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和深基坑技术规程讲课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9772878 上传时间:2018-08-02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学]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和深基坑技术规程讲课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工学]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和深基坑技术规程讲课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工学]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和深基坑技术规程讲课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工学]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和深基坑技术规程讲课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工学]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和深基坑技术规程讲课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学]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和深基坑技术规程讲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学]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和深基坑技术规程讲课(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 JGJ1652010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力学回顾l理论力学研究的对象是刚体,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 学l材料力学研究的是单根杆件,五种外力,拉压剪扭弯 ,两种内力,正应力和剪应力并考虑杆件的位移和强 度l结构力学研究的是变形体系的内力位移静定结构, 超静定结构,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有限单元 法FEM(矩阵位移法)l结构的构成要素:结构的骨架本身,荷载、约束l结构的计算要素:强度、刚度、稳定性l荷载的传递,百川归海l结构计算的本质:在荷载传递的过程中,分析清楚结 构的构成要素、计算此结构整体及各组成构件的强度 、刚度、稳定性逆作法结构设计l本

2、规程共分八章,重点在:l第五章-逆作法设计 l第六章-逆作法施工 l5.1 设计原则l5.2 围护结构设计l5.3 竖向结构设计l5.4 水平结构设计l5.5 地基基础设计l5.6 节点设计及构造5.0逆作法一般流程l基坑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即围护结构采用“两墙合一”的 地下室连续墙,既作为基坑的围护结构又作为地下室的外墙;地 下结构的水平梁板体系替代水平支撑体系;结构的柱子和柱下桩 作为竖向支承系统。l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全面结合的总计设计方案一般采用逆作法施 工,以盆式开挖为例,其一般流程为:施工地下连续墙、立柱和 工程桩周边留土、基坑中部开挖第一层土进行地下首层结构 的施工开挖第二层

3、土,并施工地下一层结构的梁板;同时可根 据工期上的安排接高柱子和墙板施工地上一层结构开挖第三层 土,并施工地下二层结构,同时施工地上二层结构基坑中部开 挖到底并浇筑底板,基坑周边开挖到底并施工底板,同时施工地 上三层结构施工立柱的外包混凝土及其它地下结构,完成地下 结构的施工。5.0.1逆作法的设计与施工应解决下列特殊技术问题l通过方案比较,当技术、经济合理可行时,采用逆作法施工进行设计。 此 时围护墙兼作地下室外墙时,应与主体结构地下室的底板、楼板等有可靠 的连接构造,确保变形协调,并采取有效的地下室排水、防潮措施。l 逆作法的设计与施工实际上包含两个问题:一是作为围护结构的设计与 施工;二

4、是作为地下室外墙的设计与施工,因此应重点解决下列特殊技术 问题,并在地下室施工图中标出主要构造措施:l (1)土方开挖及外运;l (2)临时立柱作法;l (3)立柱与底板和楼盖的连接;l (4)上下层混凝土墙身的连接;l (5)侧墙与围护结构的连接;l (6)混凝土浇筑及施工缝处理;l (7)施工作业程序。5.0.2地下室逆作法施工时结构设计要点l 逆作法施工时,基坑支护结构宜采用地下连续墙。此支 护结构可作为地下主体结构的一部分。l 当楼盖梁板整浇作为水平支撑体系时,应满足承载力、 刚度及抗裂要求。在出土口处先施工板下梁系形成水平支撑 体系时,应按空间框架方法计算内力和变形,肋梁应按偏心 受

5、压杆件验算构件的承载力和稳定性。l 肋梁应留出插筋以便与混凝土墙体的竖筋连接。当采用梁 板分次浇筑施工时,肋梁上应留出箍筋以便于后浇混凝土的 施工。l 竖向支撑宜采用钢结构构件(型钢、钢管柱或格构柱)。梁 柱节点的设计应考虑梁板钢筋及后浇混凝土的施工要求。l 地下连续墙与地下结构梁板的连接,应通过墙体的 预埋构件满足主体结构的受力要求。与底板应采用整体 连接,接头钢筋应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当地下室使用 要求较高时,宜在墙内侧设置钢筋混凝土内衬墙。l 地下主体结构的梁板当施工期间有超载时(如走车 、堆土等),应考虑其影响。在兼作施工平台和栈桥时 ,其构件的强度和刚度应按正常使用和施工两种工况分

