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镇痛幻灯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795827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娩镇痛幻灯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分娩镇痛幻灯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分娩镇痛幻灯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分娩镇痛幻灯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分娩镇痛幻灯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娩镇痛幻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娩镇痛幻灯(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 娩 镇 痛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麻醉科社 会 因 素医 院 竞 争产科因素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产科质量的不断 提高,由分娩疼痛给母儿带来的不良后 果越来越被重视,以前对分娩疼痛的职 业性不关心,无须处理的观点正在改变 。因为分娩疼痛不能给母儿带来任何好 处,反而,过度通气和耗氧量增加,引 起母体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并增加 儿茶酚胺的产生导致子宫低灌注,胎儿 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目前的分娩镇痛与麻醉方法,主要有四 类:(1)精神预防性无痛法(2)针刺 镇痛法(3)药物镇痛法(4)麻醉镇痛 法。分娩的疼痛机理分娩疼痛机理复杂,产程各阶段疼痛的 神经来源不同,主要由进行性子宫收缩 和低位性产道扩张

2、引起。 分娩的疼痛机理1、第一产程以宫缩为主的脊髓节段(T10-L2) 的内脏性疼痛,始于子宫下段的扩张,以及子 宫体部的收缩。疼痛的强度与子宫收缩的力量 以及宫内压力的强度有关。其神经支配大致与 子宫的感觉神经相同,属于脏性疼痛。从子宫 颈和子宫而来的不寻常的神经冲动经骨盆神经 丛、上中下腹腔神经丛、腰交感神经链、T10- L1神经的交通支以及伴行的交感神经进入脊髓 后根而上升。初期只有T11- T12的神经根介入传 递。宫口接近开全时,胎先露压迫了盆底肌肉 和腰骶丛神经,故疼痛范围可以扩大到L2节段 下的背部,大腿和小腿是由L2-S1神经传导的牵 涉痛。分娩的疼痛机理2、第二产程是以低位产

3、道,肛门,外 阴(S2-S4)张力牵引为主引起的疼痛。 胎先露的下降及胎儿娩出使得阴道、会 阴、外阴部过度伸展,刺激阴部神经, 构成了新的痛源。理想的镇痛分娩需具备下列特征 :(1)对母婴影响小。(2)易于给药,起效快,作用可靠,满 足全产程镇痛的需要。(3)避免运动阻滞,不影响宫缩和产妇 运动。(4)产妇清醒,可参与生产过程。(5)必要时可满足手术的需要。精神预防性无痛法导乐式分娩,使用音乐调节进行 分娩镇痛属此类。针刺镇痛法目前有一些无痛分娩仪使用的机理也是 属于此类。 药物镇痛法 产科医生目前运用的安定,度冷丁,东 莨菪碱等进行镇痛和促宫颈扩张均可属 于此类方法。无痛计划分娩 即无痛分娩

4、和计划分娩,无痛分娩是消 除分娩时的疼痛,或将产痛控制到最低 限度;计划分娩是人为地控制分娩的时 间。 麻醉性镇痛法 (一)局部麻醉常用的方法:(1)外阴及会阴局部浸润 麻醉,适合于会阴痛和会阴侧切缝合术 。(2)阴部神经阻滞,适用于第一产程 ,止痛效果为82,疼痛减轻率为97 。 麻醉性镇痛法 (二)椎管内麻醉镇痛 1,骶管阻滞主要作用于第二产程以消除会阴痛 麻醉性镇痛法 2,硬膜外麻醉阻滞目前认为消除分娩疼痛最完美的方法是 持续腰段硬膜外麻醉。合理地应用硬膜 外麻醉不仅可以消除疼痛,避免母胎抑 制,减少全麻误吸的危险,还可得到产 妇的配合,并使产道松弛,减少胎儿娩 出时的损伤。 麻醉性镇痛

5、法 硬膜外腔注入阿片制剂 硬膜外腔注入镇痛药已用于创伤、围手术期、 术后、分娩和肿瘤病人的镇痛,阿片制剂是椎 管内镇痛常用的镇痛药。椎管内注入阿片制剂 的镇痛机制是抑制脊髓后角胶质中P物质的释 放,从而阻滞传导痛觉的C和纤维在脊髓中的 传导,于是选择性镇痛而对感觉、运动和植物 神经功能无影响,又因传递痛觉的C类纤维比 A类纤维易于阻滞,硬膜外腔注入阿片制剂减 轻钝痛的效果比A类纤维传导的锐痛好,故硬 膜外阿片制剂的镇痛剂量并不能抑制手术疼痛 。 麻醉性镇痛法 硬膜外局麻药与阿片制剂有协同作用( 特别是布比卡因与芬太尼),两者联合 作用能以最小剂量获得良好镇痛效果而 减少其副作用,而且对母体、胎

