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抗菌药物的特点及临床合理应用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767327 上传时间:2018-08-02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类抗菌药物的特点及临床合理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各类抗菌药物的特点及临床合理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各类抗菌药物的特点及临床合理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各类抗菌药物的特点及临床合理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各类抗菌药物的特点及临床合理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类抗菌药物的特点及临床合理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类抗菌药物的特点及临床合理应用(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类抗菌药物的特点各类抗菌药物的特点 及临床合理应用及临床合理应用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徐徐 秀秀 华华喹诺酮类喹诺酮类1药物分类及抗菌活性据1997年Andriole提出,经Schellhore整理的Andriole-Schellhore的分类,喹诺酮类药物共分为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分类喹诺酮类抗菌药分类 代 别别中文译译名英文名 第一代奈啶啶酸 西诺诺沙星 吡哌哌酸Nalidxic acid Cinoxacin Pipemidic acid 第二代诺诺氟沙星o 氧氟沙星o 环环丙沙星o 培氟沙星o 依诺诺沙星o 氟罗罗沙星n 洛美沙星n 左氧氟沙星n 芦

2、氟沙星nNorfloxacin o Ofloxacin o Ciprofloxacin o Pefloxacin o Enoxacin o Fleroxacin n Lomefloxacin n Levofloxacin n Rufloxacin n代 别别中文译译名英文名 第三代替马马沙星n 那氟沙星n 司帕沙星n 托氟沙星n 格帕沙星n 加替沙星l 帕珠沙星l 伊洛沙星l 阿拉曲沙星lTemafiloxacin n 因毒性停用 Nadifloxacin n Sparfloxacin n Tosufloxacin n Grepafloxacin n 停用 Gatifloxacin l Paz

3、ufloxacin l Irofloxacin l Alatrafloxacin l 第四代曲伐沙星l 莫西沙星 克林沙星 du-6895aTrovafloxacin l 因毒性停用 Moxifloxacin Clinafloxacin 因毒性停用 第一代喹诺酮类,主要抗革兰阴性杆菌,抗铜绿假单 胞菌作用不强,主要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但因其不 良反应严重,多已弃而不用。 第二代氟喹诺酮类,目前仍在广泛应用,其抗菌活性 见表。90年代上市的洛美沙星,体内抗菌活性优于环 内沙星,半衰期为8.5h。芦氟沙星和氟罗沙星的半衰 期分别为35h和12h,前者在前列腺中浓度较高,后者 血药浓度高且不影响茶碱

4、代谢。左氧氟沙星为氧氟沙 星的5型异构体,作用强一倍,不良反应少。总之, 第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扩大了抗菌谱,不但对革兰 阴性杆菌有效,而且对革兰阳性球菌也有抗菌活性, 体内分布较广泛。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比较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比较 细菌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依诺沙星肠肠杆菌科细细菌1)33333 沙门门氏菌/沙雷氏菌33333 流感嗜血杆菌33333铜绿铜绿假单单胞菌32222金黄色葡萄球菌 (MSSA)22111链链球菌(A族/肺炎链链球菌 )11000与茶碱的互相作用3)+1)肠杆菌科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肠杆菌、摩根菌、克雷柏菌 2)0无抗菌活性,1抗菌活

5、性弱;2抗菌活性中等;3抗菌活性强 3)作用微弱,+有作用,+有强作用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 除保持了第二代的抗菌谱广、活性强、组织渗透性好的优点外,还进一步扩大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包括抗细胞内繁殖的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并且对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的作用比环丙沙星等强得多。 托氟沙星抗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活性比第二代品种强,半衰期为4.17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是环丙沙星的8倍,诺氟沙星的32倍。 那氟沙星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需氧菌等都有效, 而且对产-内酰胺酶的细菌及甲氧西林耐药性金葡菌 同样有效。有皮肤感染主要致病菌疱疮丙酸杆菌的MIC 为0.78mg

