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泛人文教育值得警惕_1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672232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堂的泛人文教育值得警惕_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语文课堂的泛人文教育值得警惕_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语文课堂的泛人文教育值得警惕_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语文课堂的泛人文教育值得警惕_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语文课堂的泛人文教育值得警惕_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课堂的泛人文教育值得警惕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堂的泛人文教育值得警惕_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课堂的泛人文教育值得警惕语文课堂的泛人文教育值得警惕时下,在语文课堂上, “泛人文教育”到处可见,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这里所说的“泛人文教育” ,其特征有二:一是教师从课文中拎出一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而有些问题与课文主旨并不相干;二是学生讨论时,远离文本,脱离语言,言不及义,内容比较空。对此,许多教师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揣摩语言方面狠下功夫。于漪老师曾说,无论是进行人文教育还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语文课就是要和语言文字亲切、亲密、亲爱,而不是把它冷落到一旁。 ”那么,语文课如何实施人文教育,这确实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语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不

2、仅学到了读写的本领,而且还会受到思想情感、理想情操方面的教益。这是因为语文教学中的“文与道” 、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融合一体、不可分开的。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要求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必须依据自身的规律,采取有别于其他学科不同的做法,那就是循文求义,由语言文字而深明其内容。语文教师则必须依据课文的特点,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研读文本、揣摩语言,从中感悟其人文思想的内涵,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回过头来,领着学生去品味、学习表达那些人文思想内容的语言文字、写作方法的特色与奥妙之所在。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文本思想内容的理解。对此,已故的语文教育家吕叔湘说,不抓语言的语文教学是“半

3、身不遂的教学” 。历史经验值得注意。1958 年的大跃进,当时的语文课几乎成了政治课,课上脱离语文而宣讲“三面红旗” ,因而使语文教学遭到极大破坏。1966 年,语文教学以阶级斗争为纲,基础知识教学、语言训练都不要了,致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创下了历史“极低” 。教育部 1963 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指出:“不应该脱离文章的词句篇章,架空地分析思想内容,也不应该不管文章的思想内容,单纯地讲解词句篇章。把内容和形式割裂开来的做法,是不能把文章讲清楚的,是收不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的。 ”1992 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更加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

4、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 ”当前的“泛人文教育” ,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应该指出,我国的优秀语文教育专家,多年前就对“文与道” 、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过精辟的阐述,并对教学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叶圣陶先生从学生的角度就曾说过,对课文“了解跟分析的基础在语言文字方面,因为我们跟作者接触凭借语言文字打通了语言文字,这才可以触及作者的心。 ”张志公先生说:“教一篇文章,必须让学生透彻理解全篇思想内容,并且从中得到思想上的教益,知识上的启迪,感情上的陶冶,不这样是不对的,可是办法必须是带领学生好好地读这篇文章,一字、一词、一句、一段地都读懂,把文章的安排都搞清

5、楚,让文章的本身去教育学生。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广大语文教师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总结起来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读。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就是让学生读课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读架构起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桥梁。通过有目的、有层次、适时适量、多种形式的读,感悟文章的情感、品出语言的韵味。当今,以读悟文、以读促思、以读激情、以读导练已成为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朗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前人曾有这样的说法:“放声疾读又缓读,及久之自悟。 ”可见,大声朗读确实可以读出文章的气势和韵味,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有的教师还说:“学生能正确、流利

6、地朗读课文,语文中语言就基本属于他的了,人文也就在其中。 ” “丢掉一个读字,几乎什么也不会有了,包括人文性。 ”二是揣摩语言。一篇课文,只读一遍未必理解得透。要理解得透,就需要多读多揣摩。揣摩就是反复想。在接触课文后,教师如能引领学生自己提出些问题来,再由自己经过反复思考而求得解答,应是有效的办法。应该说, “文道统一” 、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广大语文教师对这样的理念是不存疑义的。但是,从理念到实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稳妥地把握好“文与道” 、 “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的关系,除了思想认识上明确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外,关键在于教师能透彻地理解课文、把握课文,这

7、一点不能有丝毫含糊。需知,选入课本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文道统一的典范之作。但是要使学生真能文道兼得,首先是老师准确理解课文。教师要真正理解课文,必须具备两点:一是要扩大视野,开拓知识面,二是要提高鉴赏力,增进悟性。教师缺乏鉴赏力,眼光差,不辨好坏,就说不上透彻理解。而这一点只有靠平时丰厚的阅读积累才能得以解决。教师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教学品位,通过阅读激发创造性思维。反之,教师的业务功底差,就难以按照“文道统一”的要求,灵活准确地教导学生。这也是当前“泛人文教育”之所以能够兴起来的根本原因。改变语文课堂上的“泛人文教育” ,做到“让文章的本身去教育学生” ,说千

8、道万教师专业修养的提高是个关键。教师在这方面有了切实的进步,才能铸就起语文教学的高品位,激发出应对教学突发事件的灵动思维。 (作者陈金明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时下,在语文课堂上, “泛人文教育”到处可见,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这里所说的“泛人文教育” ,其特征有二:一是教师从课文中拎出一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而有些问题与课文主旨并不相干;二是学生讨论时,远离文本,脱离语言,言不及义,内容比较空。对此,许多教师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揣摩语言方面狠下功夫。于漪老师曾说,无论是进行人文教育还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语文课就是要和语言文字亲切、亲密、亲爱,而不

