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661959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篇第七篇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目的要求:考察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学习本章,要求大家分清社会主 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理解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和经济效益的内涵;了 解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阶段和重点等内容。 CH.13.CH.13.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社会主义要发挥其经济上的优越性,其国民经济必须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而经济发展则以经济增长为基础. A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

2、区在一定时期内的 产品和劳务总量的扩大,它通常用 GNP,GDP,NI 在某一时期的增长率来表示, 反应的是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 B 如果考虑到人口因素,经济增长应理解为按人口平均计算的总产出,即人 均产出量的增加。上述指标都要用不变价格计算,以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C 一国的 GNP、GDP、NI 的增长侧重反应该国总体经济实力的提高;而人均 GNP、GDP、NI 的增加,则突出体现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效率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经济增长的 同时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不断高度化。即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的内涵更大一 些。它除了以经济增长为

3、基础外还包括诸如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平衡的保持, 环境污染的治理,文化,教育,卫生产业的发展,落后贫困状态的减少和消除, 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质的变化等。二、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增长模型二、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增长模型我们以一定时期(如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经济活动的综合指 标,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则 GDP 是这一时期一切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和劳 务部门)的劳动就业量和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每一就业劳动者平均生产的 GDP)的乘积:GDP 增长率=劳动就业量增长率+社会劳动生产力增长率(经济增长率) 1、我们先来分析第一个因素:劳动就业量增长率。劳动就业量的增长首先取决 于对产品需求

4、量的增长从长期看若原有生产设备能力,以充分利用其需要没有, 以使增加产量,这就需要增加投资,进而就会增加就业量。增加投资能带动多 大的就业量的增长,则取决于这一时期的技术条件所形成的 K-L 比率(即资本 技术的构成) ,也就是每个劳动就业量结合使用的资本量。这样,劳动就业量的 增长就取决于这一时期的投资额和当时的技术条件所决定的 K-L 比率。若 K-L 比率一定,劳动就业量的增长就取决于投资额的多寡。投资额在 GDP 中所占的比例投资率,投资额=投资率GDP若劳动就业量的增长也以比率表示,则劳动个就业量增长率等于劳动就业量除以劳动就业总量。根据上述,劳动就业增长量等于投资额除以资本劳动比

5、率,这样: 劳动就业增长量 投资额 劳动就业量增长率= = 劳动就业总量 劳动就业总量 资本劳动比率 投资率*GDP 劳动就业总量= 劳动就业总量KL 比率其中,GDP 除以劳动就业总量即为社会平均劳动生产力,从而上式可写为:投资率*社会平均劳动生产力 劳动就业量增长率=KL 比率这个等式表示一定时机的劳动就业量增长率取决于三个因素:1.投资率 2. 社会平均劳动生产力 3.KL 比率。三者的结合决定劳动就业量增长率。a.投资 率高,劳动就业量增长率就高;b.劳动生产力高,说明 GDP 基数大,可能提供 的投资多,可以吸收的劳动就业量也多。c.但是同量的投资,能吸收多少量动 力与之相结合,则又

6、取决于 kl 比率,kl 比率高,吸收的劳动量少,反之则 反是。 但是,一定时期的投资额总量是有限的,因而就业量的增长也是有限度的。 假定没有外资引进,投资资本只能来自国内的积累,即 GDP 形成的不同层次的 收入中的非现实消费部分。积累在 GDP 中所占的比率就是积累率。 A.在一般情况下,投资率不能超过积累率。否则,就会使社会总需求(I+C)超 过社会总供给(GDP) ,在现有生产设备已经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必将造成需求 膨胀,使经济过热;反之,若投资率小于积累率,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经济将趋于萎缩。 B.因此,不论投资率大于或小于积累率,由增加投资引起的劳动就业量的增长 将是不稳定

7、的。从长期看,只有在投资率等于积累率的条件下,由投资引起的 劳动就业量增长率才是稳定的。这样,前面给出的劳动就业量增长率的等式, 可改写为:劳动就业量增长率=(积累率社会平均劳动生产力)/(KL 比率)2.这个等式表现得时投资率与积累了相等的劳动就业量增长率这就是说只有在 积累率允许的限度内进行投资,而且投资又能吸引全部积累(或储蓄)的条件 下,就业量才能按照这个增长率稳定的增长。以上分析的量决定经济增长率的 第一个因素劳动就业增长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经济增长模型: 积累率*社会平均劳动生产力 经济增长率= +社会劳动生产力增长率KL 比率三、经济增长的制约条件三、经济增长的制约条件

8、(一)影响经济增长的现实因素 上述对经济增长模型的分析,揭示了经济增长与积累率、资本劳动比率、 劳动生产力及其增长率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上述决定经 济增长率的因素,还要受到其他条件的制约。这些条件有经济的、社会的、政 治的、国际环境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作为决定经济增长率的直接因素的劳动就业增长率,要受劳动力攻击状况的 制约。 2 决定经济增长率的主要因素的积累率,要受必要的消费增长的制约。 3 经济增长率要受产业机构的适应性的制约。 4 要受应生素的制约。 5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经济增长率还要受对外贸易状况的制约。 (二)制约经济将增长的长期因素 除了以上分析的

