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文阅读的命题趋向及其对策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9806130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现代文阅读的命题趋向及其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浅谈现代文阅读的命题趋向及其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浅谈现代文阅读的命题趋向及其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浅谈现代文阅读的命题趋向及其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浅谈现代文阅读的命题趋向及其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现代文阅读的命题趋向及其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现代文阅读的命题趋向及其对策(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握命题趋向 探寻应考对策浅谈现代文阅读的命题趋向及其对策 缙云县教育局教研室 俞子清新考纲 新趋向【命题原则】 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 在阅读中,检测学生的理解、筛选、概 括、探究及鉴赏能力。 2007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新考纲 新趋向【命题设计】 文本:两篇课外文学作品+科技作品(社科与自然科学)文学作品+论说作品 (与高考接轨) 字数:一篇800-1200字(受制于全卷不超过6000字) 题量:10题上下(一文5题) 分值: 33分左右(约占22%)新考纲 新趋向【选文来源】 课外读物,散文当家,当代主流,国产为先。 【选文特点】 1、注重文本规范(主题、结构、语言等) 2、折射

2、时代气息 (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与人缺失的,时代呼唤 的;表现现实危机与科技发展的;传承文化与文明的) 3、贴近学生生活 (比较熟知的,如校园生活,家庭生活;起引领作用的: 赞美美好的人、事与物,有利于夯实人文底蕴,构筑精神 家园)。新考纲 新趋向【题例举隅】 李兴濂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2006浙江省课改区) 江岸亲吻爹娘(2006年福建省厦门市课改区) 张丽钧创造月亮(2006年湖北省武汉市课改区) 马永恒译莫扎特的力量 (2006浙江省课改区) 邢增尧生死胡杨(2005年浙江省课改区) 秦岭聆听植物的心声 (2005浙江省课改区) 马付才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2006年重庆市)

3、胡凯 家书(2006年天津市课改区) 冯骥才献你一束花 (2006年沈阳市中考课改区) 马德生命中的碧伞红灯 (2006年南通市课改区) 龙学峰如何给地球降温 (2006年湖北省黄冈市课改区) 毕淑敏冻顶百合 (2006年辽宁省大连市课改区) 等等新考纲 新考点考什么?1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情境中的意义 和作用。 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 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5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 试探讨。 6赏析和评价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思 想感情。新考纲 新考点现代文阅读打破了以往强调文体感的常规考 法,如用考查写作手法、表达方式、说

4、明方法、说 明顺序、论证方法、论证结构等概念来区别不同的 文体阅读,而将重心放在整体感知、信息筛选、理 解分析、概括提炼、体验探究等能力考查方面,真 正体现阅读的特质。尊重个性化阅读体验,试题设置开放性在提高 ,但开放题不宜过多。 (主流价值取向与个性化阅读;评分客观性问题)考点解读怎么考 ?1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情境中的意义 和作用。阅读就是要能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记叙性语言具体生动、形象鲜明;说明性语 言平实、简明、准确;议论性语言准确、严 密。体味和推敲这些语言特点都必须仔细体 会重要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特定意义、深层 含义、作用及表达效果。设题角度怎么考 ?1解释重要词语的语境义

5、(临时性词义);品析重 要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和蕴含在词语中的作者的情感。重要词语:指句中的富有表现力和特殊作用的词语。 如精当的动词、形容词,别具意蕴的词(如带引号的)。2解说重要语句语境义(临时性词义)、比喻义( 象征意义);品析重要语句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和蕴含在重 要语句中的作者的情感。重要语句:文章中的关键语句,如标题、主旨句、含 蓄句、结构复杂句、文章结构(如过渡)句等。 (“体味和推敲”:一直接考解词释句;二不仅停留在解 释,还要分析作用,典型题目设计:批注题)应考方略怎么办 ? 要诀:紧扣语境 品味语言 1、基本方法是做到: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2、抓“三个角度”。

