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名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卷带解析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641832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名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卷带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名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卷带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省名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卷带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省名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卷带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省名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卷带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名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卷带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名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卷带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中原名校河南省中原名校 2014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卷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卷12013 年 10 月 8 日,彼得W希格斯和弗朗索瓦恩格勒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 奖,他们获奖的成果是提出的一项理论,该理论揭示了粒子是如何获得质量的。在物理学 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不符合物理学 史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牛顿在归纳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尔等科学家结论的基础上,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C焦耳对能量守恒定律的提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D元电荷 e 的数值最早是由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这是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重要原

2、 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选项 A 错误;牛顿在总结了伽利 略和笛卡尔等人关于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故选项 B 正确;焦耳对热 功当量的测量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提供了无可置疑的证据,故选项 C 正确;密立根通过 实验发现物体带电量总是某电量的整数倍,提出了元电荷的概念,故选项 D 正确,所以本 题选 A 考点:考查了对物理学家及其主要贡献的了解情况 2国庆节时,五颜六色的氢气球将节日装扮的靓丽多姿。如图所示,一氢气球通过软绳与 地面上的石块相连,石块质量为 m,由于风的作用,使软绳偏离竖直方向,当氢气球和石 块相对地面静止时,

3、与石块相连的绳端切线与水平方向成 角,不计风对石块的作用,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绳子的拉力为 mgsin B绳子的拉力一定小于 mg,否则石块将会被风吹动的氢气球带离地面 C石块受到地面作用力等于绳子拉力的水平分力 D石块受到地面作用力不等于绳子拉力的水平分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对石块受力分析,受重力 mg、地面的支持力 N 和摩擦力 f 及绳子的拉力 T,由平衡条件可知:,如果绳子的拉力为,则支持力为sinTNmgcosTfsinmg 零,摩擦力为零,即石块被拉动,故选项 A 错误;由可知绳子的拉力可sinTNmg能大于 mg,故选项 B 错误;由平衡条件知,地面对石块的作用

4、力大小包括支持力和摩擦力, 其大小等于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故选项 C 错误 D 正确 考点:考查平衡条件的应用 3粗铁丝弯成如图所示半圆环的形状,圆心为 O,半圆环最高点 B 处固定一个小滑轮,小 圆环 A 用细绳吊着一个质量为 m2的物块并套在半圆环上。一根一端拴着质量为 m1的物块的 细绳,跨过小滑轮后,另一端系在小圆环 A 上。设小圆环、滑轮、绳子的质量以及相互之 间的摩擦均不计,绳子不可伸长。若整个系统平衡时角 AOB 为 ,则两物块的质量比 m1:m2为 Acos B2sin2 2Csin D2cos2 2【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对小环 m1受力分析可得:;对小环 m2受力分析如

5、图所示,1Tm g可得:,又因为,解得:,故选2180sinsin(180)2Tm g TT122sin2m m项 B 正确 考点:考查了平衡条件的应用及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应用 4如图甲所示,一固定在地面上的足够长斜面,倾角为 37,物体 A 放在斜面底端挡板 处,通过不可伸长的轻质绳跨过光滑轻质滑轮与物体 B 相连接,B 的质量 M1kg,绳绷直 时 B 离地面有一定高度。在 t0 时刻,无初速度释放 B,由固定在 A 上的速度传感器得到 的数据绘出的 A 沿斜面向上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乙所示,若 B 落地后不反弹,g 取 10 ms2,sin3706,cos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6、B 下落的加速度大小 a10ms2 BA 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绳的拉力对 A 做的功 W3J CA 的质量 M05Kg,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5 D0075 s 内摩擦力对 A 做的功 075J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图乙可知物体 A 先加速运动 0.5s,加速度,位移2 14m/sa ,然后再匀减速运动 0.25s 减速到零,加速度,位112 0.5m0.5m2s 2 28m/sa 移因为物体 A 和 B 连接在一起,所以 B 加速下落 0.5s 落地,212 0.25m0.25m2s 其加速度为 4m/s2,故选项 A 错误;对物体 B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解得:1BB

7、m gTm a,所以绳子对物体 A 做的功,故选项 B 正确;对6T 116 0.53TWT sTs物体 A,B 未落地时,由牛顿第二定律知:,B 落地后,1sincosAAATm gm gm a由牛顿第二定律知:,解得:,2sincosAAAm gm gm a0.5kgAm 0.25故选项 C 错误;摩擦力做的功,故选项 D 错误12cos ()0.75fAWm gss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了速度时间图像、牛顿第二定律和功的理解和应用 5如图所示,左右带有固定挡板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 M 放于长木板上静止,此 时弹簧对物体的压力为 3N,物体的质量为 05kg,物体与木板之间无摩擦,现

8、使木板与物体 M 一起以 6 ms2的加速度向左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运动时 A物体对左侧挡板的压力等于零 B物体对左侧挡板的压力等于 3N C物体受到 4 个力的作用 D弹簧对物体的压力等于 6N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物体静止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力当物体向左加速运动时,若3fN物体对左挡板的压力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知:,解得:,当加速度fma26m/sa 大于,物体离开左挡板,弹簧长度变短,当加速度小于时,物体对26m/sa 26m/sa 左挡板产生压力,弹簧长度不变,所以可知选项 A 正确 BD 错误;当加速度时,26m/sa 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和弹力,故选项 C 错误 考点:本

