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色彩学》课件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697117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8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刷色彩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印刷色彩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印刷色彩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印刷色彩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印刷色彩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印刷色彩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色彩学》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色彩在印前技术 中的应用7.1 彩色原稿 7.2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7.3 印刷灰平衡 7.4 四色印刷复制工艺 7.5 同色异谱色第七章 色彩在印前技术 中的应用第一节 彩色原稿概述vv印刷工艺流程印刷工艺流程:原稿原稿印前处理及制版印前处理及制版印刷印刷印后加印后加 工工vv印前技术:印前技术:从处理图文原稿到制成印版这一系列工 序所采用的技术。印前技术是印刷必不可少的前导阶段, 包括扫描输入、图像处理、组版输出、分色 制版等工序。印前技术中颜色的分解与传递是加色混 合与减色混合规律在印刷中的具体应用。第一节 彩色原稿一、原稿类型vv印刷复制过程的五大要素:印刷复制过程的五大要素:

2、原稿原稿、印版、纸张、油墨、印刷机、印版、纸张、油墨、印刷机vv原稿原稿:原稿是印前处理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 文信息,分为文字原稿与图像原稿。原稿是印刷复制的基础和依据,原稿质量的 优劣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第一节 彩色原稿原 稿图像原稿彩色原稿黑白照片黑白胶片黑白线条稿文字原稿彩色反射原稿彩色透射原稿彩色数字式原稿非彩色原稿第一节 彩色原稿二、彩色原稿的色彩特征n彩色反射原稿:是以不透明材料作为彩色图文 信息载体的原稿。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彩色照片:色彩比较鲜艳、对比强烈、清晰度 较高,反差较大。彩色绘画作品:画面层次细腻、丰富,明暗反 差不大,色彩特征与材质和色料有关。彩色印刷品:网点表

3、现层次,反差小、清晰度 较低,图像质量相对较差,再次复制效果不佳,使 用较少的原稿。第一节 彩色原稿n彩色透射原稿:以透明材料作为彩色图文信 息载体的原稿。主要包括:彩色负片:与实际景物成反像,颜色为补色 ,扫描输入时需进行色彩转换,易偏色,使用较 少。彩色正片:由负片拷贝所得,颜色与实际景 物相同,图像明暗层次有所损失。彩色反转片:图像清晰度高,颜色表现力强 、层次清晰、阶调丰富,反差大;是印刷复制的 最佳原稿。第一节 彩色原稿n 彩色数字式原稿:n按一定的数据格式构成的、以高密存储介质 为图文信息载体的影像原稿。n色彩特征:颜色鲜艳、层次清晰、阶调丰富 ,输出时清晰度高,颜色损失少、不失真

4、。n记录介质:磁盘、光盘、磁光盘、网络等。n优点:专供数字印前系统使用,不需扫描, 使用方便,可随意修改;所占空间小,可永久保 存 。高品质、低成本、用途广。第一节 彩色原稿三、彩色原稿的质量要求v彩色原稿要符合制版、印刷的要求,必须满足 五个方面的质量问题。原稿无色偏,颜色鲜艳;原稿反差适合制版、印刷要求,密度范围在 1.82.4之间复制效果较为理想;原稿层次丰富,阶调完整,明暗适当;原稿颗粒细腻,放大处理时不影响图像清晰 度;原稿清晰度高,图像细节层次的表现能力好 。第七章 色彩在印前技术 中的应用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一、印刷分色技术的发展阶段:照相分色电子分色

5、机 扫描分色CDTP 扫描分色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n 照相分色:彩用照相的方法,通过红、绿、蓝 三张滤色片将彩色原稿分解成青、品红、黄三 张分色片的过程。 n 电子分色机扫描分色:是指采用电分机的电子 扫描功能将彩色原稿分解成各单色版的过程。 n 数字印前系统/CDTP扫描分色:彩色桌面出版 系统是一种开放性的图文综合处理系统,通过 扫描仪将原稿的分色信息输入计算机中,利用 激光照排机输出分色胶片。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二、印刷分色原理 n 彩色印刷的复制过程颜色分解+颜色合成n 颜色分解:是根据减色法的补色原理,利用红 、绿、蓝三种滤色片,将彩色原稿的图像分解 成青、品红、黄三色影像的

