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养猪技术及饲养管理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790695 上传时间:2018-08-02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养猪技术及饲养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现代养猪技术及饲养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现代养猪技术及饲养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现代养猪技术及饲养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现代养猪技术及饲养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养猪技术及饲养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养猪技术及饲养管理(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养猪技术及饲养现代养猪技术及饲养 管理管理猪的品种 我国是一个猪的品种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 现有地方猪种60个(太湖猪、浦东白猪、东北民猪等) 培育品种20个(上海白猪、湖北白猪、三江白猪等) 主要外来品种5个(杜洛克、长白猪、大约克夏、汉普 夏、皮特兰) 配套系 2个(迪卡、PIC)长白猪(Landrace)大约克夏猪(LargeYorkshire )杜洛克猪(Duroc)上海白猪(Shanghai white pig)太湖猪(Tai hu pig)浦东白猪(Pudong white pig )纯种母猪与杂交母猪繁殖性能比较品种长白大长产活仔数(头/胎)10.311.4断奶头数(头/胎)8

2、.29.9初生重(kg)1.481.3925d断奶重(kg)6.456.40年提供仔猪数(头/年.母)16.119.9分娩时间(h)4.532.77三胎后淘汰率(%)47.028.8空怀天数(d)15.812.0年产仔猪窝数(窝/年.母)1.962.05后备母猪后备母猪外购后备猪的标准 个体发育良好,无病态表现,反应机敏的母猪 体重应在60kg以下 具备本品种特征 毛色、头型、耳型等,面目清秀 乳头排列整齐均匀,有一定间距,没有无效乳 头(瞎乳头、翻乳头、副乳头) 生殖器发育良好,外阴较大且下垂 阴户较小而且上翘的母猪往往是生殖器官发育 不良的表现母猪乳头数与产仔数的关系统计窝数乳头数总产仔数

3、平均产活仔23122169.4281431911.4221526512.1121614712.3后备猪的饲养管理 70日龄后保持足够的光照时间可促进发情 165日龄后每天接触公猪2-3次每次5-10min, 可刺激发情 把正在发情的母猪放入后备母猪栏内诱导发情 配种应在第2或者第3情期进行,7-8月、体重 110-130kg 在配种前11-14d饲喂高能量高蛋白日粮,可增 加母猪排卵数后备猪的饲养管理 后备母猪和断奶母猪、发情母猪同在一个舍内培 育 对后备猪生殖器官的发育有良好的影响 可增加卵巢内成熟卵泡的数量 不同栏舍饲养后备母猪,9月龄时人工授精配种 受胎比较饲养方式头数受孕数产活仔同栏接

4、触30298.9不同栏不接触26198.3后备猪的营养 提高体能储备 后备母猪对维生素A、维生素E、钙、磷、硒、铜和锌的需要量比商品猪高 其他营养与育肥猪相近 高瘦肉率的后备母猪 在前6个月应该饲喂能满足其最大生长的日粮,同时使骨骼在配种前充分发育和矿化后备猪的营养 提高繁殖性能的储备 后备母猪的硒和维生素E摄入量高且在体内的沉 积量多,对其以后的繁殖性能有益 这些营养素还能改善母猪的免疫机能 避免哺乳阶段的一些疾病如乳腺炎、缺乳症 (MMA)等 配种后不能增加日粮喂量 额外的热能会增加体热会使胚胎死亡率升高后备母猪的发情与配种 充分发挥后备母猪的生产潜力,目的有二个 一是如何提高后备母猪受胎

5、率,增加母猪年产仔窝数 二是使后备母猪配种时有更多的排卵数,增加母猪的初产仔数延长后备母猪的初配时间 第一次发情 引进品种母猪:7月龄8月龄 培育品种母猪:5月龄6月龄 地方品种母猪:3月龄4月龄 配种亦能受孕 但是由于母猪本身未达到成熟导致受胎低、产活仔数少 且母体消耗大所以不合算 初配年龄应在体成熟以后 较高的生产成绩 延长母猪的使用年限 初配年龄 体成熟、性成熟 地方品种 q6-8月龄 q体重60kg以上 引进品种 q9-11月龄 q体重120kg以上 培育品种 q8-10月龄 q体重90kg以上 延长后备母猪第一次配种时间可以多产0.5头仔猪后备母猪初配日龄对产仔数的 影响 初配日龄母

