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末特殊教育专业论文-德国现代特殊教育的发展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496388 上传时间:2017-03-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期末特殊教育专业论文-德国现代特殊教育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大学期末特殊教育专业论文-德国现代特殊教育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大学期末特殊教育专业论文-德国现代特殊教育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大学期末特殊教育专业论文-德国现代特殊教育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大学期末特殊教育专业论文-德国现代特殊教育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期末特殊教育专业论文-德国现代特殊教育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期末特殊教育专业论文-德国现代特殊教育的发展(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期末论文题目 :德国现代特殊教育的发展院系:教育学院专业:特殊教育专业年级:2016 级姓名:幸顺丽学号:2016092031完成时间:2016 年 12 月 14 日星期三【摘要】:本文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阐述了德国现代特殊教育的发展状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普通教育的恢复和发展,特殊教育也得到了德国联邦政府的重视,为了恢复和发展特殊教育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一保障了特殊儿童的教育权利,所有特殊儿童不管其程度如何,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其二按照不同种类特殊儿童,设立了各种特殊教育机构与学校,使特殊儿童受到更专一的教育。其三为了使特殊儿童更早的得到治疗和融入社会,德国联邦政府还发展了学前特

2、殊教育,让特殊教育从婴儿时期抓起,对相应的特殊儿童进行有专门的康复训练,使更多的特殊儿童受到康复教育。其四扩充了大量的特殊机构和学校,使得大部分特殊儿童接受到了特殊教育。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德国的特殊教育有了新的发展问题,其一为了提高特殊学校的教学效果,改善了教学计划,即班级的规模和特殊学校的师生比例,使得每个特殊儿童都得到了关注。其二因特殊机构与学校的急速扩增, 导致了教师人数的不足,而加重了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其三为使已经得到康复的特殊人群有自己的经济收入、不依附他人,联邦政府还特别重视特殊儿童及青年的职业培养。使特殊人群成为了家庭的好帮手、社会的好公民,并为社会做出了不同的贡

3、献。【关键字】:特殊儿童 教育权利 康复训练教学计划 职业培养目录德国现代特殊教育的发展 .二战后至 20 世纪 70 年代德国特殊教育的发展 .保障特殊儿童的教育权利 .设立各类特殊学校 .发展学前特殊教育 .扩充特殊学校数量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德国特殊教育的发展 .发展促进学校。 .改善班级名额及师生比 .重视培养特殊教育师资 .重视特殊儿童及青年的职业教育 . 德国特殊教育大事件 . 参考文献 . 页德国现代特殊教育的发展引言1939 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也使德国成为战争的直接受害者。经济衰退,物质匮乏,德国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处于崩溃

4、的边缘。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德国被分割占领。后来于 1949年相继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也就是西德,由美国、英国、法国占领)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也就是东德,由苏联占领) 。1990 年 10 月 3 日,东德宣布加入西德,实现了自二战以来两个德国的统一,大大增强了原本德国在世界政治和经济上的实力。由于西德的教育体制代表了统一后德国联邦的教育体制,因而,本节在介绍德国现代特殊教育的历史时,主要梳理西德特殊教育的发展,以从侧面反映整个德国现代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一、 二战后至 20 世纪 70 年代德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教育遭受很大的破坏,许多学校彻底被毁,更多的学校部分报废

5、,尤其是在遭到了轰炸的城市和在战争后期争夺非常激烈的地区。除此之外,教学仪器、教材、课桌椅、体育器材也十分的缺乏。更为严重的是缺少教师和教师队伍的严重老化。面对上述问题,联帮德国采取了许多应急措施。一方面加强校舍与教学设备的建置,另一方面因陋就简,在农村、山区发展只有一两个教师的单级或两级的国民学校。二战后初期,联邦德国对纳粹时期的教育宗旨、教育政策进行了重大改造。改造的主要目标是非纳粹化、非军事化、教育民主化。经过上述两方面的努力,到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联帮德国的教育也基本摆脱了战争的阴影,得到初步发展,并为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奠定了紧实基础。从 20 世纪

6、 50 年代开始,西德开始了教育改革。1955 年 2 月,西德各州总德国现代特殊教育的发展第 2 页理签订了一个为期十年的协定,统一了各类学校的名称、学期长短和考试制度等。1958 年,为了使德国学校制度的统一,西德成立教育委员会。从 1959 年2 月提出改组和统一普通公立学校的总纲计划 ,到 1964 年 10 月,西德各州总理在汉堡签订汉堡协定 ,西德完成了学校教育制度的统一工作,确立了公立教育制度。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西德教育更是进入全面改革时期,先后在 1972 年 2 月颁布了教育机构计划 ,在 1973 年的 6 月颁布了教育综合计划 ,西德逐步形成统一的教育制度。

7、在普通教育恢复和发展的同时,特殊教育也受到了西德政府的重视。在这一时期,德国为了恢复和发展特殊教育,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特殊儿童的教育权利1960 年,德国发表声明:“德国人民对因痛苦和残疾而遭受歧视的人负有历史性的责任。不能认为他们的价值低下,德国人民必须再次认真承担为使所有不能成功地就读普通学校的儿童和青年踏上充满生命意义道路的任务。 ”这个声明从政策上给予特殊教育以极大的支持。不仅如此,德国各州也从法律上提出保障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巴伐利亚州 1965 年第一次制定了有关特殊教育的法律,该法律规定:所有的特殊儿童不管其程度如何,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德国联邦对

