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641834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4.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一、简介病名: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原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历史:2012年9月首次报道2013年5月WHO正式命名人类冠状病毒感染冠状病毒引起10%-30%普通感冒,重要性仅次于鼻病毒,居第二位。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婴幼儿为主。冠状病毒分布于全球。在温带气候地区,冠状病毒的呼吸道感染主要发生在冬季。秋季和春季会略有升高人类冠状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分泌物或经气溶胶、飞沫传播。也有证据表明可经粪口途径传播MERS-CoV传播途径有限的人传人能力之后报告了多起聚集病例,表明它具备一定的人传人 能力,尤其是密切接触者,如家人、

2、同住一个房间的病 人、没有良好个人防护的医务人员等。WHO:尚不能满足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条件,不建议在入境口岸针对这一事件采取特别筛查,也 不建议实行任何旅行或贸易限制。MERS-CoV传播途径根据沙特阿拉伯对402例MERS感染病例的统计资料 显示,医务人员感染者占27%,医务人员感染者中 57.8%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由此表明MERS病毒已具备有限的人传人能力,但 无证据表明该病毒具有持续人传人的能力。主要症状急性呼吸道感染表现,起病急。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畏寒、咳嗽、气短、头 痛、肌痛、肺炎等。应当注意部分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在病程早期临床 表现可能不典型,如有基础性疾病

3、或免疫缺陷者,可能早期仅出现腹泻症状。病死率高(40%左右)MERS和SARS的区别诊断疑似病例患者符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但尚无实验室确认依据。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内有中东地区旅游或居住史;或与疑似/临 床诊断/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史。2.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病原感染解释的发热(体温38)伴呼吸 道症状。临床诊断病例1.满足疑似病例标准,仅有实验室阳性筛查结果(如仅呈单靶标PCR或 单份血清抗体阳性)的患者。2.满足疑似病例标准,因仅有单份采集或处理不当的标本而导致实验 室检测结果阴性或无法判断结果的患者。诊断确诊病例疑似和临床诊断病例具备下述4项之一,可确诊为中东呼吸综合征实 验室

4、确诊病例: 1.至少双靶标PCR检测阳性。2.单个靶标PCR阳性产物,经基因测序确认。3.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4.恢复期血清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抗体较急性期血清抗体水平阳 转或呈4倍以上升高。二、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概况据世界卫生组织通报,截至2015年6月1日,全球累计报告中东呼吸综 合征实验室确诊病例1154例(相关死亡病例至少434例),病例分布于 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的20余个国家,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尤其 是沙特阿拉伯。截止6月3日韩国确诊病例达30例,死亡2例,成为中东以外地区最大的 一次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暴发。其中第二代人传人病例增至3例,新增 的第二代

5、人传人病例属于医疗机构内感染,尚不能认为疫情已经扩散 到至社区。5月27日22时,WHO通报,韩国一例确诊MERS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经香港 入境广东省惠州市,已出现发热症状,29日诊断为确诊患者,密切接 触者78人进行医学观察。三、防控措施1病例发现。 2病例报告。 3流行病学调查。 4标本采集与检测。 5病例订正。个案调查表四、病例管理及救治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对临床诊断和确诊病例实行隔离治 疗,同时对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实施有效防护措施(标准 预防+飞沫传播预防+接触传播预防)。病例管理和感染防 护具体要求参见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诊疗方案(2013年 第1版)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

6、术指 南(2013年第1版)。对于疑似病例,在尚未明确排除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感染前,原则上也应当实施隔离医学观察和治疗,并做好 感染防护,直至病人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 排除感染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五、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密切接触者定义(一)诊疗、护理中东呼吸综合征确诊、临床诊断或疑似 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 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二)在确诊、临床诊断或疑似病例出现症状期间,共同 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三)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五、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现阶段,原则上仅对实验室确诊和临床诊断病例的

7、密切接触者实施医 学观察。对于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仅开展登记,暂不实施医学观 察。由县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协调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 理。密切接触者均实行居家医学观察,每日至少进行2次体温测定,并 询问有无急性呼吸道症状或其他相关症状及病情进展。密切接触者医 学观察期为与病例末次接触后14天。医学观察期内,一旦出现发热、 咳嗽,或腹泻等非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发病早期,或有基础性疾 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或有肺炎症状和体征等表现的病例,则立即 将其转至当地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报告、隔离及治疗。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应当配备数量充足、符合要求的消毒用品和防护用品。医务人员在诊疗工

