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里+理气+消食+驱虫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796113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里+理气+消食+驱虫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温里+理气+消食+驱虫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温里+理气+消食+驱虫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温里+理气+消食+驱虫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温里+理气+消食+驱虫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里+理气+消食+驱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里+理气+消食+驱虫(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基础强化班中药学主讲 :季坤 *各论 第七章、温里药【考点一】概述【考点二】温里药温 里 药*【考点一】概述【细目一】温里药的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 (助理不作要求) 性能 特点味辛而性温热 功效适应 范围温里祛寒、温经止痛 里寒证、虚寒证、亡阳证 *【考点一】概述【细目二】温里药的配伍方法(助理不作要求) 一、外寒已入里,表寒仍未解者配辛温解表药。二、寒凝经脉、气滞血瘀者配行气活血药。三、寒湿内阻配芳香化湿或温燥祛湿药。四、脾肾阳虚者配温补脾肾药。五、亡阳气脱者配大补元气药。*【考点一】概述【细目三】温里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一、多辛热燥烈,易耗阴动火,天气炎热

2、时或素体火旺者当减少用量。二、热伏于里,热深厥深,真热假寒证禁用。三、凡实热证、阴虚火旺、津血亏虚者忌用。四、孕妇慎用。 *【考点二】温里药 附子 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1亡阳证。2阳虚证。3寒痹证。4. 阳虚外感。 煎服,315g;本品有毒,宜先煎0.51小时,至口尝 无麻辣感为度。 孕妇及阴虚阳亢者忌用。 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 生品外用,内服须炮制。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 可引起中毒。*【考点二】温里药 干姜 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1腹痛,呕吐,泄泻。2亡阳证。3寒饮伏肺之喘咳

3、。 *【考点二】温里药肉桂 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原。 1阳痿,宫冷。“治命门火衰之要药”2腹痛,寒疝。 3腰痛,胸痹,阴疽,闭经,痛经。 4虚阳上浮诸症。 5.久病体虚气血不足者,在补气益血方中加少量肉桂,有鼓舞气血生 长之效。 煎服,14.5g,宜后下或焗服(含有挥发油);研末 冲服,每次12g。 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血热妄行出血及孕妇忌用。畏赤石脂。 *【考点二】温里药 吴茱萸 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疏肝行气、燥湿助阳止泻。 1中焦肝脉之寒凝疼痛。 2肝寒犯胃之吐逆证。 3脾肾阳虚泄泻。煎服,1.5

4、4.5g。外用适量。 (助理不作要求) 本品辛热燥烈,易耗气动火,故不宜多用、久服。 阴虚有热者忌用。 *【考点二】温里药 小茴香 丁香 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1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胀痛 ,少腹冷痛,痛经。 2中焦虚寒气滞证。 温中降逆,散寒止痛 ,温肾助阳。 (助理不作要求) 1胃寒呕吐、呃逆。“治胃 寒呕逆之要药” 2脘腹冷痛。 3肾阳不足之阳痿,宫冷, 脚弱。热证及阴虚内热 者忌用。畏郁金。*【考点二】温里药 高良姜 花椒 散寒止痛,温中止呕。温中止痛,杀虫止痒。(助理不作要求) 1中寒腹痛,寒湿吐泻。2虫积腹痛,湿疹,阴痒。煎服,3-6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鉴别用药】(助理不作要求

5、) 【细目一】附子与干姜、附子与肉桂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共同点: 味均辛热 ,能温中 散寒止痛 ,用治脾 胃虚寒之 脘腹冷痛 、大便溏 泄等共同点: 味甘而大热,散寒止痛力 强,善治脘腹冷痛甚者及 寒湿痹痛证,二者又能补 火助阳,用治肾阳虚证及 脾肾阳虚证。 干姜 :主入脾胃,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而止呕;能回 阳救逆,用治亡阳证(力弱 于附子);温肺化饮,用治肺 寒痰饮咳喘。肉桂:还能引火归源、温经通脉、 治虚阳上浮及胸痹、阴疽、闭经、痛经等。 附子:能回阳救逆,用治亡阳证。力强干姜 *模拟考题1治疗气血虚寒,痈肿脓成不溃,或溃后久不收口,肾阳不足,畏寒肢冷,阳萎、尿频,应首选A吴茱萸 B小茴

