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科海泛舟教学课件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670294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科海泛舟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八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科海泛舟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八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科海泛舟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八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科海泛舟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八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科海泛舟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科海泛舟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科海泛舟教学课件(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科学技术是 人类理性精神的 最高成就,它揭 开了一个个自然 之迷,把古人美 好的梦想变成了 现实。今天,我们 九天揽月,五洋 猎奇,追逐星光 ,敲击原子,以 地球人的身份向 地外文明传递信 息。什么是科学我第一次迷上了科学科学带来的灾难科学带来的福音、科学家的故事 中国古代科学传世的科技著作,名人二十世纪影响人类的重大发明展示身边的科技发明什么是科学?达尔文曾经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 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科学的广义概念是 知识,基本要素也是知识。技术除了知识外,还有技巧。 从某种意义上看,技巧也是知识。广义的科学也包括技术 。一般说来,科学包括两个方面:事实和规律。英

2、国科学 家戴维发现钾、钠;居里夫人发现镭等,这都是发现了事 实,也就是科学,科学首先必须以事实为依据,而不是离 开事实的空想。至于规律,就是事物内在本质的必然联系 ,违反规律,就成为反科学。自然界存在着大量的因果关 系,有着内在本质的必然联系。发现两个事物之间客观存 在的因果关系,并找出其内在必然联系,就掌握了一条科 学规律。所以,从大量的现象和事实中,经过整理分析、 综合归纳,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这就是科学。达尔文的 定义在今天仍有指导意义。科学的内涵有两个:事实和规律。科学的社会职能有两 个:启蒙教育和储备知识,为发展生产服务。科学的学 术思想也有两个:探索未知和寻求规律。科学精神也有 两

3、个:事实求实是和按规律办事。科学是知识,但今天 的认识更进了一步,科学应该是反映事物规律和事实的 知识体系,是系统化的知识,而不是孤立而零散的知识 。对科学而言,探索未来和寻求规律是最本质、最基本 的任务。1、197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美 )吉尔曼小时侯最喜爱法国儒勒-凡尔纳的80 天环游地球地心游记海底两万里等旅 行探险类书籍,儒勒-凡尔纳的渊博的知识、丰 富的想像和科学的预见,使吉尔曼看到了大自然 的神奇,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力量,这促使吉尔曼 最终选择了科学家的职业。2、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加拿大)奥尔 特曼在12岁时,得到一本塞里格海茨写的原子的 说明一书。这本书使他

4、了解到:元素周期表的设 计不仅是科学的,并且是十分优美的;而元素周期 表对于当时人们尚不知道的元素也做出了科学的预 见。这一切都引起了奥尔特曼极大的兴趣,唤起了 他对原子物理学的爱好。3、由于一本科普读物的影响,而走上科学 研究道路的例子还有许多。像1976年诺贝尔 医学奖获得者(美国)盖达塞克和1982年诺 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英国)克卢格,都是因 为在青少年时代阅读了美国细菌学家克鲁伊 夫撰写的科普读物微生物猎人传,从此 爱上了生物学。你知道中国科 学史吗?中国古代科学曾经的辉煌中国古代并不是仅仅只有“倚天把 剑观沧海,斜插芙蓉醉瑶台”的文学 情怀,也不仅仅只有书法,绘画,瓷 器和刺绣,中国

5、古代是有科技的!翻 开中国科技史,每一页,每一项辉煌的成就都令世人瞩目、惊叹:完备准确的天象记录、世界一流 的数学成果、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饮誉世界的四大发明英国 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培根曾指出: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 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 大的力量和影响。”马克思更是精辟地指出:“火药、罗盘针、印刷 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我国古代文明、 科学技术以四大发明为代表,对人类文明做出了伟大贡献。我国古 代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到近代却 迟滞、落伍了。中

6、国古代卓越的科学技术成就,是由中国古代特定 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滋育的。要制定精确的历法,就要准确地测天,就得精于计算,于 是数学伴随着天文学发展起来;中国有广袤的土地、众多的人 口,中央政府为有效地管理国家,发展了地理学。古代自然经 济螺旋式的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技术的改进,商 业、城市的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达创造了重要的条件。合乎 规律的政治制度、措施,对科技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战国、 隋唐、北宋等各个时期的统治者都重视文化。阿拉伯人从中国人这儿学会了使用指南针,并传入欧 洲人手中。马克思说:“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 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

7、工具 ,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 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然而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中 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打开,经济落后,国力衰竭,中国人被称 为“东亚病夫”。中国科技的发展,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以及 必要的人才结构,所以,在封建社会末期直至近代,中国的科 技领域逐渐丧失了独占鳌头,生机盎然的风度。具体地说,就是:从公元前2 世纪直至公元14世纪,中国在科 学技术领域始终是世界最发达的 国家,尤其遥遥领先于中世纪的 欧洲,中华民族的科学发现和技 术发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学科领 域。 原始社会时,我国已有了农、牧业和 原始手工业。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由于 奴隶阶级的辛勤劳

8、动,农牧业和手工业 有了较大的发展。商代时,在农牧业生 产的推动下,开始了对天文和数学的研 究,制定了较好的历法,并已使用十进 位记数法。商代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 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由于奴隶主 的残酷剥削和统 治,严重地阻碍了奴隶 社会后期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 春秋以来,随着冶铁手工业的发展和铁制工具的使用, 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奴隶阶级反对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 统治,不断举行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 推动着社会的变革。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李悝(kui )、商鞅等人先后在魏、秦等诸侯国实行变法。 战国时期,封建制生产关系在许多诸候国逐渐代替奴隶制生 产关系并日益发展

