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护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79390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髋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髋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髋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髋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髋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髋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髋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护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髋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护理1.按硬膜外或全麻术后常规护理。2.保持患肢外展轻度外旋位。术后 6 周内避免做如内收、屈曲动作,以防髋关节的脱位。3.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情况及局部切口出血情况。4.切口负压吸引,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引流液的性质和量。5.患肢皮肤牵引 2-3 周。一般采用皮肤牵引,老年人皮肤易受到胶布粘帖而过敏、破溃,可使用海绵包扎作牵引,牵引重量应小于 2 千克。6.功能锻炼术后 6-12 小时后即可以收缩、舒张的方法锻炼骨四头肌。牵引拆除后,可将上身抬高 20-30 度,在腘窝下垫软枕 1 只,使膝关节保持微屈状态。同时可以活动踝关节,以防远端关节僵硬。6

2、周内忌屈曲、内收及内旋,可在两下肢中间放软枕 1 只,以防止髓关节脱位。6-8 周后可下床,适当负重。7.预防并发症及感染为预防肺炎、肺栓塞及血栓性静脉炎,鼓励患者利用牵引架上拉手抬起身躯,以促进呼吸及血循环。预防尾骨部褥疮,经常保持床铺平坦、干燥、清洁、无渣屑。预防泌尿系统感染,使用吹妥因作膀胱冲洗。8.术后预防够关节脱位术后 6 周内应嘱告患者不能将两腿在膝部交叉放置,3 个月内不能坐小矮凳,不能蹲下,不能爬陡坡。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多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因老年人股骨上端的松质骨脆而疏松,易发生骨折,且发生骨折后移位明显或旋转,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所以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有许多关键问题,必须

3、采取合理对策,才能促进患者全面康复,并提高其生活质量。1 术后疼痛患者术后常出现肘关节、腰骶等处疼痛,但疼痛多数并非源于手术切口,而是长时间处于被动体位,造成局部肌肉痉挛、或关节疲劳、或血流不畅而致。护理对策:以和蔼的态度、安慰性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原因,定时协助患者改变体位,对局部按摩、热敷等,嘱患者适当活动,也可采取如看电视、读小说、听音乐等感觉分散法,必要时酌用镇静剂。2 脱位在实施置换术时,若关节类型不匹配,或手术破坏关节囊及周围肌肉韧带,或患者自身条件,或术后搬动及功能训练不当等,均易造成脱位,带来痛苦,并影响治疗效果。护理对策:术后采用皮肤牵引约 12 周,患肢稍外展,同时瞩患者不

4、可自行放松牵引,以使患肢内收、内旋或外旋;搬运患者时,一位护士托住患侧髋部和下肢,使患肢务必保持外展中立位,另一位护士托住健侧髋部和健肢,其他人协助,同步进行,防动作不协调;翻身时应有人保护维持两腿分开,在大腿间安放夹枕;术后 3 天指导患者借助助步器下地活动,患肢不可负重,不可改变外展中立位,且活动范围不宜大,次数以每天 34 次,每次 510 分钟为宜,之后视力量进步情况逐渐负重。嘱患者 3 月内不坐小矮凳,不能蹲下。3 便秘老年人平时活动少,胃肠功能差,加上术后需卧床时间长,因此易出现便秘。便秘还会引起营养不良,甚至造成术后切口感染及愈合不良。护理对策:术后 23 天以半流食为主,嘱患者

5、多食纤维素含量高的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必要时应用灌肠或药物。4 关节僵硬和静脉血栓患者因手术创伤及应激反应、术后制动等因素,易诱发关节僵硬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增加痛苦,影响伤口愈合和康复。护理对策:重点指导患者做肢体康复锻炼,术后 1 天开始进行患肢股四头肌静止性等长收缩,踝关节背伸跖屈及伸屈足趾,避免活动髋关节。术后 7 天,主要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卧位可作有限的髋关节屈曲(60) 及髋关节外展活动(45),每天 3 次,每次 10 个动作,还可做站立位伸展髋关节练习、髋关节外展练习和屈髋练习等,最好借助康复器械。术后 68周可下床,适当负重,下床早起患肢可穿弹力袜。5 褥疮及肺炎因患者术

