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解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放性问题的有效设计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626845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文本解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放性问题的有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文本解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放性问题的有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文本解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放性问题的有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于文本解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放性问题的有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于文本解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放性问题的有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文本解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放性问题的有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文本解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放性问题的有效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设计开放问题,激扬学生思维基于文本解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放性问题的有效设计【摘摘 要要】 本文论述了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展示了眼下阅读任务设计存在课程标准解读不深入、文本解读 不透彻、任务设计缺乏梯度、阅读定位不准确和终身学习意识不坚定 等问题,结合教学案例探讨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开放性问题设计的途径,即巧用思维导图,激活原有图示;插上想象翅膀,飞翔思维模式; 依托问题跳板,跃出课堂条框以及着眼文本标题,领悟作者用意,并 指出开放性问题设计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关键词关键词】 开放性问题; 阅读; 学生思维一、前言前言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主动获取信息的过程

2、,是读者和文本进行的一次对话。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鼓励教师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自主发展空间。教师设计的活动不仅限于课堂,还可以延伸到课堂之外。活动应有利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与联系,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综合发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云: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开放性问题,相对封闭性问题而言,没有绝对准确的答案,其多样化的答案更能激发学生去积极思维,从多个视角看待问题,升华提问效果。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运用开放性问题,能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顺利并深入开展教学活动。二、当前阅读任务设计存在的问题二、当前阅读任务设计存在的

3、问题不容乐观的是在平常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采取自下而上阅读教学法,先逐一扫清对学生阅读构成障碍的生词和句型,再就整体理解文章设计部分教学任务,如判断正误和回答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往往停留在表层的信息检测题,没有超越文本,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无疑处于被动的受教状态,缺乏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究,剥夺了学生批判地与作者进行二次对话的机会。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2 -1、课程标准解读不深入、课程标准解读不深入课程标准(2011 年版) 的阅读技能目标要求,初中毕业时学生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测、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

4、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等。多数教师没有仔细阅读课程标准,少有的只是翻阅几遍,没有进行深入的解读,渐而导致阅读教学任务的设计简单、被动。2、文本解读不透彻、文本解读不透彻教师在阅读课堂设计单一、浅层次的任务,往往疏于对阅读文本的透彻解读。没有跳出文本的高度,只是单一的在无语境或伪语境下教授单词、短语和句型,缺乏逆向思维。割裂了原本生动的整体语篇,变得枯燥乏味,继而课堂气氛每况愈下,学生学习兴趣渐而淡之。3、任务设计缺乏梯度、任务设计缺乏梯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保护好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设计有梯度的阅读任务,教师能关注不

5、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刺激其原有图式,引领其一步步登入知识殿堂。缺乏梯度的阅读教学,偏离最近发展区,学生少有得到积极的求知,部分学优生则会心生倦怠,学困生心生恐惧。4、阅读定位不准确、阅读定位不准确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教学中的“瓶颈” ,课堂上往往会“留白” 。所谓“留白” ,即学生安静思考。不少教师往往打断学生思维,以防教学气氛沉闷。殊不知阅读课堂本该放手学生静心阅读思考。教师适时“留白”是学生对文本信息解码的保障。5、终身学习意识不坚定终身学习意识不坚定源于教学的反复性和轮回性,部分教师疲于日常一成不变的教学,以及英语默写和作业的批改,教学激情渐渐耗尽,安于平日简单的教学,为图省事安逸,不专研、

6、不反思,导致“拿来主义”盛行。以不变的教学设计应万变的学生,缺乏与时俱进,以致学生乏味。近几年,省市教研室高度重视阅读教学建设,积极开展了各种基于阅读教学的教研活动和比赛。在几次教学观摩和个人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阅读教- 3 -学中有效的开放性问题设计不仅能发人深省,更能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弦外音。三、张弛有道,寻找阅读教学开放性问题设计途径三、张弛有道,寻找阅读教学开放性问题设计途径1、巧用思维导图,激活原有图式、巧用思维导图,激活原有图式思维导图是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既注重思维的发散性,也强调逻辑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

7、能让学生在自由愉快和畅所欲言的气氛中,不断进行思维碰撞,激活原有图示,以期收获更多的灵感和创意。【案例 1】本案例源自金华市九年级英语研讨活动中的一堂课外阅读课。文本主题是Hitch a ride,线索人物为作者 I 和 Gordon,主要讲述作者 25 年前得到了一个名叫 Gordon 的陌生人的帮助,25 年后作者又在偶然间帮助到了 Gordon。在课堂教学中该执教老师利用 Mind Map 梳理了故事的六个基本要素,如下:该执教老师是借班上课,学生基础一般,但教师引导得当,巧妙运用思维导图,激活学生原有图示,形成阅读期待,对后续成功开展阅读任务起到潜移默化作用,最后获得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

8、。课堂伊始,教师创设情境,Today I need to get to QFLS. But I got no money with me!What can I do?随后教师呈现几张图片,引出话题 Hitch a ride。在这个读前阶段中,教师让学生在生动的氛围下,通过观察和发现学习文本材料中的重点生词。接着教师让学生 Read Para.1 and guess: What kind of writing style will the passage be? 在阅读第一自然段过程中,让学生寻找 Basic Story Elements: Who, When, Where, What, How