9、,我国社会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农业、牧 业、水利、采矿、冶铁以及其他手工业等社 会生产和科学技 术出现了生气勃勃的发展局面。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我 国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的基础;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为我国农业 生产的进一步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冶炼、铸造和机械制造 技术的发展对生产力的提高起了重要的作用;以内经为代 表的我国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天文学、地学、数学、物理 学等 方面也有很大发展;许多思想家、科学家得出了一些朴 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著名的思想家荀况提出“明于天人之分“ 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思想,给了奴隶主阶级的天命论以沉 重的打击。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

10、建专制的国家 。在中央集权的封建制的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秦始皇采取了统 一文字、度量衡和车轨(车子两轮间的距离)等措施,有利于社会生 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秦王朝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 迫,引起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最终导 致秦王朝的灭亡。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消灭了一批豪强大地主,推动了三国时 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西晋统治阶级大量霸占农田,南北朝的 门阀士族封山占水,他们残酷剥削农民,严重地阻碍社会生产 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晋到南北朝爆发了一系列农民起义, 沉重地打击了豪强大地主。南朝无神论者范缜(zhen)高举“神 灭论“的旗帜,与以梁武帝萧衍为首的

11、佛教徒的“神不灭论“展开 了激烈的斗争,坚持了”形谢神灭”的唯物主义观点。著名科 学家贾思勰(xie)重视实践,系统地总结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经 验,对我国农业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祖冲之勇于创新,在天 文历法和数学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地学、医药学、冶炼、化 学等也有重要进展。我国科学技术在斗争中继续前进。 隋唐的建立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 社会生产力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大运河的开凿促 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隋末农民大起义又一次 打击了豪 强地主阶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产和 科学技术发展的阻力。在农民起义的推动下,唐朝的 社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经济和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 面,随着海

12、陆空交通的发达,与各国的交流也日益频 繁,唐朝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文明发达的、强盛的国 家。隋唐的科学技术有很大发展,天文学、历法、地 理学、医药学等方面以及 农业、纺织、陶瓷、建筑 、航海等技术都有了不少新的成就。火药和印刷术的 发明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对世界文明的 发展也做出了贡献。唯物主义思想 家柳宗元、刘禹 锡等人批判了有神论和天命论,发展了朴素的唯物主 义自然观。 唐末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沉重地打击了世家豪族势 力,推动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 局面,重新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国家,社会经济得到了恢 复和发展。宋、辽、金、元时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阶 级矛盾更趋尖

13、锐。自宋初到元末,农民起义接连不断。李 顺、王小波所领导的农民起义提出了“均贫富”的 战斗 口号,标志着农民革命斗争提高到新的水平。北宋中期,王安石实行变法。新法中的若干措施如农 田水利法等,有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 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和火药武器的 发明,是宋代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重大贡献。进步科学家 沈括在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宋代 在建筑、机械、矿冶、造船、纺织、制瓷技术等方面也取 得了较大的进展,医药学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局面。 在元末农民大起义的推动下,明初的社会生产力有了一 定的发展。明代中期以后,土地高度集中,阶级矛盾日益 尖锐,明末李自

14、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地 主阶级的统治,推翻了明王朝。清初农业、手工业生产有 所恢复和发展。但是,随着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社会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日趋迟缓。明代中叶以后出现 的资本主义萌芽,由于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束缚而得不到 进一步发展。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在世界上曾经 长期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进入明代中叶之后却逐渐落后 了。明清时期纺织、冶炼、制瓷、制糖、造纸、印刷、造船 等手工业的规模和技术都有相当程度的发展。李时珍的本 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等著作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技术以及医药学 、生物学等方面的重要成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明

15、代中叶 以后,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入我国。蒸汽机:推动了整个工业革命的发展 传统的马力或者水力无法提供工业革命 所需的动 力,蒸汽机能量的开发为世界带来了一种更有效更强 大的动力。虽说古人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经开始这方 面的探索,但直到瓦特的蒸汽机面市后,才真正开启 了蒸汽机的商业价值。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蒸汽机的 开发是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因为蒸汽机的出 现带动了冶金、煤矿和纺织业的发展。蒸汽机的出现 及纺 织业的机械化,提高了工业的用铁量。由于英 国拥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矿,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冶铁 技术和煤矿业的改进,同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 1804年出现的蒸汽机火车和1807年出现的蒸

16、汽机轮船 大大改善了运输条件,辅助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电话:掀开人类通讯史的新篇章 人类进行无线通讯的梦想则是1973年在美国纽约实现的。当时, 这台世界上第一个实用手机体积大,重达1.9 公斤,是名副其实的“ 大哥大”。26年后的今天,世界最小的手机也诞生了,它只有寻呼机 那么大,也比第一代手机轻了不少。1964年是人类通讯史上另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年夏天,全世界成 千上万的观众通过电视第一次收看由卫星转播的日本东京奥林匹克运 动会实况。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通过电视屏幕同时间观看千里之 外发生的事,人们除了感叹奥运精彩壮观的开幕式和各种比赛外,更 惊叹于科技的进步。这一切都归功于哈罗德罗森发明的地球同步卫 星。1969年夏天,国际互联网的雏形在美国出现,它由四个电脑网站 组成,一个在加州大学分校,另三个在内华达州。1972年,实验人员 首次在实验网络上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这标志着国际互联网开始与 通讯相结合。到了90年代,国际互联网开始转为商业用途。1995年网 络发展到第一个高潮,这一年被称为国际互联网年。在电子商业浪潮 的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