6、儿或新 生儿均无抑制现象。 麻醉性镇痛法 持续性硬膜外腔点滴局麻药和镇痛药。分娩镇痛硬膜外腔单次注药方法,血液 中峰值浓度的局麻药和镇痛药,难免导 致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持续性硬膜外滴 药方法,用0.125布比卡因含芬太尼 2.5ug/ml以10ml/h速度持续硬膜外滴入, 镇痛完善,母体静脉血气芬太尼含量甚 少,几乎可忽略不计,婴儿脐带血中查 不到芬太尼,母婴均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 麻醉性镇痛法 (三) 自控法分娩镇痛的进展1970年Scott将静脉病人自控技术用于分 娩镇痛。1979年Revile提出硬膜外给药分娩镇痛 。1988年Lysol和Gambling等报告硬膜外 病人自控镇痛应用于

7、分娩镇痛。麻醉性镇痛法 1、静脉PCA特点:操作简便,起效快,效果可靠, 适用药物较多,但其用药针对性差,对 母婴有一定影响,较易产生不良反应( 如嗜睡,新生儿呼吸抑制等)。 方法:PCIA选用的阿片类药物有:度 冷丁,吗啡,芬太尼,纳布啡,在第一 产程剧烈疼痛时,开始PCIA,宫口开 全时停止。给药方式一般选择LP模式( 即负荷剂量PCA量)或CP模式(持续 剂量PCA量/bolus)。麻醉性镇痛法 2、硬膜外PCA (PCEA)特点:经硬外腔(EPS)注入麻醉性镇痛药,直接与 脊角的阿片受体结合,由此产生镇痛功效,同时无 任何感觉和运动阻滞,阿片类药物与局麻药配伍应 用能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

8、。PCEA的最大优点是产妇 处于主动状态,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最大程度控制 用药量。 PCEA法药物选择:局麻药为0.06250.125布比 卡因,0.08250.2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阿 片类药物为芬太尼210ug/ml,吗啡0.050.1ug/ml ,苏芬太尼12ug/ml,曲马多4mg10mg/ml。给药模式选用LCP模式(即负荷量持续剂量 PCA剂量)。 麻醉性镇痛法 新型药物或平衡镇痛的选择有助于提高 PCEA分娩镇痛的效应,如探讨用中枢非 阿片类镇痛药(如曲马多)代替阿片类 镇痛药、试用心脏毒性低的长效局麻药 罗哌卡因替代毒性高的布比卡因、应用 平衡镇痛减少某一种药物的用量,扬长

9、避短。 麻醉性镇痛法(四) 腰麻硬膜外腔联合镇痛(CSEA)后 PECA。特点:经蛛网膜下腔(CSA)注入的麻醉性镇 痛药。直接与脊角的阿片受体结合,能迅速达 到止痛作用。CSEA后PECA应用于治疗分娩镇 痛,在产程早期镇痛效果确切,无运动阻滞, 产妇可行走。CSEA使用的局麻药量少,药物 在母婴体内的血药浓度也更低,它是具备了腰 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共同优点。麻醉性镇痛法CSEA的安全程度与传统的硬外阻滞相 同,但鞘内阿片类药用于分娩镇痛可 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如瘙 痒、恶心、呕吐、低血压、尿潴留、 胎儿心动过缓、产妇呼吸抑制、硬脊 膜穿破后头痛、硬膜外药物误入蛛网 膜下腔、硬外用药向

10、蛛网膜下腔扩散 等。麻醉性镇痛法产妇在CSEAPCEA期间活动需注意:CSEA 后至少卧床30min,必须监测FHR和BP活动前 必须征得产房护士、产科医师和麻醉师的同意 麻醉医师需排除运动阻滞的存在,才能允许 产妇行走活动(运动阻滞的评价包括病人在卧 位时抬腿,站立及其深度屈膝)病人只能在 病房内活动,BP和FHR测定前产妇活动应少于 15分钟活动产妇的一侧须有人陪伴扶持,另 一侧有一静脉输液杆可扶持,无陪同情况下病 人禁止活动如病人不愿活动而只想离床,可 帮助病人坐在床边。麻醉性镇痛法PCA注意事项: 医源性药物过量或不足情况药物的 配制,以局麻药与阿片类药物复合形式 为好,选用时注意配伍

11、禁忌,相互作用 PCA有关指标的设置PCA报警的识别 和解除镇痛管理拟采用APS(急性疼痛 服务)形式为好充分认识镇痛的利弊 ,认识PCA 在分娩镇痛中的优越性,处 理药物应用本身的风险调动产房护士 参与APS的管理。麻醉性镇痛法(五)副作用及禁忌症 具体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时应注意到:对初产妇及子 宫强直性收缩,疼痛剧烈的产妇适用,用于先兆子痫 产妇还兼有降压和防抽搐功效,但局麻药中禁用肾上 腺素。禁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宫缩乏力、产程缓慢、 以及存在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产妇。 (1)注药时间应在宫缩间歇期。 (2)用药剂量比其他病人减少1/21/3 (3)置硬膜外导管避免损伤血管 (4)应严格无菌