6、 内容角度(如体会语句的深刻含义、品味精当的遣 词造句、蕴涵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想) 结构角度(如分析语句在句句之间、段段之间和全 文的作用) 表达效果角度(修辞效果分析、描写手法作用分析、表 现手法等,通常出现如“突出了,强调了,更生 动表现了”等语)应考方略怎么办 ? 3、落实“两个联系”。 (1) 联系大语境:作者观点,联系文章中心和文章中人 物的身份、性格特点和思想,思考作者在词句中想要告诉 读者哪些信息。 (2)联系小语境:回归原文所在语段,联系上下文分析 词句的含义及作用。具体来说: 从上下文有关词语的搭配上辨别理解; 从上下文中寻找同义此句或对应的解释句。 代词的指代意义在前文由近

7、及远的寻找。 分析词语的比喻义、双关意义等深层含义或文外含义( 即言外之意),要联系原文的上下文、文章的中心句或议 论抒情句乃至全文的中心、写作的背景等。题例举隅考什么 ?(2006年浙江省实验区调研卷) 南香红这一刻,人类命运相连 本文题目“这一刻,人类命运相连”中的“这一刻”具体指什 么时刻? 【答案】印度洋地震引发的海啸突如其来的时刻。 (2006年浙江省实验区调研卷) 龙学峰 如何给地球降温? 第段中加点的“火山灰”在文中比喻 (2分)第段“此外”中加点的“此”指的是 (2分) 【答案】铝和硫的粉末;谁来支付巨额费用的问题。 考点解读怎么考 ?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 阅读的过程实

8、质上就是对信息进行筛选与整合的过程。 所谓“筛选”,就是按照阅读目的对文章进行分析,准确、快速、有 效地辨别并获取命题所要求的信息。 所谓“整合”,就是对筛选所得的信息做出正确的认知,把握各信息 材料之间的关系,并能归纳综合,或者按照命题要求进行信息重组 。 筛选是对信息搜寻、辨别及提取的过程,这是达到阅读目的的重要 手段。 整合是指对信息按照题目要求加以组合加工的过程,这是答题的重 要手段。筛选与整合是现代文阅读的一项重要能力。设题角度怎么考 ?一是能够对照材料辨别题中信息的正误;( 选择题,高考居多) 二是能够筛选出与题目有关的语句,进行整 合,简答表述。 (简答题,学业考试居多)应考方略

9、怎么办 ?1、明确筛选整理的目的,确定展开筛选 整理的范围。 2、归纳、整合筛选范围的内容,发掘其 隐含信息。 3、根据阅读试题的要求,对筛选整合的 信息一一辨别。题例举隅怎么考?(2005年浙江省课改区)邢增尧 生死胡杨 1、文章第段中加点的“苍凉”“壮丽”在此段中分别 具体表现在哪里?(4分) (2005浙江省课改实验区)秦岭聆听植物的心声 4从目前研究进程看,科学家认为植物之间是通过哪两 种方式来沟通和交流的?(4分) (2005湖北省黄冈课改实验区)儿子的鱼 1、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手法,叙述了“儿子”捕鱼的故事 ,细读全文,在下面的方框里把“儿子”捕鱼的过程补充 完整。(2分)拉锯战与鱼

10、周旋捕鱼成功拉锯战 与鱼周旋 捕鱼成功考点解读怎么考?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的结构是指文章的内部构造和组织安排材 料的方式,是作者思路的外在表现。分析文章结构 ,是把握文章思路脉络的手段,也是理解文章内容 的手段。文章的“思路”是作者写作的思想线索,理清 文章思路就能了解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思 路通常表现在文章的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 尾、过渡、照应、段落层次的关系等方面。设题角度怎么考 ?划分段落层次,句子或段落的复位,选择或补 写衔接上下文的句子,指出文章的线索或写作顺序 ,分析句子或段落的功能,找出伏笔和照应的语句 ,等等。间接考查主要是将层次分析和思路理解糅 合

