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抗菌药物动学优化给药方案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693870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根据抗菌药物动学优化给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根据抗菌药物动学优化给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根据抗菌药物动学优化给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根据抗菌药物动学优化给药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根据抗菌药物动学优化给药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根据抗菌药物动学优化给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根据抗菌药物动学优化给药方案(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根据抗菌药物药动学/药效学 (PK/PD),优化给药方案一、前言二、基本概念三、根据PK/PD,抗菌药物分类及特点四、根据PK/PD,优化给药方案五、小结抗菌药物(antimicnobial agents)在控制人类感染 性疾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评价抗菌药物的临 床疗效,通常采用体外获得的静态数据如最低抑菌 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为指标。但这些参 数仅仅说明药物抗菌活性的高低,不能反映其抗菌 活性的时间长短,即不能说明抗菌药物在体内的变 化规律。近年来将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和抗菌活性进行整合 ,研究提出药动学(PK)与药效学(PD)相关参数,可 以更准确的反映药物在体内抗菌作

2、用的时间过程, 根据PK/PD原理制订的给药方案可以达到更高的疗 效和清除病原菌的作用,并能防止治疗过程中细菌 产生耐药性,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抗菌药物的药动学(PK)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力学过程及人体在不同生理 病理状态下对这一动力过程的影响。涉及PK的参数有:(1)药物峰浓度(Cmax):血药峰 浓度,给药后达到的最高血药浓度,与单次用药剂 量平行,可通过调整每次用药剂量来达到最佳 Cmax;(2)AUC0-24:24h内稳态血药浓度时间曲 线下的面积,与每日用药总量平行,调整每日用药 量可达到期望的AUC0-24。抗菌药物药效学(PD)是研究药物作用

3、机制与效能。 由于抗菌药物作用于靶位的浓度无法测定,常用 MIC和MBC代表药效学参数,MIC、MBC是指抑制 (或杀灭)细菌的抗菌药物最低浓度,是抗菌活性 的重要指标,可比较不同药物的药效强度,MBC与 MIC值 比较接近时说明该药可能为杀菌剂。根据MIC衍生PK/PD参数:(1)AUC0-24/MIC (24h曲线下面积);(2)Cmax/MIC;(3)药物 浓度高于MIC的时间(TMIC)占给药间歇的百分 比。抗生素后效应(PAE)是评价抗菌药物疗效的一个重 要指标,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清除 后细菌生长仍然受到抑制的效应,PAE的存在使血 药浓度即使低于MIC仍可持续受到抑制

4、,目前已将 PAE作为评价新的抗菌药物药效动力学合理给药的 重要依据。MPC和MSW的概念:PK/PD纵使起来得到的参数可 以量化抗生素抗菌活性,并评价抗生素对敏感细菌 的累积杀伤力,但它们只是从浓度上反映了抗菌活 性,其指导策略是治愈感染,却没有涉及到临床上 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耐药,简单地认为血药浓 度低于MIC就可能导致耐药菌的出现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科学家们提出了防突变浓度(MPC)和耐药 选择窗(MSW)理论,理论认为MIC以上还存在1 个临界浓度,只有当血药浓度高于这个临界浓度时 ,病原菌才会被完全杀灭,这个浓度为MPC。而 MIC和MPC之间的差异即为MSW。根据抗菌药物体内杀菌动

5、力学过程不同,将其分为 两类,即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和时间依赖性抗菌药 物。另外,根据抗菌药物PAE,时间依赖性抗菌药 物又细分为短PAE及长PAE两个亚类。具体参见表1 。抗菌药物类别PK/PD参数药物时间依赖性(短 PAE)TMIC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曲菌、碳青霉烯 类、部分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氟胞嘧啶时间依赖性(长 PAE)AUC0-24/MIC链阳霉素、四环素、万古霉素、替考拉林、 氟康唑、阿奇霉素、恶唑烷酮类浓度依赖性AUC0-24/MIC 或Cmax/MIC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大托霉素、螺内 酯、甲硝唑、两性霉素B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的特点是随着其血清浓度的增 设,杀菌效果增

