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9795928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1高考导航考纲展示考纲展示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 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011高考导航命题热点命题热点1以沙尘暴、全球极端气候事件、人 口问题、城市化问题、粮食问题等热点为切 入点,考查由人为原因导致的环境问题 2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农业问题、工 业布局调整等,考查其生态、经济、社会意 义,进一步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外延, 以及个人所具备的可持续发展素养 3以实际生活的事例为背景,考查可 持续发展在具体社会实践中的应用依纲梳理夯基础1.历史上人地关系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 2.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分哪几类?

2、3.环境问题有什么地域差异?(分别说出 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与乡村的差异) 4.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内涵是什么?原则有 哪些? 5.为什么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必然的 ? 6.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哪些? 依纲梳理夯基础历史 阶段人类活动人地关系产生根源采集 渔猎 时代和 ,改造 环境的能力微弱保持原始的 关系生产力水平 农业 文明 时期和 技术发 展,大规模开发利 用 、 等资源明显 增强生产力水平了 , 但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 “工 业革 命” 以来提出“ ” 的口号,试图成为 自然的主宰全面呈现 ,人地矛盾 迅速激化发展,获取自然 资源的能力提高,片面追求 经济增长采集渔猎耕作土地水征

3、服自然不协调对抗性平衡低下且发展缓慢很大提高不协调科学和技术灌溉学法指导学法指导1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 从产生的机理来看,环境问题产生 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 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 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 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如下图所 示:高频考点巧突破高频考点巧突破高频考点巧突破1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原因典型事例 资 源 短 缺水资源、土地 资源、矿产资 源、能源资源 短缺人类对资 源的过度 索取华北平原用水紧张 ,非可再生资源面 临枯竭高频考点巧突破环境问题原因典型事例 生 态 破 坏水土流失、土地 荒漠化加剧自然植被遭破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

4、荒 漠化趋势与沙尘暴,古巴比伦 王国的消失 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 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 因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数 量日益减少环 境 污 染大气污染、水污 染、土壤污染工业“三废”和有害 人体健康的农药任意 排放泰晤士河的悲剧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 垃圾任意堆放街道垃圾的任意堆放噪声污染交通、工厂等建筑工地 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 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渤海湾大赤潮、日本水俣湾事 件、海上石油泄漏高频考点巧突破2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 (1)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地区环境问题形成原因 城市地 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如大气污染、水污染

5、、 噪声污染等由于交通、 工业活动 和人类居住地的过分密 集,造成污染物的集中 乡村地 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如水土流失、荒漠化、 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 、水资源枯竭、物种减 少等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 强度过大高频考点巧突破(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 的差异环境问题形成原因 发展 中国 家较发达国家严重 ,以生态破坏为 主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 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 护,环保意识不强 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 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发达 国家较发展中国家轻 ,以环境污染为 主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力量进行环 境污染的防治,使其环境状况 大为好转高频考点巧突破2解答有

6、关环境问题试题的基本思 路 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试题可从以下 几方面着手: (1)弄清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 布。首先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中 判断环境问题是什么,属哪种类型,其 表现特征、分布等。每类环境问题都有 不同的表现、分布等特征。弄清类型, 便容易与已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联系。高频考点巧突破(2)成因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 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要着重分析人为 原因,多数是因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 成的,但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 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3)分析后果与危害。环境问题带来的后 果是什么,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哪些 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例如温室

7、 效应的增强对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产与生 活产生的重大影响等。高频考点巧突破(4)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针对环 境问题的成因、危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 决措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以致用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随学随练,轻松夺冠)1(2010年上海九校联考)结合所学知识 ,读下面地理关联图,将下列地理事物前的 代号填入图中方框内(每个代号限填一次)。高频考点巧突破高频考点巧突破酸雨 围海造田 不合理灌溉 排 放氟氯烃 过度开 采地下水 水土流 失 大量燃烧矿物 燃料 破坏植被 排放大量二氧化硫 全球气候变暖 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高频考点巧突破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人类社 会发展的主流,可持续发

8、展实施的前 提是明确其内涵和原则,具体内容如 下所示:高频考点巧突破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 协调 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 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 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 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生态持 续发展经济持 续发展社会持 续发展基础条件目的高频考点巧突破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 原则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代际之间的纵向公平性 ;人类生存与其他物种生存的公平性;各国有权开 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 持续性 原则面对有限的地球面积和有限的地球承载力,