6、香 C干姜 D肉桂 E丁香*各论 第八章、理气药【考点一】概述【考点二】理气药理 气 药*【考点一】概述【细目一】理气药的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 (助理不作要求) 性能 特点味多辛苦温而芳香,主归脾、胃、肝、肺经 功效适应 范围理气健脾、疏肝解郁、理气宽胸、行气止痛、破气散结 主治脾胃气滞证、肝气郁滞证、肺气壅滞证。*【考点一】概述【细目二】理气药的配伍方法(助理不作要求) 一、脾胃气滞,要选用调理脾胃气机的药物: 饮食积滞者配伍消导药; 脾胃气虚者配伍补中益气药; 湿热阻滞者配伍清热除湿药; 寒湿困脾者配伍苦温燥湿药。二、肝郁气滞,应选用疏肝理气的药物: 肝血不足者配伍养血柔肝药; 肝经受

7、寒者配伍暖肝散寒药; 瘀血阻滞者配伍活血祛瘀药。*【考点一】概述【细目二】理气药的配伍方法(助理不作要求)三、肺气壅滞,应选用理气宽胸的药物:外邪客肺者配伍宣肺解表药;痰饮阻肺者配伍祛痰化饮药。【细目三】理气药的使用注意事项性多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故气阴不足者慎用。 *【考点二】理气药陈皮 辛、苦,温。归脾、肺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1脾胃气滞证。“寒湿阻中之气滞最宜” 2呕吐、呃逆证。 3湿痰、寒痰咳嗽。“治痰之要药” 4胸痹证。 青皮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1肝郁气滞证。2气滞脘腹疼痛。 3食积腹痛。 4癥瘕积聚、久疟痞块。 *【考点二】理气药枳实 苦、辛、酸,温。归脾、胃、大肠经。破气

8、除痞,化痰消积。 1胃肠积滞,湿热泻痢。 2胸痹、结胸。 3气滞胸胁疼痛。本品善破气行滞而止痛。 4产后腹痛。 5.尚可用治胃扩张、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脏器下垂病症 *【考点二】理气药木香 (助理不作要求)辛、苦,温。归脾、胃、大肠、胆、三 焦经。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调中。1脾胃气滞证。 2.泻痢里急后重。 3腹痛胁痛,黄疸,疝气疼痛。 4气滞血瘀之胸痹。 5. 脾胃气虚不运之证。 (助理不作要求)煎服,156g。 生用行气力强,煨用行气力缓而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考点二】理气药乌药 沉香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辛温) (助理不作要求) 1寒凝气滞之胸腹诸痛证。 2肾阳不足之尿频,

9、遗尿。行气止痛,温中止呕,温肾纳气平喘。 (助理不作要求) 1寒凝气滞诸痛证,胸腹胀痛。 2胃寒呕吐。 3肾不纳气之虚喘证。 (助理不作要求) 煎服,1545g,宜后下;或磨汁冲服,或入丸、散剂,每次 051g。 (助理不作要求)本品辛温助热,阴虚火旺者慎用。*【考点二】理气药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疗癣。(苦寒,有小毒)1肝气郁滞或肝郁化火所致诸痛证。2虫积腹痛。 3.头癣、秃疮。 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以免中毒。 又因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荔枝核 (助理不作要求)行气散结,散寒止痛。*【考点二】理气药香附 佛手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 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1肝郁

10、气滞胁痛、腹痛。 2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 3脾胃气滞腹痛。 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考点二】理气药薤白 柿蒂 辛、苦,温。归肺、胃、大肠经。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1寒痰阻滞,胸阳不振之胸痹心痛证。 2胃寒气滞之脘腹痞满胀痛,泻痢里急后重。 (助理不作要求) 气虚无滞者及胃弱纳呆,不耐蒜味者不宜用。降气止呃*【鉴别用药】(助理不作要求)【细目一】陈皮与青皮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共同点:皆可理中焦之气而健胃,用于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食积不化等症。 陈皮:性温而不峻,行气力缓,偏入脾肺 ,长于燥湿化痰, 用于痰饮停滞肺胃之咳嗽气喘、呕哕、腹痛、泄泻。 青皮:性较峻烈,行气力猛,苦泄下行

11、,偏入肝胆,能疏肝 破气,散结止痛,消积化滞,主治肝郁乳房胀痛或结块,胁 肋胀痛,疝气疼痛,食积腹痛,癥瘕积聚等症。 不同点:*【鉴别用药】(助理不作要求)【细目二】木香、乌药与香附的共同点与不同点通理三焦而善行气止痛,同治气滞诸痛,常相须为用 。共同点*【鉴别用药】(助理不作要求)【细目二】木香、乌药与香附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脘腹诸痛、寒疝腹痛、经寒乌药:性温,上入肺、中入脾、下达 肾与膀胱,既能行气止痛,又能温肾散寒,主治寒凝气滞之胸胁 痛经,以及阳虚遗尿、尿频等木香:温燥,尤善行脾胃气滞,且兼健脾,多用于脾胃气滞之脘 腹胀痛、湿热泻痢、里急后重、食积泄泻不爽、脾虚气滞腹胀, 以及脾失运化、肝