6、后卧床时间较长及采取被迫体位,极易引起褥疮,又因痰液不易咳出,易并发坠积性肺炎。护理对策:防褥疮要保持患者床铺平整、干燥且无渣屑,定期翻身,每 2 小时按摩身体受压部位,采用气垫床等缓解皮肤压力。在排便使用便器、皮牵引等时要注意保护皮肤。若皮肤发红或破溃,可用 2%碘酊定时涂搽。防肺炎,要保证室内定时通风,鼓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每天练习有效呼吸数次。多饮水以稀释痰液,痰液粘稠难咯时可配合使用雾化吸入。翻身时可用空手心叩击脊柱两侧,自上而下,由内而外,力度适宜。平卧位时,瞩患者头偏向一侧。6 心理障碍该类患者老年人居多,老年人术后更易产生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悲观等。护理对策:患者进入

7、病房后,要热情体贴,打消其恐惧心理;用和蔼可亲的态度、通俗的语言与患者交谈,增加患者及家属对病、手术、疗效等的认识,消除患者焦虑与悲观,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加强术后访视,及时预知、发现和处理问题,给病人以宽慰。术后出现吸收热等一般现象时,要及时处置,稳定其心态。7 人工股骨头寿命短人工股骨头以优良的医用钢材制成,但自身没有修复能力,只有爱惜使用,才能延长其寿命。但多数病人对此缺乏了解,造成出院后在生活中人为损坏,影响远期效果。护理对策:将爱惜告知作为出院告知的重要内容。要嘱患者生活中避免过度负重,禁止单腿跳跃,以免股骨头下沉断裂;也不可从事与负重有关的体力劳动。康复前期要

8、配备前臂拐或手杖,经常使用,使人工股骨头部分负重,减少磨损。如果懂得爱惜,人工股骨头的最长使用时间可达 30 年。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假体植入的康复护理。 方法对我科 2001 年 1 月2005 年 12 月 32 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了术前、术后康复护理,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结果32 例病人康复锻炼期间,除 1 例发生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不治出院后死亡,1 例发生再脱位后行二次手术复位修补加强,术后未再发生脱位。其余患者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随访 6 个月均无髋关节脱位发生。结论术前积

9、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针对性的健康指导,重点讲解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学习各种锻炼方法,以提高肌力。术后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三大原则拟定康复计划,是保证康复锻炼成功的重要因素。【关键词】 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康复护理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部分患者伤前即有可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伤后卧床容易出现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多种并发症。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主要方法之一1,可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疼痛,保持髋关节稳定,恢复了髋关节的功能和活动。术后可较早进行床上活动,缩短卧床时间,明显

10、减少各种并发症发生并得到广泛应用。而术前术后早期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尤为重要,我科对 32 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的病人,进行了系统护理,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001 年 1 月2005 年 12 月我科共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 32 例,男 26 例,女6 例;年龄 5682 岁,平均 64.2 岁。骨折类型:头下型骨折 20 例,经颈型 8 例,基底部骨折 4 例。其中 4 例合并糖尿病,5 例合并高血压病,7 例合并程度不等的心肌缺血及早搏二联律史,2 例合并肺部感染。上述病人均顺利接受置换术,全部采用骨水泥固定。结果 32 例病人康复锻炼期间 1 例发生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

11、血由于经济原因不治出院后死亡,1 例发生再脱位后行二次手术修补加强无再脱位发生,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均能按期愈合,术后 3 周下地活动。2 术前康复护理2.1 术前准备首先要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及用药情况,近期有无咳嗽、咳痰、气促、昏迷,有无严重心律失常史。其次要做好术前的各项常规检查及重要脏器功能检查,如心电图、胸部 X 线、血、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有关检查,全面掌握病人情况,以评估手术耐受力。一是要积极控制并治疗原发病请有关科室协同诊治,尽可能将机体的各重要脏器功能调整在能适应手术的最佳状态。如高血压患者将收缩压控制在 18.6kPa(140mmHg)以下,舒张压控