11、在从语句理解到主体把握、文章分析等其他考点 中。 近年来,明显考查层次划分的题目在阅读题中 并不多见。 应考方略怎么办?首先必须通览全文,了解文章内容,辨 别文章体裁。不同的文体在结构上各有不同 的特点,要结合文体特点来分析文章结构。其次要注意寻找语言标志。比如承上启下 的过渡句、过渡段;每一层次的起始也常常 有一些表示领起的词语;层次的起始和结尾 常出现一些总括性的句子或段落等。题例举隅怎么考?2006年湖北省武汉市课改区 张丽钧 创造月亮 3结合你对全文的理解,说说作者为什么要提倡 “创造月亮”。(4分) 2007年丽水市七年级调测 张晓风春之怀古 13文章反复写到“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

12、,这 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4分)考点解读怎么考?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归纳内容要点,就是对具体内容用简练的语言 加以表达,对分散的内容加以概括。考查的是提取 、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概括中心思想,就是对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意 义、用意或目的加以概括。设题角度怎么考 ?1归纳内容要点 。要求对具体内容加以 概括。如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什么。具体写 了哪几件事。2概括文章的中心 。(1)直接要求概 括文章的中心;(2)要求指出文章给你的教 育、启迪作用;(3)给文章拟一个标题。( 4)文章向你主要传达什么信息。应考方略怎么办 ?归纳内容要点 1“去粗取精” 2“去伪存真” 3“由此及彼”

13、 4“区别文体” 5“紧扣题目” 应考方略怎么办?概括文章中心思想:1“抓住关键” 2“综合归纳” 3“区别文体” 4“纵横联系”题例举隅怎么考?2006年河北省课改区我看到了一条河 1文章叙述了“我”童年的“几个片断”?请简 要概括。 2谈谈你对“我看到了一条河”这个题目的理解 。 2006年辽宁省锦州市课改区高等教育 1选文第和第段中的人物对话分别表现了强 的什么性格特点? 2是什么原因让外商作出了与强签定合同的决定?考点解读怎么考 ? 5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 试探讨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了15条具体目标, 其中第五条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

14、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 讨疑难问题。”标准中共出现2个“自己”一词,这“自 己”就是个性,就是创新思维必备的品质。“个性”就是 “自我”,就是自己的体验、感悟,自己的见解和风格。但“自己的”,不是“什么都对”,必须抛弃偏颇与 臆测。设题角度怎么考 ?1就文章的主题、内容、结构、语言及 写法等进行探讨。2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作出 答案。或除注音、写字、解词外,再出一道 题,并说明设计理由。 应考方略怎么办?在阅读过程中,不要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 。要知道作品的语句也好,作品所展现的内容也好,都不 是孤立存在的,都有其运用的语境,往往相互联系,互为 因果。所

15、以,我们常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段不离篇”,这也就是说,我们对材料的理解一定不要 脱离它具体的语言环境,去作片面的揣度。在阅读中,我们应遵循两条:一是准确的。切实地、 正确地了解作者和文本所表达的意思,不肤浅、不歪曲。 二是自己的。独立地形成自己对相关内容的思考与认识, 不盲从、不拘泥于定论。题例举隅怎么考?2003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卷 给我未来的孩子 1阅读文章第段,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并作出答案。 2读了这篇文章,你感触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 简要说一说。 200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卷 有书不会输 文中说“一本好书通常是作者一生智慧的精华 ”。请你举一实例来印证作者的

16、这个论断。 2请你以本段文字为材料,除注音、写字、解词 外,再出一道题,并作出解答。题例举隅怎么考?(2005年福建省厦门课改区)善意 1“小女孩的眼睛”始终牵扯着“我”敏感的心 。揣摩第段的“我的心颤了一下”,第段的“ 我的心,忽然地疼了一下”,第段的“我的心怅 怅的”这三处语句,联系上下文分别指出产生这些 心理的具体原因。 2作者认为“有时,忽略是表达善意的更好方式 ,它远要比及时伸出所谓援助之手更能抚慰人们脆 弱的心灵”。你认同作者的看法吗?结合你的阅读 感受或生活体验,具体说说你的理由。考点解读怎么考 ?6、赏析和评价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思 想感情。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了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