12、失疏泄之脘腹胀痛、胁痛、黄疽及胆石症等 香附:性平力缓,尤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善治肝郁气滞之胸 闷胁痛、寒凝气滞之脘腹痛、寒滞肝脉之疝气痛、肝郁月经不调 、痛经及乳房胀痛等不同点*模拟考题1患者,男,50岁,素体肥胖,胸闷憋气,时感胸痛,甚则胸痛彻背,舌质紫暗,苔薄腻,脉弦滑。治疗应首选A青皮 B乌药 C薤白 D木香 E香附*各论 第九章、消食药 【考点一】概述【考点二】消食药 消 食 药 *【考点一】概述【细目一】消食的配伍方法(助理不作要求) 一、常配伍理气药二、积滞化热配苦寒清热或轻下之品。三、寒湿困脾或胃有湿浊配芳香化湿药。四、中焦虚寒者配温中健脾药。五、脾胃素虚,运化无力,食积内停

13、配伍健脾益气药。*【考点二】消食药 山楂 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化积,行气散瘀。1饮食积滞证。 2泻痢腹痛,疝气痛。 3瘀阻胸腹痛,痛经,闭经,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下。 4. 单用本品制剂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细菌性痢疾 等。 神曲 消食和胃。饮食积滞证。尤宜外感表证兼食滞者。*【考点二】消食药 麦芽稻芽 消食健胃,回乳消胀。1米面薯芋食滞证。 2断乳、乳汁淤积之乳房胀痛 。授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助理不作要求)*【考点二】消食药 莱菔子 辛、甘,平。归肺、脾、胃经。消食除胀,降气化痰。1食积气滞证。 2咳喘痰多,胸闷食少。 3. 治疗涌吐风痰者。

14、本品辛散耗气,故气虚及无食积、痰滞者慎用。不宜与 人参同用。*【考点二】消食药 鸡内金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消食健胃,涩精止遗,化坚结石。1饮食积滞,小儿疳积。 2肾虚遗精、遗尿。 3砂石淋证,胆结石。煎服,310g ;研未服,每次1.53g。 研未服效果比煎剂好。*模拟考题1患者痰壅气逆,咳嗽喘逆,痰多胸闷,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治疗宜选用A山楂 B莱菔子 C神曲 D鸡内金 E麦芽*各论 第十章、驱虫药【考点一】概述【考点二】驱虫药驱 虫 药*【考点一】概述【细目一】驱虫药的配伍方法(助理不作要求) 一、大便秘结配伍泻下药。二、兼有积滞者配伍消食导滞药。三、脾胃虚弱者配伍健脾和

15、胃药。四、体质虚弱者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五、多与泻下药同用,以利于虫体排出。*【考点一】概述【细目二】驱虫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一、驱虫药对人体正气多有损伤,故要控制剂量,防止用量过大中毒或损伤正气。二、对素体虚弱,年老体衰及孕妇,更当慎用。三、驱虫药一般在空腹时服用,使药物充分作用于虫体而保证疗效。四、对发热或腹痛剧烈者,不宜急于驱虫,待症状缓解后,再行施用驱虫药。*【考点二】驱虫药 使君子 杀虫消积。 1蛔虫病,蛲虫病。 “驱蛔要药” 2小儿疳积。煎服,912g,捣碎;取仁炒香嚼服,69g。 小儿每岁11.5粒,一日总量不超过20粒。 空腹服用,每日1次,连用3天。 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

16、吐、腹泻等反应。若与热茶同服,亦能引起呃逆、腹泻,故服用时当忌饮茶。 *【考点二】驱虫药 苦楝皮杀虫,疗癣。 (有毒)(助理不作要求) 1蛔虫,蛲虫,钩虫等病。 2疥癣,湿疮。煎服,4.59g。鲜品1530g。外用适量。 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或持续久服。 有效成分难溶于水,需文火久煎。 *【考点二】驱虫药 槟榔 苦,辛,温。归胃、大肠经。 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1多种肠道寄生虫病。 2食积气滞,泻痢后重。 3水肿,脚气肿痛。 4疟疾。煎服,310g。驱绦虫、姜片虫3060g。 生用力佳,炒用力缓;鲜者优于陈久者。 脾虚便溏或气虚下陷者忌用;孕妇慎用。 *【考点二】驱虫药 雷丸 榧子 杀虫消积。 入丸、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