6、加。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如氨基 糖苷类,喹诺酮类)的抗菌效果主要与其血清浓度 有关,评估其疗效的PK/PD参数主要为AUC0-24/MIC、Cmax/MIC,其特点是具有首剂效应( FEE)和较长的抗菌药物后效应(PAE)。一般喹诺酮类药物的药效学参数更倾向于AUC0-24/MIC,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药效学参数偏向于 Cmax/MIC。研究表明,氨基糖苷类Cmax/MIC最 好在10以上,喹诺酮类AUC0-24/MIC必须高于125 ,疗效最佳。临床应用该类药物时应注意保证每日 给予量,而给药次数在药量足够时尽可能减少,最 好每日1次给药。时间依赖性抗生素作用特点是,大多数此类抗生素 通常无明显

7、的抗生素后效应(PAE)。杀菌活性主要 取决于细菌与抗生素接触的时间,而与浓度关系不 大。当血药浓度达45倍MIC时,达到最大杀菌活 性,继续增加血药浓度其杀菌活性无明显改变。属 于此类药物有内酰胺类、部分大环内酯类,林可 霉素类等。评价参数是TMIC,通常当TMIC占 给药间隔的40%50%时与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相 关性。而另一些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四环素 类、糖肽类等,其杀菌作用呈现出明显的PAE。研 究发现,AUC0-24/MIC是与其临床疗效相关的主要 参数。如当AUC0-24/MIC125时,治疗成功率为97%。1、-内酰胺类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合理、 科学地使用该类抗

8、生素的关键在于:优化细菌暴露 于药物的时间。药物使用后24h内,有40%60% 的时间体内血药浓度超过致病菌MIC抗菌疗效最佳 。对于内酰胺类,要求TMIC较长,注射给药应采 用静脉滴注,口服药TMIC时间短者,应缩短给药 间隔,每日多次给药。但对半衰期较长的可以1次 /d或2次/d给药,如头孢曲松t1/2为8.5h,12 24h给药1次就可能持续维持药物浓度而不降低疗 效。碳青霉类烯类抗生素药物中的亚胺培南、美罗 培南较为特殊,有较长的PAE,故临床上用该类药 物可适当延长给药间隔,采取12次/d的给药方 案。根据TMIC理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对临床常见 细菌感染TMIC期望值应为青霉素类

9、20%35%, 头孢菌素类35%55%,碳青霉素烯类20%25% 。对于此类药物,临床经验用药最简单的方案就是 每日多次给药或持续静脉滴注,以使TMIC的时间 尽可能长。2、氨基糖苷类属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因其具 有较长的PAE,在设计给药方案时还应考虑到PAE对 预测抗菌药物的PKPD参数有很大的影响。因此 ,此类抗生素在不增加其毒副作用的前提下,可适 当增加给药剂量,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减少给药次 数,这样既保证疗效又降低了不良反应。目前国内 外很多学者推荐氨基糖苷类药物每日1次给药取代 传统的每日多次给药方案,但对于严重感染患者、 新生儿及妊娠妇女,每日1次的给药方案的适用性 尚未确定。

10、此类药物(如阿米卡星、妥布霉类、奈替米星等) 无论其半衰期长短,日剂量单次(SDD)与分成2 3次给药相比,其药效更好或不变,但肾毒性及 对高频音的听力影响反而降低,因此SDD对于氨基 糖苷类药物不仅可提高抗菌疗效,而且使肾毒性及 高频耳毒性减少,国内外均持肯定的结论。氨基苷 类抗菌药物PK/PD评价参数为Cmax/MIC,氨基苷 类Cmax/MIC比值达810倍时,临床有效率可达 90%,对于大多数氨基苷类药物,只有将日剂量集 中1次使用,才有可能达到较理想的Cmax/MIC。3、氟喹诺酮类属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此类抗 生素作用特点为杀菌活性取决于峰浓度,与在体内 作用时间关系不大。其给药

11、方案的目的是使药物在 感染部位达到最大浓度,评价参数是AUC0-24/MIC ,AUC0-24/MIC期望值应大于125.研究环丙沙星治 疗重症感染时发现,AUC0-24/MIC125时,细菌清除率和临床治愈率分别为 80%和82%。对于不同的抗生素,或同一种抗生素对不同的细菌、不 同的感染部位,要达到有效的杀菌活性所要求的PK/PD 的参数值也不相同。喹诺酮类的最佳杀菌效能对革兰阳 性菌需要AUC0-24/MIC至少要达到2530;而对于革 兰阴性菌引起的下呼吸道 感染,喹诺酮类的AUC0-24/MIC至少需要达到125左右时才能发挥较好的杀菌效 果,临床经验用药策略目前多主张每日1次给药(