6、过程,又简称“分色 ”。n 颜色合成:是指在印刷机上将三种原色印版( CMY)上的油墨套印在同一承印物上再现原稿 颜色的过程。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分色原理示意图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vCDTP分色过程n利用扫描仪扫描分色输入图像信息 n原稿将光源发出的光经选择性吸收后透射/ 反射到滤色片,滤色片分别吸收其补色光,透过 其余色光,然后经光电转换器件将光信号转换成 电信号,再经过模/数转换器将模拟电信号转换 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数字信号,将原稿的色 彩和阶调等信息转化到图像文件的红、绿、蓝三 个颜色通道中。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n色彩空间的转换输出分色胶片n根据补色规律,将红、绿、蓝三个

7、颜色通 道中的图像信息转换成青、品红、黄三色版的图 像信息,经过印前各种工艺的处理后,通过激光 照排机输出分色胶片。 n颜色合成印刷套印合成n通过分色胶片晒制成分色印版,经印刷机 在印版上分别附着三原色油墨,依次转印套合到 同一张纸面上,从而实现原稿的复制。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三、分色误差 v彩色印刷复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艺工程,既有 机、电、光、材料的正确选用,又涉及到工艺设 计方法与质量检测手段。 v产生分色误差的主要因素:光源与色误差:分色光源在光谱功率分布 方面的差别,会导致不同的分色效果;滤色片与色误差:实际滤色片存在着该透 过的色光不能完全透过,该吸收的

8、色光又不能全 部吸收的缺陷,直接影响到分色效果。滤色片是 分色过程中产生色误差最主要的一个因素。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光电转换元件与色误差:扫描仪的光电 转换器件(CCD/PMT)的光谱响应特性,也是产生色误差的原因之一。色空间的转换与色误差:色光三原色 RGB色空间所能呈现的色彩范围比印刷用油 墨CMYK色空间所再现的色彩范围要广阔得 多,因此在由RGB色空间到CMYK色空间转换时,会损失一定的色彩信息量,引起色误 差。色域图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v色彩校正:v又称“校色”,是指在印前处理中,对图像信息误差进 行适当的调整处理,使最终印刷品的颜色还原更接 近原稿的

9、一种手段。v色彩校正是保证彩色原稿颜色准确复制的重要措施 ,既要考虑校正分色过程中已产生的色误差,又要 注意校正在后续印刷过程中油墨等因素产生的误差 。v印前校色的原理:在保证输入中性灰的基础上,只 要使RGBCMY六个特征色得到正确复制,其它间色 或复色就基本正确了。校色方法:手动校色,软件程序自动校色。第七章 色彩在印前技术 中的应用第三节 印刷灰平衡第三节 印刷灰平衡一、印刷灰平衡v灰平衡的概念 v色料减色理论中,以理想的青、品红、黄三原色 料等量混合,将会得到黑色,但实际三原色油墨无法得 到理想的色彩,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因此当三原色 油墨以等量叠合时,其结果不能获得纯净的黑色或灰色

10、 ,必须根据油墨的特性改变三原色油墨的合成比例或墨 量,才能适应复制的要求。v所谓印刷灰平衡,就是指在一定印刷条件下,三 原色油墨按不同比例或墨量叠合,呈现不同亮度的灰色 。v印刷中将达到中性灰时的三原色油墨量的分布情 况称为中性灰平衡,通常用曲线来表示。第三节 印刷灰平衡v印刷灰平衡原理85%85%85%白纸85%白纸73%73%85%白纸85%白纸三原色油墨等量叠合无 法得到纯净的中性灰色三原色油墨以适当比例 叠合实现中性灰平衡第三节 印刷灰平衡v灰平衡曲线 v印前与印刷中,在深 浅不同的区域青、品红、 黄三原色油墨以不同的比 例叠合得到中性灰的三原 色数值称之为“灰平衡数 据” 。v以三

11、原色的叠合比例 或墨量作为纵坐标,以得 到的中性灰色的密度为横 坐标,绘制灰平衡曲线。第三节 印刷灰平衡v灰平衡的作用 v由于灰色区域对颜色表现的敏感性,一般当灰平 衡数据偏离正常状态时,就会出现偏色现象。v灰平衡的作用是通过对画面灰色部分的控制,来 间接控制整个画面的所有色调。v灰平衡是衡量分色制版和颜色套印是否正确的一 种尺度,是复制全过程中各个工序进行数据化、规范 化生产共同遵守和实施的原则。v灰平衡参数应作为各工序控制质量的依据,它贯 穿在印刷复制的全过程之中。第三节 印刷灰平衡二、影响灰平衡的因素 v油墨、纸张特性的影响 v油墨的干燥速度、光泽度、黏度、流变 性质等 v纸张的白度、平

