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2012复习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768937 上传时间:2018-08-02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学2012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测量学2012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测量学2012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测量学2012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测量学2012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学2012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学2012复习(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复习测量学 地图学第一部分:测量学b第一章: 结合地图学的第二章第一、 二节的内容复习b1、掌握两个概念:大地水准面、参考 椭球体b2、掌握地面点表示、定位的方法;b3、掌握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b4、了解其它章节的知识。第一章 绪论b重点学习第二、三节b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了解第二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b 自然表面b 物理表面:水准面b 数学表面:椭球体面第三节 地面点位置的表示u某点沿基准线投影到基准面上位置(x,y)坐标(地理、直角)u该点离基准面高度(H)第三节 地面点位置的表示b高斯平面直角坐标b坐标系的构建方法:一投影带建立一个 直角坐标系,赤道为横轴y,向东为正 ,中央经线为纵轴

2、x,向北为正。交点 为原点。b坐标的表示方法:横坐标为坐标值 +500km,前面加上带号。第五节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程序b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高差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b确定地面点的三个基本要素:高差、水平角和水平距离。第五节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程序b基本原则 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 次序上先控制后细部; 精度上从高级到低级;第五节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程序b测量工作的程序b控制测量b地形细部测量第二章 水准测量b1、掌握什么是水准测量b2、掌握水准测量的原理、目的b3、掌握水准测量的布设路线形式b4、了解水准测量的实施过程b5、了解水准仪的使用、读数、内业计 算、误差的减弱措施(实习)

3、。第二章 水准测量b重点学习第一、第三节b第二节、第四节了解b其它不要求第三章 经纬仪与角度测量b掌握什么是水平角、竖直角b了解DJ6光学经纬仪的作用b掌握经纬仪测量水平角的方法b了解经纬仪的使用、读数、内业计算、 削减误差方法。第三章 经纬仪与角度测量b重点学习第一、第二、第五、第六节b第三节了解b其它不要求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b掌握距离测量的目的b掌握距离测量有三种方法b掌握精密钢尺量距的步骤b了解视距测量的基本原理b了解光电测距的概念b掌握直线定向的概念、直线方向的 表示方法。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b重点学习第一、第三、第五节b第二、四节了解第五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b掌握测量

4、误差的分类b掌握各类误差的概念b掌握偶然误差的特点b掌握算术平均值的概念、作用b掌握观测值的改正数的概念b掌握衡量测量结果精度的标准第五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b重点学习第一、第二、第三节b其它不要求第六章:小地区控制测量b掌握控制测量的概念为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b掌握控制测量的作用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因此必 须采取正确的测量程序和方法,以防止误差的积 累并加快测量作业的速度。第六章:小地区控制测量b掌握导线的概念及布设形式将相邻控制点用直线连接起来构成的折线和多边形,包括发附合、闭合、支导线。b掌握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特点b掌握三角测量的概念、特点第六章:小地区控制测量

5、b重点学习第一、第二、第三节b第四节了解(小三角测量的概念,特点 )b其它不要求第七章:GPS技术及应用b了解GPS的概念b了解GPS的组成b了解GPS的应用 第七章:GPS技术及应用b第一、二、三节了解b其它不要求第八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b了解测图前的准备工作b掌握概念:地形、地物、地貌、地图 比例尺、碎部点b掌握比例尺精度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b掌握地图符号的分类第八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b掌握等高线的概念,等高线的特点、类 别、用途b掌握地形图测绘的极坐标法原理b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经纬仪(或 者全站仪)测图的流程b了解地形图拚接、检查的概念、目的。第八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b重点学习

6、第一、第二、第三、第五节b第四、六节了解b其它不要求第九章:地形图的识读与应用 b掌握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 原理b了解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 的方法 b掌握工程用图的分幅的方法b掌握地形图识读的基本内容、方法第九章:地形图的识读与应用b重点学习第一、第二、第三节b第四、五节了解b其它不要求第二部分 地图学第一章:导论b了解地图的制作过程:实测和编绘b掌握地图的构成要素:图形、数学、辅助等。第一章:导论b重点学习第一、第二、第四节b其它不要求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b掌握地图投影的概念、分类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投影到平面上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按构成方法分类:几何和非几何按变形性质分

7、类: 等角、等积、任意。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b掌握地图投影变形是怎么产生的,投影 变形的概念b掌握正轴方位投影的经纬网形状,用途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b掌握墨卡托投影的投影性质、经纬网形 状、变形分布、及其应用b掌握高斯克吕格投影的投影性质、投 影后的经纬网形状、变形分布、分带原 理、高斯投影的应用、投影后直角坐标 系的建立及坐标的表示方法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b了解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的投影 类型;(高斯)b了解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b了解投影的判读方法。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b除了第三节的四、六部分,第四节的四 部分,其余都要求学习。第四章:地图概括b掌握地图概括的概念、目的、步骤影响

8、因素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 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 形成新的概念。b了解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取舍和概括第四章:地图概括b重点学习第一节b了解第二节b其它不要求第五章:地图符号b掌握地图符号的概念、分类地图符号是地图上各种形状、大小和颜色的图形和文字的总称。按比例尺、演绎方法等分类。第五章:地图符号b掌握构成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形状、尺寸、方向、颜色、网纹。b掌握注记的概念、分类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的总称。 名称注记、说明注记第五章:地图符号b重点学习第二、三节,第四节的色彩三 属性b了解第一节b其它不要求第六章:地图表示b掌握地理数据的点状表示方法(质量、 数量)b了解比例

9、圆的概念、作用第六章:地图表示b掌握地理数据的线状表示方法(质量、 数量)b掌握走向线的概念、及其上面可以承载的信息,学会使用走向现来表达这些信息第六章:地图表示b掌握定性信息表达的方法面状符号表示。包括类型图、区划图、范围图。第六章:地图表示b了解点值图的概念、作用在制图区域中呈离散的、复杂分布的现象,无法勾绘其分布范围线时,可以用一定大小和形状的点群来反映,这样的图就是点值图。第六章:地图表示b掌握分区统计图的含义,用途制图区域划分为若干单元,各单元统 计总量,用点符号在适当位置表示统 计量。 用途:表达多个单元的某个统计数据 的总量。第六章:地图表示b掌握等值线的概念及其特点b了解等密度线的概念及其特点特点:与等高线同;前者表示绝对及派生数据,后者表示区域单元上的平均数据。第六章:地图表示b掌握等值区域图的概念、作用 制图区域划分若干单元,统计数据并分级 表示。第六章:地图表示b重点学习第一、二、三、四节b其它不要求祝大家考试顺利!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 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