯罪诱因 根据市公安局法制科了解到,目前,网络 不良消费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诱因。 青少年好奇心强,网吧出现后吸引了大量 的青少年,有些青少年自制力差,沉溺于 网络世界不能自拔。通过对肃州区、敦煌 市等地部分中学的抽样调查,有上网史的 中学生在90%以上。由于广大青少年正日 益被网络包围,其行为包括犯罪行为必然 愈来愈多地受到网络的影响。 应该说,网吧、游戏机等本身并非恶魔。网络是传播 文化信息的一种媒体。然而,过度、无节制地上网, 对于自我控制力较差的青少年,无疑是有害无益的。 我市某中学的问卷调查显示:“控制不住自己

10、,常去玩 游戏,以至于学习成绩下降,深受其害”的学生不乏其 人。有14.6 %的初二学生表示:在网络面前控制不住 自己。许多高中生痛心疾首地说:“网络游戏使我的学 习一落千丈。”另外一所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上都 进过网吧。男同学上网玩游戏,女同学上网聊天。一 位男同学上网没钱,帮助外校的学生将一锅炉房的钢 板偷走变卖去上网。一位13岁的小女孩网聊致早恋不 可自拔。一位中学校长感叹:“课堂教育一个钟头,不 顶网吧一个镜头、一个画面。老师苦口婆心讲一天, 抵不上学生书摊转一圈。”那么,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如何有效地预防? 网络背景下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目前,针对网络犯罪,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11、 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对有效控制网络信息发布、 维护网络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对青少年涉网违 法犯罪却难以正确地确定。2006年8月12日,市公安 局网监支队破获了福建、敦煌两地高中二年级学生利 用互联网通过QQ大肆传播、宣传淫秽色情案。公安 机关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行程几万里,将犯罪 嫌疑人从福建抓获,但由于法律上存在漏洞和空白, 检察机关不予起诉。 市公安局法制科民警说,在高科技的冲击下,新 型犯罪与青少年压力过大有很大关系。如今,大 多数青少年生活在社会活动和情绪都深受保护的 天地里,在校学习任务过多、社会接触少。离开 学校后,学生不知所措,整天沉溺于网吧。没钱 的时候就心生歪念,从而诱发犯罪。因此,要做 好青少年的犯罪预防工作,就必须大力提高青少 年的心理素质,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提倡用“电 脑道德”约束他们的行为。同时,需要全社会的共 同参与,大力完善网络犯罪的各项预防措施。儿子与妈妈的战争老师的绝招病得不轻挡不住的诱惑网吧不得接受未成年人?少年现身说法网瘾何时戒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