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民主——把课堂还给孩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9694996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民主——把课堂还给孩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走向民主——把课堂还给孩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走向民主——把课堂还给孩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走向民主——把课堂还给孩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走向民主——把课堂还给孩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向民主——把课堂还给孩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向民主——把课堂还给孩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向民主走向民主把课堂还给孩子把课堂还给孩子走向民主把课堂还给孩子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把本该属于孩子的课堂还给孩子。课堂教学永远是课改的主阵地,只有将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得到每个教师和学生积极的、创造性的参与,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才能使我们在课堂永远充满活动。1、改变教学空间,让孩子“随心所欲”课堂教学活动是在课堂这一特定环境中进行的,而教学空间对教学的影响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层次要素的条件之一,新课程的改革,也同样给如何转变教学空间提出了问题。为此,我大胆的设想做一些改革。如:移走讲台,建立活动角。2、缩短师生距离,让孩子“畅所欲言”英国大文豪

2、萧伯纳曾言: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如果要让学生真正做到脱离束缚,主动探究,那么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走近学生,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用活泼、幽默的语言与学生展开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讲到将一个正方形通过折剪,变成两个三角形这一环节时,我拿出一张正方形纸,说:“小朋友,现在老师想变一个小魔术给大家看看,你们想看吗?” “想。 ”学生欢呼道。于是我转身一裁,把一张正方形纸变成两个三角形,故意问:“这个魔术好玩吗?”学生马上抢道:“老师,我们也会。 ” “哦,真的吗?我可不

3、相信,你们也变给我看看。 ”于是,学生果然“上当” ,每个人都完成了这一过程。我便故意沮丧地说:“完了,我的秘密全被你们发现了。 ” “哈哈哈”学生大笑,笑得很得意,其实,这个时候最欣慰的还是老师自己,这一刻,问题解决了,师生间的距离缩短了,气氛更为融洽了,接下来的学习更为轻松乐意了。3、开放教学情境,让孩子“浮想联翩”在孩子们的眼里。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每一个人都充满着幻想。开放的情境,提供的信息有较大的选择性,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因而可供探索的问题也就相对丰富。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想象力丰富,思路开阔,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见解。解决问题的创造性便能得到充分发挥。如在学习数的大小比较后,我出示了

4、这样一道题:95。我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可以进行合作讨论,然后反馈交流,起初我把数的顺序从小排列,问:你还能有其他的填法吗?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说出一大串 101、102、103那是远远超过当前所学的范围的数,接着我说:“还能写吗?写得完吗?”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思考余地,有学生竟然说出“无数个”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走向民主把课堂还给孩子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把本该属于孩子的课堂还给孩子。课堂教学永远是课改的主阵地,只有将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得到每个教师和学生积极的、创造性的参与,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才能使我们在课堂永远充满活动。1、改变教学空间,让孩子“随心所欲

5、”课堂教学活动是在课堂这一特定环境中进行的,而教学空间对教学的影响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层次要素的条件之一,新课程的改革,也同样给如何转变教学空间提出了问题。为此,我大胆的设想做一些改革。如:移走讲台,建立活动角。2、缩短师生距离,让孩子“畅所欲言”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言: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如果要让学生真正做到脱离束缚,主动探究,那么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走近学生,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用活泼、幽默的语言与学生展开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讲到将一个正

6、方形通过折剪,变成两个三角形这一环节时,我拿出一张正方形纸,说:“小朋友,现在老师想变一个小魔术给大家看看,你们想看吗?” “想。 ”学生欢呼道。于是我转身一裁,把一张正方形纸变成两个三角形,故意问:“这个魔术好玩吗?”学生马上抢道:“老师,我们也会。 ” “哦,真的吗?我可不相信,你们也变给我看看。 ”于是,学生果然“上当” ,每个人都完成了这一过程。我便故意沮丧地说:“完了,我的秘密全被你们发现了。 ” “哈哈哈”学生大笑,笑得很得意,其实,这个时候最欣慰的还是老师自己,这一刻,问题解决了,师生间的距离缩短了,气氛更为融洽了,接下来的学习更为轻松乐意了。3、开放教学情境,让孩子“浮想联翩”

7、在孩子们的眼里。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每一个人都充满着幻想。开放的情境,提供的信息有较大的选择性,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因而可供探索的问题也就相对丰富。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想象力丰富,思路开阔,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见解。解决问题的创造性便能得到充分发挥。如在学习数的大小比较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95。我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可以进行合作讨论,然后反馈交流,起初我把数的顺序从小排列,问:你还能有其他的填法吗?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说出一大串 101、102、103那是远远超过当前所学的范围的数,接着我说:“还能写吗?写得完吗?”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思考余地,有学生竟然说出“无数个”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8、走向民主把课堂还给孩子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把本该属于孩子的课堂还给孩子。课堂教学永远是课改的主阵地,只有将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得到每个教师和学生积极的、创造性的参与,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才能使我们在课堂永远充满活动。1、改变教学空间,让孩子“随心所欲”课堂教学活动是在课堂这一特定环境中进行的,而教学空间对教学的影响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层次要素的条件之一,新课程的改革,也同样给如何转变教学空间提出了问题。为此,我大胆的设想做一些改革。如:移走讲台,建立活动角。2、缩短师生距离,让孩子“畅所欲言”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言: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

9、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如果要让学生真正做到脱离束缚,主动探究,那么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走近学生,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用活泼、幽默的语言与学生展开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讲到将一个正方形通过折剪,变成两个三角形这一环节时,我拿出一张正方形纸,说:“小朋友,现在老师想变一个小魔术给大家看看,你们想看吗?” “想。 ”学生欢呼道。于是我转身一裁,把一张正方形纸变成两个三角形,故意问:“这个魔术好玩吗?”学生马上抢道:“老师,我们也会。 ” “哦,真的吗?我可不相信,你们也变给我看看。 ”于是,学生果然“

10、上当” ,每个人都完成了这一过程。我便故意沮丧地说:“完了,我的秘密全被你们发现了。 ” “哈哈哈”学生大笑,笑得很得意,其实,这个时候最欣慰的还是老师自己,这一刻,问题解决了,师生间的距离缩短了,气氛更为融洽了,接下来的学习更为轻松乐意了。3、开放教学情境,让孩子“浮想联翩”在孩子们的眼里。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每一个人都充满着幻想。开放的情境,提供的信息有较大的选择性,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因而可供探索的问题也就相对丰富。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想象力丰富,思路开阔,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见解。解决问题的创造性便能得到充分发挥。如在学习数的大小比较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95。我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可以进行合作讨论,然后反馈交流,起初我把数的顺序从小排列,问:你还能有其他的填法吗?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说出一大串 101、102、103那是远远超过当前所学的范围的数,接着我说:“还能写吗?写得完吗?”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思考余地,有学生竟然说出“无数个”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