6、别进行验算。立柱和立柱桩的荷载应包括施工平台或栈 桥所受的施工荷载。l 竖向立柱的沉降,应满足主体结构的受力和变形要 求。5.1 设计原则l补充第一章 总则 1.0.1 逆作法设计与施工质量,做到安全适用、技 术先进、经济合理l5.1.1宜采用极限状态法,以分项系数的设计表 达式进行设计l5.1.2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l5.1.2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强条5.1.3:安全等级与重要性系数l5.1.3 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结构设计应根 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采用不同 的安全等级及结构的重要性系数并应符 合下列规定:l1 施工期间临时结构的安全等级和重要 性系数应符合表5.1.3规定;l2

7、 当支承结构作为永久结构时,其结构 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不得小于地下结 构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l3 支承结构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应按 施工与使用两个阶段选用较高的结构安 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表5.1.3 临时结构的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安全等级级破坏后果0一级支护结 构破坏、土体变形 对基坑周边环 境及地下结 构施工影响严重1.10二级支护结 构破坏、土体变形 对基坑周边环 境及地下结 构施工影响一般1.0三级支护结 构破坏、土体变形 对基坑周边环 境及地下结 构施工影响不严重0.9l4 当地下逆作结构的部分构件只作为临 时结构构件的一部分时,应按临时结构 的安全等级及结构的重要性系数取用。

8、当形成最终永久结构的构件时,应按永 久结构的安全等级及结构的重要性系数 取用。安全等级与重要性系数l安全等级的划分与重要性系数的确定是对 逆作法工程的重要性的认识及计算参数的 确定,安全等级的划分是个难度很大的问 题,定量说明很难。采用按逆作法基坑支 护破坏的后果分为很严重、严重及不严重 三种情况分别对应于三个安全等级,其重 要性系数的选用与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 准相一致。安全等级与重要性系数-2l表5.1.3 虽然给出了逆作法“临时结构的安全等级和重 要性系数”,但是设计者在进行逆作法结构设计时还是 很难把握这个安全等级。l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l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

9、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2002l这两本规程对基坑工程进行分类,分为一、二、三级 ,这也是对基坑工程重要性的分类,分类的标准有定 量的概念,对逆作法的安全等级分类有重要的参考价 值,使用上又与现行的国标是统一的。两个国标的分类标准表 基坑工程类别类别类别分类标类标 准 一 级重要工程或支护结 构作主体结构的一部分; 开挖深度大于10m; 与临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 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需要严 加保护的基坑 二 级除一级和三级外的基坑属二级基坑三 级开挖深度小于7m,且周围环 境无特别要求时的基坑5.1.4 逆作法结构设计时的荷载组合l1

10、抗倾覆及抗滑移时,应按承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 应的基本组合进行组合,其分项系数应为1.0。l2 当计算围护结构、水平和竖向结构承载力时,上部 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相应的地基反力及这部分结构 所直接承受的施工荷载效应应按承载力极限状态下荷 载效应的基本组合进行组合,并应采用相应的分项系 数。l3 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规定5.1.4 逆作法结构设计时的荷载组合-2l4 裂缝宽度和变形,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 的标准组合进行组合。l5围护结构竖向沉降,施工阶段传至基础底面的荷载效 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进行组 合。当围护结构作为永久结构使用时,在使用阶段传至 基础底面的

11、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 的准永久组合进行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l6 支撑结构的竖向沉降,传至基础底面的荷载效应应按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进行组合, 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并应按施工与使用不同阶 段的荷载分别计算5.1.4 逆作法结构设计时的荷载组合-3l7 承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组合,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有关规定。5.1.5 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结构设计的荷载应符 合下列规定:l1 水平荷载:应包括逆作法施工阶段外围护结构所传 递的水压力、主动土压力或静止土压力、坑外地面荷 载的侧压力。作为永久结构的构件在使用阶段

