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中小学教师阅读的10本书简介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699324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适合中小学教师阅读的10本书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适合中小学教师阅读的10本书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适合中小学教师阅读的10本书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适合中小学教师阅读的10本书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适合中小学教师阅读的10本书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适合中小学教师阅读的10本书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合中小学教师阅读的10本书简介(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适合中小学教师阅读的适合中小学教师阅读的 1010 本书简介本书简介推荐适合教师阅读的 10 本书对中小学教师而言,日常阅读一直面临一个基本难题,就是书太多而无法选择。孔子时代的书籍不算太多,即便那样,孔子也不得不删繁就简,选择和推荐诗 、 书 、 礼 、 乐 、 易 、 春秋等不多的文本。现代教师如果打算过一种阅读的生活,他们面对的困难显然比孔子时代更大一些。究竟哪些书适合教师阅读?哪些书不适合教师阅读?哪些书适合这个教师阅读而哪些书适合那个教师阅读?这是一个困难。推荐“适合教师阅读的 10 本书” (10 组) ,供教师参考:1.薛涌著:美国人是如何培养精英的 (包括作者相关的书,如精英的

2、阶梯 ) 。推荐理由:可以把“别国的教育与别国的教师”作为一个类型。与之相关的推荐书目是, 素质教育在美国 、 我在美国教高中 (珊伊著)等。对中国教师来说,最紧迫的任务是了解“别国的教育” ,而不是简单地排外。没必要因害怕“全盘西化”而排斥“别国的教育” 。2.杜威美著: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 。推荐理由: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其实并不是一本书,而是杜威几本书的合并。这几本书讨论的都是当时美国社会变化与教育变革的大是大非问题。从社会转型的状态来看,中国当今的社会状态与美国当时的状态类似,中国当今的教育状态与美国当时的教育状态也比较类似,这使杜威的系列书特别适合现时代的教师阅读。3.著:论语今读

3、(相关的图书包括道德经 ,二者虽然在很多观点上有冲突和张力,但正因其相反,乃可以相成) 。推荐理由:如果说第一紧要的任务是为了理解“别国的教育” ,第二紧要的任务则是了解“自己的文化” ,包括中国古典文化。不见得古典的都是好的,但是经典图书经历了时间的淘洗和选择,纵使不少后人对它提出批评,但它既然够格成为经典,自有它构成经典的力量。既理解“别国的教育” ,又立足于“自己的文化” ,这是比较开明的“文艺复兴”道路。4.黑柳彻子日著:窗边的小豆豆 。推荐理由:对学者来说,可以直接由学术著作和调查报告来研究“别国的教育”和“自己的文化”,但是,对大众而言,需要借助于“文艺”的道路。在教育领域,较少有

4、“教育文艺” ,但也不是没有,比如卢梭的爱弥尔 、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 。 爱弥尔乃世界公认名著,但节奏太慢,教训口气太重,所以,我们推荐窗边的小豆豆 。若论“教育文艺” ,自然包括教育小说和教育电影。后者如春风化雨 (电影) 、 音乐之声(电影) 、 大国崛起 (电视片)等。除“教育小说”之外,尚有一部比较奇特的“动物小说”值得阅读,那就是姜戎的狼图腾 。它能让读者热血沸腾,感受到生命本原的激情与力量。而这种品质,恰恰是某些教师所严重匮乏的。5.王小波著:沉默的大多数 (相关图书包括“周国平散文” 、 “余秋雨散文”等) 。推荐理由:看重的依然是“教育文艺”与“教育启蒙”的意义。6.张民生

