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册沿海版音乐教学设计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9619687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册沿海版音乐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11册沿海版音乐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11册沿海版音乐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11册沿海版音乐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11册沿海版音乐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1册沿海版音乐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册沿海版音乐教学设计(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111 册沿海版音乐教学设计册沿海版音乐教学设计第 11 册沿海版教学设计第一课中国民歌(之二)少数民族民歌教学内容:1、简介少数民族歌曲。2、欣赏一组少数民族歌曲教学目标:一、了解少数民族民歌特点与风土人情的关系。二、通过欣赏一组不同地区风格的少数民族民歌,在感受少数民族民歌那么多姿多彩的同时,加以增进热爱少数民族音乐的情感。教材分析:(略)教学重点:指导同学欣赏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民歌。教学难点:区别其异同。课前准备: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人文知识,课时布置:1 节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欣赏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考虑:1、歌中说了什么内容?2、我们学过哪些少数民族歌曲?二、欣赏歌曲牧

2、歌 、 掀起你的盖头来考虑:1、哪一首是蒙古族歌曲?2、哪一首是新疆维吾尔族民族?讨论:两个民族各有什么特点?风土人情有什么不同?照样子填表:曲 名地 域旋律特点节奏型情 绪牧 歌蒙 古舒展型松散型悠扬、抒情掀起你的盖头来三、观看 VCD,看看认识哪个少数民族?它们各自的服饰、舞蹈、音乐、演奏乐器有什么区别。四、分组学习、议论。五、歌曲听辩:属于哪个民族?1、 巴塘连着北京2、 五指山之歌3、 瑶家门前一道泉六、看着书中谱例再次欣赏第二课七 色 光 之 歌教学内容:1、认识波音与滑音2、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教学目标:1、认识并学会演唱波音与滑音2、通过学唱歌曲,让同学从活泼欢快旋律中去领悟长大

3、后要去发明多姿多彩的生活。教材分析:(略)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教学难点:歌中的二部合唱局部课时布置:2 节第一节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并唱好歌中的装饰音。教学难点:跨小节切分音的演唱教学过程:一、感受乐句中有与没有装饰音的音响效果。二、讲解装饰音的书写并做听辩练习。1、波音2、滑音三、学唱带装饰音的音。四、练习难点句子:跨小节切分音1、击拍节奏2、加音唱一唱3、加装饰音唱一唱4、加衬词“口来”进行练习五、活动与练习 P10P11六、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副歌(合唱)局部。1、听歌曲范唱,找出装饰音的地方。2、视唱(自学歌谱)3、听伴奏唱歌词第二节教学重点:继续学唱歌曲教学难点:跨小节切分音的演唱、歌中的

4、二部合唱局部的和谐教学过程:一、课前欣赏一组带有装饰音的歌曲。二、听音练习:要求听出八分、四分休止符与切分节奏。三、自学 A 段旋律,要求划分乐句并找出相同乐句中的不同之处,以便区别。四、学唱歌曲:1、听范唱2、视唱全曲:提醒同学注意休止符要停顿好、下滑音要唱得自然、二部合唱注意和谐。3、歌曲处置:分组讨论(1)速度(2)力度(3)演唱形式五、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第三课Do 的位置在下加一线一、教学内容:(一)音乐知识:1、让同学初步建立起 D 调的首调概念以和相关的知识。2、认识音程(二)中的大、小三度和纯五度,感受其不同的音色。(二)活动与练习二、教学目标:(一)音乐知识:让同学初步建立起 D

5、 调的首调概念以和相关的知识。(二)通过视唱一组 D 调的乐句,熟悉 D 调的首调演唱。三、教材分析:(略)四、教学重点:学会 D 调的首调演唱 。教学难点:唱准 大、小三度和纯五度音程五、课前准备:音阶表、五线谱表六、课时布置:1 节七、教学过程:1、复习 C 大调、G 大调和 F 大调各调音阶在五线谱上的位置。2、总结:凡见到高音谱号后有升记号的时候把升记号看作为主音上的 Xi。3、复习柯达依的手号,完成 P15 的视唱练习。4、分组看老师的手号唱音程3 5 6 5 5 4 31 3 4 3 1 2 15、听听老师在琴上弹出刚才的音组,引入新知识音程。6、再次感受三种音程的不同音色。7、听

