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智力障碍概论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676473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智力障碍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儿童智力障碍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儿童智力障碍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儿童智力障碍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儿童智力障碍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智力障碍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智力障碍概论(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力落后的基本概念赣州城区阳光家园托养中心赖晓凤第一章 儿童智力障碍概论l 一、儿童智力障碍的定义儿童智力障碍就是智力发育低于一般儿童的水 平。智力障碍是发生在儿童发育时期的智力残疾 ,也就是正处于发育阶段中的儿童,因为各种因 素导致了大脑组织的发育障碍,所以这些儿童的 智力比别的孩子差,主要表现为感知、记忆、语 言和思维方面的障碍。在幼儿时期主要表现为大 运动(例如跑步、挥手等动作)、语言、精细动 作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落后;在学龄期主要表现 为学习成绩差,较轻的智力障碍者一般只能接受 小学教育,很难接受初中教育。通俗地说,凡是智力水平落后于同龄儿童智力的人就是智力 障碍儿童。但是,从科学意义

2、来说,智力障碍的概念可不是那 么简单了,它涉及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诸多方面 的因素。智力障碍的定义有多种。最早、最直观的对智力障碍的描 述是由杜尔(Doll)提出的,他认为:“智力障碍的特征为社会 无能,智力低常,发生在发育时期,成熟以后定型,起源于身 体原因,无法医治。”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智力 障碍的定义越来越全、统一,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所公认。美国智力障碍协会早在1921年就首次提出了智力障碍的定 义,此后又作过9次修订。最近一次,即2002年第十版的定义 是:“智力障碍是在智力功能和适应性为两个方面存在显著限制 而表现的一种障碍,智力障碍发生于18岁以前。”由此可见

3、,判 断一个儿童是否智力障碍,必须考虑三个方面:一是智力,二 是社会适应能能力,三是年龄。三者缺一不可。二、智力障碍构成的三个因素(一)智力智力程度可以通过智商来表示。判定一个孩子是否智力障碍 ,必须通过智力测验,如果得到测验的结果智商低于平均值的两 个标准差,或者智力测验结果在正常值的3一下,可以怀疑这 个孩子是智力障碍。 (二)社会适应能力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判断,要依靠社会适应行为测验。适 应行为指的是个体参与社会职能的满意程度,主要表现在10个方 面:语言发育、人际交往、生活自理、家居情况、社会交往技巧 、社区参与、自律能力、保证健康和安全的能力、学业水平、就 业情况。在以上10项适应

4、行为中,至少有2项缺陷才被认为有适 应行为能力的缺陷。如果儿童的智商在70以下,他的社会适应能 力也有困难,可认为这个儿童是智力障碍。否则,即使儿童智商 低于70,但是社会适应能力是正常的,他就不应该属于智力障碍 。 (三)年龄儿童智力障碍的发病年龄在儿童身心发育阶段,即发生在18 岁以前。根据发病年龄的特点,可将成人以后的大脑损伤或老年 以后的大脑萎缩等原因造成的智力缺陷与儿童智力障碍区别开来 。三、智力障碍不是病l 智力障碍是某儿童的智力落后于同龄儿童的一 种症状,它不是一种病,而是由多种原因导致中 枢神经受到损伤或神经系统的发展停滞,表现出 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症状。智力障碍是一种外 在

5、的表现。就像“发烧”一样,我们从来不说某人 得了“发烧病”,而是说他因为某某病“发烧了”。第二章 智力障碍的患病率情况智力障碍的人数并不是很多,但是问题比较严重。智力障碍是一个严重 的社会、医学、教育、心理问题。要想对智力障碍有所了解,首先要进 行调查,看看智力障碍者究竟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多少,以此判断问题有 多严重。 一、国外的情况智力障碍的定义对测算智力障碍的患病率影响最大,这主要涉及智 力障碍的诊断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智力障碍的诊断常采用单一 标准,仅根据心理测验所得的智商作出诊断。根据1962年美国总统智力 障碍小组单一标准的估计,人群的智力障碍患病率为3,其中轻度智 力障碍占

