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历史二班简报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49621757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历史二班简报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天津市历史二班简报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天津市历史二班简报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天津市历史二班简报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天津市历史二班简报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历史二班简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历史二班简报(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历史二班简报第四期主编:靳智清2012年4 月20日 赵亚夫我们需要新的历史学科方法论以指导新 的课程实践,但需要练内功,要善于将 人人心中所有的东西显性化。别人“所 无”的技艺,恰恰是作为历史教师“凝于 神”而“用志不分”的功夫。惟此,我们 便能够去讲究方法的训练和技艺。历史教学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其核心是人格的养成。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过:”历史教学关键有三条,第 一条讲做人的道理,第二条讲人类改造自然的道理,第 三条讲历代治乱兴衰。在这三条之中,第一条是最要紧 的。也就是说学历史首先要懂得做人的道理“一、初中历史第二次专家在线指导将于4月19日19点准时 举行,请积极参加。

2、二、请继续提交作业和研修日志。(作业两篇、研修日志 四篇) 三、如有抄袭请尽快修改,否则只能判“不合格”。有作业 不合格的教师,请尽快修改。董玉趁 今年,我教了七年级四个班。工作量大,并不能减弱我的工作热情。满腔热忱地工作, 换来的是我在学生中的威信的与日俱增和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热爱,目前,已有多册历 史类书籍被七年级学生从图书室借阅过。比如商史与商文明西周史与西周文明 前史与前文明古代史遗址民俗故事经典甚至还有借阅文物收藏 的,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我调动起来。我所可惜的是我们有些书,不适合学生阅读,比 如,吕思勉的历史著作与罗森的历史讲义。我们很需要文白对照读本或故事性强的历 史读本。 在265工

3、程中,我自己也去借阅了大量历史类书籍,亲自为学生选书,将可读书名告诉 给学生,比如,古玉鉴赏中国名陵中国古代风俗礼仪上下五千年春 秋史与春秋文明。这些又有知识性又比较好看、能读懂的书就是我介绍给学生看的。 我认为这些事,是一个教师应该为学生做的,做了,就会对学生一生有益。我还写了 读有感读有感读有感 三篇读后感。 我在我的教育生涯中实践着爱岗敬业、忠诚教育的信守,为学生形成良性人生服务, 为学生德育、智育服务。我在每节课上,都尽量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成长。最大限度地吸引 学生,使他们热爱历史课堂,跟随老师去穿越时空、去探索历史长河中蕴藏的经济、 文化、政治、军事、天文、地理等,所

4、有这些都是我对教育教学的满腔热爱的具体表 现,是265工程所给予我的力量。 当然,我在读书中也获益匪浅,如,宋代儒学与科学一书,读完了它,觉得它帮 助我重新调整了脑中的知识序列。 伴随着广泛的阅读与思考,我完成了自己做为人民教师的知识修养,我的课堂也成了 学生热爱的课堂,作为副科教师而能吸引学生热爱历史学习,这是人生中最为幸福的 事了。 不论是现在教的七年级,还是现在的九年级和已经毕业的往界学生都非常乐意接近我, 学生们期待、渴望我这个历史老师的欣赏。 现在上大二的刘洋、李晚露等,每年过年三十都来给我过年,他们已坚持了很多年, 我想,做为教师,我已经达到了爱学生,并使学生亲师重教的层次,这是值

5、得幸福的 事,是值得快乐的事。 这就是我的一点教学经验吧是为学生服务的经验。刘平婷 情境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历史课堂呈现知识的方式不同于其他学科,历史知识的呈现是多面的、立体的,无论人 物或事件,均有一定的场面性、情节性,历史课本的每一个单元、每一个章节,都在向 我们呈现过去人类走过的辛酸和荣耀,这其中蕴涵着深刻的思考与感悟,无论自豪、痛 苦、愤怒、耻辱、荣光都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体会到。我想课堂 教学就像一道大餐的烹饪,历史这道大餐有着丰富的原料、足够的作料,教师要将这些 原料、作料精心烹饪,巧妙搭配,让学生入其境、感其味、悟其道,才能达到明理、导 行的目的。那么,如何在历史课

6、堂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挖掘教材的思想因素、情感因素, 使学生明其理、导其行呢?情境教学模式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 教学初始:设置情境,引人入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更是如此。设置好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特别重要。 每当上课的铃声响起,所有的学生对老师、对这节课都是充满了新鲜的期待的,如果教 师在此时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知的欲望,对于整节课来讲都会是事半功倍。 相反,如果一开始学生的满腹热情被浇了冷水,底下的教学任务就很难预料。一般来讲, 课堂的开始部分我尝试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进入课堂主体环节。 一是使用动情、流畅的语言。教师要根据教材实际,深刻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 用与

7、教材内容相符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时空中之中。如初二甲午战争一课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导言渲染气氛:“同学们,中华民族既是 一个伟大的民族,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长河中,流淌着多少炎 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回到历史的1894 年,共同体会那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悲壮历史。”这样的语言使课堂一开始就笼罩了浓 重的气氛,学生的思维与课本内容的氛围相融合,对于下面的教学起到了引领作用。 二是使用时代特征的音频、视频资料。音乐作品、文学作品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 时代产生了许多带有不同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 些声音、画面,

