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倒数》教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631648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倒数》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倒数》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倒数》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倒数》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倒数》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倒数》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倒数》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倒 数 教学内容: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 17 页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比较、观察等探究活动,发现倒数的特征,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0 除外)倒数的方法。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事物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辩证思想。4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渗透“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教学重点:通过计算、比较、观察等探究活动,发现倒数的特征,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0 除外)倒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0 除外)的倒数的方法,能熟练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

2、境,提出问题导入: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汉字游戏。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的汉字添上一笔或减少一笔就可以变成一个新的汉字,但今天我们的要求是不添加一笔也不减少一笔,变成一个新的汉字。有没有信心做这个游戏?(生:有信心)课件逐一出示下面一组汉字-“呆” 、 “士” 、 “吴”学生说出变化后得到的汉字,并说一说是怎样进行变化的。可以把这些汉字的上面一部分和下面一部分交换位置,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汉字。 (课件演示)教师提出:其实啊,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也有这种类似的、有趣的现象,大家现在想不想研究?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老师出几道题考考大家。请大家仔细听、

3、认真写,看一看这些算式具有什么特点。 8 52 25 137 713 81 49 942. 总结“倒数的意义” 。(1)指几名同学说出以上算式的答案。(2)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并汇报自己的发现。 (教师预设出学生有可能说出的发现,如:这几组数的乘积都是 1;都是两个数相乘;前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后一个分数的分母交换了位置等。 )教师随机板书“乘积是 1 ” , “两个数”(3)同学们还能不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学生举出几条例子,老师板书在黑板上。(预设:=1 )65 56(4)师总结并补充板书:在数学中,像这样,乘积是“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全班同学齐读“倒数的意义

4、” 。(5)师讲解示范:比如=1,我们就说是的倒数, 是的倒数,和互为倒数。65 56 65 56 56 65 65 56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 学生试着举例说。)师:我们能不能单独说是倒数?(生:不能) 能不能单独说是倒数?65 56(生:不能) 看来,倒数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它们是互相依存的,我们不能单独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应该是两个数互为倒数。(6)让学生举例说说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谁能再举个例子说一说哪两个数互为倒数?(指 23 名学生说后,让学生同桌互相说出几个互为倒数的例子,然后再指名交流。如:=1,我们就73 37说是的倒数,是的倒数,和互为倒数。 )73 37 37 7

5、3 73 373探索并总结“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1)自主探索求一个的倒数的方法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那如果给你一个数你能找出它的倒数吗?(生:能) 谁愿意给大家出一个数?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各种类型的数,尤其注意引导学生说出 1 和 0 这两个特殊的数。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可以直接说出这两个数。教师可预设下列一些数: , 9, 24 , 1 , 0 , 0.02, 0.3,3 , 5 92 43 21 41师:同学们果真了不起啊,举出了这么多有代表性的数(手指板书) 。这些是(分数) ,这些是(整数) ,这些是(小数),这些是(带分数)。 (注意:括号里的内容尽量让学

6、生说出。 )(2)请同学们独立思考,把这些数的倒数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解答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不会的可以跳过去,先做会做的。 )(3)现在请同学们把你的答案和方法在小组内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看看一个小组的同学能不能达成共识。(教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用实物投影展示一个小组的合作成果。2让这个小组的同学讲解自己的思路,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及时质疑或者补充。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梳理总结。学生汇报情况预设:(1)求一个分数(0 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比如:的倒数是;的倒数是。92 29 43 34(

7、2)当一个数不是以分数形式书写时,先把它们转化成分数,然后再找它的倒数。比如:把 24 写成分数形式是,再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就得到了 24 的倒数124。241把 0.3 写成分数形式是,再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就得到了 0.3 的倒数103。310求 5的倒数时,要把它先写成假分数,再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就得41 421到了 5的倒数。41 2143.重点研讨,梳理明确:(1) “1” 的倒数为什么是 1?学生可能说:因为 11=1,所以, “1”的倒数是 1。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上面总结的求整数的倒数的方法来思考:1 写成分数是形式是 ,再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就得到了 ,化简以后还是 1

