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理用药用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771518 上传时间:2018-08-02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合理用药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浅谈合理用药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浅谈合理用药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浅谈合理用药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浅谈合理用药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合理用药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合理用药用(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OGO浅谈合理用药浅谈合理用药*医院 药剂科 *目目 录录 概 述一二合理用药的措施四不合理用药现状分析二合理用药注意事项三一、一、概 述(一)国际上对合理用药的定义(二)合理用药观念的发展过程(三)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四)合理用药的特征国际上对合理用药的定义 国际上药学届的同仁已就合理用药这个概 念达成共识,给合理用药赋予了更科学完整的 定义:合理用药就是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 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 地使用药物 。 近年来 WHO对合理用药给出了新的定义: 患者能得到适合于他们的临床需要和符合他们 个体需要的药品以及正确的用药方法(给药途 径、剂量、给药间隔时间和疗程)

2、;这些药物 必须质量可靠、可获得,而且可负担得起(对 患者和社会的费用最低)。合理用药观念的发展过程合理用药观念的发展过程 合理用药思想是人类在接受惨痛教训,认真反思之后,开始控制 自己创制的“魔鬼”(药品)的正确反应。从药师的角度,对合理用药 的理解和做法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1、临床用药管理阶段自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几起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爆发, 药师开始将临床用药管理作为药房业务工作的主流。 概念: 用药管理是一个集知识、理解、判断、过程、技术、管理 和伦理为一体的系统,旨在保证药物使用具有理想的安全性。 工作内容: 药师主要通过对药品的获得(采购、制备)、开方、配 发和用药监测

3、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临床用药管理4。在临床用药管理阶段,药师开始积极参与到临床用药过程之中, 药师关注的焦点是用药过程的合理化。这时判断用药是否合理的标准 是安全、有效,而且明确了安全性是首要的。 这一阶段的工作内容我院已能完全做到。合理用药观念的发展过程2、 临床药学阶段 70年代,临床药学兴起。 临床药师的主要任务:包括参加 查房和会诊,对病人的药物治疗方案提出合理建议;对一些药 物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确保这些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向医 护人员和其他药学人员提供药物信息咨询服务;直接对病人进 行用药指导,提高病人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监测和报告药物 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培训药房在职人员和实

4、习学生等。临床药师的常规工作是直接接触患者,监测药物使用过程 和结果。由于药动学理论和技术的成熟,可以采用先进的方法 和手段实际检测到血药浓度等数据,以此作为评价用药合理与否 的指标,进而调整和控制药物治疗的实施。这一阶段,合理用 药由监测用药过程进化到优化用药过程。这一阶段的工作内容我院现在只开展了一部分,由于没有 参加查房和会诊,所以为开展对病人的药物治疗方案提出合理 建议和治疗药物监测两项工作,但是其余各项工作均已开展。合理用药观念的发展过程3、 药学保健阶段“药学保健”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使药师的工作模式发生 了转变,由以供应药品、治疗疾病为主的传统模式转变完全以 患者为中心的模式。

5、药师向患者提供药学保健的主要任务是:发现、防止和解决 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药品供应工作作为药学保健的组成部 分,逐渐转移给药士之类的药学技术人员完成。这种新型的药 学服务模式,把药师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强化了 药师在临床医疗实践和用药中的地位和作用。药师不仅对所提 供的药品质量负责,而且要对药品使用的结果负责。这一阶段的工作内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医院也不多,汉 中地区各医院未开展。合理用药基本要素 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 包括4个方面: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 离开这4个要素,用药的合理性便没有实质内容。每 一方面都包含深刻的内容,从理论上讲,合理用药 必须兼顾这4个方面,光

6、考虑其中一两个因素的用药 ,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概念的特征从合理用药概念的来源和发展可以看出 ,合理用药的概念具有两个特征: (一)是动态发展的:随着医学的发展,对合理 用药的再评价,新的理论会完善甚或是纠正传统的 理论。 例如:-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联合使 用。传统理论认为两者相互拮抗,而在当今医疗实 践中,这种经验用药却有着明显的协同作用。 但是,这一联合用药方法在很多方面还处于学术 讨论和实践验证阶段,我们在使用时应慎重,要了 解这一联合用药所主要针对的适应症、用药量及用 药次序,不能盲目使用。现已认可的部分适应症: 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尤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7、)。 原因:a、分布不同:大环内酯类在肺部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 位,-内酰胺类全身分布。b、作用部位不同:大环内酯类在 细胞内浓度很高,在巨噬细胞内的浓度高于细胞外2030倍, -内酰胺类在细胞外液发挥杀菌作用。 难治的、复杂的混合感染(可先用杀菌剂,后用抑菌剂 )。 细菌生物被膜(BF):细菌产生多糖将自己包裹形成保护 膜,影响抗菌效果。易形成生物被膜的细菌主要有绿脓杆菌、 大肠杆菌及肺炎克雷白杆菌等,尤以绿脓杆菌为严重。先用少 量大环内酯类药物以减少多糖的产生,破坏细菌生物被膜,后 用-内酰胺类抗生素发挥其强大的杀菌作用而将细菌清除。 其他。 新知识、新方法,我们在使用时必须慎重,盲目使用必