9、人类的经 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 内;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 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等 共同性 原则地方性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的整体协调 ;许多跨国界的全球性问题必须进行全球合作;对 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 ,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等学以致用学以致用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随学随练,轻松夺冠)2.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 统示意图,回答(1)(3)题 。 (1)关于可持续发展内 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高频考点巧突破高频考点巧突破a指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的持续 发展 b生态持续发展

10、是目的 c社会持续发展是基础 d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Aa、b Ba、c Cb、d Da、dD高频考点巧突破(2)图中、号码 的含义分别是 ( ) A经济系统 生态系统 社会系统 人的管理调控 B生态系统 经济系统 社会系统 人的管理调控 C社会系统 生态系统 经济系统 人的管理调控 D社会系统 经济系统 生态系统 人的管理调控A高频考点巧突破(3)图中对的影响是 ( ) A提供环境资源 B产生生活废弃物 C产生生产废弃物 D提供物质产品、资金等C高频考点巧突破解析:第(1)题,可持续发展是一个 综合的概念,其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 三点: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 社会持续发展。在这个复合系统

11、中,生 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 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 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 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高频考点巧突破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 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 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 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 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第(2)题,是 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是社会系 统,是人的管理调控。第(3)题,经济 系统中的生产活动产生大量废弃物,这 些废弃物要排放到生态系统中,让环境 来容纳、清除。 答案:(1)D (2)A (3)C高频考点巧突破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大国, 在目前以经济发展为重要任务

12、的阶段 ,面临更多的压力,更有必要走可持 续发展之路,其必然性和途径分析如 下:高频考点巧突破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高频考点巧突破2.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项目含义循环 经济资源得以再生综合效益突出实现良性循环高频考点巧突破项目含义 实 现 循 环 经 济 的 途 径工 业清洁 生产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能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 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 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模 式。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 程,三是清洁的产品 农 业生态 农业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 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

13、分发 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 业经营方式学法指导学法指导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 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 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 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 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本质 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 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高频考点巧突破学以致用学以致用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随学随练,轻松夺冠)3. (2008年高考全 国文综卷)下图示意 某雏形生态工业园区 的产业链。箭头表示 物质、能量流动过程 ,其中虚线箭头表示 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 动。完成(1)(3)题 。高频考点

14、巧突破高频考点巧突破(1)图中a、b、c分别代表( ) A电厂、化工厂、盐场 B盐场、电厂、化工厂 C电厂、盐场、化工厂 D盐场、化工厂、电厂 (2)该生态工业园区中( ) 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 渣得到有效利用 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 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 废弃物 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CB高频考点巧突破(3)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 ) A晋南 B粤北 C冀东 D闽西C高频考点巧突破解析:第(1)题,掌握知识之间的内 在递推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具体分 析如下:高频考点巧突破第(2)题,A项:a向上的虚箭头,说明发电厂 仍有排向生产系统外部的废弃物;B项:b指向c 的虚箭头,说明盐

15、场的副产品得到化工厂的利用 ;C项:a指向建材厂的箭头,说明建材厂有效利 用了发电厂的废弃物;D项:c向下的虚箭头,说 明化工厂也有排向生产系统外部的废弃物。第(3) 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盐场的生产条件:高频考点巧突破答案:(1)C (2)B (3)C热点探究显身手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都会造成环境 异常和破坏,危害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但其成因、强度、结果等各方面都存在 差异。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的区别热点探究显身手1表现形式不同灾害成因灾害系统 成因分类表现形式自 然 灾 害天文灾害太阳活动异常(黑子、耀斑等),新星爆发陨击(陨 石流),彗星冲击,电磁爆,粒子流冲击等 气象灾害又称大气圈灾害,包括干旱、暴雨、暴风雪、冰 雹、风灾(台风、飓风)、酷热、寒流、雷电等 水文危害又称水圈灾害,包括侵蚀、冰川、海啸、陆沉(地 面沉降)、土壤盐渍化、海岸坍塌等 地貌灾害泥石流、洪灾、水土流失、雪崩等 地质灾害又称岩石圈灾害,包括地震灾害,火山爆发、古 今构造运动、山崩、滑坡、坍塌、地裂、地陷等 生物灾害生态突变、物种灭绝、森林火灾、虫灾、鼠害等热点探究显身手灾害成因灾害系统 成因分类表现形式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 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 染等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气 候变暖、臭氧层空洞、生物多样性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