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动态分析与复习策略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9790110 上传时间:2018-08-0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动态分析与复习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考数学动态分析与复习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考数学动态分析与复习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考数学动态分析与复习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考数学动态分析与复习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动态分析与复习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动态分析与复习策略(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高考数学动态分析二、高考对教学的启示三、数学复习三大策略高考数学动态分析 与复习策略考试大纲明确指出: 数学科的考试,按照“考查 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 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 立意的指导思想,将知识、 能力与素质融为一体,全面 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一、高考数学动态分析(一)解读命题指导思想“考能力永远是高考命题的主题.”立足基础,突出能力是高考数学命题的 基本思路,也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深化能力立意,突出考查能力与素质应 当是命题的导向.明年高考数学考试仍将以数 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为重点,通过多角度 、多层次的考查,使之发挥区分、选拔功能. (二) 数学科考试的宗旨 主要

2、测试数学的“三基”和“四能”.1.三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 2.四能:数学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三)高考数学命题特点抓基础、出活题;重应用、考能力.题题 型选择选择 题题填空题题解答题题全卷 难难度 题题 号1101114151617181920文 科0.950.560.590.560.580.420.440.300.65理 科0.820.540.830.600.780.680.650.260.681.1 题型题量、内容保持相对稳定.今年是浙江省高考自主命题的第三年,数学科 考查的内容与前两年基本一致,保持考查内容稳 定的风

3、格,试题难度基本持平,考生得分有所上 升,理科抽样平均102分,文科97分. 抽样得分率 如下:1.2 “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突出考查学科主干知识.代数中的函数、数列、不等式、三角基本 变换,立体几何中的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 和垂直关系,解析几何中圆锥曲线方程以及性 质,新增加的向量、概率统计、导数等构成高 中数学的主干知识.今年高考仍然坚持从基础知识、基本方法 、重点内容出发设计试题,对高中数学的主体 内容和主干知识进行了重点考查,试卷覆盖面 较广,内容分布合理.考核内容大约分布为(理 科):新增内容占37分,传统内容占113分(其 中代数71分,立体几何23分,解析几何19分).1.3

4、突出考查数学“三基”,注重考查数学思想方法, 考查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比较三年的理科试卷,不难发现 2006年数学试卷仍然重视高中数学基础 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同时 突出主干知识和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考 查,有许多题目解法多种多样.绝大多数 试题以简单的问题、常见的背景、基本 的方法呈现,考查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 和基本的思想方法,使学生倍感亲切.1.4 注重能力立意,多数试题具有 一定的综合性,以考查逻辑思维能 力为核心,全面考查能力.尤其突出了基本的数式计算、变形及 计算方法的考查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的考 查. 问题的设计努力为学生自主探究、 研究问题的本质、寻找合适的解题方法 、展

5、示自己的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 1.5 试题层次分明,难度保持相对稳定. 有 起步试题会考化、压轴试题竞赛化倾向.继续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方式,延续 了去年分步设问、分散难点的做法,进一步体现 了多题把关的命题特点,易、中、难题比例大致 符合考试说明中的3:5:2.各类题型的起点难度 较低,阶梯递进,由浅入深,拾级而上.选择题、 填空题由运用基础知识即可一望而解,到需要在 深刻理解知识的前提下灵机一动.10道选择题中便 有1-7、8-9和10题这样明显的三个难度的层次递 进,在填空题和解答题也有类似体现.这样设计分 散难点,改一题“压轴”为多题“压轴”,有利 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包括数学学习程度

6、较好的学生 均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真实水平. 1.6 多数常规题,少数创新题,文理差异明显. 文科重视数学知识的工具性和形象性,理科 突出数学概念的深刻性和抽象性. 如理(10): 函数f:1,2,31,2,3满足f(f(x)=f(x),则 这样的函数个数共有( )(A) 1个 (B)4个 (C)8个 (D)10个.又如理(14):正四面体ABCD的棱长为1,棱 AB平面,则正四面体上的所有点在平面内的射 影构成的图形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这是对人们习以为常的正四面体在平面上投 影时射影面积的变化为题材设计而成的题目,着 重考查了极端思想在动态变化过程中的运用与空 间想象.本题得分率极低,抽样