9、是把它冷落到一旁。 ”那么,语文课如何实施人文教育,这确实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语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不仅学到了读写的本领,而且还会受到思想情感、理想情操方面的教益。这是因为语文教学中的“文与道” 、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融合一体、不可分开的。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要求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必须依据自身的规律,采取有别于其他学科不同的做法,那就是循文求义,由语言文字而深明其内容。语文教师则必须依据课文的特点,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研读文本、揣摩语言,从中感悟其人文思想的内涵,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回过头来,领着学生去品味、学习表达那些人文思想内容的语

10、言文字、写作方法的特色与奥妙之所在。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文本思想内容的理解。对此,已故的语文教育家吕叔湘说,不抓语言的语文教学是“半身不遂的教学” 。历史经验值得注意。1958 年的大跃进,当时的语文课几乎成了政治课,课上脱离语文而宣讲“三面红旗” ,因而使语文教学遭到极大破坏。1966 年,语文教学以阶级斗争为纲,基础知识教学、语言训练都不要了,致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创下了历史“极低” 。教育部 1963 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指出:“不应该脱离文章的词句篇章,架空地分析思想内容,也不应该不管文章的思想内容,单纯地讲解词句篇章。把内容和形式割裂开来的做法,是不能把文章讲清楚的,

11、是收不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的。 ”1992 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更加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 ”当前的“泛人文教育” ,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应该指出,我国的优秀语文教育专家,多年前就对“文与道” 、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过精辟的阐述,并对教学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叶圣陶先生从学生的角度就曾说过,对课文“了解跟分析的基础在语言文字方面,因为我们跟作者接触凭借语言文字打通了语言文字,这才可以触及作者的心。 ”张志公先生说:“教一篇文章,必须让学生透彻理解全篇思想内容,并且从中得到思想上的教益,知

12、识上的启迪,感情上的陶冶,不这样是不对的,可是办法必须是带领学生好好地读这篇文章,一字、一词、一句、一段地都读懂,把文章的安排都搞清楚,让文章的本身去教育学生。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广大语文教师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总结起来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读。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就是让学生读课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读架构起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桥梁。通过有目的、有层次、适时适量、多种形式的读,感悟文章的情感、品出语言的韵味。当今,以读悟文、以读促思、以读激情、以读导练已成为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朗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前人曾有这样的说法:“

13、放声疾读又缓读,及久之自悟。 ”可见,大声朗读确实可以读出文章的气势和韵味,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有的教师还说:“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语文中语言就基本属于他的了,人文也就在其中。 ” “丢掉一个读字,几乎什么也不会有了,包括人文性。 ”二是揣摩语言。一篇课文,只读一遍未必理解得透。要理解得透,就需要多读多揣摩。揣摩就是反复想。在接触课文后,教师如能引领学生自己提出些问题来,再由自己经过反复思考而求得解答,应是有效的办法。应该说, “文道统一” 、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广大语文教师对这样的理念是不存疑义的。但是,从理念到实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稳妥地把握好“文与道” 、

14、“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的关系,除了思想认识上明确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外,关键在于教师能透彻地理解课文、把握课文,这一点不能有丝毫含糊。需知,选入课本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文道统一的典范之作。但是要使学生真能文道兼得,首先是老师准确理解课文。教师要真正理解课文,必须具备两点:一是要扩大视野,开拓知识面,二是要提高鉴赏力,增进悟性。教师缺乏鉴赏力,眼光差,不辨好坏,就说不上透彻理解。而这一点只有靠平时丰厚的阅读积累才能得以解决。教师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教学品位,通过阅读激发创造性思维。反之,教师的业务功底差,就难以按照“文道统一”的要求,灵活准确地教

15、导学生。这也是当前“泛人文教育”之所以能够兴起来的根本原因。改变语文课堂上的“泛人文教育” ,做到“让文章的本身去教育学生” ,说千道万教师专业修养的提高是个关键。教师在这方面有了切实的进步,才能铸就起语文教学的高品位,激发出应对教学突发事件的灵动思维。 (作者陈金明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时下,在语文课堂上, “泛人文教育”到处可见,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这里所说的“泛人文教育” ,其特征有二:一是教师从课文中拎出一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而有些问题与课文主旨并不相干;二是学生讨论时,远离文本,脱离语言,言不及义,内容比较空。对此,许多教师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引导学生研

16、读课文,揣摩语言方面狠下功夫。于漪老师曾说,无论是进行人文教育还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语文课就是要和语言文字亲切、亲密、亲爱,而不是把它冷落到一旁。 ”那么,语文课如何实施人文教育,这确实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语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不仅学到了读写的本领,而且还会受到思想情感、理想情操方面的教益。这是因为语文教学中的“文与道” 、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融合一体、不可分开的。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要求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必须依据自身的规律,采取有别于其他学科不同的做法,那就是循文求义,由语言文字而深明其内容。语文教师则必须依据课文的特点,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研读文本、揣摩语言,从中感悟其人文思想的内涵,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回过头来,领着学生去品味、学习表达那些人文思想内容的语言文字、写作方法的特色与奥妙之所在。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文本思想内容的理解。对此,已故的语文教育家吕叔湘说,不抓语言的语文教学是“半身不遂的教学” 。历史经验值得注意。1958 年的大跃进,当时的语文课几乎成了政治课,课上脱离语文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