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理化性质的鉴定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690097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PPT 页数:6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五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理化性质的鉴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实验五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理化性质的鉴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实验五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理化性质的鉴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实验五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理化性质的鉴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实验五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理化性质的鉴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五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理化性质的鉴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五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理化性质的鉴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实验目的 了解也绿色提取分离的原理以及它们的光 学特性和在光合作用中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叶绿体色素室植物吸收太阳光能进行光合 作用的重要物质,主要由叶绿素a、叶绿素 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根据它们在有 机溶剂中的溶解特性,可用丙酮将它们从 叶片中提取出来,并可根据它们在不同有 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以及在吸附剂上的 吸附能力不同将它们彼此分开。 叶绿素是一种双羧酸的酯,可与碱发生皂化作 用,产生的盐能溶于水,可用此法将叶绿素与 类胡萝卜素分开。叶绿素与胡萝卜素都有光学 活性,表现出一定的吸收光谱,可用分光镜检 查和用分光光度计精确测定。叶绿素在光照下 可产生暗红色的荧光;叶绿素的化学

2、性质很不 稳定,容易受强光破坏,特别是叶绿素与蛋白 分离后光破坏更快;叶绿素中的镁可被H+取代 ,称为褐色的去镁叶绿素;加入铜盐后则成为 铜代叶绿素,铜代叶绿素很稳定,在光下不易 破坏,故常用此法制作子午的浸制标本。 三、器材与试剂 仪器:带盖培养皿、台天平、研钵、量筒 、烧杯、漏斗、软木塞、新华滤纸、毛细 滴管、剪刀、分液漏斗、移液管、分光计 。 实验试剂:丙酮、甲酯、醋酸铜、盐酸 、氢氧化钾、石英砂、碳酸钙、无水硫酸 钠、四氯化碳、乙醚。 材料:菠菜叶片 一、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1、称取新鲜叶片2 g,放入研钵总加入丙酮5 ml, 少许碳酸钙和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再加丙酮10 ml ,

3、以漏斗过滤,滤液即为色素提取液,放于暗处备 用 2、把展层用的驴子中间搞一个圆洞,把新华滤纸 剪成20 cm的长条卷成圆柱,一端多次滴上色素提取 液,插入圆形滤纸中间孔中,上面与圆形滤纸齐平 3、在培养皿中加入展层用的四氯化碳,把上部做 成的滤纸下的含色素圆柱下端浸入展层液,盖上培 养皿上盖,开始展层。等展层液扩散到培养皿边缘 时,取出滤纸,观察同心圆色素带,做好记录。 二、叶绿体色素的理化性质 1、叶绿体的荧光现象:取上述色素提取液少许于试管 中,分别观察反射光和透射光,比较观察到的颜色不同 并分析原因。 2、光对叶绿素的破坏:取上述色素提取液少许分别加 入两个试管中,一支试管放在暗处,一支

4、试管放在强光下照射,2 h后观察颜色变化,分析原因。 3、铜代反应:取上述色素提取液加入试管,逐滴加入 浓盐酸,直至溶液呈现褐色,此时叶绿素分子已经遭到 破坏,称为去镁叶绿素,然后加入醋酸铜结晶少许,慢 慢加入溶液,直至出现鲜亮的绿色,此时即形成了铜代 叶绿素。 4、黄色素与绿色素的分离:取上述色素丙酮提取液10 ml,加入盛有20 ml乙醚的分液漏斗,并沿漏斗边缘加 入30 ml蒸馏水,轻轻摇动分液漏斗,静止片刻,溶液 分为两层。色素已经全部转入上层乙醚总,弃去丙酮和水,再加入5 ml30%KOH甲醇溶液,用力摇动分液漏斗 ,静置10分钟,再加入蒸馏水10 ml,摇动后静置分离 ,得到黄色素层和绿色素层,分别保留,分析实验结果 和原因。 五、结果与讨论 分析每个实验的结果,注意事项和原因。 六、作业 1、记录每个实验的结果。 2、为什么提取叶绿体色素要加入少许碳 酸钙和石英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