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母婴传播传染病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806649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性看待母婴传播传染病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理性看待母婴传播传染病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理性看待母婴传播传染病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理性看待母婴传播传染病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理性看待母婴传播传染病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性看待母婴传播传染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性看待母婴传播传染病(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性看待母婴传播传染病理性看待母婴传播传染病母婴传播传染病母婴传播传染病 艾滋病艾滋病 梅毒梅毒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 其他:风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其他:风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 胞病毒胞病毒 、流感病毒、流感病毒、SARSSARS病毒等。病毒等。 形势严峻形势严峻 发病数居前五位:肺结核、发病数居前五位:肺结核、乙型肝炎乙型肝炎 、梅毒、丙肝、梅毒、丙肝 、痢疾。、痢疾。 死亡数居前五位:死亡数居前五位:艾滋病艾滋病、肺结核、肺结核、 狂犬病、狂犬病、乙型肝炎、丙肝。乙型肝炎、丙肝。 2002007 7年与年与2002006 6年相比年相比艾滋病、丙肝艾滋病、丙肝和和 梅毒梅毒上升

2、幅度较大,病例数分别上升上升幅度较大,病例数分别上升 了了45.04%45.04%、30.01%30.01%和和24.09%24.09%。母婴传播途径母婴传播途径 宫内传播宫内传播 病原体直接感染绒毛膜细胞病原体直接感染绒毛膜细胞 病原体通过破损胎盘缺口直接进入胎儿循环病原体通过破损胎盘缺口直接进入胎儿循环 孕妇体内病原体载量超过胎盘的缓冲能力孕妇体内病原体载量超过胎盘的缓冲能力 产时传播产时传播 胎儿胎儿接触含有接触含有病原体的血液及宫颈病原体的血液及宫颈- -阴道分泌物阴道分泌物 产后母乳喂养传播产后母乳喂养传播 母乳中含有母乳中含有 HIV,HIV,检出率高达检出率高达58%58%。乳腺

3、疾病(乳腺炎、乳头皲裂。乳腺疾病(乳腺炎、乳头皲裂 、乳房脓肿),检出率更高。、乳房脓肿),检出率更高。 乳汁内的乳汁内的病原体病原体通过口腔或者胃肠道造成新生儿感染通过口腔或者胃肠道造成新生儿感染丙型病毒性肝炎67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方式血液传播方式性传播方式性传播方式母婴传播方式母婴传播方式 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与与HCVHCV感染者性交或不感染者性交或不 洁性行为洁性行为抗抗-HCV-HCV阳性母亲将阳性母亲将HCVHCV 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 为为2%2% 经破损皮肤和黏膜暴露经破损皮肤和黏膜暴露 ,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是目前最

4、主要的传播 方式,方式,尤其是一些可能尤其是一些可能 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 的传统医疗方法,如使用的传统医疗方法,如使用 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 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 、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 灸等。另外,共用剃须刀灸等。另外,共用剃须刀 、牙刷、文身和穿耳孔等、牙刷、文身和穿耳孔等 伴有其它性传播疾病者伴有其它性传播疾病者 ,特别是,特别是HIVHIV者者若母亲在分娩时若母亲在分娩时HCV RNAHCV RNA 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高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高 至至4%4%7%7%合并合并HIVHIV感染时

5、,传播的感染时,传播的 危险性增至危险性增至20%20%HCVHCV病毒载量高可能增加病毒载量高可能增加 传播的危险性传播的危险性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它无血液暴露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它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HCV下列途径不会传播下列途径不会传播HCVHCV高危人群高危人群 经常接触血液或血制品者经常接触血液或血制品者 血友病患者血友病患者 静脉药瘾者静脉药瘾者 血液透析者血液透析者 骨髓和肾移植者骨髓和肾移植者 心外科患者心外科患者 经常静脉注射患者经常静脉注射患者 同性恋、异

6、性恋及性滥者同性恋、异性恋及性滥者预预 防防 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可供丙型肝炎预防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可供丙型肝炎预防预防措施预防措施严格筛选献血员严格筛选献血员 切断性传播途径切断性传播途径 预防母婴传播预防母婴传播通过检测血清抗- HCV、ALT严格 筛选献血员推行安全注射戒毒对有性乱史者应定 期检查,加强管理建议HCV感染者在 性交时用安全套对青少年进行正 确的性教育应避免羊膜腔穿刺 ,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 ,尽量减少新生儿 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HCV RNA阳性的孕妇)12防控丙肝的难点防控丙肝的难点 丙肝起病隐匿,人感染丙肝病毒后大都长丙肝起病隐匿,人感染丙肝病毒后大都长 时间无明显

7、临床症状,但病毒对肝脏细胞时间无明显临床症状,但病毒对肝脏细胞 的破坏却一直持续着的破坏却一直持续着 75%75%85%85%的急性丙肝会转为慢性,如果不的急性丙肝会转为慢性,如果不 及时治疗,有可能转为肝硬化和肝癌。及时治疗,有可能转为肝硬化和肝癌。 同时,目前没有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同时,目前没有疫苗可以有效预防。 丙肝传播主要通过输血、血液透析、静脉丙肝传播主要通过输血、血液透析、静脉 吸毒等方式。此外,文身、不洁的口腔科吸毒等方式。此外,文身、不洁的口腔科 诊疗等操作,也有可能传播丙肝。诊疗等操作,也有可能传播丙肝。 艾滋病中国艾滋病现状中国艾滋病现状 19851985年发现第一例。年发

