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哈工大控制原理专业课

mg****85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09MB
约60页
文档ID:49653430
哈工大控制原理专业课_第1页
1/60

自动控制原理 考研班2011 11 •频率特性法• 频率特性分析法 • 频率特性设计法频率特性的意义和应用• 频率特性就是一个复数,频率的函数 • 经常用图形表示 • 求正弦信号的稳态响应 • 全面反映系统性能 • 设计系统的工具,应用最广频率特性分析法频率特性分析法1.重点 (1)奈奎斯特图,极坐标图幅相特性图用复平面上的点表示 1.重点 (1)奈奎斯特图 (2)伯德图 横轴lgω 1)幅频特性 斜率为2)相频特性 纵轴是角度(3)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1)奈奎斯特图 • Z-闭环正极点数,P-开环正极点数, R -逆时针包围圈数Z=0闭环系统稳定 • Z=P-R2)伯德图 N-在0dB以上的频段内,相 频特性对-180°正负穿越次数之差 Z=0闭环系统稳定Z=P-2N(4)稳定裕度 1)相位裕度2)幅值裕度2.考研点 (1)求系统的正弦响应 (2)绘制奈奎斯特图和伯德图 (3)由伯德图求传递函数 (4)判定稳定性 (5)计算稳定裕度 (6)对数幅频渐近特性的代数表达式哈尔滨工业大学 考研题• 2011-3 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求稳态误差的解析表达式。

• 2011- 6. 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画出开环频率特性Nyquist图; • 依据Nyquist判据确定使闭环系统临界 稳定的参数T1、T2应满足的条件• 2010-6 求图所示系统稳定所容许的最 大延迟时间τ • 2009-1-3 单位负反馈最小相位系统开 环增益K=6时的开环传递函数Nyquist 图如图所示,试求使闭环系统稳定的K 的取值范围• 2009-1-4 单位负反馈系统的Bode图见 图,根据图确定系统剪切频率 、相 角裕度 和幅值裕度 (正值的幅值 裕度)• 2009-4开环传递函数Nichols图见图 • 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 说明如何从图中读取系统的相角裕 度和幅值裕度,并给出相角裕度和 幅值裕度的值 • 给出此系统的闭环谐振峰值2009-4• 2008- 1-5 单位负反馈开环传递函数G(s) 的Nyquist图如图,G(s)不含正实部开环 极点,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2008- 4 系统校正前的开环频率特性见 图中曲线1,三种不同的校正装置,校 正后的开环频率特性见图A、B、C• 写出三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 哪一种校正装置使系统的相角裕度最 大,其值为多少? • 校正后的系统在单位速度信号作用下 的稳态误差分别是多少?• 2007-4. 系统的• 开环传递函数为• 其中K=10。

为保证闭环稳定,求τ的取 值范围• 2006-4 系统见图,n为正整数 • K1,求剪切频率 与K和n的关系式 • 求使系统稳定的K的取值范围• 与前面相比,系统的剪切 频率增加还是减小,为什么?• 2006-5. 系统开环Nyquist如图所示 • 系统是0型系统、Ⅰ型系统还是Ⅱ型 • 求开环增益K • 求相角裕度γ • 求幅值裕度 • 求临界稳定的开环增益K• 2005-5. 系统A,B,C的幅频特性见图• 单位阶跃信号,比较稳态误差的大小 • 比较开环增益的大小 • 比较超调量 • 比较调整时间• 2005-6. 开环频率特性见图,求• 系统的开环增益 • 系统的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 • 系统的开环增益增大到原来的10倍时 的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 • 幅值裕度 的开环增益K• 在原系统中串联一个滞后环节 , 求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 2004-4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用奈氏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2004-5 控制系统如图所示为使系统的 相角裕量等于 ,试确定K值• 2003-2 系统如图• 根据如下条件: • r(t)=t,e(t)的稳态值为0.25 • r(t)=10sin4t,系统稳态输出(c(t))的幅 值为2。

• 求• 2003-4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T1=2,T2=1时,使系统相角裕度最大 的K值• 2003-5 系统如图• 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和要求的期望对 数幅频特性如图 • 求G(s)的表达式 • 求Gc(s)的表达式• 2002-3 一单位负反馈最小相位系统的 开环传递函数的渐近对数幅频特性如 图所示,求系统的相角裕度;• 2002-4系统的框图如图 • G2(s)的Bode图如图, ,求使 系统稳定的 的取值范围• 2001-1-2 开环Nyquist图如图,系统为 • (a) 0型系统 (b)I型系统 (c) Ⅱ型系统 (d)有静差系统 (e)以上答案都不对• 2001-4系统框图如图, • 绘制G0(s)的对数幅频特性和对数相频特性 • 根据绘制的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判断Gc(s)=1时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 设计Gc(s),使系统的闭环极点为频率特性设计法频率特性设计法1.重点 (1)设计思路• 以开环对数频率特性为设计对象 • 特性低频段反映系统的稳态性能 • 中频段反映系统的动态性能 • 高频段一般不做特殊设计2)串联补偿(校正)• 设计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串联补偿• 希望放大系数不变,要求增加相位裕 度,提高动态性能,用超前补偿网络 • 希望动态性能(包括主导极点分布) 基本不变,要求增加放大系数,提高 稳态态性能,可用滞后补偿网络。

3)反馈补偿 抗干扰(4)期望幅频特性法• 最小相位系统,幅频特性与性能指标 间有着明确的对应关系 • 期望幅频特性:满足性能指标的幅频 特性 • 按规定的性能指标绘出幅频特性,再将固有的频率特性改造成期望频率 特性5)动态性能与经验公式• 响应速度的快慢 • 振荡的强弱(阻尼的大小)2.考研点• 串联补偿网络的设计 • 反馈补偿网络的设计典型设计题• 2011- 5. 开环传递函数• 设计串联校正 • 单位斜坡的稳态误差 0.01• 剪切频率 • 相角裕度• 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 检验设计结果是否满足上述指标• 2010-5 H(s)为校正环节, 低、高频段和校正前重合, 中频段斜率-20,宽为100倍频程• 绘制校正后的对数幅频特性并标注上 有关特征点的数值; • 求反馈校正环节H(s)求G0的参数求期望特性• 2009-5系统如图• 要求• 速度误差系数 • 相角裕度 • 剪切频率 • 求• 2007-5. 开环传函• 闭环稳定的K的范围• 要求 • 求串联校正装置 • 在前述校正后,要求r(t)=t的稳态误差 为原来的1/10,而动态性能指标不变, 求第二个串联校正装置。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