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分析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9750212 上传时间:2018-08-02 格式:PPT 页数:114 大小:9.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分析(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新世纪数学 (16年级)教材编写组一 本册教材的整体介绍(一)教材的主要内容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w w 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与小数元、角、分与小数”的基础上,扩展的基础上,扩展 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 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w w 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 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 活的密切

2、联系活的密切联系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 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数与代数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小数除法小数除法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w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w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 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数与代数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认识方程认识方程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 通过直观教具,初步了解方程 通过游戏活动,初步了解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 解简单的方程数与代数第

3、二单元 认识图形w 通过分类活动,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了 解梯形的特征w 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w 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 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运用学过的 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w 能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案的 美;并能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空间与 图形第四单元 观察物体能辨认从观察点高低、远近拍摄到的相应照片和先后顺序 通过实际观察,使学生体会到同一景物 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辨 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相应照片和先后顺 序空间与图形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游戏公平游戏公平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

4、初步体验等可能 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 平的简单的游戏规则。统计与概率 实践活动结合具体学习内容设计的实践活动,如w 剪出几个不同的四边形,按表中所给的方法做一做,并填写 结论。 w 不同地面对球的反弹高度有不同的影响。选择两种不同的地 面,让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估测球第一次反弹的高度, 重复做3次,并将估测的数据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w 用小棒摆图形,并尝试寻找所摆图形的个数与所需小棒数的 规律。w w 数图形中的学问数图形中的学问 w w 激情奥运激情奥运 w w 图形中的规律图形中的规律独立设置的实践活动整理与复习w整理与复习(一) w整理与复习(二) w总复习教材内容的呈现

5、以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为主线 。 删繁就简,突出数学的思想方法。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能够反应 数学本质体现数学思想的素材,重视培养学生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专题的形式进一步加强数学的综合应用, 渗透数学思想。 (二)教材的编写思路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培养 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 培养,用学生成功的体验和数学内在的魅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教材的编写思路二 各单元内容介绍与教学 建议(一)数与代数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已学相关内容 二年级下册 万以内的加 减与混合运算 三年级下册 元、角、分 与小数本单元的主

6、要内容 小数意义的认识 小数大小的比较 小数的加减法运 算 小数的加减混合 运算后续的相关内容 四年级下册 小数的乘除法 运算 小数的四则混 合运算教学内容建议课时数小数的意义4 测量活动:单位的换算 比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练习一1 购物小票:小数加减法运算(一)4 量体重:小数加减法运算(二) 歌手大赛:小数加减法运算(三) 练习二21.结合具体教学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 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让学生说一说自己 在生活中遇见的小 数及其意义。与同伴交流,体会 小数与日常生活的 广泛联系。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分数 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通过直观模型与实际

7、操作,促进学生理解十 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 ,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 意义。3.在测量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先创设测量活动的情境分组讨论这些长度用“米” 作单位怎样表示,从中体 会小数的意义教师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 语言说明可以用小数表示 测量结果的原因4.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 序排列;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 会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如,有 的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可以得到 9.90分比9.87分高,最后可以 引导学生从数位来思考,两个 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 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所以9.879.9

8、0。如果学生在比较小数 的大小上有困难,教师还可 以用直观的方法,画图或计 数器,引导学生进行比较。5.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直观模型,理解并掌握 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创设情境,体会小数加减法计算 的必要性。利用直观手段(如涂一涂,算一 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计算时 数位对齐的道理,然后组织学生 交流。在交流中应重点指导学生 讨论小数加减法中,“为什么要 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 ”。 本节课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 ,小数加减计算中,只要小数点 对齐,之后的计算是与整数的计 算一样的。以便学生顺利把整数 计算的相关知识迁移到小数的计 算中。6.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 法

9、。创设问题情境,引出小数退位减法 的问题探索小数的进位与退位加减法计算 方法。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教师 可以引导学生在小数点对齐之后, 利用整数退位减法的相关知识去解 决问题。讲解“小数末尾添上0或者去 掉0,大小不变” 的问题时, 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具 体情境或直观图形进行讲解 。注意:教师在安排练习题时,不要出现繁琐的数据,以减轻学生负担。 7.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的实际问题 帮助学生理解、分析 主题情境中的信息可让学生先估算,再 独立探索计算的方法, 再在全班进行交流进行小数加减混和运算时 ,不要求学生必须列综合 算式,分步列式也