6、辩练习 P16 练习 78、唱一唱 D 大调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9、全班同学一起讨论:1)歌曲每段用什么感情合适?2)演唱形式的处置。3)力度的处置。4)速度的处置。10、分组进行演唱(扮演)第四课民族乐器中的吹管乐器一、教学内容:(一)音乐知识:介绍民族乐器中的吹管乐器(二)欣赏一组用吹管乐器演奏的乐曲。(三)学唱歌曲:踏雪寻梅(四)活动与练习二、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初步了解民族乐器中的吹管乐器的种类和演奏方法。(二)探究目标:通过欣赏活动,让同学从民族乐器中的吹管乐器那丰富的表示力中,了解我国多姿多彩的音乐文化。(三)情感目标:培养同学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通过学唱歌曲,启发同学学习梅花

7、不怕严寒傲立风雪的品格。三、教材分析:(略)四、教学重点:欣赏一组用吹管乐器演奏的乐曲。五、课前准备:民族乐器中吹管乐器的图片和音像资料六、课时布置:2 节第一节一、教学重点:介绍民族吹管乐器并欣赏一组乐曲,了解不同的音色特点。二、教学过程:1、课前欣赏:聆听一段笛子独奏曲,想想:(1)这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2)演奏方法是怎样的?(3)音色有什么特点?2、音乐知识学习介绍乐器(边听音乐片段边介绍其不同的音色特点)(1)笛子明亮甜美(2)箫圆润优美(3)笙清脆明亮(4)唢呐高亢宽厚(5)管子高亢明亮3、详听姑苏行 、具体方法:(1)初听全曲。(2)分段欣赏。从作品的内容、情绪和每段所表达的情感

8、与意境,感受作品的情绪和乐器的音色特点。4、浏览性欣赏百鸟朝凤:着重感受作品的情绪和乐器的音色特点。A:旋律热情欢快,B 段在固定曲调伴奏下百鸟鸣叫。三、听辩演奏乐器。四、小结本课学习内容。第二节一、教学重点:复习民族吹管乐器有关知识,学唱歌曲踏雪寻梅二、教学难点:1、音程跳动教大。2、弱拍起唱衔接紧凑。3、弱拍上的和点八分音符要停顿清楚。三、教学过程:1、复习民族吹管乐器的种类和名称。2、说说自身熟悉的乐器的音色特点。3、说说其中一种乐器的演奏方法。4、学唱歌曲踏雪寻梅(1)音程构唱:解决教学难点 1(2)节奏练习:击拍歌曲第三乐句,解决难点 2、3(3)分析歌曲结特点:“起、成、转、合”(

9、4)解释歌词中不易理解的字、词:“霁”表示雨雪已经过去。琴韵演奏乐品的声音。(5)听琴模唱歌谱。(6)听伴奏击拍歌曲的节奏。(7)聆听歌曲范唱录音。(8)听伴奏视唱歌词。(9)歌曲处置:按歌中的速度、力度标志;第三句“响叮当”四小节唱得轻巧有弹性,力度用mp4、活动与练习。按书上要求进行。第五课学一首拉丁美洲歌曲哈利鲁一、教学内容:(一)音乐知识:学习拉丁美洲特有的节奏。(二)欣赏一组富有拉丁美洲节奏特点的乐曲。(三)学唱歌曲:哈利鲁(四)活动与练习:二、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初步了解拉丁美洲特有的节奏。(二)探究目标:通过活动,让同学自身动手制作沙棰,并用自做的沙槌为歌曲伴奏。(三)情感

10、目标:通过音乐课接受多元化的文化,了解世界更多的人文、地理、风情等综合文化,拓展同学的音乐视野。三、教材分析:(略)四、教学重点:了解拉丁美洲特有的节奏。五、课前准备:拉丁美洲特的图片和音像资料六、课时布置:1 节七、教学过程:1、欣赏一些国际交谊舞的片段,简介“摩登舞”与“拉丁舞” 。2、同学相互交流查阅到的拉丁美洲的资料。3、学习拉丁美洲特有的节奏XX X X X.4、活动与练习:P265、拉丁美洲的人文、地理、风情等资料的交流,说说自身所知道的有关拉丁美洲的知识。6、视唱哈利鲁的旋律。7、学唱歌词。8、运用拍手、跺脚、自创形式来扮演哈利鲁 。9、欣赏一组富有拉丁美洲节奏特点的乐曲,拓宽同

11、学的视野。10、用自身制作的纱棰为歌曲伴奏。11、完成课后练习 3:创作 8 小节的短曲(1)欢快的节奏要密集、紧凑 按老师的节奏编旋律XX X Xxx X Xxx Xxx XX X Xxx X xxxx X xxX xxX Xxx X(2)优美的节奏要平稳、宽松自由创编节奏、旋律12、小组评价第六课X. X X X一、教学内容:(一)音乐知识:学习节奏 X.XXX。(二)欣赏一组新疆民歌、乐曲。(三)学唱歌曲:青春舞曲(四)活动与练习:二、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教会同学一定程度的音乐知识大小三和弦和节奏 X.XXX。 。(二)探究目标:通过活动,感受新疆歌曲的风格特点。(三)情感目标:通

