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统考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详解: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64948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资统考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详解: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资统考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详解: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资统考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详解: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资统考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详解: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资统考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详解: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资统考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详解: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微信号:sxjsks 山西总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长治路 226 号高新区动力港二层 网址:http:/ 微信号:sxjsks 山西总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长治路 226 号高新区动力港二层 网址:http:/ 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第一,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大量地、经常地鉴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更是直接有助于人们艺术修养与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第二,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第三,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第四,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第五,美育

2、与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一)艺术鉴赏中的多样性与一致性(二)艺术鉴赏中的保守性与变异性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一)注意鉴赏艺术作品,显然离不开“注意”的心理功能。艺术鉴赏的最初阶段,就需要鉴赏主体的整个心理机制进入到一种特殊的审美注意或审美期待状态,从日常生活的意识状态进入到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状态之中,使主体从实用功利态度转变为审美态度。(二)感知艺术鉴赏心理是以感知为基础的,它包含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三)联想联想可以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和控制联想等。(四)想象艺术创作不能离开想象,艺术鉴赏离开了想象也

3、同样无法进行。想象可以分为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两种类型。艺术鉴赏活动以再造想象为主,同时也包含有一定的创造想象。(五)情感艺术鉴赏中,情感作为一种审美心理因素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强烈的情感体验,正是审美活动区别于科学活动与道德意识活动的人为显著的特点。 微信号:sxjsks 山西总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长治路 226 号高新区动力港二层 网址:http:/ (六)理解艺术鉴赏心理中的理解因素,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广泛渗透在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动中,构成完整的审美心理过程。因此,审美心理中的理解因素,不同于通常的逻辑思维,而是往往表现为一种似乎是不经思索直接达到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艺术

4、审美心理中的理解因素至少有以下三层含义:首先,对于艺术作品内容的鉴赏离不开理解因素;其次,对于艺术作品形式的鉴赏离不开理解因素;最后,对于每一部艺术作品内在意蕴和深刻哲理的认识,更不能脱离理解因素。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一)艺术鉴赏中的审美直觉所谓审美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使人刹那间暂时忘却一切,聚精会神地观赏它,全部身心沉浸在审美愉悦之中。许多西方美学家都提到过审美与艺术活动中的直觉性。审美直觉的重要特点是直观性和直接性。(二)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作为整个审美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

5、直觉的基础上,达到艺术审美活动的高潮阶段,调动再创造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激起丰富的情感,设身处地地生活到艺术作品之中,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把外在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转化为鉴赏者自身的生命活动。(三)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升华作为艺术鉴赏活动的最高境界,审美升华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教育者要想将艺术鉴赏的这种规律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需注意以下几个要点:(一)充分揣摩作品内涵 微信号:sxjsks 山西总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长治路 226 号高新区动力港二层 网址: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