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水针(穴位)注射技巧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681132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0.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水针(穴位)注射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实用水针(穴位)注射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实用水针(穴位)注射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实用水针(穴位)注射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实用水针(穴位)注射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用水针(穴位)注射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水针(穴位)注射技巧(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针(穴位)注射技巧竹溪县中医院-肖祖伟水针疗法的概念水针疗法,是现代西医学所常用的药物 注射法与中国传统医学的经络理论相结合而 产生的;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理论 指导下,合理选择某些供注射用的药液,注 入经络、腧穴、阿是穴或皮下阳性反应物、 血管内,甚至脏器内;将针刺技法、穴位、 药物三者的性能有机结合,从而达到防治疾 病的一种全新疗法。 n 其中以中医经络穴位为依据进行药物注射 ,通常称为“穴位注射疗法”。n 以西医神经、肌肉等相关处,采用麻醉等 药注射,通常称为“神经阻滞疗法”或“封闭疗 法”。n 由于应用的药液剂量比常规剂量小,故也 有“小剂量药物穴位注射疗法”之称。水针疗法作为

2、一门技术,其最终目的就是 追求疗效,而这就离不开水针技巧的应用。技 巧是水针疗法的生命,是达到速效、高效的手 段,是塑造治疗精品的利器。水针注射技巧,主要包括:水针注射手法 技巧、穴位定位技巧、穴位配伍技巧、穴位注 射技巧、用药技巧和意外事故处理技巧等几个 方面。n现在为大家介绍几个在水针(穴位)注射过程 中具广泛指导性意义的技巧问题n第一节 凡刺之真,必先治神n素问 宝命全形篇曰:“凡刺之真,必先 治神。”即针刺的重要道理,在于先要调制心 神。n灵枢 本神曰:“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灵枢 九针十二原曰:“粗守形,上守 神。”灵枢 官能篇曰:“用针之要,无忘 其神。”足见“治神”在针刺过程

3、中,倍受古代 先贤的关注。 n “神 ”,人体能量的一种外在表现。 “神”是精 、气、血所化生的,是人体精神活动和正气盛 衰的总体表现。n其主要体现为意念、精神、思维、知觉等高级 的功能活动。 n精、气、血是构成精神、意念的物质基础,反过 来精神、意念不仅作为精、气、血的外在表现, 而且在某些特殊情况发生时(如:疾病、生死相 关等),如果被某些方法所介导(如:气功、按 摩、导引、针灸等),可促使精、气、血在人体 内某些部位、穴位聚集,并激发出超能量,以抵 御病邪。这种精神加物质,已决不是1+1=2的概 念了。这种精神与物质相加的结果就是经气放大 。n 如何利用精神调动经气,激发经气在于“ 治神

4、”。 治神,又称治神法或调神法,就是如何把 握、调制精神意念的方法。它包括两个方面:即 如何集中医生的精神意念和如何调整病人的意念 及心理状态,以便使针下易于得神取气。n一、医生治神法:(聚精会神)n 就是要求医生在诊断病情,注射前的准备, 进针后乃至出针的整个诊治过程中,都必须聚敛 心神,全神贯注,细心体察病人的神气表现,感 应针下变化。这是贯穿于整个水针注射技法实施 过程的关键所在。n 例如,在注射前,首先要利用按诊法对患者 经穴病变部位的任何一处隆起、凹陷、结节、皮 温等阳性体征以及与比邻组织关系等情况,进行 特别细致的按摩诊察,从而辨清病变的性质,确 定注射点的部位,进针的深浅和角度。

5、要做到眼 神不离点,精神不离针,以确保注射的准确和到 位。 n 在进针过程中,更要精心体察经穴天、地、 人三部的变化,仔细感触针尖穿透每一层筋膜、 触及每一处骨骼、滑入每一个空隙、进入每一块 肌肉、以及肌肉的每一次收缩等细微感觉,还要 观察患者的每一丝表情变化,这就叫体察神气。 从而为技法的施行进一步提供依据。这一切都需 要医生有着敏锐的心神。要象素问 宝命全形 论形容的那样:“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 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如此才能注射准 确,得神取气,提高疗效。 n 灵枢 九针十二原曰:“神在秋毫,属意 病者,审视血脉,刺之无殆。”n医生治神神聚心手之际!n 孙思邈在其大医精诚篇