12、过欣赏一组新疆民歌,让同学充沛感受新疆歌曲热情、活泼、极具动感和活力的风格特点,拓展同学的音乐视野。三、教材分析:(略)四、教学重点:了解、感受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五、课时布置:1 节六、教学过程:1、欣赏一组新疆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 、阿拉木汗等,让同学充沛感受新疆民歌热情、活泼、极其动感和活力的风格特点。2、听范唱录音:找出歌曲中相同的乐句。3、听伴奏击拍节奏。4、按节奏朗读歌词。5、完整视唱歌谱,X.XXX 的节奏要唱得轻快活跃。6、分析歌曲内容:讨论这首歌是用什么方法表示歌曲内容的(用比喻的方法) 。7、学唱歌曲,让同学唱出 4 拍子强弱规律。第 11 册沿海版教学设计第一课中国民歌(

13、之二)少数民族民歌教学内容:1、简介少数民族歌曲。2、欣赏一组少数民族歌曲教学目标:一、了解少数民族民歌特点与风土人情的关系。二、通过欣赏一组不同地区风格的少数民族民歌,在感受少数民族民歌那么多姿多彩的同时,加以增进热爱少数民族音乐的情感。教材分析:(略)教学重点:指导同学欣赏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民歌。教学难点:区别其异同。课前准备: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人文知识,课时布置:1 节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欣赏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考虑:1、歌中说了什么内容?2、我们学过哪些少数民族歌曲?二、欣赏歌曲牧歌 、 掀起你的盖头来考虑:1、哪一首是蒙古族歌曲?2、哪一首是新疆维吾尔族民族?讨论:两个民族各

14、有什么特点?风土人情有什么不同?照样子填表:曲 名地 域旋律特点节奏型情 绪牧 歌蒙 古舒展型松散型悠扬、抒情掀起你的盖头来三、观看 VCD,看看认识哪个少数民族?它们各自的服饰、舞蹈、音乐、演奏乐器有什么区别。四、分组学习、议论。五、歌曲听辩:属于哪个民族?1、 巴塘连着北京2、 五指山之歌3、 瑶家门前一道泉六、看着书中谱例再次欣赏第二课七 色 光 之 歌教学内容:1、认识波音与滑音2、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教学目标:1、认识并学会演唱波音与滑音2、通过学唱歌曲,让同学从活泼欢快旋律中去领悟长大后要去发明多姿多彩的生活。教材分析:(略)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教学难点:歌中的二部合唱局部课时布置:

15、2 节第一节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并唱好歌中的装饰音。教学难点:跨小节切分音的演唱教学过程:一、感受乐句中有与没有装饰音的音响效果。二、讲解装饰音的书写并做听辩练习。1、波音2、滑音三、学唱带装饰音的音。四、练习难点句子:跨小节切分音1、击拍节奏2、加音唱一唱3、加装饰音唱一唱4、加衬词“口来”进行练习五、活动与练习 P10P11六、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副歌(合唱)局部。1、听歌曲范唱,找出装饰音的地方。2、视唱(自学歌谱)3、听伴奏唱歌词第二节教学重点:继续学唱歌曲教学难点:跨小节切分音的演唱、歌中的二部合唱局部的和谐教学过程:一、课前欣赏一组带有装饰音的歌曲。二、听音练习:要求听出八分、四分休止

16、符与切分节奏。三、自学 A 段旋律,要求划分乐句并找出相同乐句中的不同之处,以便区别。四、学唱歌曲:1、听范唱2、视唱全曲:提醒同学注意休止符要停顿好、下滑音要唱得自然、二部合唱注意和谐。3、歌曲处置:分组讨论(1)速度(2)力度(3)演唱形式五、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第三课Do 的位置在下加一线一、教学内容:(一)音乐知识:1、让同学初步建立起 D 调的首调概念以和相关的知识。2、认识音程(二)中的大、小三度和纯五度,感受其不同的音色。(二)活动与练习二、教学目标:(一)音乐知识:让同学初步建立起 D 调的首调概念以和相关的知识。(二)通过视唱一组 D 调的乐句,熟悉 D 调的首调演唱。三、教材分析:(略)四、教学重点:学会 D 调的首调演唱 。教学难点:唱准 大、小三度和纯五度音程五、课前准备:音阶表、五线谱表六、课时布置:1 节七、教学过程:1、复习 C 大调、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