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犇(基于电子设计竞赛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70607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丁犇(基于电子设计竞赛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丁犇(基于电子设计竞赛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丁犇(基于电子设计竞赛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丁犇(基于电子设计竞赛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丁犇(基于电子设计竞赛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丁犇(基于电子设计竞赛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丁犇(基于电子设计竞赛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 基于电子设计竞赛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项目负责人 丁犇 所在单位(盖章) 电子信息系 联系电话 18025959011 项目网址 http:/ 教务处制二 O 一三年三月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 本人自愿申报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认可所填写的佛山职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以下简称为申请书 )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申请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学校或其授权(委托)单位、以及本人所在单位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

2、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恪守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成果真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声誉和公信力,不以项目名义牟取不当利益。3.遵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有关管理规定以及学校财务规章制度。4.凡因项目内容、成果或研究过程引起的法律、学术、产权或经费使用问题引起的纠纷,责任由相应的项目研究人员承担。5.项目立项未获得资助项目或获得批准的资助经费低于申请的资助经费时,同意承担项目并按申报

3、预期完成研究任务。6.同意学校或其授权(委托)单位有权基于公益需要公布、使用、宣传项目申请评审书内容及相关成果。项目负责人(签章):_年 月 日一、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基于电子设计竞赛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项目类别 A 类 B 类 C 类项目简况起止年月 2014.122016.12姓名 丁犇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8602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 最终学位/授予国家 硕士时间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学时 所在单位2013.9-2014.1电子产品环境检测技术11 电子 1、2班54佛山职业技术学院2013.9-2014.1LED 检测技术11 电子 1、2班54佛山职业技术学院2014.3-2

4、014.7微处理器控制技术12 电子 3 班 64佛山职业技术学院2014.3-2014.7LED 检测技术 12 光伏 1,2 班 44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教学工作简历2014.3-2014.7虚拟仪器 12 光伏 1,2 班 44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时间 项目名称 获奖情况2013.10 基于 FPGA 的数字化不间断电源设计项目负责人主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成果2014.4 商用烹饪器具的智能化技术研究职称 学位总人数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硕士学士 参加单位数6 2 3 1 4 2 1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工作单位 分工 签名化雪荟 女 1976.12 高级实 验师 佛山职业技 术学院基

5、于竞赛的课程案例库建设侯进旺 男 1959.4 副教授 佛山职业技 术学院基于竞赛的课程案例库建设李荣学 男 1969.4 实验师 佛山职业技 术学院 教材建设郑品棋 男 1982.10 讲师 佛山职业技 术学院 论文发表伍兆强 男 196406 讲师 佛山职业技 术学院 教学模式 改革项目组成员刘武汉 男 196705 讲师 佛山职业技 术学院 教学模式 改革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一)项目的意义在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已现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呼唤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问题已

6、刻不容缓地摆在我们每个从事这项教育工作的教师面前,市场经济的残酷性与学生就业的巨大压力,使我们每个教师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高等教育的使命是什么?学校的出路在哪里? 我们培养的学生质量究竟怎样?这些问题迫使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回味走过的漫漫长路,反思我们的教学体系、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之间的因果关系与应遵循的客观规律。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存在一些问题,不能适应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如:存在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重理论研究而轻实践环节的训练,重共性教育而轻个性的发展,重对传统的继承而轻对现状的突破和创新等现象。反映在高等教育中,则主要表现为专业设置过窄、教学内容陈旧

7、、教学手段落后、培养模式单一、人文素养较差、缺乏创新精神等等,使高校培养的人才创新意识薄弱、实践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等。从国内外情况来看,电子设计竞赛的选题是引进新的理论与技术,是跨学科的、系统的和综合的,使用的是先进的仪器设备,其培训方法和手段更具有先进性、科学性、系统性和综合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大学生应该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协调能力,强烈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等。电子设计竞赛正是对人才全面培养、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和内容等起到了促进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二)现状分析竞赛中学生暴露的

8、问题充分暴露了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我们发现参赛学生大都存在如下共同缺陷: (1)知识面不够宽,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不强 学生选定一个制作项目后,能提出的设计方案不多,对方案比较、论证也不够充分,往往对参考电路生搬硬套,不会采用先进的简便电路。另外,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不牢固,平时阅读的参考资料和课外书籍太少,基本技能训练不够。 (2)资料查阅能力不强 参赛队员选定题目后,不能尽快找到所需要的相关资料,多数学生是找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这反映了我们实践教学脱离了工程实际