12、制在 12kPa(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 7.8mmol/L以下2。术前三日应用广谱抗生素,积极治疗肺部感染;二是要做好基础护理,老年人皮肤变薄,皮下脂肪少,应做好皮肤护理,保持床单平整、干燥,每 4h翻身拍背 1 次,翻身时要注意向健侧卧位,保持患肢成一直线,术前 1 天备皮,备皮应注意老年人皮肤皱褶多,要防止刮破皮肤,彻底清洗手术部位,预防术后切口感染。2.2 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由于长期慢性病的困扰,加上骨折所造成的疼痛、躯体移动障碍,自理能力下降以及害怕手术,担心预后常会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反应。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健康的情绪对病人的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有重要

13、作用3。因此,护士应加强巡视,根据病人文化程度,结合病情,耐心细致地讲解有关疾病知识、手术经过、麻醉效果,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及以往手术成功率,也可通过来访的同例患者讲解自己亲身经过,观看 X 线片效果,使其树立自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2.3 健康教育指导(1)指导患者床上使用大小便器,放置便器应从健侧放入。(2)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劝导戒烟,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预防肺部感染。(3)指导功能锻炼,术前应教会患者进行下肢肌肉收缩锻炼,以提高患肢肌力,对术后康复至关重要。股四头肌舒缩功能锻炼,即肢体在静止不动的状态下,持续收缩股四头肌 5 秒左右,放松稍作停顿,如此反复进行。

14、3 术后护理3.1 体位与制动术后患肢应保持外展 30中立位,穿“丁”字鞋,防止髋关节内收、内旋。平卧时两下肢间放置软枕,侧卧于健侧时软枕垫高术肢。3.2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据文献报道4,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40%。术后应抬高术肢 30,保持外展中立位,并主动做腿部肌肉舒缩活动,促进静脉与淋巴回流。我们不主张应用止血药,如凝血功能正常,可酌情运用一些抗凝药及活血化瘀药,如口服肠溶阿司匹林、静滴丹参等,密切观察术肢有无疼痛、肿胀、皮肤发绀,如有异常,报告医师。3.3 康复护理加强康复期的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可防止肢体肌肉废用性萎缩、关节僵硬,并能防止老年患者肢

15、体深静脉血栓形成5。具体方法如下:(1)术后 6h 可做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促进下肢静脉回流。(2)术后 1 天可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保持肌肉张力。 (3)待拔除引流管后,可在床上使用 CPM,行髋、膝关节屈曲练习,活动角度由小到大。(4)髋关节伸直练习,屈曲对侧髋、膝关节,做术侧髋关节主动伸直动作,充分伸展屈髋肌及关节囊前部。(5)根据病人情况可制定步行计划,骨水泥固定的患者,若病人情况良好,术后 3 周可行步行练习,下地站立时,可用双手扶住双拐,先用健肢负重着地,患足点地,以后患肢逐渐负重,循序渐进,要注意安全,防止滑倒。4 结果32 例病人康复锻炼期间除 1 例发生应激性溃疡、上消

16、化道出血由于经济原因不治出院后死亡,1 例由于体位不当发生再脱位后行二次手术修补加强未再次脱位,经术后 3 个月及 6 个月随访,无髋关节脱位发生,根据髋关节功能评价 Merle DAubigne 评分标准见表 1,疼痛、运动幅度、步行三项所得分相加,17 或 18 分为优,1316 分为良,912 分为中,8 分以下为差,术前病人评分全为差,31 例病人术后 3 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优 18 例,良 7 例,中 3 例,差3 例。术后 6 个月病人髋关节功能评分优 22 例,良 9 例。表 1 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5 讨论股骨颈骨折是老年患者的常见外科疾患,常发生于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不少病人常伴有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史,且不少病人本身就是因为中风偏瘫、行动不便,身体协调功能差而引发的外伤,而骨折后,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相对缓慢,卧床时间长,易引发其基础疾病的发生、加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术后病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