10、可以。案例片断与研讨:歌手大赛师(出示情境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把它读一读吧! 生(齐读):5号歌手专业得分8.55分,综合素质得分0.88分;9号 歌手专业得分8.65分,综合素质得分0.40分。 师:从这两名歌手的得分情况中,你认为谁的表现比较好呢? 生:这要计算一下才知道的。 师:动手吧!(孩子们计算着,老师加强巡视,及时地发现一些问 题,了解学生的一些想法。) 生1:我认为5号歌手表现的比较好。从专业得分看5号歌手虽然比9 号歌手少0.10分,但从综合素质得分看5号歌手比9号歌手多0.48 分,0.48大于0.10,所以5号歌手总体表现比较好。 师:这个同学表达的很清楚,但他是怎么

11、想的,怎么算的?谁来解 释一下。案例片断生2:8.55分比8.65分少多少呢?8.658.55=0.10(分);0.88分比0.40分多多少呢?0.880.40=0.48(分)。 师:这个同学的解释你们满意吗?和他们方法一样的同学笑 一 笑。没有笑出来的同学一定有自己的方法,愿意把你的 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生3:我是用竖式来算的:8.650.40=9.05(分)8.650.40 9.055号选手的总分9.43比9号的9.05大,所以5号 歌手的表 现比较好。 生4:我来补充吧!我们是先算出9号歌手的总分,再与5号 的总分进行比较。(这样做思路比较清楚,许多同学露出 赞许的目光)师:对这样的

12、算法,你有什么疑问吗?有什么问题需要 提醒大 家的? 生3:请同学们注意:竖式计算的时候,一定要把小数 点对齐。 生5:我有个问题:计算时,从个位加起还是从低位加 起? 生6:从低位加起比较好,因为这里有进位。 师:同学们的交流我非常同意!谁愿意再把生3的算法 解释一下?并把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告诉大家。 生: 师:比较一下吧!两种算法,你更欣赏哪一种,说说你 的理由。 生:案例讨论w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是根据自己的已有经 验来解决的,他们的经验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也不 同,算法也呈现着多样化。教师如何善待学生的想 法,鼓励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呢?尊重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 在“

13、最近发展区”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w 面对学生的不同算法,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 的交流?引导学生对这些算法的算理进行分析,鼓励学 生说出自己的看法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已学的相关内容 三年级下册 元、角、分与 小数 本册 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加减法本单元的主要内 容 小数乘整数的乘 法 小数乘小数的乘 法 解决相关的简单 问题 小数的混合运算后续的相关内容 本册 小数的除法教学内容建议课时数文具店:小数乘整数的乘法3 小数点搬家: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 小变化的规律街心广场:积的位数与乘数的位数之 间的关系3包装:小数乘小数的乘法 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解决小数乘法 的简单问题4手拉手:小数的混合运算

14、练习三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结合小 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创设问题情境,引出小数乘法提出数学问题教师就“买4块橡皮多少元?”展开讨论借助直观图形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初步建立小数乘整数的图形模型2.利用具体情境,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 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先讨论客人前后变化的原因再讨论前后三次标价中的小数点在什么位置,以及 小数表示的实际价格 观察小数点的移动如何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归纳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3.结合实际情境,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 数位数之间的关系。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先计算广场和花坛的面积, 然后引导学生对广场、花

15、坛、 地砖的长和宽加以比较,并探 索0.30.2的结果。归纳出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 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4.在实际情境中,探索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 方法让学生在计算小数乘法时, 养成先估算再计算的习惯, 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 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 织全班交流,让学生理解把 乘数转化成整数后再进行小 数乘小数计算的道理在探索小数乘小数的基本 方法过程中,体会转化思想 在解决问题时的应用5.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 算方法和如何确定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创设合理情境,引出 问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 再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如何确定积的小 数点位置及其如何处理 小数乘整十数的计算问

16、 题6.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小 数的运算中仍然适用,并能进行简便运算。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独立列式,并组织交流。学生可以分步列式, 也可以综合列式讨论综合算式计算时,让学生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 算的运算顺序是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的, 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鼓励学生进行简便计算,但不作统一要求案例片断与研讨:为什么越乘越 小案例片断今天,讲小数乘法,我们创设了这样的问题 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广场长30米,宽20米; 花坛长3 米, 宽2 米; 面积各是多少? 地砖长0.3米,宽0.2米。 学生的学习经历了下面的过程:缩小 缩小 缩小 10倍 10倍 100倍3 2 = 6(平方米)1.学生很快利用以前的知识解决了广场和花坛的面积 即3020=600(平方米);32=6(平方米)。并找 到了两个算式之间的规律:30 20 = 600(平方米)2.这时学生需要用今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