8、特殊儿童受教育权利的保障,体现了德国联邦政府对特殊儿童的重视,并告诉了我们不能夺取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机会,就像我们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任何人都必须接受教育。2. 设立各类特殊学校二战后德国联邦确立了特殊教育组织形式的基本原则,该原则是让残疾学生在特殊机构中学习。1960 年,德国学校委员会发表了完备特殊教育制度的建议 ,该建议将特殊学校定义为:特殊学校是为人格上或心理上、生理上、精神上有障碍,能力上不能配合普通学校的教育而获得的预期结果,或因学习能力低弱并会妨碍团体生活及妨碍同学发展、常暴露于危险状态的学龄儿童而设置的,针对此类特殊儿童教育活动的常设机构即为特殊学校。该建议拟定了 13

9、德国现代特殊教育的发展第 3 页种特殊学校:盲校、弱视学校、聋校、重听学校、言语治疗学校、肢体残障学校、病床教学、在家教育辅助学校、观察学校、教育困难学校、矫正学校、特殊职业学校和治疗教育养护机构。1972 年发布为完备特殊教育制度的劝告书声明:“特殊学校是独立的学校形态,其任务是实现障碍者有依其能力及特性接受教育的权利。 ”该劝告书又一次阐述了德国联邦对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视,也将为特殊儿童设立的学校改为了十种,分别是:盲校、聋校、智力缺陷学校、肢体残障学校、病弱学校、家庭指导、学习障碍学校、重听学校、弱视学校、言语障碍学校和行为异常学校。后来,越来越多的残疾儿童开始进入主流学校,特殊教育的种类

10、开始不再局限于封闭的教学学校里。根据特殊教育的方式,德国特殊教育的种类有以下几种:A. 预防性的特殊教育:旨在避免残疾的恶化,为面对残疾威胁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预防援助,其中多学科合作十分重要。B. 衔接课程小的特殊教育:为要去主流学校的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必须嗯特殊教育援助,保证给以实践支持、合适的物质环境、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个别化计划,实施并监控教学过程、教学和专家组的合作、课余或课上的特殊教育援助等等。C. 普特合作措施里的教育:许多特殊学校务主流学校达成合作关系,进行教育合作,增加了学生在不同学校和教育课程之间选择的机会,增加了课程衔接嗯比例,并鼓励了学生从特殊学校转到主流

11、学校,走进社会生活。D. 特殊教育促进中心的特殊教育:其目的是满足个体综合的特殊教育需要(如:身体肌肉发展、听力和视力等) ,保证特殊教育的预防性、一体化、治疗性、合作性形式。E. 职业特殊教育:包括为在职业训练部门里的特殊人群提供特殊教育和在学生转向工作环境时提供特殊教育等等。各种各样的特殊教育机构为特殊儿童和青少年提供了专门的康复训练,使德国现代特殊教育的发展第 4 页更多的特殊人群接受到了更专一的特殊教育,并使特殊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3. 发展学前特殊教育在德国,特殊教育注重从婴幼儿抓起,德国学校非常重视对因出生时缺氧或遗传因素导致早期语言障碍、智力障碍及行为障碍的婴儿进行早期观察,

12、这种观察一般在他们半岁至两周岁期间进行。其过程一般经历:家长发现送校咨询观察诊断行为矫正四个阶段。此外,德国联邦政府还规定:只要发现儿童存在某种障碍,就开始对该儿童提供特殊教育,这种特殊教育主要是康复性的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帮助,以防止问题进一步的恶化,而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实施学前矫正的任务时,既进行教学,也开展咨询服务,其教学方法是经过诊断,然后根据各个儿童的不同情况制订个别计划,通过看、听及接触,培养儿童的自控能力,树立其自信心和安全感,帮助他们重返社会,其教学目的是对有行为障碍的儿童,通过教育使他们达到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目标。有时候根据特殊儿童的障碍程度,特殊教育机构还设

13、有送教上门的教育方式,如对于重度特殊儿童,在家中监护人陪同下对该儿童进行康教融合训练,帮助提高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培养其养成一定的生活习惯,尽可能使其能够在社会上独立地生活。德国还专门设有特殊的学前教育机构,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由特殊幼儿园和特殊学校附设的幼儿园。这类幼儿园主要是为 3 岁以上、经诊断有明显障碍并被认定将来必须就学于特殊学校的学前儿童而设。1971 年,德国特殊幼儿园能容纳 9357 名幼儿,上述规定和做法表明德国认识到了早期特殊教育的重要性,值得肯定。4. 扩充特殊学校数量1970 年 2 月,德国教育审议会制定的教育结构计划中明确提出,初等学校应建立在人人共有的

14、基础上。初等教育的三大目标:以统一的基础教育德国现代特殊教育的发展第 5 页计划使所有儿童得到更好的促进;通过课程设置尽可能满足并进一步激发所有儿童的特殊兴趣;支持和帮助学习中的特殊儿童,使其在相应的课程学习中得到很好的发展。该计划注意到特殊学校制度与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要性,责成其下层机构教育委员会成立拟订特殊儿童教育机构计划的特殊教育分会。1973 年,该审议会发表了有关障碍及有障碍倾向青少年的教育建议案 ,1974 年至 1975 年间,待会继续发表有关特殊教育的多项建议及研究报告,促进了德国特殊学校的扩张。至 1977 年为止,德国特殊学校在数量上已有了很大的扩充。其间,德国教育部部长会议为了提高教育质量,连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