9、影响经济增长的现实因素外,还存在着制约经济增长的长期因 素。 1 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 2 自然资源的数量和开发利用程度。自然资源土地、森林、煤炭、石油等。 。3 科技与教育发展。 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界定不论经济增长理论还是经济增长实践都已表面,经济增长的源泉来自两个方 面:一是靠资源的大量投入,二是靠经济效率的提高。因此根据经济增长的源 泉的区别,课把经济增长划分为: 粗放增长(Entensive growth)方式指国民经济的增长主要靠大量资源的 投入实现的。其特征有:1 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必经以资源的大量投入为先决条件,因此, 各种资源的

10、多寡就成为增长速度的; 2 在经济增长中,资源配置的效率没有明显的改善,度为投入的 产出量没有提高; 3 由于经济增长过程并没有随着经济效率的提高,故工作以实现 经济的正常快速增长; 4 经济增长的代价高,靠大规模投入所支撑的增长,不仅意味着 高能好,而且会导致污染严重,生态; 集约(Intensive growth)增长方式指国民经济的增长主要通过经济效率 的提高来实现的。其特征有:1 伴随着经济增长,单位投入的产出量的明显提提高;2 经济效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和资源优化配置而实现 的; 3 技术进步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抵销权益增减规律的作用, 促进国民经济长期。4 高产低耗的集约增长

11、模式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在实际经济过程中,纯粹的粗放型增长和纯粹的集约型增长都不存在。现 实情况是二者兼有,但是这并不等于经济增长方式无法界定。一般讲,当经济 增长的动力 60%一来自自然资源投入时,成为粗放型增长;而当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经济效率的提高(60%以上)所推动时,称为集约型增长。达到 60%这个 标准,就可能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基本完成。 (二)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 从我国具体情况看,虽然国际已经连续 20 年高速增长,但经济资源消耗高、 资本周转慢、损失浪费严重、经济效率低等为您提越加频繁的向我们亮出黄牌。 为了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必须实现有粗放增长方式向集约的增长方式

12、的 转变,否则经济增长以为 重要性的几点表现看书 P247P250. (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关键在于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和完善利于实现集约经济增长的。 1 利于形成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 2、公平竞争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市场运行机制。 3、实现集约增长的宏观调控机制。 4、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 关于增长方式转变的数量,目前有争论,如经济理论具有人把称定为 80%。根据我国的实际和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贡献率,我国经济倾向于 60%这一标准。二、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益二、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益一、一、产业结构及产业划分产业结构及产业划分产

13、业机构一般是指一国经济中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构状况,是国民 经济结构的一个基本方面。产业结构的内涵同对产业的划分有这直接的联系。 由于研究的角度和所要阐明的角度不同,产业的划分往往具有多种方法,这样, 产业结构也就具有多种内涵。 马克思就经济学更具各类物质产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以社会再 生产的现实条件来研究各产业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把整个社会生产归纳为 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类。即 按产品在再生产中得地位:1 生产资料生产部类 2 消费资料生产部类 后来人们把两大部类进一步具体化为物质生产经济中农业、工业、运输业、 房地产业等产业,这时,产业结构的内涵就表现为生产资料生产

14、同消费资料生 产之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农业、工业与运输业之间,原材料工业 同加工工业之间、农林牧副渔之间等等的对比关系与结合状态。在西方经济学 中,也有所谓消费资料产业:凡是某类产业的产品有 75%以上是消费 资料到归入消费资料产业 生产结构产业分类法 资本资料产业:凡是 75%以上是资本到归入资本资料产 业其他产业:不能归入上述两类的就归入其它产业 三次产业分类法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产业结构分类法治之一。它 是把全部经济活动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第一次产业:农业、畜牧业、林业、狩猎等 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二次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煤气、电力、供水等工业部 门第

15、三次产业:商业、金融及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公务、 公益业等 三次产业分类应用反映经济活动先后层次,第一次产业是直接作用与自然界, 生产初级产品的产业;第二次产业是吧初级产品加工成为满足人类产品生活进 一步需要的物质资料产业;第三产业是提供满足人类基本生活资料需要外的进 一步需要的产业。 除了按上述的两种主要的产出分类法之外,也还有按资源的密集度进行的产 业分类,即根据不同的产业求生产过程中对各种资源(诸如资本、劳动力、技 术、自然资源等)的依赖程度。而划分为:资本密集型产业:有些产业如钢铁工业、石油化工 业按资源密集度的产业分类 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成衣、制鞋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如电脑

16、、软件产业等由于任何一种产业都不可能指单独使用某一种资源,二而毕竟综合使用各种 资源,因此这种产业划分只是有相对的意义,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资源拥有 的状况不尽相同,进行这种产业划分研究不同产业特征即其优点,对于不同国 家和地位怎么样从自身实际出发,确定管理的产业结构,以及有效利用自身的 资源,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统一过经济的精良口径,特别是为了便于国与国之间的产业经济 比较,还出现了一种标准产业分类法,联合国就曾颁布过全部经济活动电脑 个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 。二、产业结构优化二、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两层意义: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层次话。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本标志是: 与社会需求的结构相适应,能实现一国经济适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