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第六章,地籍控制测量)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766734 上传时间:2018-08-02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籍测量(第六章,地籍控制测量)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地籍测量(第六章,地籍控制测量)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地籍测量(第六章,地籍控制测量)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地籍测量(第六章,地籍控制测量)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地籍测量(第六章,地籍控制测量)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籍测量(第六章,地籍控制测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籍测量(第六章,地籍控制测量)(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籍控制测量第六章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6.1 概述6.2 地籍控制测量6.3 地籍控制网坐标系6.4 地籍控制测量的方法本章内容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学习要求n了解国家控制网、城市控制网的布设;理 解地籍控制测量的布设方案及主要技术要 求;掌握导线测量(无定向导线)的内业 计算步骤。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6.1 概述 一、控制测量(control survey)1、目的与作用:在测区内先建立测量控制网,用来控制全局,然后根据控制网测定点周围的地形或进行施工测量。为测区建立统一的基准控制全局,限制误差的积累为进行各种细部测量提供起算数据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2、控制测量分类按内容分:平面控制测量:测定

2、各平面控制点的坐标X、Y。高程控制测量:测定各高程控制点的高程H。按精度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一级、二级、三级、图根按方法分:天文测量、常规测量(三角网、三边网、导线网、水准网)、卫星定位测量按区域分:国家控制测量、城市控制测量、小区域控制测量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二、国家控制网 n平面:国家平面控制网由一、二、三、四等三角网(triangulation network)组成。国家一、二等网合称为天文大地网,我国天文大地网于1951年开始布设,1961年基本完成,1975年修补测工作 全部结束,全网约有5万个大地点。n高程:国家高程控制网是由一、二、三、四等水准网(leveling netw

3、ork)组成。 国家控制网的特点:高级点逐级控制低级点。 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一等三角锁布设方案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二等三角网布设方案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三等、四等三角网布设方案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国家三角锁、网的布设规格及其精度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三角网的布设方案及技术要求三、 城市测量控制网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边角组合网的布设方案及技术要求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导线网的布设方案及技术要求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导线网的布设方案及技术要求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导线网的布设方案及技术要求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GPS网的布设方案及技术要求第六章

4、地籍控制测量6.2 地籍控制测量n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 度要求,视测区范围的大小、测区内现存 控制点数量和等级等情况,按测量的基本 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 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等的测量工作。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一、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原则n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分级 布网的原则,同时也可越级布网。地籍 平面 控制 测量地籍基本 控制测量地籍图根 控制测量一、二、三、四等一级、二级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各等级三边网的主要技术规定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各等级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规定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各等级GPS相对定位测量的主要技术规定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

5、u各等级GPS相对定位测量的主要技术规定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二、地籍平面控制网的精度地籍控制测量的精度地籍控制测量的精度是以是以界址点的精度界址点的精度和和 地籍图的精度地籍图的精度为依据而制定的。为依据而制定的。界址点坐标精度界址点坐标精度通常以通常以实地具体的数值实地具体的数值来来 标定,而与地籍图的比例尺精度无关。一般情标定,而与地籍图的比例尺精度无关。一般情 况下,况下,界址点坐标精度要等于或高于其地籍图界址点坐标精度要等于或高于其地籍图 的比例尺精度,的比例尺精度,如果地籍图根控制点的精度能如果地籍图根控制点的精度能 满足界址点坐标精度的要求,则也能满足测绘满足界址点坐标精度的要求,

6、则也能满足测绘 地籍图的精度要求。地籍图的精度要求。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三、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布设n城镇地区:一般为每隔100200m布设一点;n郊区或建筑物稀疏地区:一般为200400m布设一点;n农村地区:每隔400500m布设一点。地籍测量控制点均应埋设固定标志,并应绘制地籍控制点的点之记。 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三、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布设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三、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布设控 制 网 略 图 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四、 地籍控制测量的特点1城镇地籍测量由于城区内街巷纵横交错,房屋密集 ,视野不开阔,应选用导线测量建立平面控制图。 2、在城镇地区,为满足界址点坐标精度的要求,必须 布设大

7、量的一、二级导线和图根导线点。 3、地籍控制点的精度与测图比例尺无关。 4、现代地籍的一个主要用途,就是其资料能用于城市 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各类工程设计。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四、 地籍控制测量的特点5地籍元素间相对误差限制较严,如相邻界址点间 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间距的误差不超过图上 0.3mm。 6为了保证宗地勘丈的要求,基本控制和图根控制 必须有足够的密度,才能满足测量要求。 7规程规定界址点中误差为5cm,所以有时应考 虑高斯投影长度变形的影响。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6.3 地籍平面控制网采用的坐标系一、 国家坐标系 n1954年北京坐标系 n1980年西安坐标系 n新1954年北