8、现第一例。 截至截至20142014年年1111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65.165.1万例;死亡报告万例;死亡报告15.415.4万例。万例。艾滋病认识上的常见误区艾滋病认识上的常见误区 艾滋病传染性强,应严密隔离。艾滋病传染性强,应严密隔离。 艾滋病患者不宜结婚或过性生活。艾滋病患者不宜结婚或过性生活。 夫妻任一方如有艾滋病,生下孩子必然会感染病毒夫妻任一方如有艾滋病,生下孩子必然会感染病毒 艾滋病是行为不检点的人易患的病,其他人不会患艾滋病是行为不检点的人易患的病,其他人不会患 我国的艾滋病我国的艾滋病/HIV/HIV感

9、染人数被夸大了,因为平时见感染人数被夸大了,因为平时见 不到多少患者。不到多少患者。 艾滋病是不治之症,治不治疗无所谓。艾滋病是不治之症,治不治疗无所谓。 艾滋病的免疫系统已全面崩溃,其感染和肿痛不可艾滋病的免疫系统已全面崩溃,其感染和肿痛不可 能治愈或缓解。能治愈或缓解。 HIVHI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是越早越好。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是越早越好。 HIVHIV感染后尚无预防方法。感染后尚无预防方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病毒进入人体后,病毒即开始在体内大量复制,病毒进入人体后,病毒即开始在体内大量复制, 但是随着但是随着HIVHIV抗体的出现,血液中病毒量明显减抗体的出现,血液中病

10、毒量明显减 少,在此阶段免疫功能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因而少,在此阶段免疫功能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因而 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看上去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看上去 与常人无异。与常人无异。 此阶段携带此阶段携带HIVHIV的人被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人被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他们虽然外表看起来很健康,但其身体中的血液他们虽然外表看起来很健康,但其身体中的血液 、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含有艾滋病、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含有艾滋病 病毒,具有传染性。病毒,具有传染性。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人 人体感染人体感染HIV 8-10HIV 8-10年后,由于病毒不停地复

11、制年后,由于病毒不停地复制 ,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艾滋病病毒严重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艾滋病病毒严重破坏, 导致免疫机能的逐步丧失,当感染者的免疫系导致免疫机能的逐步丧失,当感染者的免疫系 统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从而出现各种继统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从而出现各种继 发性感染或肿瘤时,感染者便发展成为艾滋病发性感染或肿瘤时,感染者便发展成为艾滋病 人。人。 艾滋病病人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相同之处在于艾滋病病人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相同之处在于 都携带艾滋病病毒,都具有传染性。都携带艾滋病病毒,都具有传染性。 不同之处在于艾滋病病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不同之处在于艾滋病病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 床症状

12、,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没有出现明显床症状,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没有出现明显 的临床症状,外表看起来跟健康人一样。的临床症状,外表看起来跟健康人一样。 病人一般在发病后病人一般在发病后2 23 3年内死亡。机会性感染年内死亡。机会性感染 是导致艾滋病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导致艾滋病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概率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概率吸毒人群感染艾滋病 (1989年)海南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贵州 广西 广东湖南江西 福建 台湾浙江江苏 上海山东陕西山西宁夏新疆四川湖北河南安徽云南河北北京天津香港澳门HIV阳性HIV阴性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贵州广西广东海南湖南

13、江西 福建 台湾浙江江苏上海山东陕西山西宁夏新疆四川湖北河南安徽云南河北北京 天津香港澳门HIV阳性HIV阴性吸毒人群感染艾滋病 (2007年)影响母婴传播的因素影响母婴传播的因素 生产方式生产方式 生产时间生产时间 胎膜早破胎膜早破 母亲母亲HIVHIV感染的临床状态感染的临床状态 母体的免疫功能状态母体的免疫功能状态 母亲的相关疾病母亲的相关疾病 母亲的不良行为母亲的不良行为 喂养方式喂养方式不会传播不会传播HIVHIV的途径的途径 HIVHIV不能通过空气、一般的社交接触或公共设施不能通过空气、一般的社交接触或公共设施 传播传播 与艾滋病患者及与艾滋病患者及HIVHIV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

14、工作接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 触不会感染触不会感染HIVHIV 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 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HIVHIV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炊具、卧具、游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炊具、卧具、游 泳池或公共浴池等而传播泳池或公共浴池等而传播 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毒品成瘾者毒品成瘾者 男男性接触者(包括双性恋者)男男性接触者(包括双性恋者) 既往有偿献血员既往有偿献血员 接受输血及其它血制品者接受输血及其它血制品者 与以上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等,包括暗娼与以上高危人群

15、有性关系者等,包括暗娼 或性工作者。或性工作者。 全球艾滋病防治工作仍面临巨大挑战全球艾滋病防治工作仍面临巨大挑战 艾滋病相关的歧视问题严重阻碍艾滋病艾滋病相关的歧视问题严重阻碍艾滋病 防治工作防治工作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 产前及分娩过程的产科因素产前及分娩过程的产科因素 产前检查及分娩过程中的侵袭性操作:羊水穿刺操作产前检查及分娩过程中的侵袭性操作:羊水穿刺操作 、胎儿镜检查;胎儿头皮电极、会阴侧切术、产钳或、胎儿镜检查;胎儿头皮电极、会阴侧切术、产钳或 吸引器助产等吸引器助产等 胎膜早破:时间长,尤其大于胎膜早破:时间长,尤其大于 4 4 小时,母婴传播率高小时,母婴传播率高 产程过长产程过长 分娩方式:分娩方式:剖宫产?剖宫产? 其它产科方面的危险因素:早产、低体重儿、胎膜感其它产科方面的危险因素:早产、低体重儿、胎膜感 染、滞产、产时出血及血性羊水等染、滞产、产时出血及血性羊水等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 产后喂养产后喂养 喂养方式:艾滋病病毒阳性产妇的乳汁中艾喂养方式:艾滋病病毒阳性产妇的乳汁中艾 滋病病毒的检出率高达滋病病毒的检出率高达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