12、SDD )。对于喹诺酮类药物,杀菌作用与毒性作用都呈浓度 依赖性,故国内外对于SDD应用于这类药物的争议较大 。目前,FDA通过了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 可采用SDD,环丙沙星也正在申请批准中。4、大环内酯类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大环内 酯类从分类上基本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该类 药物在组织与细胞内浓度常较同期血浓度高,不能 以血药浓度为分析基础,应将感染部位药物浓度或 细胞内药物浓度结合MIC进行分析。老一代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的PK/PD参数为 TMIC,其期望值为40%50%,临床经验用药应 每日多次给药。但新一代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 ),由于其组织分布快,组织半衰期长,

13、血清浓度 低,有较长PAE,其抗菌疗效的PK/PD参数为AUC0-24/MIC,期望值应大于30.,临床只需每日1次给 药即能取得理想疗效,持续静脉滴注并无必要。5、糖肽类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 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作用在最初的4h内最为 明显,以后菌量维持在一恒定水平且与药物浓度无关 ,其最佳杀菌浓度为MIC的45倍,对金黄色葡萄球 菌的清除率与Cmax/MIC无关,而与tMIC有关。万 古霉素有较长t1/2和PAE,用法为每6-12小时静滴一 次。不过临床上应用万古霉素是否持续静滴还值得进 一步研究。6、抗真菌药物: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为浓度依赖 性药物,AUC0-24

14、/MIC或Cmax/MIC是其预测疗 效的参数,这类药如果给药能获得最大峰值浓度但 减少给药频率,药物疗效不仅可能相同或提高,而 且可能降低毒性。两性霉素B可以使用静滴每日1次 给药方案。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咪唑类和氟胞嘧啶等抗真菌药 呈时间依赖性,TMIC最能反映疗效,因此,在临 床上应考虑采用静滴或每日多次给药方式,例如氟 胞嘧啶每日剂量分2-3次静滴。不过,应用氟康唑 治疗真菌感染时,因该药有较长的PAE,预测参数 可采用AUC0-24/MIC,并且应使用AUC0- 24/MIC20,氟康唑1次/日给药。7、预防耐药菌株的出现:合理的给药方案不仅是清 除感染菌的关键,而且在抑制耐药菌株的出

15、现中也同 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左氧氟沙星治疗铜绿假单细胞小 鼠感染模型,测量各种参数与细菌耐药的关系发现, 当AUC0-24/MIC等于52时,突变体的变异现象加强 ,而AUC0-24/MIC的值大于157时,细菌突变现象 完全被压抑。当然,对于不同的抗生素、不同的细菌 种类,其PK/PD参数值的大小在与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也是有所区别的。细菌暴露于氨基苷类抗菌药物后,很快出现适应性耐 药,主要见于革兰阴性杆菌,尤其是铜绿假单细胞菌 。在给药2h发生显著的适应性耐药,6-16h耐药性最 高,24h细菌的敏感性部分恢复,40h左右完全恢复 ,耐药性持续的时间与t1/2()有直接的关系,一 般为14-

16、18t1/2()。氨基苷类传统的给药方案, 第二次以及以后的药物通常以8-12h间隙给药,而在 此时细菌正好耐药性最大,氨基苷类的再次暴露,不 仅起不到杀菌作用,还会使耐药性加强。因此,临床 应用抗菌药物时,应注重其PK/PD参数,选择最佳给 药方案,既可获得最好抗菌疗效,还能防止耐药菌的 产生。近年来,针对病原菌“防突变浓度(MPC)”和“突变选 择窗(Msw)”作为抗菌药物药效学理论的延伸,正 引起临床高度重视,为防止耐药,要求抗菌药物 Cmax尽量在MPC以上。Msw作为PK/PD的新模式, 它将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和抗菌活性加以整合,直接 预测病原菌抗菌药引起细菌耐药突变体选择的发生 ,对于指导临床制定最佳给药方案具有重要作用。细菌之所以出现耐药,是因为抗生素的血药浓度在 MSW之中,因此要避免细菌耐药,就必须关闭MSW 。简单来说,MSW越小、抗生素处在该窗口的时间越 短,细菌耐药可能性越小。关闭MSW可以通过以下方 式获得:(1)提高给药剂量。始终保持抗菌药浓度 在MPC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