6、中说“凡大医治病 ,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 ,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 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 ,致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无失。处判针药, 无得参差。”n可见,医生治神,还应包括医生的道德修养。 n二、病人调神法:n 就是通过医生的语言诱导和细心诊治,帮 助病人消除紧张的心理负担、保持心情舒畅, 促使病人精神放松,而使其血气平和,易于气 至病所。患者在心理状态较佳的情况下,接受 水针注射治疗,无疑可以取得更佳的疗效。 n 如:语言诱导法,是用语言诱导和暗示病人 ,(如:问酸胀否、针感到了某处否)以促使 经气运行。内经有:“移精变气”之法,就

7、是 通过转移、改变患者精神状态,而改变气机的运 行,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n 气功注重“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 在于加强内气运动以练精、气、神。语言诱导法 ,就是利用了气功的意念导引之法,欲气速行, 导之以意。n 病人治神神在得气取效。n 总之,治神是调谐医患双方的精神。使医 生专心致志,贯神气于指、针;使病人心平气 和,神朝气随。如此,则达到医患之间心神相 应、心信相协、神气相传、针感彰显。有道是 “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弛,气自定。”如 是则神气乃复,疾病得除。n 因此,治神是水针治病过程中极为重要 的方法和要领。堪称水针注射治疗第一要旨。 n第二节 凡刺之要,得气有效n 灵枢 九

8、针十二原曰:“刺之要,气至而 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说明了得气与疗效 有着密切的关系,水针注射临床实践也充分证明 了这一著名的论断。n 在水针注射过程中,无论是以经络学说为依 据,还是以西医神经、肌肉解剖等为依据进行注 射治疗,都以具有敏感的酸、胀、麻等得气感, 而疗效显著。n正如标幽赋所说:“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 不治。” n 得气可以通过医患双方在针刺过程中各自 的感受体现出来。n 在医者方面,会感到针下有沉涩而聚的现 象,即针感。如标幽赋所说:“轻慢滑而 未来,沉涩紧而以至。”n 在患者方面,会有酸、胀、麻、困、沉、 重、热、凉、烧灼、触电、跳动、虫行、气流 和不自主的肢体活动等

9、感觉或现象出现。所谓 得气,就是针刺注射引起机体组织的一种即时 性反应。n 可以利用提插、雀啄、捻转、按循等一系 列催气、守气、行气手法,促使经气能速至针 下,并导引经气上下出入,直趋病所。n 得到经气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调动它。 n 总之,一个医生针刺手法水平如何,主要 看他对经气即针下气的控制程度;能控制针感 ,并使气至病所。这是提高水针临床疗效的要 隘所在。 n第三节 针下辨气,虚实分明n 临床上,我们追求得气有效。然而,针下 感到的沉、涩、紧、实并不一定都是得气,当 邪气盛而结聚针下时,往往也会出现这种针感 ,甚至滞针。如何对针刺气至与否进行辨别? 灵枢 终始篇说:“邪气之来紧而疾,谷

10、 气之来徐而和”。正气来到针下是徐徐而来, 有柔和的感觉,略觉紧但不至于滞针,疼痛感 觉减轻;而邪气到来,则针下感应剧烈,疼痛 不减或增加,针下急迫而紧,如有物缠绕,甚 至滞针。 n 针下辨气,就是通过针感来辨别气至与否 、气之正邪、病之寒热、证的虚实,为针刺技 法,特别是为补泻技法的实施进一步提供依据 。当气至时,能感到针下沉重、滞涩、紧实, 如鱼吞钩饵之沉浮。如果气未至,则针下轻浮 ,感应不灵,如闲处幽堂之深遂。对此,可采 用补虚催气的针法,催动经气的到来。n 如:针向法 、助气法、震颤法n 针下辨气,还应包括辨别针刺过程中,触 及的肌肉、神经、筋膜、骨骼、韧带等组织所 表现出的针感,如突