12、滑度、吸收性、透明度 、含水量等 v制版工艺条件的影响 v制版光源、感光材料的性能、曝光、显 影条件等 v印刷条件的影响 v印刷压力、印刷速度等都会影响油墨的 转移特性 v复制技术与印刷环境的影响 v印刷色序、叠印方式、水墨平衡情况、 车间温湿度等第七章 色彩在印前技术 中的应用第四节 四色印刷复制工艺理想的三原色 油墨按比例混 合可以复制出 各种彩色和非 彩色,但实际 情况第四节 四色印刷复制工艺一、四色印刷工艺由于印刷材料的各项光学性能均不理想, CMY三原色油墨的实地叠印往往不是黑色,为了 弥补三原色油墨的缺陷,尽可能使彩色复制的颜 色效果接近原稿,印刷的色数应在三原色的基础 上再加一个

13、黑色,即CMYK四色印刷工艺。四色印刷工艺中各色版的关系大多是“以 CMY三原色版为基础,以黑版为骨架”。优点:保证复制质量,节省原材料,缩短制 作周期,降低印刷成本。vCMYK四色印刷工 艺100%Y100%M100%C白纸100%K白纸三原色油墨等 量叠合无法得 到纯净的黑色100%白纸Y+M+C=“K”为了弥补三原色油墨 的缺陷,使用黑色油 墨来复制印刷品上黑 色或灰色的区域。第四节 四色印刷复制工艺第四节 四色印刷复制工艺v印刷复制中黑版的作用:降低油墨缺陷及分色制版误差给彩色复制带来 的影响;黑版的阶调一般是从图像的中间调开始出现, 起到稳定中间调和暗调颜色的作用;黑版的使用有利于灰

14、平衡的实现,使印刷品暗 调部分更黑,增大图像的反差和细节,加强中间调 和暗调的层次;解决了图文合一时黑色文字的印刷问题,避免 深色文字由于套印问题而出现的字迹模糊或重影现 象。第四节 四色印刷复制工艺2.四色印刷工艺的三个阶段:传统四色 工艺UCR工艺GCR工艺彩色为主 黑色为辅彩色与非 彩色并重黑色为主 彩色为辅第四节 四色印刷复制工艺二、底色去除工艺UCRUnder Color Removal适当减少图像暗调处(深色区域)CMY三原 色的量,相应增加黑版色量。根据减色法代替律,在分色制版时,进行底 色去除处理,使图像暗调复色中的灰色成分适量去 除,以黑墨来代替,仍可得到相同的色彩效果。优点

15、:有效减少三原色墨在暗调部位的油墨 量,加快干燥速度,避免由于叠印不良引起的印刷 故障,有利于高速多色印刷。第四节 四色印刷复制工艺v底色去除工艺原理白纸88%88%95%75%白纸88%88%95%75%-20%-20%-20%+20%白纸68%68%75%95%第四节 四色印刷复制工艺三、灰成分替代工艺GCRGray Component Replacement以无彩色的黑版作为主要印版, 将原稿中从亮调到暗调的复色中CMY三 原色叠印的灰成分全部去除,用增加 黑版墨量的方法来补偿。工艺特点:黑版不仅统治着整个 画面的全阶调层次,还直接影响整个 画面的颜色变化。第四节 四色印刷复制工艺v灰成

16、分替代工艺原理白纸20%28%35%白纸8%15%20%第四节 四色印刷复制工艺v灰成分替代工艺的特点: n黑版地位由传统工艺中的辅助版上升为主 版; n黑版是真正的长阶调黑版,灰成分替代范 围是全阶调的; n油墨最大覆盖面积大大降低,墨层干燥迅 速,有利于高速多色印刷; n以黑墨代替彩墨,成本大大降低。 GCR工艺目前尚未达到十分完善的阶段, 由于材料和工艺条件还不理想,实际应用中无 法实现完全的GCR工艺。第七章 色彩在印前技术 中的应用第五节 同色异谱色第五节 同色异谱色一、同色异谱的概念基本概念:在特定的照明和观察条件下,如果两个 颜色具有完全相同的光谱分布曲线,则称为 同色同谱。颜色在可见光的光谱分布不同,而对于 特定的标准观察者和特定的照明条件具有相 同的三刺激值的两个颜色称为同色异谱颜色 。同色异谱色的颜色外貌看起来相同,但 是光谱组成并不相同,即光谱分布曲线不同 。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