8、然 会造成不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概念的特征 (二)是相对的: 评价某种治疗方案是否合理,是相对于其他治疗 方案而言的;需要权衡其他各种因素。实际上也是不存在绝对有效、完全无不良反应的 药物的,就安全性和经济性而言,不是一个量或度 的概念,而是比值的概念,即:效价比。二、 用药现状分析(一)不合理用药的表现(二)不合理用药的后果(三)造成不合理用药的因素不合理用药表现 用药监测指标*医院门诊处方指标监测项目均 值干预结果 (%) 2012年2013年平均用药品种数(种)2.42.3 -就诊使用通用名处方的百分率()9899就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百分率()20.118.4就诊使用针剂处方的百分率()

9、41.833处方平均金额(元)13796.7门急诊处方的合格率(%)94.895不合理用药表现 用药监测指标*医院住院部指标监测项目均 值干预结果(措施 ) (%)2012年2013年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个)1.31.28()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7867(不超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5849.614 (40DDD以下)抗菌药物特殊使用品种使用量占抗菌药物 使用量的百分率(%)86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检查百分率(%)2322 (不低于30%).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百分率(%)6663(不超过30%)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人均用药天数3.6天3.2天

10、(不超过24H)接受清洁手术者,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 百分率9598不合理用药表现 要做到合理用药,就应当严格执行相关的政策法 规、规定及技术规范,加强对抗菌药物遴选、采购 、处方、调剂、临床应用和药物评价的管理。 相关的政策法规及技术规范有: 处方管理办法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国家处方集等 200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8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2009卫生部38号文件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2010 卫生部产NDM-1泛耐药肠杆

11、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试行版) 2010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2012卫生部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不合理用药表现 抗菌药物国家相关规定不合理用药表现 抗菌药物国家相关规定医疗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2012工作任务分解量化指标 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不合理用药表现一: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1、一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63%(要求: 30%) 3、抗菌药物的遴选不适宜: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范性文件均指出了对 某一疾病的首选、次选及备选药品,临床使用时应尽量参考。 例如:急性扁桃体炎的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 的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在经

12、验治疗中,应首选青霉素钠, 次选大环内酯类或头孢唑林钠。对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 所致的感染,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疗效不及第一代头孢菌素和青 霉素钠。4、联合用药不适宜:例如:克林霉素与替硝唑联用(特殊情况除外);头孢 西丁与甲硝唑联用,克林霉素和头孢西丁抗菌谱已涵盖厌氧菌 ,无需再用替硝唑、甲硝唑。5、其他不合理用药表现见“处方点评”。不合理用药表现二:中成药使用不合理 1、功能主治、辨证施治不适宜:许多非中医医师对 中药不能辨证施治,但是中成药却在大量被使用, 尤其是心脑血管类中成药经常联合使用。 2、联合用药不适宜:由于对中成药成分缺乏了解, 联合用药造成重复用药。例如:百令胶囊合用金水

13、宝(虫草菌丝体干粉);银杏酮酯滴丸合用杏灵分散 片(主要成分银杏酮酯),均为重复用药。 3、中药注射剂使用中的配伍禁忌:中药注射剂现已 全部单独配制使用,但是,在续液时往往因为没有 冲管而造成药品变色、沉淀等理化反应,威胁到医 疗安全。不合理用药表现三:处方点评中存在的问题代码不合理用药项目备注 (1)不规范处方0 1-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 难以辨认的 1-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1-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 、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 ,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1-4新

14、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1-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0 1-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1-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1-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1-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 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不合理用药表现三:处方点评中存在的问题1-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1-1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1-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 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 量未注明理由的 1-13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

15、性药品、放射性药品 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01-14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 的 1-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 ,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2)用药不适宜处方0 2-1适应证不适宜的 2-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不合理用药表现三:处方点评中存在的问题2-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02-4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2-5用法、用量不适宜的2-6联合用药不适宜的2-7重复给药的2-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2-9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3)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处方应当判定为超常处方03-1无适应证用药03-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03-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03-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 物的0总计不合格处方0不合理用药表现三:处方点评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部分“不规范处方”中除两项没问题,一项中 草药处方未作点评外,其余12项均有不同程度的不 规范情况存在。表现较为突出的有: 胞磷胆碱注射液 1粒 3次/日(剂型错误,无规格、无 剂量) 琥乙罗红霉素(无此药品名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