6、猪数产仔数产活仔数200d以下1510.432.4310.032.31201-220d4410.882.1110.602.03221-240d16011.121.5310.651.47241-260d22711.212.1310.782.22261-300d13511.232.0610.801.83301d以上6611.092.7110.622.68后备母猪营养及饲喂量对初情期 影响 严重限饲会影响初情时间 Den Hartog和Noordeweir研究表明12周龄后对 后备母猪实行限饲(自由采食的60%)会影 响后备母猪的初情年龄 建议后备母猪在配种前一个月(长大母猪体 重在100千克前),

7、采取自由采食 后备母猪饲喂低赖氨酸水平不利于滤胞发育 (Yang,1999)减少母猪产后失重减少母猪产后失重 哺乳期母猪失重对断奶至配种间隔天数的影响 (资料于比利时遗传技术公司)泌乳期体重损失 (kg)断奶后发情率(%) 7d14d21d 23586969 19829092 12889293 5889498生产母猪生产母猪理想母猪群的年龄构成 繁殖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母猪质量,延长使用年限让大部分母猪都有希望生产到第七胎,尽量减少导致母猪过早淘汰的各种因素 母猪群若在夏季发生不孕的话,5月份应多准备好更多的后备母猪 评语: 对一个成熟母猪群而言,是一个理想状况胎次123456789比

8、例181614121210864不理想母猪群的年龄构成 比例1:初产比例过高,一产到三产比例差距大,平均产仔数少 比例2:母猪群老化,死产率生高,会出现许多繁殖疾病 比例3:半年前才开始生产,生产成绩比成熟母猪群好胎次123456789比例138211410125比例28710141512131310比例35124340母猪淘汰与更新淘汰原因说明青年母猪不发情 达10月龄11月龄,不出现发 情反应,孕马血清注 射也未见其有反应 断奶后不发情 断奶后超过14d不发情,注射孕马血清两次也未出现 反应,从断奶到再发情的间隔时间 超过2个月,年产 仔胎数1.5以下 未受胎也不发情 断奶3个月以上妊娠检

9、查 未见其受胎,但又不出现返 情现象,不需治疗直接淘汰 连续 返情 母猪即使在3个发情周期内交配也不受胎 子宫内膜炎 久治不愈 产仔数少 连续 二次产仔数在6头以下并且出生的仔猪不整齐或 有弱仔 母猪淘汰与更新淘汰原因说明异常分娩 难产 、子宫收缩无力、产仔困难连续 2产以上 经产 母猪食仔 二产以后的母猪食仔现象仍比较严 重 断奶仔猪头数少 二胎断奶仔猪头数连续 在5头以下 外阴部和乳器异常 形状不规则 ,性能不良四肢疾病 肢体发生障碍,行走困难患病猪 传染病或慢性病难以治疗 流产 妊娠后期的流产 年龄过 大 (长*大)8产以上的老龄猪 母猪淘汰与更新母猪的更新问题,不能得到足够重视 是管理

10、上一个严重欠缺表 母猪不同产次的产仔数胎 次12345678910产 仔 数10.7 11.2 12.4 12.5 12.3 12.1 11.6 10.9 10.19.4不需要淘汰的三种情况 初产母猪产活仔少 第一产断奶后母猪发情时间延长 第二产的活仔数也不多 母猪的更新 母猪更新率对生产成绩有明显的影响 大型场当母猪更新率为32%时每头母猪年可 提供断奶仔猪20头 当母猪更新率提高到43.5%时,每头母猪每年 将少提供1头仔猪母猪淘汰原因所占比例顺序淘汰原因初产产经产经产产仔数过少15肢蹄病23受胎率32泌乳差44不发情51难产67过肥过瘦76母情差88生殖器官病9-流产109呼吸器官病11

11、10生产母猪的饲养管理 先进饲养管理的目标是: 增加排卵数 提高受精率 提高胚胎的着床率 减少胚胎死亡率 分娩时生产大量均匀,健康,活泼仔猪 提高哺乳期饲料(营养)摄入量 减少母猪组织损失 提高窝增重 缩短断奶发情间隔期 分泌数量足够、质量稳定的乳汁 维持母猪适宜的膘情,避免过瘦和过肥 减少一个繁殖周期到另一个周期的大幅度变化 加快发情配种延长母猪的繁殖寿命 提高免疫力,维持种群的健康状况生产母猪的饲养管理日龄7 6 5 4 3 2 17 0 10 28 56 84 105 113 14 28母猪后期料母猪前期料妊娠后期料哺乳期料日采食量完整的母猪饲养计划完整的母猪饲养计划成功饲养母猪的关键是