8、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相结 合的原则。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等措 施。在诊疗所有患者时应当戴外科口罩,诊疗疑似、临床 诊断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戴口罩前和摘口 罩后应当进行洗手或手消毒。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中东呼吸综合征感染患者的转运过 程中应当采取相应隔离防护措施,避免疾病的传播。八、医务人员的防护1.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的原则,根据其 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空气隔离和接触隔离。2.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3.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4.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时,应当遵循医

9、院隔离 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5.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导致感染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 措施。八、医务人员的防护低风险对预计不会直接接触患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呕吐物、 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的人员,做好标准预防措施。(1)适用对象:污染区域外的一般医务人员或其它辅助人 员,或在患者转运、诊疗、流调过程中预计不会接触患者 或患者的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的工 作人员,如密切接触者流调人员、工作组织者、司机、翻 译和引导员等。(2)防护装备:工作服、工作鞋、一次性工作帽和一次性 外科口罩。八、医务人员的防护中风险直接接触患者或可能接触患者少量血液、体液、呕吐物、 排泄物及

10、其污染物品的人员,采用加强防护措施。(1)防护对象:如对患者进行一般性诊疗工作的医务人员 ,近距离(1m以内)接触患者的流调人员,标本采集人员 ,实验室检测人员,清洁消毒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 员。(2)防护装备:一次性工作帽、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医 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手 套、工作鞋、一次性防水靴套。八、医务人员的防护高风险可能接触大量患者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等,或实 施侵入性操作或易产生大量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采取 严密防护措施。(1)防护对象: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痰等操作的 医务人员,进行尸体解剖的人员,搬运患者或尸体人员, 实验室离心操作人

11、员,进行大量血液、体液、排泄物、分 泌物或污染物品操作的医务人员和清洁消毒人员。(2)防护装备:一次性工作帽、防护面屏、防护口罩( N95及以上)、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手套、长袖橡胶 手套、工作鞋、一次性防水靴套、长筒胶靴、防水围裙等 ,戴全面型自吸过滤式呼吸器或动力送风呼吸器。穿隔离服1、手卫生2、N95口罩(工作帽)3、防护眼罩4、里层一次性橡胶手套5、医用一次性防护服6、防水靴7、外层一次性橡胶手套脱隔离服1、更换一次性橡胶手套2、脱防水靴3、解开一次性防护服4、脱外层一次性橡胶手套5、脱防护服(由内向外翻卷)6、取下防护眼镜7、取下N95口罩8、脱内层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帽)9、手

12、卫生九、消毒病毒对热敏感,紫外线、来苏水、0.1%过氧乙酸及 1%克辽林(为煤焦油皂溶液。抗菌作用虽较弱,但价廉。10%溶液消毒用具、环境)等都可在短时间内将病毒杀死。低水平消毒剂即可达到消毒效果消毒1.地面、墙壁、门窗:用0.3%0.5% 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500 mg/L1000 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mg/L2000 mg/L的含氯 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150 ml/m2300 ml/m2, 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 ml/m2。对上述各种墙壁的 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 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 ml/m2300 ml/m2

13、,待室内消毒完 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 间应不少于60min。消毒2.空气:房屋经密闭后,每立方米用15% 过氧乙酸溶液7ml(1g/m3 ),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熏蒸2 h,即可开门窗 通风 。 自然通风 30min,紫外线照射 70W/cm2 照射30min,过氧化氢喷雾 1.2%1.8%,按20ml/m3计算用量。密闭消 毒30min,开门窗通风。消毒3.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1000 ml可加漂白粉50克或有效 氯为2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2000ml,搅匀放置2h。无粪的尿液每1000ml加入干漂白粉5克或次氯酸钙1.5克或 有效氯为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100ml混匀放置2h。成形粪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剂(含有 效氯5%),或有效氯为50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2 份加于 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h。消毒4.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可用2%漂白粉澄清液(含有效氯5000 mg/L)、或有效氯为 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或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 30min,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