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本文化生活复习总结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9693352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课本文化生活复习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政治课本文化生活复习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政治课本文化生活复习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政治课本文化生活复习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政治课本文化生活复习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课本文化生活复习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课本文化生活复习总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文化与生活 文化作用二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发展三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历史沿革四 发展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 现实走向文化与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交流、借鉴) 横向积累 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继承、发展) 纵向积累 文化创新(源泉、动力、目的) (内容、形式、形态)社会实践发展 历程实质普遍性特殊性我们的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精神 内涵 必要性 重要性 弘扬中华族精神色彩斑斓 多种选择(现实现象) 改造落后文化 抵制腐朽文化 (国家、企业传媒 、个人) 支持健康文化 发展先进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上普遍的途

2、径)【特殊性;方向上】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2)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3)高举旗帜,科学发展。高举中国社会主义旗帜, 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 【特殊性:内容上】 (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发展教育 科学文化事业,发展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5)紧紧抓 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加强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修养 的德培养。 【创新的一般途径】 (6)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

3、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博采众长。 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推陈出新。 (7)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只 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社 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主体】深化整合:为什么要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的发展?(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作用、特征。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和谐文化、文明风尚的作用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历史)(1)文化的作用 科技、教育、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 素养、活动等(2)文化创新的作用普遍性(特殊性)第一、要立足于实践。 (根本途径) 第二、继承传

4、统,推陈出新。着眼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基本途径 ) 第三、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 融合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基本途径) 第四,坚持正确方向。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创新态度) 第五、发挥人民群众主体的作用。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 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造 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才能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 大众文化。(创新主体) 第六、推动文化内容、形式(多样化)、体制、机制(经济政治 的支持)、传播手段(科技等大众传媒、教育)创新。解放和发 展文化生产力,是繁

5、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创新之路) 第七、文化创新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创新方向)怎样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的创新、发展、建设、繁荣?文化生活重要热点问题与考点链接概述 热点词汇广东东省建设设文化强省规规划纲纲 要(2011-2020年)。怎样发展文化强省1、总总体要求和发发展目标标2、培育提高全 社会文化素养,提升广东东文化形象 3、构建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务体系,保障 人民基本文化权权益,实实施文化遗产遗产 保 护护与开发发工程4、促进进文化产业产业 集聚 发发展,打造战战略性新兴兴文化产业产业 ,加 快推

6、进进文化创创意产业产业 基地和园区建设设 。5、提高现现代文化传传播能力,增强广 东东文化辐辐射力建立完善现现代文化市场场 体系。实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6、调动调动 全社会积积极性,形成参与文化建设设强 大合力7、加强文化人才队队伍建设设,构 筑文化人才高地 8、组织组织 政策保障完善 财财政投入机制。健全政策法规规保障机 制。 文化生活: 根本途径 基本途径 主体 态度 发展之路: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科技、教育、 经济政治体制 国家的管理 方向上: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社会主义荣辱观 和谐文化十 二 五 规 划 纲 要推动 文 化 产 业 成 为 国民 经 济 支柱 性 产 业 。推动文

7、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文化措施: 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立足于社会实践;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坚持正确方向, 进行文化体制改革;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文化发展; 解放思想; 利用现代文化传播手段,促进文化传播; 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文化惠民继续实施和推进广播电视 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 享、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 站(室)、农村电影放映和 农家书屋等国家重点文化 惠民工程项目建

8、设,着手 实施一批新的文化惠民工 程建设项目。实施公共文 化进村入户工程。实施外 来工文化服务工程。实施 珠三角公共文化服务一体 化工程。整合珠三角文化 资源,服务一体化的珠三 角都市文化生活圈,辐射 带动全省公共文化的发展 。为什么要制定惠民计划, 实施惠民工程? 文化生活(1)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 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 获得和享用文化;(2)人民对 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 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人民群 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3)我 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必须面向广 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 ;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和精 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 四有”公民;(4)社会主

9、义精 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 加的伟大实践活动。 政治生活?教育教育 改革 发展 规划 纲要强国 必先 强教国运兴 衰, 系于 教育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 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 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 要的角色。 2、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 、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能 够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 文化财富。 3、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 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 、全局性的作用。 4、教育与经济政治、综合国力 5、教育对人的影响 6、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感动中国人物 国务院表彰 血荒与献血。 郭明

10、义事迹 郭明义事迹集中体现 了鞍镧优秀的企业文 化、钢铁产业工人的 可贵品质和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是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定 实践者,是雷锋精神 的传承者,是新时代 的道德楷模);志愿 者积极服务和奉献社 会;建设和谐文化, 培育文明风尚。人的文化素养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 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 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 出来的; 文化影响人, 文化对人们影响的特点; 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与弘扬, 道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 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11、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反 三 俗庸俗低俗 媚俗文化 扫黄打非对“网络 微博”现 象的分析 近年来,食品 安全事件 频发,向 来以会吃 、敢吃闻 名于世的 中国人在 餐桌前犹 豫起来。公 民 科 学 素 养(1)现代大众传媒的特点;人民对文化的 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 的特点; (2)文化生活的喜”与“忧”;落后文 化、腐朽文化的影响:抵制三俗: 国家必须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改造和剔除落后文化; 抵制和取缔腐朽文化。 弘扬主旋律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公民要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 力,拒绝污染。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树立

12、 社会主义荣辱观 ,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 益的统一。上海 世博 会成 功举 行广州 亚运 会亚 残运 会。文化意义。博物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 的重要标志,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建 设世博会博物馆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弘扬中 华传统文化;博物馆对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 有独特作用,建设世博会博物馆有利于世界不同文化 的交流、传播;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 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 世博会博物馆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们文 化素养,提升精神境界。文化对经济有巨大影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建设世博会博物馆能够推动文 化事业和旅游经济的发展。 同国外相比,我国举办广州亚运会在经济上的体制 优势:我国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主体的。我国市 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够发挥国家和 全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我国能 够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 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 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