12、妊娠 期严格限饲,而哺乳期加强 营养 仔猪出生时已走完生命历程的约42% 胎儿以极快的速度生长,新生仔猪初生重的40%是在妊娠期最后3周内获得 母猪妊娠最后20d的营养进食量 决定了仔猪初生重,均匀度和健康状态 建议在母猪后20d的日粮中添加脂肪妊娠后期的能量水平对母猪泌乳性 能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项目基础日粮基础+脂肪21d仔猪体重(kg)5.15.321d仔猪成活率(%)8090仔猪组织中的脂肪( %)2.042.43乳脂率(%)5.57.7根据母猪体况进行评分 根椐评分确定母猪的饲喂量体况(分)体型日喂量(kg)1过瘦型+0.62偏瘦型+0.33理想型04略肥型-0.35过肥型-0.6妊

13、娠期母猪能量需要及日喂 量 配种体重代谢能需 要不同能量下的喂料量(kg)(kg/d)2900300031001105.601.931.871.811205.842.011.941.881406.292.172.102.031606.722.322.242.171807.152.472.382.31瘦肉型母猪新的饲养模型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养猪营养组提出.0 73775100增加喂量0.45-0.9kg的时期1.8kg喂量112妊娠前期(0-37d) 以前的研究结果表明: 妊娠最初30d内的高采食量会导致胚胎成活率 降低 但最新研究表明,这种降低发生在最初的48- 72h 母猪的体况决定着饲喂

14、水平对胚胎成活率的 影响 体况好的母猪高饲喂水平会提高胚胎死亡率 而瘦母猪会提高胚胎的成活率 因此开始时限饲7d,然后7-37d按母猪的体况 调整采食量妊娠中期(37-75d) 这一时期的采食量只需要满足母猪的维持、生长和胚胎发育的需要 母猪妊娠期25-80d不同饲喂量(2.6kg/d与5.2kg/d比较)对胎儿发育没有影响,说明这一时期胎儿对母猪的营养不敏感(Dwyer,1994) 可按照母猪的体况对采食量进行调节 推荐的做法:是对母猪进行限食以便保持这一时期适当的体况。如果这一时期喂料量过高会影响母猪在哺乳期的采食量妊娠后期(75-100d) 这一时期实行限食的重要时期 因为这一时期是乳腺

15、发育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过量摄入能量回增加脂肪沉积而见少乳腺细胞的数量 结果会导致泌乳期内泌乳量的减少 这一时期应避免采食过量重胎期(100-112d) 每天采食量应增加0.9-1.8kg,因为这一时期胎儿呈级数增长 采食量不足会导致母猪分娩时处于分解代谢状态中,使母猪产后分解自身的组织,而且泌乳期采食量会下降 妊娠最后二周增加采食,就可避免这一问题 妊娠期100d到分娩,每天代谢能摄入从5.9Mcal提高到7.4Mcal可使仔猪出生重提高8%(Coffey,1994)临产期(112天-分娩) 母猪这一时期,每天至少应采食1.8千克饲料 过去,有些养猪场将这一时期的采食量限制在每天0.9kg 以图增加分娩后的采食量 然而,这一限食会导致母猪分解自身组织,并且会降低以后的采食量,使母猪易患胃溃疡和便秘哺乳期母猪的饲养管理 产奶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也受环境和饲养管理因素影响 分娩后母猪主要利用来自饲料的营养来合成乳 如果日粮营养不足,母猪会利用机体储备来满足乳汁合成的需要 初产母猪采食量低于经产母猪,日粮营养浓度应该相应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低原因及解决方 法 进入分娩舍的母猪过肥 分娩舍的温度太高 料槽不合理 每天至少饲喂三次 使用高质量饲料原料和新配日粮 空气质量差会影响采食量 红外线加热灯放置不合适,母猪感觉过热哺乳母猪饮水量变化建议在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 脂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