6、87,中度智力障碍占10,重度和极重度智力障碍占3。 1973年美国智力障碍协会又提出来新的儿童智力障碍的定义:儿童智力 障碍是指在发育时期内,一般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水平,同时伴有适 应行为的缺陷。这就是我们现在采用的双重或多重标准。根据这一标准 ,1978年美国Masten brook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商表”和“适应行为量 表”测量了大量儿童,发现智商在5070之间的大约有300个人,其中伴 有适应行为缺陷适应行为评定得分小于两个标准差的儿童不到35 ,也就是说符合两个标准的只有100个儿童。据美国科学家估计,美国约有600万智力障碍者(或3的人口是 智力障碍者)。这个估计从1962年美

7、国总统关于智力障碍的咨文发表后 ,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根据2001年美国教育部公布的数字, 19992000年美国621岁的智力障碍人数为61.44万人,约占人口总数 的0.64。二、我国的情况1987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 残疾人口的比例是比较大的。视力残疾、听力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 体残疾和精神残疾等五类残疾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9,约5100多万 ,即每20个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其中014岁残疾儿童817万,占残疾 人总数的15.83。按总数多少依次分类是:智力残疾儿童539万,听力 言语残疾儿童116万,视力残疾儿童18.1万,肢体残疾儿童62万,综合

8、残疾儿童80.6万。其中智力残疾儿童最多,可见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多 么严峻。根据1988年卫生部全国出生缺陷监测和全国儿童智力障碍情况 调查,全国出生缺陷的总发生率为13.07,最高的出生缺陷发生率省 份的调查数字为20;014岁儿童智力障碍的发生率为1.07,也就 是说每100个014岁儿童中,就有1人是智力障碍者。2003年12月,卫生部、公安部、中国残联、国家统计局和联合国 相关机构联合发布的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的结果是:06岁残疾儿 童现患率为1.362;智力残疾为0.931,在各类残疾中高居首位。2006年,我国进行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 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

9、,占全国总人口的6.34,其中智力残疾554万人 ,占残疾人总数的6.68。由此可见,智力残疾的预防,尤其是儿童智 力残疾的预防与早期干预迫在眉睫,不容松懈。第三章 智力障碍如何分级通常根据智力商数和适应行为将智力障碍分为四个等级,即轻 度、中度、重度、极重度。有时为了方便,将中度、重度、极 重度统称为重度。一般认为,轻度智力障碍儿童是可教育的, 中度智力障碍儿童是可训练的,重度和极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则 需终生监护。一般只是脑功能有障碍,而无脑损伤和神经病理 症状者,可以与人正常交往,生活也能自理。 一、轻度智力障碍轻度智力障碍者,早年发育稍微比正常儿迟缓,并且不像正 常儿那样活泼,对周围事物缺

10、乏好奇心及兴趣,表现为循规蹈 矩或动作粗暴、易冲动;言语发育略迟,生活用词上虽困难不 大,但掌握抽象性词汇极少;分析和综合能力差,对事物的看 法比较肤浅,常限于外表的具体联系。这类儿童,经过耐心教 育,可获得一定的阅读和计算能力,对算术应用题则较难完成 。能成段背诵文章,但不能正确运用。在加强辅导下可达到小 学三四年级水平。长大后可担任一般家务劳动,从事简单和具 体的工作。适应能力也低于同龄一般儿童的水平,故不善于应 付外界的变化,缺乏主见,依赖性强,且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 和支配。二、中度智力障碍中度智力障碍又称愚鲁,这类儿童大多数有脑损伤或其他方面的神 经障碍,与人交往尚无太大问题,生活半自

11、理;整体发育较正常儿迟缓 ;语言功能发育不全,吐字不清,词汇匮乏,语言较简单,一般表达尚 能应付;只能进行较简单的具体思维,抽象概念不易建立;对周围环境 辨别能力差,只能认识事物的表面和片段现象。这类儿童略具学习能力 ,经过长期教育和训练,能学会简单的书写和计算,但不超过小学二年 级水平。能以简单的方式与人交往,在监护下能从事较简单的体力劳动 。 三、重度智力障碍这类儿童通常有先天性问题和较重的脑损伤,可与人简单交往,生 活不能自理,不会讲话。重度智力障碍者,早年各方面发育迟缓,发音 含糊,词汇贫乏,抽象概念缺乏,理解能力极差,动作十分笨拙;情感 幼稚,情绪反应容易过头;有一点的防卫能力,对明