9、。(3)实践技能不强 在竞赛过程中,一些同学不会正确设计实验数据表格,不会通过实验数据正确分析、总结、归纳、解决问题。在安装焊接过程中,操作不熟练,电路布局不规范,电路调试与故障查找、排除等方面的能力不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学习期间实验课内容验证性多而设计性、综合性实践少,所以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能力未能得到应有的开发和提高。 (4)编程能力不足 竞赛中不少题目必须使用单片机才能完成设计要求,一些参赛队因单片机编程与应用能力不足,最终未能取得较好成绩。 (5)设计报告质量不高 许多参赛学生设计报告格式存在许多不足,设计方案论述不够严谨,电路设计缺少理论分析。说明我们的实验教学忽略了实验报告这一重

10、要环节。 (6)新器件、新技术应用能力较差 有一些竞赛题若能采用新技术、新器件,如 CPLD/FPGA 实现某些电子系统设计,不仅电路简单、省工、省时,性能指标也优于传统电路。参赛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原因是目前我们没有开设这方面的课程。 2 通过对参赛选手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说明我们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验证性实验内容多,而自主设计的实验内容少,忽视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二是封闭式验证性的实验内容多,开放性、设计性、创新型的实验内容少,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且实践内容的更新速度慢,使

11、得这些实验与当今迅速发展的电子技术脱轨。三是单科性实验内容多而综合性实验内容少,在所开设的实验课程中,缺少与工程实际问题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性的实验内容,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1.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一)具体改革内容1)以电子竞赛所涉猎的知识范围为切入点,建立课程案例库2)从电子竞赛培训及参赛的过程及效果,来审视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所应讲授的重点内容、相应的知识点及各课程间的相互关联,从而对现行使用的教材进行改革,以适应电子信息类学应用能力培养的需求;3)从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出发,注重共性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对课程体系中各课程的

12、学时数、内容、讲授方法、相关性等进行研究;4)以电子竞赛为借鉴,研究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规律,对课程体系中各课程的实验、实训及课程设计等环节中的内容、实施时间、实施方法、考核方法等进行系统配套改革。(2)改革目标1)提高高职电子信息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2)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设计能力; 3)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 4)增强学生竞赛竞争力,促进教学改革;(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电子设计竞赛培训及参赛的实践,课题组全体成员认为:剖析电子设计竞赛培训、参赛中所涉及的内容、培训方法、知识点等,可以看出,要使学生的电子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就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现行的实践教学计划,重新整合教学的课程体系,改革

13、我们实习、实训及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中不合理的内容、时间与方法,制定出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计划,注重计划的可行性、实用性、实效性。我们主要是拟解决以下关键问题:1.实践教学教材改革近几年出版的高职类教材较多,但注重理论较多、内容陈旧、教材间内容重叠等等,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学生普遍反映内容抽象、偏深、难以掌握。项目组全体成员均为担任这几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对此我们任课教师的感受最深。项目组全体成员认为:教材应突出实用性,减少烦琐的理论推导;以文字叙述为主,借助图表说明问题;侧重器件选择使用、电路调试方法;在介绍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应用实例的介绍,以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应介绍新知识、新内容。以

14、上几个观点应该成为我们进行教材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就以下几个方面对教材进行改革:(1)在编写方法上,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并推广到一般的写作方法。(2)减少烦琐的理论推导,尽量用文字叙述、借助图表说明问题。(3)突出工程应用,编入实际工程中的一些经验、技巧、调试方法与检修要领,供学生学习参考。如在模拟电子技术的每一章后面专门介绍器件测试、电路调试方法等内容,以供学生学习。(4)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尽量对近年来出现的新的知识、新的器件多做介绍,以保持教材的先进性、前瞻性及可读性。如在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材编写过程中,编入了介绍串行 16 位 A/D 转

15、换芯片 AD7705 的内容,并介绍了实际应用举例,给出了相应的 51 汇编程序。基于以上编写思想,课题组成员均以主编或副主编的身份对体系内的教材进行改革性的编写,涉及的教材有LED 驱动电源设计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C 语言编程技术。2.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建立以任务或项目为教学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学生最初接触单片机课程时,将单片机在实践生产的应用介绍给学生,并将科研项目或往届电子设计竞赛的作品(如多功能函数发生器、数字存储示波器等)带进课堂,激发学生对单片机课程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的操作,带领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动手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完成创新实践和课程设计的能力。课程设计和创新实践不仅要求学生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一定要求。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学生根据电子竞赛方向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电路,这不仅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更是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成为应用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3.实践教学内容改革首先,在实践教学内容的开设上应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基础验证性实践;第二、设计性实践课教学内容;第三、综合性实践课教学内容。其中基础验证性实践是基本电子器件的应用性实践,电路由学生自行安装与测试,其内容要尽量覆盖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