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_2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661966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_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计算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_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计算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_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计算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_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计算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_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_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计算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数学课程资源是指形成数学课程的要素来源与实施数学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既包括传统的数学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以及与课堂息息相关的物质材料,也包括来自教师、家长、学生和社会生活的资源。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服务于数学教学。下面谈一谈本人对计算教学中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一些粗浅看法。一、教学情境仅仅是引出计算学习的载体吗?案例 1“两位数乘一位数”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麦当劳吗?生:(异常兴奋)喜欢!师:看!这是什么?多少钱一个?生:冰淇淋。3 元钱一个。师:现在有 20 个小朋友要到麦当劳聚会,你们说他们要买多少个冰淇淋?生:20 个。师:

2、谁会提一个数学问题?生:一共要用多少钱?师:怎样列算式?生:203。师:想一想 203 等于多少呢?生:60。师:真不错!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呢?学生难以表述,教师也表述不清。师:想吃汉堡吗?14 元一个,买 2 个要多少元?还是难以表述。教学情境仅仅是引出计算学习的载体吗?很显然,这位教师对设置教学情境的目的理解比较偏颇。教学情境不仅是教学的引子,更应该为教学的展开而服务。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但要能启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也要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提供思维的支撑。本课教材情境计算的是“3 个 20” ,而教师创设的情境却是“20 个 3” 。这样的情境变动,导致学生交流、理解算法的困难。再看教材例题中的情

3、境,除了引出数学计算问题,还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作用:每头大象运了 20 根木头,这些木头刚好 10根一堆,堆了 2 堆,意在引导学生联系 20 根木头理解“2 个十” ,3 头大象运的就是“6 个十” ,也就是 60。教师是用吃“麦当劳”的情境贯穿两个例题,仅仅是从外在感官对学生进行的刺激,对学生进一步展开计算方法的探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属于情境设置的低层次整合。而有助于学生掌握计算算理的情境整合才是高层次的整合,它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并且在后续的教学中能够继续发挥作用,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基于此,我们将两个例题的整合在“小猴采桃” 这一故事情境中,首先是 3 只小

4、猴,每只小猴采20 个桃(装在 2 个筐里,每筐 10 个) ,引出数学问题:一共采了多少个桃?在解决 203 的过程中着重让学生结合情境图理解:2 筐桃乘 3 得到 6 筐桃,即 2 个十乘 3 等于 6 个十。借助“筐”这个具体可感的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几个十乘几的算理。在例 2 的教学中,将每只小猴采的 20 个桃改成 21个,改书本上 142 的计算为 213,这样就将例1 和例 2 从计算算理的内在层面进行了沟通,巧妙地蕴涵了思维的有序性,并且降低了思维的难度。二、算法多样化仅仅是学生个体与教师的单线交流吗?案例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 ”的口算师:(根据图书室所借的故事书的情况,

5、提出问题)5418=?你是怎么算的?生 1:5410=44,448=36,所以5418=36。师:(板书)哪些学生和他的方法一样?谁和他的方法不同?生 2:5414=40,404=36,所以5418=36。师:(板书)他是这样想的,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生 3:5420=34,342=36,所以5418=36。师:(板书)哦!他是这样想的,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数学课程资源是指形成数学课程的要素来源与实施数学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既包括传统的数学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以及与课堂息息相关的物质材料,也包括来自教师、家长、学生和社会生活的资源。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服务于数学教学。下面谈一

6、谈本人对计算教学中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一些粗浅看法。一、教学情境仅仅是引出计算学习的载体吗?案例 1“两位数乘一位数”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麦当劳吗?生:(异常兴奋)喜欢!师:看!这是什么?多少钱一个?生:冰淇淋。3 元钱一个。师:现在有 20 个小朋友要到麦当劳聚会,你们说他们要买多少个冰淇淋?生:20 个。师:谁会提一个数学问题?生:一共要用多少钱?师:怎样列算式?生:203。师:想一想 203 等于多少呢?生:60。师:真不错!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呢?学生难以表述,教师也表述不清。师:想吃汉堡吗?14 元一个,买 2 个要多少元?还是难以表述。教学情境仅仅是引出计算学习的载体吗?很显然,这位教师

7、对设置教学情境的目的理解比较偏颇。教学情境不仅是教学的引子,更应该为教学的展开而服务。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但要能启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也要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提供思维的支撑。本课教材情境计算的是“3 个 20” ,而教师创设的情境却是“20 个 3” 。这样的情境变动,导致学生交流、理解算法的困难。再看教材例题中的情境,除了引出数学计算问题,还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作用:每头大象运了 20 根木头,这些木头刚好 10根一堆,堆了 2 堆,意在引导学生联系 20 根木头理解“2 个十” ,3 头大象运的就是“6 个十” ,也就是 60。教师是用吃“麦当劳”的情境贯穿两个例题,仅仅是从外在感官对学生进行的