5、、于漪著:教师人文读本 (上下修订本) 。推荐理由:如果说中国教师第一紧要的任务是理解和领会“别国的教育” ,第二紧要的任务是立足于“自己的文化” ,第三紧要的任务是进入“教育文艺” ,那么,第四紧要的任务便是承担“教育启蒙” (包括“自我启蒙”与“启蒙他者” ) 。相关图书包括夏中义主编的大学人文教程 、 大学人文读本:人与国家 、 大学人文读本:人与世界 、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 。7.谢泳编:胡适还是鲁迅 (相关的图书包括鲁迅全集 、 胡适全集 ) 。推荐理由:就思想领域而言,这“两兄弟”几乎可以撑起整个近代中国。他们的思想在当今依然可以担当“启蒙”的大任。8.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6、(作者相关的书包括教育的真情与智慧 ) 。若“教育启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主题,那么,刘铁芳老师的守望教育 、 走在教育的边缘 ,张文质的唇舌的授权 、 幻想之眼 、 保卫童年等便值得阅读。与之相关,肖川教育博客、刘铁芳教育博客、张文质教育博客、许锡良教育博客等是值得观看的,阅读博客文章的好处是可以与作者进行“网络对话” 。10.亨特美著:心理学的故事 (相关的书包括 Hock 著的改变心理学的 40 项研究 、朱晨海编著的天平上的心灵实验心理学的故事) 。推荐理由:因为它关于“心理学” ,又以“故事”形式呈现。由一本书主义到博览群书阅读哪一本书和放弃哪一本书,取决于教师对书本的第一印象和直观感

7、受。为了与书本建立联系并获得第一印象和直观感受,研究者最好到书店或图书馆“随便翻翻” ,然后经由“一本书主义者”而走向“博览群书” 。关于读书的情趣,有多种说法。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这个说法后来成为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 ”此种读书境界堪称经典,也引起后人的多种猜想和解释。陶渊明所谓“好读书,不求甚解” ,实际上是以“随便翻翻”的方式保持对书本的随意交流态度和轻松的直观感受。后来鲁迅直接以随便翻翻为题,肯定这种随意交流与轻松直观的益处:“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

8、者读几页内容,到得现在,还是如此,不用心,不费力,往往在作文或看非看不可的书籍之后,觉得疲劳的时候,也拿这玩意来作消遣了,而且它也的确能够恢复疲劳。 ”随便翻翻虽重要,却不能深入领会。 “好读书,不求甚解”虽然是美好的日常生活,可是,研究者一旦进入课题研究,就会暂时离开轻松随意的日常生活而进入课题化的紧张状态。在正常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所谓“随便翻翻”或“好读书,不求甚解”只具有浏览和预备选择的意义。从随便翻翻到重点阅读,这是由博返约、由“多方面兴趣”转向“专业阅读”的过程。专业阅读需要专一。一旦选择了重点阅读的基本文献,则应该以专一不二的姿态与这本书保持深度交流。合适的读书态度是做一个“一本书

9、主义者”:先读破一卷,再读第二本,再博览群书。就读书这件事情来说,选择是重要的。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的研究者总是有所不为,有所克制,保持“一本书主义”的忠贞。唯有那些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读懂某“一本书”的人,才算是真正的读书人。这是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有这种读书习惯的人总能够保持“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的安静的习惯,既不会在多种书籍中自动解除选择的决断力,也不会在选择之后轻易改变自己的方向。“随便翻翻”或“好读书,不求甚解”虽然不能给研究带来直接而系统的帮助,但至少它可以成为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相比之下, “一本书主义者”简直就是人间的“苦行者” 。“苦行”并非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目的在于能够自己做主

10、而开心地活着。所谓“能够自己做主” ,这是一种能够自我控制的思想者的状态。其实,做研究也并非人的目的,做研究的目的是让自己能够主持自己的生活,让自己成为有思想力的思想者。思想者意味着能够用自己的头脑去执掌自己的行动,而不是成为他人的附庸,受他人奴役。这样看来, “一本书主义”虽然对具体的课题研究有所帮助,但我们并不能满足于具体的课题研究。真正的读书,应该由“一本书主义”走向“博览群书”的自由状态。其实,博览群书并不困难,它不过是再次向“随便翻翻” 、 “好读书,不求甚解”返回。中国教育报推荐适合教师阅读的 10 本书对中小学教师而言,日常阅读一直面临一个基本难题,就是书太多而无法选择。孔子时代

11、的书籍不算太多,即便那样,孔子也不得不删繁就简,选择和推荐诗 、 书 、 礼 、 乐 、 易 、 春秋等不多的文本。现代教师如果打算过一种阅读的生活,他们面对的困难显然比孔子时代更大一些。究竟哪些书适合教师阅读?哪些书不适合教师阅读?哪些书适合这个教师阅读而哪些书适合那个教师阅读?这是一个困难。推荐“适合教师阅读的 10 本书” (10 组) ,供教师参考:1.薛涌著:美国人是如何培养精英的 (包括作者相关的书,如精英的阶梯 ) 。推荐理由:可以把“别国的教育与别国的教师”作为一个类型。与之相关的推荐书目是, 素质教育在美国 、 我在美国教高中 (珊伊著)等。对中国教师来说,最紧迫的任务是了解