6、/L,目前使用其1%软膏治疗痤疮与脓疱疮。 司帕沙星抗革兰阴性菌的活性与环丙沙星相似,而抗 葡萄球菌(包括甲氧西林耐药性金葡菌)、肺炎链球 菌、支原体、衣原体、分枝杆菌的活性是已有喹诺酮 类药物中最强者,半衰期约10h,与茶碱、非甾体抗炎 药无互相作用。司帕沙星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活性是第 二代喹诺酮类药物的330倍,与异烟肼和利福平相当 ,这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第四代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第四代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 以Du-6859a为代表可称是超广谱抗感染药物。Du- 6859的药物动力学参数中,半衰期为4.4-5.0h,血清 蛋白结合率约50%,主要经肾排泄,服药48h内尿中 以原形药排出69%

7、74%,耐受性良好。其对革兰阴性杆菌(包括不动杆菌和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与环 丙沙星相似或略优,对甲氧西林敏感性和耐药性金葡 菌(MSSA,MRSA)、肠球菌的作用更强,对拟杆菌的作用则与司帕沙星、托氟沙星相似,对结核分枝杆 菌和其它分枝杆菌、肺炎军团菌、幽门螺杆菌等亦具 有良好的活性。但其作用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喹诺酮类药物作用特点喹诺酮类药物作用特点 抗菌谱广:除对G杆菌有强大作用外,尚对部分G+菌、军团菌、衣原体、支原体、分枝杆菌有较好抗菌 活性,属杀菌剂。 体内分布广:其蛋白结合率低,能渗透入各组织和体 液中,细胞内浓度高,生物利用度高。适用于临床各 部位的感染。 多数药物既能口服,又

8、能静脉注射,可用于序贯疗法 。 血浆消除半减期较长,有后效作用,属浓度依赖型抗 菌药物,每日仅需给药12次,使用方便。 喹诺酮喹诺酮: : 安全性与耐受性安全性与耐受性皮肤: 光毒, 潮红 (LOM, SPX)跟腱: 跟腱炎/ 跟腱撕裂 (all)CNS=central nervous system GAT=gatifloxacin, GRX=grepafloxacin, LOM=lomefloxacin, LVX=levofloxacin, OFX=ofloxacin, SPX=sparfloxacin, TVA=trovafloxacin Breen J, et al. J Respir

9、Dis. 1999;20(suppl 11):S70-S76.CNS: 眩晕 (TVA 11%, GAT 3%), 失眠 (OFX), 中风 (LOM), 头痛 (GAT 4%)Heart: QT间期延长 (SPX, GRX)胃肠道: 恶心 (GAT 8%, LVX 1.3%), 腹泻 (GAT 4%)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注意事项 不宜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 不宜常规用于16岁以下小儿各种感染。 不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尤其有癫痫史者。 避免与茶碱类、咖啡因和口服抗凝药(华法令)等药 同用。 不宜与阿的平和H2受体阻滞剂同用。 不宜与制酸剂同用。喹诺酮类与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比较喹诺酮类与第二

10、、三代头孢菌素比较 适应症适应症 轻、中、重感染轻、中、重感染 中、重度感染中、重度感染 耐药性耐药性 较易,尤以铜绿较易,尤以铜绿 不易不易( (铜绿除外铜绿除外) )血药浓度血药浓度 10mg/L 10mg/L 数数10-100mg/L10-100mg/L以上以上抗生素后效应抗生素后效应 有有 对对G-G-无无细胞内杀菌细胞内杀菌 易进入易进入 不易不易前列腺前列腺 易进易进 不易不易 炎性炎性CSF CSF 进入少进入少 达有效水平达有效水平禁忌禁忌 儿、孕、神经系疾病儿、孕、神经系疾病 无无给药方式给药方式 浓度依赖浓度依赖 时间依赖时间依赖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