8、京坐标系 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二、 城市坐标系 建立独立坐标系的方法n用国家控制网中的某一点坐标作为原点坐标,某 边的坐标方位角作为起始方位角。n从中、小比例尺地形图上用图解方法量取国家控 制网中一点的坐标或一明显地物点的坐标作为原 点坐标,量取某边的坐标方位角作为起始方位角 。n假设原点的坐标和一边的坐标方位角作为起始方 位角。 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二、 城市坐标系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三、 坐标换带转换n坐标换带转换包括6带与6带之间、3带与3带之 间、3带与6带之间以及3(6)带与任意投影带 之间的坐标转换。n坐标转换计算(即换带计算)是利用高斯投影的 正、反算公式(即高斯投影函数式)进行

9、。 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6.4 地籍控制测量的方法利用GPS技术布测城镇地籍基本控制网1、根据城镇地籍测量区域的大小,可选择三、四等GPS控制网作为城镇地籍测量的首级控制网,一、二级导线作为加密控制网。2、三、四等GPS控制网采用GPS静态定位的方法观测。3、建立GPS定位技术布测城镇地籍控制网时,应与已有的控制点进行联测,联测的控制点不能少于2个。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6.4 地籍控制测量的方法 利用已有城镇基本控制网 1、凡符合1985年发布的城市测绘规范要求的二、三、四等城市控 制网点和一、二级城市控制网点都可利用。 2、对已布设二、三、四等城市控制网而未布设一、二级控制网的地区 ,可以以

10、其为基础,加密一级或二级地籍控制网。 3、对已布设有一级城市控制网的地区,可以以其为基础,加密二级地 籍控制网。 4、在利用已有控制成果时,应对所利用的成果有目的地进行分析和检 查。在检查与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有过大误差时,则应进行分析, 对有问题的点(存在粗差、点位移动等),可避而不用。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6.4 地籍控制测量的方法一、 GPS相对定位测量 uGPS测量的工作程序南方南方96009600型型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GPS技术设计n GPS网的精度指标,通常以网中相邻点之间的基 线中误差来表示的,其具体形式如下:n距离中误差(mm) a固定误差(mm)nb比例误差系数(ppm) d

11、相邻点的距离(km) 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GPS技术设计三角网 星形网 环形网 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GPS选点n点位的选择应符合技术设计要求,并有利于 其他测量手段进行扩展与联测;n点位的基础应坚实稳定,易于长期保存,并 有利于安全作业;n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应开 阔,被测卫星的地平高度角应大于15;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GPS选点n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 站等),其距离不得小于200m,并应远离高压输 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m;n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物体;n交通应便于作业;n应充分利用符合上述要求的旧有控制点及其标石 和觇标。 第六章 地籍

12、控制测量uGPS野外作业n制定观测计划拟定观测计划的依据是:GPS网的布 设方案,规模大小,精度要求,GPS卫星 星座,参加作业的GPS接收机数量以及后勤保障条件(运输、通信)等。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n制定观测计划观测计算的内容:确定所需的工作量分区观测选择观测时段确定观测进程及调度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确定所需的工作量级级 别别 项项 目ABCDE卫星截止高度角()1015151515同时观测 有效卫星数44444有效观测卫 星总数209644观测时 段数6421.61.6基线平均距离(km)3007010155100.25时段长度(min)540240604540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采用分区

13、观测n若GPS网的点数较多,而参与同步观测时段的 GPS接收机数目有限时,建议分区进行观测。但 必须在相邻分区设置公共点,且公共点的数量一 般不得少于3个。n在一个观测分区内,用户还可根据参加作业的接 收机数量,分成若干个同步观测的子区。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选择观测时段n在GPS测量中,所测卫星与观测站所组成 的几何图形,其强度可取空间位置精度因 子(PDOP)来表示。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确定观测进程及调度n最佳观测时间确定后,在观测工作开始之 前,须拟定观测工作的进程表及接收机的 调度计划。尤其当GPS网规模较大,参加作业的仪器较多时,仔细地拟定和选择这些 计划的优化方案,对于顺利地实现预定

14、的 观测任务极为重要。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n安置及启动仪器安置仪器的步骤n在选好的观测站点上安放三脚架。n小心打开仪器箱,取出基座及对中器,将其安放 在脚架上,在测点上对中、整平基座。n从仪器箱中取出接收机,将其安放在对中器上, 并将其锁紧。 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n量取天线高n天线高计算公式:n实际输入仪器天线高 时要求输入 ,即用 钢卷尺由地面中心位 置量至天线边缘的斜 距。 99mm 99mm 13mm 13mm 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n启动仪器PWRPWR键键F1F1键键F2F2键键F3F3键键F4F4键键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n数据采集采集PWRPWR键键F1F1键键F2F2键键F3F3键键F4F4键键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GPS内业数据处理n数据传输连接前的准备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连接计算机和GPS接收机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数据传输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n内业数据处理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平差处理自动处理三维平差 二维平差 高程拟合 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l平差成果输出或者打印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无定向导线的计算其计算分为两步:第一步通过试算方法确定起始边坐标方位角;第二步按照附合导线的方法 计算各导线点坐标。二、 导线测量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无定向导线的计算第六章 地籍控制测量u无定向导线的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