12、操作 (5)禁用于合并颅内占位性病变或颅内压增高产妇, 穿刺部位感染,宫缩异常,前置胎盘或分娩有可能大 出血产妇。麻醉性镇痛法(六)全身麻醉在宫缩阵发期吸入麻醉药,可减轻宫 缩痛,但必须防止产妇意识消失,更 需避免深麻醉和长时间麻醉,防止胎 儿呼吸抑制和宫缩减弱。做法是:选择进入规律性宫缩,宫口开大为 0.5cm2cm的初产妇,进行L2-3常规的硬膜 外穿刺,向上置入硬外导管4cm,首剂量推 注混合液8ml,然后硬外导管接上PCA病人 自控镇痛泵,配方为0.1250.175布比卡 因+0.00016芬太尼,持续输注量为3-4ml/h ,PCA量为3-4ml/次,锁定时间为30分钟。 宫口开全时

13、,摇变产床头高位30度,继续给 予一首剂量混和液8ml以保证会阴切缝合无 痛感。然后停用镇痛泵,拔除硬外导管,结 束分娩镇痛过程。第一阶段优点:镇痛完善,持续性硬膜外导管给药有 保证,而且产妇可以随时根据疼痛的强度自 己给药,避免了镇痛不完善或给药太大影响 产程的进展,而且大大减轻了麻醉人员的工 作量。持续硬膜外腔给药分娩镇痛一旦建立 ,确实可靠的镇痛就可维持,获取良好的效 果,无需间歇给药,也可避免每次给药引起 的交感神经紧张力的改变,可维持一个稳定 的心血管反应。如果产妇产程中的硬膜外导 管误入血管或蛛网膜下腔,因为局麻药是极 微量持续输入也不会引起严重的局麻药中毒 和全脊髓麻醉的并发症。

14、 第二阶段腰麻硬膜外腔联合镇痛(CSEA)后PCEA 。 做法是:当初产妇有规律性宫缩,宫口开大 至0.52cm,选择产妇L3-4或L2-3间隙进行硬 外穿刺,待硬外穿刺成功后进行蛛网膜下腔 穿刺,成功后注入1罗哌卡因0.20.25ml+ 芬太尼20ug,然后硬膜外腔向上置管4cm,待 镇痛起效后,硬膜外腔首推混和液8ml,然后 接上硬外病人自控镇痛泵,持续输注量为 5ml/h,PCA量为0.5ml,锁定时间为5分钟。 第二产程宫口开全时暂停使用PCA泵,待助产 士上台接生时,摇产床头高位30度,首推一 混合液8ml,以防止会阴侧切缝合的痛感。混 和液的配方:0.1罗哌卡因+0.00016芬太

15、 尼。体会为了更好地开展分娩镇痛这一技术,我 们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开展好第一例。由于各医院对分娩镇 痛这一技术的认识不同,应该选择初产 妇、宫缩情况较好、胎心音好、骨盆条 件较好、胎儿比较小、容易顺产的产妇 进行第一例尝试,取得第一例分娩镇痛 的成功。2)做好宣传。在各新闻媒体进行宣传 、讲座,婚检、产检处张贴宣传标语、 宣传画,孕妇区办入院处张贴宣传画, 而且入院时护士小姐就应同产妇宣传分 娩镇痛的好处和简单介绍分娩镇痛的方 法。产妇进入产房待产时,助产士更应 大力宣传分娩镇痛。应该注意的是,一 定要让产妇有痛感时宣传镇痛的好处, 才能让产妇更好地接受这一技术。3)麻醉人员和

16、产科医师的关系处理。我 们的原则是:产科医师进行产科的处理 :包括阴查、肛查、宫颈封闭、催产素 滴加等等,麻醉医师只能保证不影响宫 缩和胎心的情况下进行镇痛,利用各种 监测技术解释分娩镇痛对产程、产妇、 胎儿无影响。 4)做好各项监测工作。在实施分娩镇 痛时应做好各项监测:包括分娩镇痛前 的胎心、宫颈压力、宫缩周期的监测、 产妇生命体征的监测,镇痛后的持续的 胎心、宫颈压力、宫缩周期、产妇生命 体征的监测。计算好第一产程时间、宫 颈扩张率、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 新生儿Apgars评分、产妇出血量,产妇 在产程中的不良反应以及处理情况,评 价镇痛效果VAS评分,运动阻滞评分( gramages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