12、显的危险能够躲避 。经过长期训练后,这类儿童可养成简单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但生活仍 需人照顾;长大以后,可在监督下做些较固定和最简单的体力劳动。l 四、极重度智力障碍极重度智力障碍者,脑损伤较严重,从外观可 看出畸形,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必须依靠他人照顾 ;对周围的一切不理解,缺乏自我保护的本能,不 知躲避明显的危险;没有语言功能,顶多能说几个 简单的单词,如偶尔能够喊“爸”、“妈”等,但这是无 意识的,并不懂得真正辨认爸妈,常只是嚎叫而已 ;情绪反应原始,感知觉明显发育不足,几乎达到 视而不见和听而不闻的程度;运动功能也受阻,手 脚不灵活,或终生不能行走。这类儿童常有多重残 疾和表现为经常性的癫

13、痫发作,多数早年夭折。第四章 如何早期发现智力障碍智力障碍发现越早,就越有利于早期干预治疗。有的 智力障碍出生时就可以诊断,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先天愚 型等;有的要到25岁才可以诊断;而轻度智力障碍常常到 学龄期才被发现。一般来讲,最早发现儿童发育迟缓的往往是母亲或家 里最接近、最关心孩子的亲人。但是,由于家人缺乏经验 或常识,也由于感情上难以接受自家孩子发育迟缓的事实 ,可能造成拖延,错过了早期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机,致使 问题严重化。所以,让家长尽早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敢于 面对事实,成为早期发现儿童智力障碍,早期进行康复训 练和学前教育的关键。一、早期发现儿童智力障碍的方法(一)观察观察儿童的动

14、作、语言、思维、想象、学习以及人际关系和生活自 理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最先观察到的是动作方面发育迟缓 ,如不能抬头、不会翻身、坐立不稳、不会爬行等等,手的动作笨拙、 协调能力差、不能和眼睛配合;然后才发现其他方面的发展迟缓,如不 会说话、词汇贫乏、不会数数、不能与同龄儿童一起玩等,不会自己上 厕所、穿衣、吃饭等。经验表明,母亲及家人对儿童进行观察后所提供 的有关情况对于诊断儿童是否智力障碍最为重要。 (二)比较由于现在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如果父母只是单独观察自己一个 孩子各方面的情况,会由于经验不足而不能及时地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 。因此,必须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同龄儿童做比较,这

15、样才容易发 现存在的差异。家长应认识到,在正常范围内,孩子会有一定的个体差 异,有的孩子发展较早,有的孩子发展相对迟一些;有的孩子在一些方 面发展早些,而在另一些方面发展较迟。因此,因此,应该全面地比较 ,如果一个孩子在较多方面发展得都比较迟缓,且比较明显,就应该引 起家长的注意。这时家长应该到医院向专家进行咨询。二、发现儿童智力障碍的切入点 l 父母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孩子的智力问题,尽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培智训练, 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儿童的智力障碍的。不过,到底应该从哪些方面及早 发现儿童的智力差距呢? l (一) 感官的灵敏度差 l 因为感受能力不足,他们不能区别深红、浅红、桃红等颜色,

16、不能区分 猫叫、狗叫;分不清2厘米和4厘米哪个线段长。 l (二)感知量不足 l 例如去动物园参观,智力障碍的孩子似乎没看见什么,有时只能简单说 出大象、老虎几种大动物,描述起来也非常简单乏味。 l (三)感知速度缓慢 l 智力障碍儿童感知的特点是他们只能慢慢的、一个事物一个事物的进行 感知。家长可以选取儿童所熟悉的图片,如:桌子、铅笔、狗等,要他们说出 名称。正常的孩子应该能迅速说出物体名称,而智力障碍的孩子需要的时间会 比较长。 l (四)言语障碍 l 智力障碍儿童的生长发育史都有言语发育迟滞的特点,会有口齿不清、 言语类型简单、重复言语的表现,尤其连说两字困难。如说汽车,往往重复说“ 车车”。 l (五)表达能力差 l 语言表达比理解能力更差,他们往往能听懂父母的话,但难以用语言表 达自己的需求。 l (六)活动能力差 l 智力障碍的孩子容易兴奋和激动,好动不停,动作无节制、不协调,做 精细动作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的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