9、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关键是找出物体对左挡板无压力时的临界加速度 6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倾角为 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质量为 m1kg 的小 滑块从斜面底端在与斜面平行的恒力 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上升,经过时间 t 撤去恒 力 F,又经过时间 t 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此时物体的动能为 32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 F 做的功为 8J B拉力 F 做的功为 32J C物体回到底端的速度是撤去拉力时的速度的 2 倍 D运动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的位置在撤去拉力时的位置的上方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整个过程中,物体的重力不做功,支持力不做功,拉力做正功,由动能定理知

10、:,故选项 A 错误 B 正确;取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设刚撤去拉力时的速32FKWEJ 度大小为 v1,回到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 v2,有拉力时位移,从撤去拉力到回到1 10 2vst底端时位移,根据题意知,解得:,故选项 C 正确;撤去拉12 22vvst12ss 212vv力后,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取最低点为零势能面,则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上升最大高度的一半处,又因为物体回到底端的速度是撤去拉力时的速度的 2 倍,所以可知22vas撤去拉力时的高度为最大高度的四分之三,即动能和势能相等处在撤去拉力的位置的下方, 故选项 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动能定理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7足够长的

11、水平黑色传送带处于静止状态,一白灰块(可视为质点)静止在传送带上,白 灰块与传送带间有摩擦,动摩擦因数为 。突然使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 v0做匀速直线运动, 白灰块将在传送带上划下白色痕迹,经过某一时间 t,令传送带突然停下,以后不再运动。 在白灰块也不再运动时,传送带上白色痕迹的长度可能是(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假设白 灰块与传送带摩擦划痕过程中质量不变)A B C D2 0 2v g0v t2 01 2v tgt2 0v g【答案】AC 【解析】 试题分析:在时间 t 内,白灰块可能一直匀加速,也可能先加速后匀速;白灰块加速时,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如果时间 t 内一直加速,加速的

12、mgmaag位移为,故相对传送带的位2 11 2xgt移为;如果先加速,后匀速,位移为,故相对2 01 2xv tgt 2 00 20()2vvxv tgg传送带的位移为;如果加速的末速度恰好等于 v0,则,故相对传送带的2 0 2022vxv txg2 0 32vxg位移为经过时间 t 后,传送带静止后,白灰块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2 0 3032vxv txg不变,故相对传送带沿原路返回,故传送带上痕迹的长度等于加速时相对传送带的位移 考点: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的应用,关键在于分析出白灰块的运动过程和 性质以及划痕是两者的相对位移 8我国发射的探月卫星有一类为绕月极地卫星。利用

13、该卫星可对月球进行成像探测。如图 所示,设卫星在绕月极地轨道上做圆周运动时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 H,绕行周期为 TM; 月球 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 TE,公转轨道半径为 R0;地球半径为 RE,月球半径为 RM. 忽略地球引 力、太阳引力对绕月卫星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球与地球的质量之比为2323 0()EMMTRH TRB若光速为 C,信号从卫星传输到地面所用时间为22 0()MERHRRcC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23()MMT RH23 0()EET RRD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23()MMT RH23 0ET R【答案】AB 【解析】试题分析:对月球绕地球的公转,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14、,对2022 04EM M EGM mm RRT卫星绕月球的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联2224()()M M MMGm mm RHRHT立解得:,故选项 A 正确;由题意可知卫星信号传输的距离2323 0()EEMMMMTRH mTR,所以传输的时间,故选项 B 正22 0()MExRHRR22 0()MERHRRtc确;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知定律适用于围绕同一天体做圆周运动的不同天体或者卫星,故 选项 CD 错误 考点: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及对开普勒定律适用条件的理解 9如图所示,在升降机内固定一光滑的斜面体,一轻弹簧的一端连在位于斜面体上方的固 定木板 B 上,另一端与质量为

15、 m 的物块 A 相连,弹簧与斜面平行,整个系统由静止开始加 速上升高度 h 的过程中A物块 A 的重力势能增加量一定等于 mgh B物块 A 的动能增加量等于斜面的支持力和弹簧的拉力对其做功的代数和 C物块 A 的机械能增加量等于斜面的支持力和弹簧的拉力对其做功的代数和 D物块 A 和弹簧组成系统的机械能增加量等于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和 B 对弹簧的拉力做功 的代数和 【答案】CD 斜面的支持力 N 和弹簧的弹力 f 的合力与重力 【解析】 试题分析:升降机停止时,对物体 A 受力分析可知,斜面的支持力 N 和弹簧的弹力 f 的合 力与重力 G 等值方向,合力为零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斜面的支持力 N 和弹簧的弹力 f 的合力大于重力 G,且支持力和弹力均增大,所以弹簧的长度变长,即物体 A 上升的高度 小于 h,所以物块 A 增加的重力势能小于 mgh,故选项 A 错误;物块上升过程中,支持力 N 和弹力 f 做正功,重力 G 做负功,由动能定理知选项 B 错误;由功能关系可知对物块 A 增 加的机械能等于重力之外的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即支持力 N 和弹力 f 做功的代数和,故选 项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