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轮椅上的霍金》课后教学反思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619717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课《轮椅上的霍金》课后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10课《轮椅上的霍金》课后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10课《轮椅上的霍金》课后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10课《轮椅上的霍金》课后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10课《轮椅上的霍金》课后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0课《轮椅上的霍金》课后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轮椅上的霍金》课后教学反思(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010 课课轮椅上的霍金轮椅上的霍金课后教学反课后教学反 思思第 10 课轮椅上的霍金课后教学反思轮椅上的霍金 。这是一篇极其感人的人物介绍,写的是世界著名科学家霍金的 生平事迹,赞扬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魅力。也是一篇励志课文。 “真正的有效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单纯的记忆和理解” 。情感体验就是一种心智活动。只有引领学生用心去感受、关注和欣赏故事与故事中人物的情感、思想了,他们才能将一个陌生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朋友,教学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怀着对霍金的崇敬,也非常想让学生从中汲取到更多的力量,改变部分同学懒散的学习态度,我一直是谨慎地教着。 教

2、学时,我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带领学生们进行情感体验。一、对比导入 在导入课文时,我先让同学回顾以前学过的介绍外国科学家的课文,这下同学们劲头来了,纷纷举手抢答,真没想到,他们的记忆力是如此的好,达尔文、富兰克林、诺贝尔孩子们很快就连珠炮似的说出了一大串名字。 “刚才,你们说到的这些科学家都很了不起,都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据我所知,他们都是身体健康的人。那么,我们今天即将结识的是一位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的科学家,请读课题轮椅上的霍金 ” ,我趁势导入了课题。解题时,我先让学生找出中心词“霍金” ,再找出修饰语“轮椅上的”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明白了这一课题的特定性,明白了课题的中心意思是讲

3、“无法用双腿、双脚行走,只能坐在轮椅上的霍金” 。 “坐在轮椅上的人还能有什么作为?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人吗?请说说他的生活与工作状况吧。 ”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对霍金首先产生敬佩、景仰之情。二、读悟体会 在理解霍金“标志性形象”的含义时,我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一组霍金在工作和学习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抓住这些图片的共同特征,描述人物形象。一开始看到霍金“龇牙咧嘴”的样子,有的学生在偷笑,一点儿也不严肃。我知道问题出在了哪儿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哪里会那么快入情入境呢?于是,我马上决定让学生对照课文找出描写人物形象的有关语句,用心地进行反复的朗读、体味,加深学生对霍金战胜顽疾的英雄形象的感受

4、。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了命运对霍金的残酷无情,从而对他产生由衷的景仰,笑声没有了,大家都被霍金那没有抱怨,为自己现在所能拥有的一切而感恩,正视命运、乐观向上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住了。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有很多反思,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 1、在第二课时教学时,我对第三自然段的教学设计较为细致,学生自读后都能谈出自己的理解,条理清晰。而对第四自然段的教学要求不太明确,部分学生思考缺少方向,如要求学生通过对比,体会文中语句的写法,未能指名通过每句话去比较。 2、对重点问题的指导缺少必要坡度和适合学生思考的指导途径。在理解霍金说的那一段话,由于对第八自然段缺乏深入地理解,因此当出示霍金的这一段话时,

5、学生都是很木然,不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在教学时,我自己对一些理解性的题目都未能独立思考,而是借助教参,所以缺少思考的过程,那么在指导学生时也未能找出适合的方法。因此,以后在教学时,凡是让学生思考的,自己必须要独立思考一遍,先要自己下水,才知问题的深浅。第 10 课轮椅上的霍金课后教学反思轮椅上的霍金 。这是一篇极其感人的人物介绍,写的是世界著名科学家霍金的 生平事迹,赞扬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魅力。也是一篇励志课文。 “真正的有效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单纯的记忆和理解” 。情感体验就是一种心智活动。只有引领学生用心去感受、关注和欣赏故事与故事中人物的情感、思想了,他

6、们才能将一个陌生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朋友,教学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怀着对霍金的崇敬,也非常想让学生从中汲取到更多的力量,改变部分同学懒散的学习态度,我一直是谨慎地教着。 教学时,我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带领学生们进行情感体验。一、对比导入 在导入课文时,我先让同学回顾以前学过的介绍外国科学家的课文,这下同学们劲头来了,纷纷举手抢答,真没想到,他们的记忆力是如此的好,达尔文、富兰克林、诺贝尔孩子们很快就连珠炮似的说出了一大串名字。 “刚才,你们说到的这些科学家都很了不起,都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据我所知,他们都是身体健康的人。那么,我们今天即将结识的是一位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