11、破感、落空感、触电感等 等。为注射部位的深浅、层次、方向等提供准 确依据和修正参照。n 如:针尖感触法、推药探导法、苍龟探穴法 n 针下辨气的实施,需要通过医生的意念和 指感,去感应针下之气所激发的每一丝肌肉、 血脉等微细变化,化无形之气为有形之迹,即 针感。并将这些细微形迹的信息,传导至医生 大脑中放大,进行精确的计算、精细的辨识和 综合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以便指导针刺手 法的应用,方可针法无误。n 由此,也更加证明了医生治神的必要性。 n 灵枢 九针十二原所说:“粗守关,上守 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 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又如:灵枢 小针 解曰:“粗守关者,守四肢

12、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 来也;上守机者,知守气也”,说明经气虚实微小 难见。水平低劣的医生,只知死守着四肢躯体发 病部位的治疗。高明的医生,则通过细心体会针 刺前后机体反应不同,分辨经气的微细动静,掌 握气机的虚实变化规律,并依此来行针运气,正 确运用补泻手法,不会有丝毫之差。因此,能辨 别人体气血盛衰,把握气机往来变化的规律,注 重针刺得气、守气和善于辨气的医生才堪称水平 极高的上工。 n 针下辨气的功夫,是对得气感和准确度最 上乘的感应和分辨手段。可谓“只可意会,难 以言传。”全靠术者在针刺临床中仔细揣摩, 方能神而明之,明辨秋毫。 n第四节 证分虚实,法用补泻补泻手法的应用,必须对疾病虚实作

13、出正确 判断。通过四诊进行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 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并结合针下辨气,辨清何脏 腑、何经络的虚实及虚实程度,然后确定补泻手 法,并根据虚实程度决定补泻的度(即刺激量) 。经过艰苦的训练和长期的临床实践才能得 到。只有达到指针一体,形神兼备的境界,才能 懂得手法的真谛,不致贻误补泻良机。 n第五节 精熟解剖,游刃有余n 庄子庖丁解牛神乎其技!庖丁之所以 技艺超群,得心应手,熟能生巧,自不待言, 在长期实践中,对解剖知识的熟悉和积累方为 关键所在。作为水针医生绝非庖丁,只赞其技 ,更应该有对人体解剖学的精熟功底,方可达 到庖丁游刃有余之“神技”! n 早在内经中就有解剖与针刺间重要

14、关 系的阐述。素问 刺要论说:“病有浮沉 ,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刺要 论对针刺的解剖部位,所到之处,要求是十 分严格的。这说明针刺的深浅要根据病者的具 体情况,并结合穴位所在局部的解剖特点来决 定,灵活掌握。否则就会造成“过之则内伤, 不及则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 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等危险后果。 n 人体解剖学不仅是医学基础课的基础,更是 学好水针疗法必备的基本功,是达到水针注射“稳 、准、轻、巧”这一标准的重要前提条件。对正常 人体结构和功能没有正确、完整的认识,就很难 把握水针注射的精度。这一点在对危险部位的注 射中,表现得尤为突出。n 例如:脊柱硬膜外腔的注

15、射,必须在注射前 对脊柱的解剖及各层次的解剖特点了然于心,才 能把握穿透黄韧带那一刹那间的落空感,这就是 保证注射成功的关键所在。 骶管穿刺电透观察造影失败n 让医生具备“一摸准”的双手,拥有一双能“ 透视”人体的双眼。所谓“一摸准”就是利用按摩诊 察,对局部结构之间的关系了如指掌;“透视眼” 是望诊时利用表面解剖标志和体表投影知识,确 切地知道穴位深部器官的定位与比邻的机体各组 织。这样,医生对人体结构的掌握就如同把人 体看成透明的、有层次的、立体感的一样。使针 刺进出自如、浅深有序、游刃有余。如果医生具 有这些能力和本领,才能更有效地进行诊断、定 位和治疗,在对病灶或穴位的注射中,才能最大 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并减少损伤,提高成功率 。 n第六节 按诊导向,精确定位 n 取穴准确与否,是注射成败的重要保证 ,也是针刺得气的重要环节。进针过深、过浅 或角度不当,不仅难以得气取效,而且还有造 成危险的可能。过深则穿过经脉,过浅则不及 。至于进针角度不当,更是“差之毫厘,失之 千里。” n 取穴精确不仅仅是一个平面定位是否准确 的问题,还应包括对穴位的立体层面、比邻的 组织关系、经气所运行的层面乃至病灶所稽留 的层面或点,都能作出较为精确的定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