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和地震ok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749249 上传时间:2018-08-0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山和地震ok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火山和地震ok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火山和地震ok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火山和地震ok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火山和地震ok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山和地震ok》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山和地震ok(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自然灾害地震 火山 海啸 龙卷风 泥石流 土地沙漠化 干旱 洪涝 环境污染和破坏 大气污染 酸雨 臭氧层破坏 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 地面沉降 生物多样性变化 赤潮 水土流失四川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青海玉树大地震:2010年4月14日;四川雅安大地震:2013年4月20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 度)6.5级地震:2014年8月3日;河北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u地震既然能够造成极大的破坏,其释放出来 的能量一定相当巨大,这些能量来源于哪里呢 ?地震发生的原因可能有哪几种? 板块碰撞; 火山喷发; 塌陷; 人为因素等等。模拟岩层褶皱的实验- -

2、毛巾实验 构造地震的原因- - 地球内部运动产生的力。模拟岩层断裂的实验- -筷子实验想一想:毛巾、筷子分别代表什么?岩层褶皱突然断裂大地震动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 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力, 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地震也是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 天然地震: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 发地震等。 人工地震: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深井高压注 水、大水库蓄水等。震源:地震波发源的地方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 源最近的一点。接受震动最早的部位。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距离。震中距:观测点距震中的距离。画一画,记得

3、更牢步骤:1.在纸箱上面画出街道的图形。2.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用小木块垒成楼房。3.请一个同学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4.根据楼房倒塌的情况,判断地震的中心和强 弱。提示:物品要易倒、较轻,现象才能明显。至少做两次,一次较轻,一次较重,判断地震 的中心和强弱。想一想怎样判断地震中心和强弱?哪里损坏最严重?地震产生地震波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速度快,衰减也快;横波传播慢,衰 减也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 上下震动,但能感觉到水平晃动。地震空间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1、根据各种表象进行判断,提前进 行预防;2、修建的建筑具有防震功能;3、掌握逃生技

4、巧。发生地震时应迅速的找到“生命三角区”,通过实验得出 在“生命三角区”的存活率高达90以上。 那什么是“生命三角区”呢? 所谓“生命三角区”是指倒下的墙或梁与物体形成的三角 形空间。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生命三角区”。 所以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这样做: 、迅速寻找一个大而结实的物体, 、移动并靠近它的一侧, 、双手护头尽量蜷缩自己的身体侧卧靠下。 要想在地震时活下来,请孩子们一定记住“生命三角区” 。当然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沉着、冷静,然 后再根据不同的场合迅速的进行正确自救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岩石圈包括: 地壳和地幔的顶部, 平均厚度约为千 米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

5、地壳薄弱 地带喷发而形成的。(开酒瓶)火山的构成:火山锥、火山口、火山通道火山喷发物:气体、固体、液体三类法国火山学家卡蒂娅喀夫特和摩西斯喀夫特夫妇 众生致力于火山活动记录工作。1991年在考察日 本云仙岳火山爆发时,不幸 双双遇难。死火山:在人类的历史上没有喷发过活火山:在人类历史上经常喷发(富士山)休眠火山:史前曾经喷发过,史上偶尔有过 喷发(长白山天池)全世界被确认的火山的余 座,它在地球上的分布并不均匀,主 要集中分布在某些地区,如环太平洋 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地中海 喜马拉雅山一带。危害:1、污染空气2、烧毁森林、农田3、覆盖城市、村庄对人类的益处:1、形成铁、铜、金刚 石等多种矿藏。2、改造地形(塑造岛 屿、山脉、平原)3、火山灰肥沃,适合 农作物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