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63764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歌曲简介教学内容: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2、简单了解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3、了解壮族的风俗歌会“歌圩”。4、教育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教学重、难点:1、用优美、委婉的歌声演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2、歌中一字多音唱词的准确、优美、委婉。教具准备:光盘、歌片、录音机、卡片(节奏火车、歌圩)、视唱卡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律动,师生问好。二、创设情境,了解故事,激发情趣1.播放刘三姐的电影片段师:你们知道影片中的女主人公是谁吗?生:刘三姐。2、师

2、:很好,刘三姐被称为广西壮族传说中的歌仙,美丽、聪明、活泼、可爱,她用歌声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的心声,所以人们十分喜爱她,也爱唱她的歌。3、(大屏幕)放刘三姐带领姐妹与男青年对歌的场面。师:请同学们注意片中主要采用的演唱形式?生:对唱。师:很好,什么是对唱?生:对唱就是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师表扬)师:讲故事了解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三、学唱歌曲:1、导入:师:在这部影片中,还有一首动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唱一唱?生:想。2、听录音范唱:(出示歌片,放录音范唱)师:我们一起听录音范唱,注意歌曲的速度和情绪?师:谁来说说歌曲的速度和情绪?生:中速、优美地、婉转地。委婉动听地。甜美柔和地。师:你们说的

3、都非常正确,这首歌曲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雷振邦,根据广西壮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的,刘三姐影片一上映,这首歌象插上了翅膀,立即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人们喜欢刘三姐,更喜欢她唱的这首歌。3、再听,轻声随唱: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轻声随着唱一唱,注意观察:与我们以往学的歌曲记谱有什么不同?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生:(听后回答)以前一首歌中只有一个拍号,而这首歌中有两种拍号。师:你观察得非常仔细,(结合歌曲讲解)在这首歌曲中,四二拍与四三拍交替出现,叫作“变换拍子” 。生:(齐说)变换拍子。师: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生:老师,这首歌中的“哎”特别长。师:很好,这首歌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字

4、多音,旋律起伏,这也是难点之处。师:下面老师带领同学们乘上节奏火车进入“节奏城”,把这些难点一一解决了。1) 师:这首歌中只有一小节 3/4 拍,按 2/4 的划拍方法,注意突出强拍。师:唱时注意附点的韵味。生:(视唱)2) 师:(出示卡片)歌中还有一处 “哎” ,老师也把它提出来,大家对照一下,有何不同?生:旋律一样,节奏变化。师:这一旋律在影片中多次出现,这首歌曲算是一首主题歌。3) 师:歌中还有一处易混淆,(出示卡片)老师也把它提炼出来了。生:(划拍视唱)。师:结束处的“弯又多” 前面加上“罗” 在歌曲中是弱起,我们来视唱一下。5、随录音完整演唱歌曲:(放录音)师:现在我们随录音来演唱这

5、首歌曲,注意气息的控制。生:随录音演唱歌曲。6、视唱曲谱:7、唱词,歌曲处理:1) 教师弹琴,学生演唱。2) 歌词分析:师:现在我们来看歌词:前两句可看出:老百姓爱唱山歌,随口就唱,漫山遍野有唱就有对的,“歌海”嘛。后两句:山歌都是从老百姓心底流淌出来的,多得象春江水数不清。“滩险”实际是暗喻,比喻当时的恶霸势力,江水遇到礁石总会流淌过去,在这里指刘三姐与众乡亲一定能战胜恶霸势力,这两句应自豪地演唱。明白了吗?生:明白了。8、有感情地演唱歌曲。9、设计演唱形式:师:我们刚才的演唱形式是。生:齐唱。师:我们能否变换一下演唱方法?小组讨论一下,设计成什么形式。生:讨论并演唱:1) 男女生接力唱,最

6、后一个“罗湾又多”齐唱。2)领唱与齐唱。3)创设情境,领唱在江面,齐唱在岸边。师:(鼓掌)你们的演唱,仿佛把老师带到了山清水秀的广西桂林刘三姐的故乡。四、知识拓展壮族风俗歌会“歌圩”简介: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许多民族音乐活动,(出示卡片)最著名的是传统的风俗歌会“歌圩”。大家齐读。生:(齐读)壮族风俗歌会“歌圩”。师:“圩”是“集会”的意思;“歌圩”就是赛歌、唱歌的集会。你们想不想了解有关方面的知识?生:想。师:下面老师请几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大家边听,边观看老师给大家搜集的图片壮乡风情(大屏幕)。生 1: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文山壮族自治州等地。壮族地区有“歌海”之称,男女

7、老幼都用唱山歌来表达情意。“歌圩”是壮族历史悠久的风俗歌会。生 2:“歌圩”活动,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选婿”的故事。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得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3: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由于这种活动互相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代人称之为“墩圩”。生 4: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发展,并定期在固定地点举行。壮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不过,农历三

8、月三最为隆重。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择佳偶,别有风情。生 5: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生 6:歌圩上,除对歌外,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精彩的抛绣球、有趣的碰红蛋、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师: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介绍到这里,同学们可回去搜集相关资料,下课再交流。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学唱了优美的歌曲 生:唱山歌。师还简单了解了壮族风俗歌会生:“歌圩”。师: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民歌很多。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壮族民歌海洋中的几滴水,希望同学们今后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民歌,学唱我们的民歌,让它代代相传下去!最后,我们以优美的歌声演唱唱山歌结束本课。生:随教师钢琴伴奏有感情地演唱(领唱与齐唱)。五、板书设计:中速、优美地、婉转地、委婉动听地、甜美柔和地。六、课后小结:请你通过其他的途径学习一段电影刘三姐中的歌曲片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