8、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如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的开始,我们 可以直接播放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实况录像,在学生振奋鼓舞之恰当时机,进 入下一步内容的学习,吊起了学生的胃口,让他们能够在不觉间已经进入了教师所 设立的氛围之中。二、教学过程:深入情境,体味历史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搭建自由 驰骋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全身心投入,与教学节奏相一致,与教学氛围共 融合。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注意教学情境氛围的设置,掌握学生信息,采 取多种方式牢牢把握学生的情感线,信息线,将学生置于特定的内容情境之中。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我们可以设置思考性问题引领学生置疑、

9、探究,透过文字的表 面深入其间,去阅读、去思考、去感悟,切忌教师“一言堂”。当然问题的设置一定要 注意技巧性、层次性、针对性,能够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一步步指导学生深入历史知 识的深处,深刻地把握教材内容,达到明理、导行的目的。 前几天我上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行的老师都十分清楚, 对十几岁的孩子讲述我们国家在19661976年所走过的曲折,他们理解起来肯定有 一定的难度。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就运用了“问题探究”的教学思路,一开始就给学生出 示了“文化大革命”的定义:“文化大革命”是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江青、林彪反革命集团 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学生总体把握

10、这个概念之后,我抓 住学生的疑惑点提出系列问题:领导者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反革命集团是怎样 形成的?“文革”给国家带来了怎样的灾难?等等,逻辑严密的问题的设计给学生的思维 指明了方向,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们积极地探究,深入地思考,很好地完成了学 习任务。 其次,“古人不识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教师要善于打破时空限制,拉近现实与 历史的距离,抓住历史知识与学生实际的契合点,让学生穿越时光隧道,走进历史。 如在学习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时,我事先在黑板上悬挂起北宋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让学生与画面中的人物对号入座,班里的学生摇身一变有的成了汴河上的船夫,有的成了忙碌清贫的饮食摊

11、主,有的成了出身高贵的官员,有的成了才 华横溢的文人墨客大家现身说法,谈自己的衣食住行,说自己的喜怒哀乐,俨然 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浑然不知身外的现实世界。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经常地这样 设计:假如你是历史中的人物,面对此情此境你如何想?怎样做?这样就很容易使学 生不再感觉历史的遥远和陌生,而能够以一种亲切愉悦的心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三、课堂结束:欲说还休,意犹未尽记得小时候听刘兰芳老师说评书时那种“心灵之痒”。究其原因除了刘老师高超的技 艺之外,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刘老师特别善于在每一段评书结束时都留下一些悬 念,说到关键时刻:“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每每让人牵肠挂肚,食不知味,

12、 甚至连做梦都在猜想着下回故事的情节。我想刘老师对于听众心理的研究可谓透矣!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也能够运用一些技巧,想方设法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在每节课 结束时都有意犹未尽、回味不绝之感,那么我们何愁历史课铃声响起,学生不趋之若 鹜?其实,一节课虽然结束了,但知识的空间并没有关闭,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研 究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去延伸去发掘,是我们在设计课堂结束环节时需要下功夫 研究的问题。总之,作为历史教师,我们有责任以理性的科学态度、感性的思维方式,在历史课堂 上再现历史,让孩子们切身去体会人类走过的昨天,无论荣辱兴衰,都让人们感觉到 今天沉甸甸的责任,从而激励我们去创造更加美好的将来。2

13、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学界关于辛亥革命有很多新的研究成果, 请您收集资料并阅读相关书籍,结合教学内容写一篇读书心得。 贾真义 辛亥精神 永载史册 1911年的10月10日这一天,古城武昌城头的枪声震撼了全中国,全世界。它 敲响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覆灭的丧钟,引发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伟大变 革。这枪炮声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光荣与骄傲,也不仅仅是丰厚的物质文化财 富,更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卓越贡献和光辉 的业绩,这场革命所产生的伟大而深远的影响,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它所留下 来的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也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它推动历史前进的伟 大意义,它对后世产生

14、的深远影响,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辛亥革命这部电影很好地描述了当年的历史。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中国爆 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电影把革命的精神,革命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都给了很详细的描述。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敢闯、敢干、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这种精神具有爆发力、原创力,是一种宝贵的人文精神。参加辛亥革命的革命志士,是一群以近代知识分子和思想进步的资产阶级为主导的爱国进步群体,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怀着 一心救国赤子情怀,投身到民主革命当中,发动了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的 封建专制统治。孙中

15、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表现出了高昂的革命精神和平易近 人的民主作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在短短的三个月内,颁布了三十几道革命法令,如改用阳历,限 期剪辫子,废除跪拜,禁止缠足,禁止吸食鸦片,禁止刑讯,销毁刑具,颁布 一些关于“振兴实业,改良商货”的通告等,无一不带有移风易俗,革故鼎新, 发扬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用孙中山名义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了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民主权利,虽然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但毫无疑义 是带有革命和民主性的国家根本大法。它的公布,为人民的民主权利提供了法 律的根据,大大有利于民主精神的发扬。 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今天我们

16、纪念辛亥革命,弘扬辛亥革命精神, 就是要大力弘扬敢闯、敢干、敢试的创新精神,同时也要弘扬“民主、自由、平 等、博爱”的精神,就是要牢记历史所给予我们的教育和启迪,就是要继承革命先 辈们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要学习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优秀品格。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股炽烈爱国精神日益成为我们民族永恒的感召力量。今天, 我们要完成祖的统一大业,仍然要高举这面大旗,把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需要以爱国主义为力量源泉。我们青年一代要牢记历史,放眼未来,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为了将来,为了民族,为了人民,为了祖国,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虽然最终失败,但我们应该肯定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辛亥革命是近代 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 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