12、,应包 括外墙结构所传递的水压力,静止土压力、坑外地面 荷载的侧压力。l2 竖向荷载:应包括逆作法施工各阶段逆作法结构构 件自重及施工荷载,应包括取土、运土时可能作用于 逆作法结构上的荷载。作为永久结构在使用阶段的竖 向荷载,应包括结构自重、 活荷载 、风荷载和地震作 用引起的竖向力,作用于底板的水浮力。5.1.6 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结构设计应进行下列 计算和验算:l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和验算:l 1)围护结构的稳定性计算,包括抗隆起验 算、抗倾覆稳定性、整体滑动、抗滑移等;l 2)降水设计计算,抗浮;l 3)围护结构在施工和使用阶段受弯、受剪 、受压承载力计算;l 4)主体结构兼作围护

13、结构、支撑结构时, 结构承载力计算和稳定性验算。5.1.6 -2l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和验算:l 1)主体结构兼作围护结构的沉降验算;l 2)竖向支撑结构的沉降计算。l 3 支撑体系和围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宜采用空 间作用的整体分析方法。当施工与使用阶段构 件的使用条件变化时,应按最不利情况验算。5.2 围护结构设计l5.2.1 围护结构可根据受力条件分段按平面问题进行计 算:l1)逆作法中地下室楼板可作为围护结构的水平支撑,楼 板可视为围护结构不动铰支点;l2)当围护结构兼作地下室外墙时,围护结构与楼板处的 支点可视为不动铰支点,墙外侧的土压力宜取静止土压 力。l静止土压力系数l (5

14、.2.1)l土的有效内摩擦角()。5.2围护结构设计-1l围护(支护)结构的内力与变形分析是基坑工程也是 地下建筑逆作法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目前常用的 分析方法主要有平面竖向弹性地基梁法。l也是本规程及基坑规程推荐的常规使用计算方法l分段按平面问题l分析原理: 平面竖向弹性地基梁法假定围护结构为平面应变问题, 将围护结构看做一竖向放置的弹性地基梁,开挖面以 下土体对围护结构的支撑作用用弹性支座模拟,墙后 土体对围护结构的作用用已知的分布力来代替。5.2 弹性地基梁法的计算简图图5.2.1 弹性地基梁法的计算简图5.2围护结构设计-2l上图为一典型基坑开挖过程的计算简图。取围护长度为b的一段作

15、 为分析对象,列出弹性地基梁的变形微分方程。考虑土体的分层(m值不同)及水平支撑(逆作法楼层)的设 置等实际情况,需要沿竖向将弹性地基梁划分成若干单元,列出 每个单元的微分方程,一般可采用杆系有限元方法求解。划分单 元时,尽量考虑土层的分布、地下水位、支撑的位置、基坑的开 挖深度等因素。分析多道支撑分层开挖时,根据基坑开挖、支撑 情况划分施工工况,按照工况的顺序进行围护(支护)结构的变 形和内力计算,计算中需考虑各工况下边界条件、荷载形式等的 变化,并取上一工况计算的围护结构的位移作为下一工况的初始 值。5.2围护结构设计-3l平面竖向弹性地基梁法目前已经有很多程序可以求解,国内如同 济启明星

16、深基坑支挡结构分析计算软件FRWS、北京理正深基坑 支护结构设计软件,北京建研院PKPM的施工技术软件中的深基 坑支护结构设计软件等均在基坑围护工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应用, 并取得了相当的工程经验。桩(墙)分步开挖的内力图-m法可可计算位移,结果更合理计算位移,结果更合理5.2围护结构设计-4l荷载l围护结构的水平荷载:水、土压力土压力采用简单的Rankine土压力理论,相对简单,应用广泛。适 用于砂土、黏土及成层土,还能考虑地表超载及有地下水的情况l土压力的类型与判定l按围护结构是否发生位移以及位移的方向与大小,可以将土压力 区分为以下三种:l1.静止土压力l如果围护墙静止不动,即位移为零时,土体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 称为静止土压力,以Po表示。此时,墙后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 。例如在深基坑工程中,在基坑开挖之前,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 即为静止土压力。此外,有时因围护墙位移很小,不论墙前或墙 后,均按静止土压力计算,这种简化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