7、平均003,答案 五花八门,有 30多种不同错解.理科压轴题(第20题)是以解几与函 数为背景构造的数列、不等式题,设计新 颖别致,它涉及函数、数列、导数、构造 法、放缩法、解析几何、数学归纳法等多 种知识与方法,它入手容易,但深入困难 .这些题目立意新颖,设计精巧,简洁 优美.遗憾的是试题区分度不够,如填空 题理(14)得分率003,第20题第二问的 右边不等式证明,技巧性过强,思路过窄 ,几乎全军覆没.1.7 精益求精,还可改进.今年试题中6个解答题中出现了3个求角 或证角问题,有点欠丰富多彩之嫌.在过去的 高考中,总有大量的含参问题使学生望而生 畏,今年对此题型有所淡化,文理两卷中参 数

8、范围讨论题几乎没有涉及,这也影响了试 卷区分度;因为含参问题往往涉及分类讨论,能考查学生的数学潜能,所以一般不宜过分淡化.二、高考对教学的启示 2.1 强调基础,落实“双基”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 学生继续学习的基础,考查学生“双基” 的掌握程度,是数学高考的重要目标之 一,但当前学生的“双基”水平仍不能乐 观从阅卷反馈的情况来看,学习不扎 实的学生大多有概念不清,计算出错、 公式遗忘等问题.现整理部分学生的典型 错误,以提醒广大师生注意.(1)概念不清,乱套公式定理法则.如只有一条线线垂直推出线面垂面,对过两 点(0,0)和 的斜率不会求,不了解切线 的斜率就是在该点的导数值.又如

9、文科第15题“ 等比数列 的公比”,错写为 (2)公式用错,屡屡发生;计算错误, 随处可见. 如15题(文)等比与等差数列求 和公式混用,出现理15题求角时,出现许多错误公式,如特殊角三角值也常常记错,如的都有.这说明落实双基还是任重道远.(3)书写错误、格式不规范;证明题只 管推理,不讲道理. 如理科(16)题的证 明, 又如理科20题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过程中放缩过 头,右边无法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就蒙混过关.2.2 突出主干知识,建构知识网络当前的高考,十分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常常在知识的交汇处设计问 题,如理科的压轴题是函数、导数、数列、不等式、 解析几何

10、的大交汇.因此在高考复习教学中,首先要重视对概念、法则 、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等基础知识的全面、仔细 地梳理与回顾,既重视各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又 要注意弄清各知识的内部结构和内在联系,形成诸如 函数、不等式、数列、三角、圆锥曲线、排列组合、 概率统计与导数等知识板块.其次注重对各知识板块进 行纵横联系,寻找其共同点,建构清晰明了的知识体 系与完整的数学认知结构,把书由“厚”变“薄”,做到 信手拈来,呼之欲出.函数、导数、不等式和数列“群英 荟萃”,是代数知识内部交汇的极品;平面向量作为代 数和几何的纽带,素有“与解几交汇、与立几联姻、与 代数牵手”之美称;坐标法是解析几何的基础,是沟通

11、数与形的桥梁,既是一个重要方法,又是一个交汇点.2.3 加强推理训练,提高论证水平考试大纲重申,“对能力的考查,以思维能力为 核心,全面考查各种能力,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切 合考生实际”.近年来高考试题是“以知识为基础,以问 题为载体,以思维为主线,以能力为准绳”,注重能力 立意.对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主要通过立体几何大题 来实现的,但随着向量的介入,立体几何考题一直稳 定在中档题位置,而且立体几何证明目标明确,思路 浅显,已不适应对逻辑思维深刻性考查的要求,取而 代之是代数推理题.在今年高考中,有众多学生缺乏严 谨的推理能力,理科16题的证明就是例证(0.60).许 多考生不管 是否大于零,