12、“别国的教育” ,而不是简单地排外。没必要因害怕“全盘西化”而排斥“别国的教育” 。2.杜威美著: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 。推荐理由: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其实并不是一本书,而是杜威几本书的合并。这几本书讨论的都是当时美国社会变化与教育变革的大是大非问题。从社会转型的状态来看,中国当今的社会状态与美国当时的状态类似,中国当今的教育状态与美国当时的教育状态也比较类似,这使杜威的系列书特别适合现时代的教师阅读。3.著:论语今读 (相关的图书包括道德经 ,二者虽然在很多观点上有冲突和张力,但正因其相反,乃可以相成) 。推荐理由:如果说第一紧要的任务是为了理解“别国的教育” ,第二紧要的任务则是了解“自己

13、的文化” ,包括中国古典文化。不见得古典的都是好的,但是经典图书经历了时间的淘洗和选择,纵使不少后人对它提出批评,但它既然够格成为经典,自有它构成经典的力量。既理解“别国的教育” ,又立足于“自己的文化” ,这是比较开明的“文艺复兴”道路。4.黑柳彻子日著:窗边的小豆豆 。推荐理由:对学者来说,可以直接由学术著作和调查报告来研究“别国的教育”和“自己的文化”,但是,对大众而言,需要借助于“文艺”的道路。在教育领域,较少有“教育文艺” ,但也不是没有,比如卢梭的爱弥尔 、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 。 爱弥尔乃世界公认名著,但节奏太慢,教训口气太重,所以,我们推荐窗边的小豆豆 。若论“教育文艺” ,

14、自然包括教育小说和教育电影。后者如春风化雨 (电影) 、 音乐之声(电影) 、 大国崛起 (电视片)等。除“教育小说”之外,尚有一部比较奇特的“动物小说”值得阅读,那就是姜戎的狼图腾 。它能让读者热血沸腾,感受到生命本原的激情与力量。而这种品质,恰恰是某些教师所严重匮乏的。5.王小波著:沉默的大多数 (相关图书包括“周国平散文” 、 “余秋雨散文”等) 。推荐理由:看重的依然是“教育文艺”与“教育启蒙”的意义。6.张民生、于漪著:教师人文读本 (上下修订本) 。推荐理由:如果说中国教师第一紧要的任务是理解和领会“别国的教育” ,第二紧要的任务是立足于“自己的文化” ,第三紧要的任务是进入“教育

15、文艺” ,那么,第四紧要的任务便是承担“教育启蒙” (包括“自我启蒙”与“启蒙他者” ) 。相关图书包括夏中义主编的大学人文教程 、 大学人文读本:人与国家 、 大学人文读本:人与世界 、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 。7.谢泳编:胡适还是鲁迅 (相关的图书包括鲁迅全集 、 胡适全集 ) 。推荐理由:就思想领域而言,这“两兄弟”几乎可以撑起整个近代中国。他们的思想在当今依然可以担当“启蒙”的大任。8.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作者相关的书包括教育的真情与智慧 ) 。若“教育启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主题,那么,刘铁芳老师的守望教育 、 走在教育的边缘 ,张文质的唇舌的授权 、 幻想之眼 、 保卫童年等便值得阅读。与之相关,肖川教育博客、刘铁芳教育博客、张文质教育博客、许锡良教育博客等是值得观看的,阅读博客文章的好处是可以与作者进行“网络对话” 。10.亨特美著:心理学的故事 (相关的书包括 Hock 著的改变心理学的 40 项研究 、朱晨海编著的天平上的心灵实验心理学的故事) 。推荐理由:因为它关于“心理学” ,又以“故事”形式呈现。由一本书主义到博览群书阅读哪一本书和放弃哪一本书,取决于教师对书本的第一印象和直观感受。为了与书本建立联系并获得第一印象和直观感受,研究者最好到书店或图书馆“随便翻翻” ,然后经由“一本书主义者”而走向“博览群书” 。关于读书的情趣,有多种说法。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