9、, Why. 整堂课教师利用 Mind Map 形式对故事进行了梳理,让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清晰透彻。最后环节,教师再次利用头脑风暴,抛出问题,让学生 Guess the ending of - 4 -the story. Will she stop her car? 学生能动思考,各抒己见,激活了原有图式,提出的种种猜想,彰显了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兴趣和期待,为后续开展的阅读活动做好了铺垫。2、插上想象翅膀,飞翔思维模式、插上想象翅膀,飞翔思维模式有了想象,思维便是灵动跳跃的。开放性问题往往有多种不同的答案,甚至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教师设计开放性问题能促进学生更加开放地看待世界,可以从各个角度来思考

10、问题,更深层次地进入某个主题,更深入地进行思考、讨论和探究,使得问题得到更高层次的升华。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无疑是开拓学生思维的良策。【案例 2】本案例源自English in Mind教材中一堂七年级阅读课,She Said “No” ,讲述的是美国历史上著名女性人物 Rosa Parks 的故事。故事中介绍了 Rosa Parks 在美国作为黑人受到歧视,她拒绝给白人让座而遭受了惩罚,并由此改变了美国黑人的社会地位。执教的是宁波外国语学校一位熊老师,所受教学生为杭州外国语学校的一个班级。整堂课观摩下来,笔者感触最深的是学生为课堂真正主人,教师巧妙引导贯穿课堂始终。导入阶段,熊老师利用一张和故事

11、相关的照片,让学生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photo,设疑启发学生猜想故事人物,人物关系,故事发生时间,地点,以及 Why did she say no? Who did she say no to? 等深层的文本内容挖掘问题。随后设计如下任务:Do you think she knew the risk/ danger she was facing? This started something that changed the USA. What is this? How did this change the USA? 这些问题的设计对文本进行了纵深的挖掘,启发

12、了学生积极的思考;随后熊老师引入 Martin Luther King, Obama 和 Rice 的相关内容,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体现了对文本横向的延伸。最后环节教师设计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活动,Rosa Parks was awarded one of the ten women that had changed the world. A presentation should be given to her. Work in groups and write a speech for her. 此环节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大,最后的展示也达到了本堂课的高潮,成效非常好。3、依托

13、问题跳板,跃出课堂条框、依托问题跳板,跃出课堂条框一堂好的阅读课,能延伸到学生实际生活中,学生则能动地用英语做事情,- 5 -不受课堂条框限制。 教师设计得当的问题,是师生进行双边交流的纽带,更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障。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活动,读前启智导入,读中释疑解惑,读后拓展延伸。教师设计适当的开放性问题情景,以问引思,以问促思,便能引领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案例 3】本案例源自English in Mind教材中一堂八年级阅读课,Girl genius, university student at 15! 授课教师为金华外国语学校的邓老师,所受教学生为杭州外国语学校的一个班级

14、。课前邓老师对学生进行了认真的学情分析,基于杭外初二学生英文功底扎实,所以本课中活动设计尽量让学生发挥,让学生去思考发现。在 Post reading 环节,教师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Will Abigail still be a genius in the future? What makes a genius? Would you like to be a student like her? 教师引导学生同伴讨论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回答也是精彩呈现。在潜移默化中,教师带着学生跳出课堂,回归生活,是本堂课的高潮。最后教师画龙点睛 Everybody can be a genius. 总

15、结成就天才的因素,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天赋,树立将来可能成为天才的信心。让学生集思广益“如何成为一个天才”是本堂课的升华之处,学生生成许多建议和方法,由于时间限制,仅仅停留于口头形式,教师家庭作业布置为 Write a little passage with your own opinion. “Would you like to be a student like Abigail?” Why or why not? 将文本内容从课堂自然延伸到课外家庭作业,全文水到渠成,课堂整体设计浑然一体,耐人回味无穷。4、着眼文本标题,领悟作者用意、着眼文本标题,领悟作者用意阅读文本往往带有标题或相应插图,但

16、不少教师并未对此引起重视,很少引导学生读后逆向思维作者所设该标题的意义。究其原因有三:首先他们没有重新利用标题的意识;其次他们认为学生已理解标题的意思,无须再加以利用;再者就是自身水平难以达到,不知从何处入手。【案例 4】本案例源自牛津英语教材中一堂八年级阅读课,授课教师为上海的一位老师,这是一篇介绍法国风土人情的文章。教师从一张埃菲尔铁塔的图片引入话题,但是只给出话题的一半,即 “France”,然后请学生预测:文章会从哪几个- 6 -方面来介绍法国。学生们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The beautiful places in France. Peoples life in France. The transportation of France. The food in France. 教师将学生提到的几个方面写在黑板上一一呈现,接着再请学生细读文本,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看看文章到底介绍了法国的哪些方面。这样做旨在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和归纳语篇中心的能力。在教师设计的所有阅读任务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给文本命题 “France is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