11、具有1216碳内酯环共同代学结构的抗菌药。该类药物作用于 细菌50S核糖体亚单位,通过阻断转肽作用和mRNA位移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为快速抑菌剂。天然品种是一类难溶于水的硷性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 本类药物新品种有阿齐、克拉、罗红、地红、氟 红、罗地、米欧卡霉素等。新品种优点:口服吸收完全,不受胃酸影响;血药及组织浓度增高;半衰期长;主要抗G+菌加强,也对支原体、衣原体、非结核 分枝杆菌和弓形体等作用增强;副作用小。1414、1515、1616、元环内酯类抗生素、元环内酯类抗生素天然品种(第一代)半合成新红红霉素衍生物(第二代 ) 14元环环红红霉素Erythromycin 克

12、拉霉素Clarithromycin 罗红罗红 霉素Roxithromycin 氟红红霉素Flurithromycin 地红红霉素Dirithromycin 15元环环阿奇霉素Agithromycin 16元环环柱晶白霉素 Leucomycin罗罗他霉素Rokitamycin麦地霉素Medemycin欧美卡霉素Miocamycin 交沙霉素Josamycin 螺旋霉素Spiramycin乙酰酰螺旋霉素Acetyspiramycin新大环内酯类药物比较新大环内酯类药物比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特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特点天然品种半合成衍化物抗菌谱谱G+球菌、军团军团 菌、弯曲杆菌、衣 原体、支原体、部分厌厌

13、O2菌保留天然品种抗菌谱谱 ,使抗菌活性增强酸碱度对对胃酸不稳稳定,PH4时时抗菌活 性降低对对胃酸稳稳定,不易被 胃酸破坏 组织浓组织浓 度与血浓浓 度组织浓组织浓 度高,血浓浓度低同左,血浓浓度比天然 品种高 细细胞内外浓浓度比6.61679半衰期短半衰期长长(除罗罗他霉 素外) 不良反应应常见见少见见、轻轻抗生素后效应应短长长新大环内酯类药物对不同病原体的选用新大环内酯类药物对不同病原体的选用( (按作按作 用强度排列用强度排列) )G +菌:克拉最强,其他均可 流感嗜血杆菌:阿齐、克拉 卡地莫拉菌:阿齐 淋球菌:阿齐 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阿齐最有效,但不常用 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

14、:阿齐、地红 嗜军团菌:克拉、米欧卡、罗他 厌氧菌:罗他、克拉 支原体:队齐、克拉 衣原体:克拉、罗红 脲原体:克拉、米欧卡、阿齐、罗红 乌分枝杆菌:克拉、阿齐、罗红 弓形体:克拉(乙胺嘧啶)、阿齐 包柔螺旋体:克拉、阿齐、地红、罗红 莱姆氏病:阿齐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 细菌性血管瘤病:消除皮损 L型细菌感染 巴西紫癜热 猫抓病 立克次氏体感染 结核病(定性脓疡、卡介苗局部脓疡) 海分枝杆菌感染 Cryptosporidum parvam(球虫寄生体) 麻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临床拓宽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临床拓宽使用 非感染性疾病: 冠心病(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

15、性肺炎 肺大疱:化学刺激作用破坏肺大疱(封闭) 老年性慢性便秘、术后肠胀气:有效促进结肠动力 新生儿胸糜胸:有效粘连胸膜间隙 骨髓瘤:对免疫影响 哮喘、平喘(抑制巨噬细胞产生炎性介质) 克隆氏病氨基糖苷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 来自链霉属: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核糖霉素等。 来自小单胞菌属:庆大霉素、西索霉素。 半合成:阿米卡星(卡那霉素衍生物),奈替米星(西索米星的衍生物)作用特点作用特点 水溶性好、性质稳定,属静止期杀菌剂 抗菌谱较广,对葡萄球菌属、需氧G杆菌有良好抗菌作 用。 作用机制为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杀菌剂。 同类药物间有交叉耐药性。 蛋白结合率低。 口服吸收差,肌注吸收好,大部分以原形由肾脏排泄。 主要不良反应为肾毒性、耳霉性、神经肌肉接头阻滞作用。 药物胞内浓度低,但有后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