8、。所以,11 111 的倒数是 1。(2) “0”为什么没有倒数?学生可能会说:“0”乘任何数都等于 0,说明“0”与任何数都不是倒数,所以“0”没有倒数。或者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0”不能作分母,所以“0”没有倒数。如果学生的语言不够准确,教师要适时引导,让学生用比较条理、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方法和结论。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谈收获,引导学生说出什么是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等所学新知识。 (学生汇报时教师板书课题:倒数)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观察、举例了解了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然后你们又通过自己出题,自己探索,总结出了这样有价值的方法(指

9、板书):当这个数是分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它的分子分母调换换位置来求它的倒数。当一个数不以分数形式呈现时,你们又运用了“转化”这一重要的思想方法,把它们转化成分数的形式,然后调换分子、分母的位置求出它的倒数。同学们真是太了不起了!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 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第 14 页的第 2 题你能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吗?9 10 94 23 127 56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回答,其他同学认真听,对于个别同学出现的错误,大家帮助其改正。2 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第 14 页的第 3 题括号里应该填几?(1)12 是( )的倒数。(2) 是( )的倒数。78(3) ( )是 的倒数。91(4

10、) ( )是 5 的倒数。(5) 和( )互为倒数。91(6) 的倒数的倒数是( ) 。75(7) = ( )= ( )37 73 52 47要求学生独立解答,然后集体订正。第(6)小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第(7)小题可以请做得快的同学介绍一下经验。3先说出下面每组数的倒数,再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课件出示)先让学生找出以上各数的倒数,然后思考发现:真分数的倒数一定大于1。学生很容易得出“假分数的倒数一定小于 1”这一结论,但是由于假分数比较特殊,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等于 1 的假分数除外,完整的结论应该是:大于 1 的假分数的倒数一定小于 1。学生找出倒数后研究发现:分子

11、是 1 的分数的倒数一定是整数。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整数(0 除外)的倒数的分子一定是 1。可能学生会忘记“0 除外”这一信息,教师如果提示学生要注意语言的严密性,学生就会想到补充这一点。4评价数学日记:师:有一位同学刚学完这部分知识,他感觉收获挺大的,还特意写了一篇数学日记,同学们想看吗?(课件出示)数学日记 2013 年 9 月 16 日 天气:晴今天,我学习了新的数学知识-倒数。我知道了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等于 1。例如: =1,那么, 是倒数, 也是倒数。76 67我还知道了,求任何数的倒数,只要把它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就可以了。所以整数和小数是没有倒数的。瞧!我学得怎么样?

12、 76 67师:大家觉得他学得怎么样? (生:不好,有几个地方都错了。 )你能帮他改一改吗?(请学生口头修改,并说明这样修改的理由。 )请全班同学课后以书面形式修改正确,也可以加上自己的点滴收获哟!板书设计: 倒 数意义: 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特例: “1”的倒数是 1 “0”没有倒数 方法: 求一个数的倒数(0 除外),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使用说明:1教学反思:回顾课堂我觉得亮点之处有:(1)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课我采用了发现式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教师只是通过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材料,给学生提供

13、放手的思维空间,并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允许学生在探索新知中犯错误,并在修正错误中体会成功,获取数学知识和方法。(2) 注重学法指导。 “倒数”的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比较、交流、合作、归纳等数学活动。为了更好地指导学法,我采用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这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尝试发现,体验到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逐步完成对“倒数”的认识,并自己探索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有时还能受同学启发,进发出智慧的火花。(3) 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本课的练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层次性,趣味性。有效地融合了教材和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的练习题。

14、如最后“修改数学日记”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紧扣所学内容,并能够培养学生写数学日记的良好习惯,既巩固了新知,又提升了能力。2使用建议:在探究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时,由于学生对五年级所学的相关知识已经遗忘,所以,课前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复习一下以前所学的相关知识。这样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效果更好。3需要破解的问题: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加深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的理解,我引导学生自己说出一些想要研究的数,先自主探究自己提供素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最后全班汇报,找出各类数的倒数的方法。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和素材的代表性,能否由教师直接提供一组数,让学生去探究寻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张大为 滕州市实验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