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教育随笔:呵护童年的美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637200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师教育随笔:呵护童年的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老师教育随笔:呵护童年的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老师教育随笔:呵护童年的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老师教育随笔:呵护童年的美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师教育随笔:呵护童年的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师教育随笔:呵护童年的美(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师教育随笔:呵护童年的美老师教育随笔:呵护童年的美老师教育随笔:呵护童年的美陶行知曾经说过:“儿童社会充满简单之美。”认识、发现儿童社会的美是教师永恒的主题。然而,做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尽管人人都从童年走过,长大后却患上了“童年遗忘症” ,常把成人的价值观强加到孩子身上,无法与孩子平等地对话。正如蒙台梭利所说:“在与儿童打交道的过程中,成年人会慢慢变得自私自利,或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与孩子有关的一切,结果只能使他们之间的误解越积越多。 ”而又如何去除成人立场,回归到孩子的世界呢?如今,当我自己也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时,重新审视两位风格迥异的音乐老师,给我的工作

2、带来了很多的启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技巧的顶峰即师生之间交往和谐的境界。 ”王老师的“孩子气” ,让她的教学化繁为简,孩子的快乐她能感同身受,孩子的兴趣点她能因势利导,教学自然能事半功倍。而张老师,她过于重视音乐的专业性,对孩子的学习特点又缺乏足够的了解,在情感上难以引起共鸣,所以她的音乐课才会显得枯燥、紧张,不受欢迎。老师教育随笔:呵护童年的美陶行知曾经说过:“儿童社会充满简单之美。”认识、发现儿童社会的美是教师永恒的主题。然而,做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尽管人人都从童年走过,长大后却患上了“童年遗忘症” ,常把成人的价值观强加到孩子身上,无法与孩子平等地对话。正如蒙台梭利所说:“在与儿童

3、打交道的过程中,成年人会慢慢变得自私自利,或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与孩子有关的一切,结果只能使他们之间的误解越积越多。 ”而又如何去除成人立场,回归到孩子的世界呢?如今,当我自己也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时,重新审视两位风格迥异的音乐老师,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启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技巧的顶峰即师生之间交往和谐的境界。 ”王老师的“孩子气” ,让她的教学化繁为简,孩子的快乐她能感同身受,孩子的兴趣点她能因势利导,教学自然能事半功倍。而张老师,她过于重视音乐的专业性,对孩子的学习特点又缺乏足够的了解,在情感上难以引起共鸣,所以她的音乐课才会显得枯燥、紧张,不受欢

4、迎。老师教育随笔:呵护童年的美陶行知曾经说过:“儿童社会充满简单之美。”认识、发现儿童社会的美是教师永恒的主题。然而,做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尽管人人都从童年走过,长大后却患上了“童年遗忘症” ,常把成人的价值观强加到孩子身上,无法与孩子平等地对话。正如蒙台梭利所说:“在与儿童打交道的过程中,成年人会慢慢变得自私自利,或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与孩子有关的一切,结果只能使他们之间的误解越积越多。 ”而又如何去除成人立场,回归到孩子的世界呢?如今,当我自己也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时,重新审视两位风格迥异的音乐老师,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启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技巧的顶峰即师生之间交往和谐的境界。 ”王老师的“孩子气” ,让她的教学化繁为简,孩子的快乐她能感同身受,孩子的兴趣点她能因势利导,教学自然能事半功倍。而张老师,她过于重视音乐的专业性,对孩子的学习特点又缺乏足够的了解,在情感上难以引起共鸣,所以她的音乐课才会显得枯燥、紧张,不受欢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