12、从 就能推出有的考生先假设不等式成立,然后检验条 件,进行循环论证.这说明当前学生逻辑推 理能力是很薄弱的.因此教学时,要收集选编一些思维 空间广阔、推理要求高、综合探究性强的练习题,全 面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2.4 把握复习难度,摒弃题海战术纵观近三年的高考,数学试题越来越“朴素”,许 多题目取材于课本的基本题或改造题,即使综合题也 是由若干基础知识的组合加工而成.今年高考结束后, 我们常听到如此感言:题目做多了并没有占多少优势!少 做十套卷子也能考这些分数.由此可见在高三阶段复习时,要排除各种复习资料 的干扰,抓住主干知识强化复习,做到主干知识要精 ,新增内容要熟,不追求题海

13、,但要做一题通一片, 题目做完后要及时地总结反思,反思解题过程的来龙 去脉,反思此题和哪些题类似或有联系及解决这类问 题一般规律,反思此题有无其它解法,反思做错题的 原因,从而不断提高练习的质量,提高其思维品质.此 外,练习要有“度”,要避免低认知水平上大运动训练 ,无休止地加深拓宽,尤其要避免“喜新厌旧”、一天 到晚找“高、精、尖”的题目,试卷铺天盖地,学生苦 不堪言,效果适得其反.三、数学复习三大策略 (一)根本策略:熟练掌握,既准又快.要提升学习的层次.学习水平从低到高有五个 层次:知道、会做、做对、熟练、融会贯通,高 考复习的目标应该定位在最后两个层次.高三数学复习要明确努力方向:一手

14、抓落实 基础,一手抓提高能力.牢固掌握数学“三基”是 成功的基础, “熟练程度”是判断的基本标准. 尤其要扎扎实实抓好基本功训练.关键是掌握分 析问题的方法,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 方法是重视解题分析的思维过程,加强运算能力 的培养,争取达到既准又快的熟练程度. 考试大纲强调指出,要把重点放在系 统地掌握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上,放在掌握 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因此要 养成三种学习习惯:总是站在系统的高度把 握知识;追根溯源,寻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 系;发散思维,养成联想的思维习惯. 解题分析,纵深发展.数学科考试的重点是考查运用知识分析 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考 查

15、侧重于理解和应用,尤其注重知识的综合 性和灵活应用,从不同角度有效地检测考生 对中学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的掌握程度.数学试题具有层次性,特别是“一 题多解的现象十分普遍”,已经成为数学科考 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利于考生发挥各 自的特点,灵活解答,真正显现其水平,从 而为考生发现快捷解法、充分展示才华提供 了巨大的可能性. 因此我们要在解题分析上下 功夫,努力提高解题的层次,实现融会贯通 ,提高灵活解题能力.解题分析贵在方法,重在思维; 方法是关键,思维是核心.渗透科学方 法,提升思维能力,理应贯穿在数学 复习全过程之中.成功解题的公式是:“科学解题题示信息科学思维活用知识良好心态” 例如,函数的最大值为值为 . 分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本题主要考查函数最值的求法,以及逻辑思维 能力和运算能力,侧重于考查观察、分析能力 与思维的灵活性. 若能够仔细观察函数解析式 的结构特征,发发掘出隐隐藏在题题目背后的丰富的 数学“三基”,灵活运用有关知识,则可望速战速决,发现快捷解法.解法(一) 解析法、几何法.首先考察问题的几何意义:令 则直线 与半圆有公共点(如图所示),解法(二) 换元法. 令 , 则(当 时取等号).点评本题思路广阔,各种解法都具有一定的探究 性,不同的解法来源于对问题的整体与局部结构的多角度 观察(如分式、根式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