8、刺激,对学生进一步展开计算方法的探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属于情境设置的低层次整合。而有助于学生掌握计算算理的情境整合才是高层次的整合,它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并且在后续的教学中能够继续发挥作用,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基于此,我们将两个例题的整合在“小猴采桃” 这一故事情境中,首先是 3 只小猴,每只小猴采20 个桃(装在 2 个筐里,每筐 10 个) ,引出数学问题:一共采了多少个桃?在解决 203 的过程中着重让学生结合情境图理解:2 筐桃乘 3 得到 6 筐桃,即 2 个十乘 3 等于 6 个十。借助“筐”这个具体可感的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几个十乘几的算理。在例 2 的教

9、学中,将每只小猴采的 20 个桃改成 21个,改书本上 142 的计算为 213,这样就将例1 和例 2 从计算算理的内在层面进行了沟通,巧妙地蕴涵了思维的有序性,并且降低了思维的难度。二、算法多样化仅仅是学生个体与教师的单线交流吗?案例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 ”的口算师:(根据图书室所借的故事书的情况,提出问题)5418=?你是怎么算的?生 1:5410=44,448=36,所以5418=36。师:(板书)哪些学生和他的方法一样?谁和他的方法不同?生 2:5414=40,404=36,所以5418=36。师:(板书)他是这样想的,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生 3:5420=34,342=36

10、,所以5418=36。师:(板书)哦!他是这样想的,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数学课程资源是指形成数学课程的要素来源与实施数学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既包括传统的数学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以及与课堂息息相关的物质材料,也包括来自教师、家长、学生和社会生活的资源。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服务于数学教学。下面谈一谈本人对计算教学中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一些粗浅看法。一、教学情境仅仅是引出计算学习的载体吗?案例 1“两位数乘一位数”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麦当劳吗?生:(异常兴奋)喜欢!师:看!这是什么?多少钱一个?生:冰淇淋。3 元钱一个。师:现在有 20 个小朋友要到麦当劳聚会,你们说他们要买多少个冰

11、淇淋?生:20 个。师:谁会提一个数学问题?生:一共要用多少钱?师:怎样列算式?生:203。师:想一想 203 等于多少呢?生:60。师:真不错!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呢?学生难以表述,教师也表述不清。师:想吃汉堡吗?14 元一个,买 2 个要多少元?还是难以表述。教学情境仅仅是引出计算学习的载体吗?很显然,这位教师对设置教学情境的目的理解比较偏颇。教学情境不仅是教学的引子,更应该为教学的展开而服务。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但要能启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也要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提供思维的支撑。本课教材情境计算的是“3 个 20” ,而教师创设的情境却是“20 个 3” 。这样的情境变动,导致学生交流、理解算法的

12、困难。再看教材例题中的情境,除了引出数学计算问题,还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作用:每头大象运了 20 根木头,这些木头刚好 10根一堆,堆了 2 堆,意在引导学生联系 20 根木头理解“2 个十” ,3 头大象运的就是“6 个十” ,也就是 60。教师是用吃“麦当劳”的情境贯穿两个例题,仅仅是从外在感官对学生进行的刺激,对学生进一步展开计算方法的探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属于情境设置的低层次整合。而有助于学生掌握计算算理的情境整合才是高层次的整合,它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并且在后续的教学中能够继续发挥作用,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基于此,我们将两个例题的整合在“小猴采桃” 这一故事

13、情境中,首先是 3 只小猴,每只小猴采20 个桃(装在 2 个筐里,每筐 10 个) ,引出数学问题:一共采了多少个桃?在解决 203 的过程中着重让学生结合情境图理解:2 筐桃乘 3 得到 6 筐桃,即 2 个十乘 3 等于 6 个十。借助“筐”这个具体可感的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几个十乘几的算理。在例 2 的教学中,将每只小猴采的 20 个桃改成 21个,改书本上 142 的计算为 213,这样就将例1 和例 2 从计算算理的内在层面进行了沟通,巧妙地蕴涵了思维的有序性,并且降低了思维的难度。二、算法多样化仅仅是学生个体与教师的单线交流吗?案例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 ”的口算师:(根据图书室所借的故事书的情况,提出问题)5418=?你是怎么算的?生 1:5410=44,448=36,所以5418=36。师:(板书)哪些学生和他的方法一样?谁和他的方法不同?生 2:5414=40,404=36,所以5418=36。师:(板书)他是这样想的,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生 3:5420=34,342=36,所以5418=36。师:(板书)哦!他是这样想的,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