7、的科学家,请读课题轮椅上的霍金 ” ,我趁势导入了课题。解题时,我先让学生找出中心词“霍金” ,再找出修饰语“轮椅上的”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明白了这一课题的特定性,明白了课题的中心意思是讲“无法用双腿、双脚行走,只能坐在轮椅上的霍金” 。 “坐在轮椅上的人还能有什么作为?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人吗?请说说他的生活与工作状况吧。 ”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对霍金首先产生敬佩、景仰之情。二、读悟体会 在理解霍金“标志性形象”的含义时,我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一组霍金在工作和学习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抓住这些图片的共同特征,描述人物形象。一开始看到霍金“龇牙咧嘴”的样子,有的学生在偷笑,一点儿也不

8、严肃。我知道问题出在了哪儿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哪里会那么快入情入境呢?于是,我马上决定让学生对照课文找出描写人物形象的有关语句,用心地进行反复的朗读、体味,加深学生对霍金战胜顽疾的英雄形象的感受。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了命运对霍金的残酷无情,从而对他产生由衷的景仰,笑声没有了,大家都被霍金那没有抱怨,为自己现在所能拥有的一切而感恩,正视命运、乐观向上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住了。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有很多反思,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 1、在第二课时教学时,我对第三自然段的教学设计较为细致,学生自读后都能谈出自己的理解,条理清晰。而对第四自然段的教学要求不太明确,部分学生思考缺少方向,如要求学生通过对比

9、,体会文中语句的写法,未能指名通过每句话去比较。 2、对重点问题的指导缺少必要坡度和适合学生思考的指导途径。在理解霍金说的那一段话,由于对第八自然段缺乏深入地理解,因此当出示霍金的这一段话时,学生都是很木然,不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在教学时,我自己对一些理解性的题目都未能独立思考,而是借助教参,所以缺少思考的过程,那么在指导学生时也未能找出适合的方法。因此,以后在教学时,凡是让学生思考的,自己必须要独立思考一遍,先要自己下水,才知问题的深浅。第 10 课轮椅上的霍金课后教学反思轮椅上的霍金 。这是一篇极其感人的人物介绍,写的是世界著名科学家霍金的 生平事迹,赞扬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

10、敢顽强的人格魅力。也是一篇励志课文。 “真正的有效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单纯的记忆和理解” 。情感体验就是一种心智活动。只有引领学生用心去感受、关注和欣赏故事与故事中人物的情感、思想了,他们才能将一个陌生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朋友,教学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怀着对霍金的崇敬,也非常想让学生从中汲取到更多的力量,改变部分同学懒散的学习态度,我一直是谨慎地教着。 教学时,我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带领学生们进行情感体验。一、对比导入 在导入课文时,我先让同学回顾以前学过的介绍外国科学家的课文,这下同学们劲头来了,纷纷举手抢答,真没想到,他们的记忆力是如此的好,达尔文、富兰克林、诺

11、贝尔孩子们很快就连珠炮似的说出了一大串名字。 “刚才,你们说到的这些科学家都很了不起,都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据我所知,他们都是身体健康的人。那么,我们今天即将结识的是一位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的科学家,请读课题轮椅上的霍金 ” ,我趁势导入了课题。解题时,我先让学生找出中心词“霍金” ,再找出修饰语“轮椅上的”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明白了这一课题的特定性,明白了课题的中心意思是讲“无法用双腿、双脚行走,只能坐在轮椅上的霍金” 。 “坐在轮椅上的人还能有什么作为?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人吗?请说说他的生活与工作状况吧。 ”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对霍金首先产生敬佩、景仰之情。二、读悟体会 在

12、理解霍金“标志性形象”的含义时,我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一组霍金在工作和学习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抓住这些图片的共同特征,描述人物形象。一开始看到霍金“龇牙咧嘴”的样子,有的学生在偷笑,一点儿也不严肃。我知道问题出在了哪儿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哪里会那么快入情入境呢?于是,我马上决定让学生对照课文找出描写人物形象的有关语句,用心地进行反复的朗读、体味,加深学生对霍金战胜顽疾的英雄形象的感受。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了命运对霍金的残酷无情,从而对他产生由衷的景仰,笑声没有了,大家都被霍金那没有抱怨,为自己现在所能拥有的一切而感恩,正视命运、乐观向上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住了。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有很多反思,值得

13、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 1、在第二课时教学时,我对第三自然段的教学设计较为细致,学生自读后都能谈出自己的理解,条理清晰。而对第四自然段的教学要求不太明确,部分学生思考缺少方向,如要求学生通过对比,体会文中语句的写法,未能指名通过每句话去比较。 2、对重点问题的指导缺少必要坡度和适合学生思考的指导途径。在理解霍金说的那一段话,由于对第八自然段缺乏深入地理解,因此当出示霍金的这一段话时,学生都是很木然,不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在教学时,我自己对一些理解性的题目都未能独立思考,而是借助教参,所以缺少思考的过程,那么在指导学生时也未能找出适合的方法。因此,以后在教学时,凡是让学生思考的,自己必须要独立思考一遍,先要自己下水,才知问题的深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